<p class="ql-block"><b>昵 稱: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美篇號:73362027</b></p> <p class="ql-block"> 位于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明孝陵景區內的梅花山,有“天下第一梅山”之譽,與上海淀山湖梅園、無錫梅園和武漢東湖梅園并稱中國四大梅園,居四大梅園之首。</p><p class="ql-block"> 南京早在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就與梅花結下不解之緣。伴隨著滄桑巨變,南京梅花山以其植梅歷史悠久、數量之多、面積之廣、品種之豐富,被譽為“天下第一梅山”。每當春季梅花盛開之時,梅花山的萬株梅花競相開放,層層疊疊,云蒸霞蔚,繁花滿山,一片香海,來此探梅、賞梅的游人摩肩接踵。</p> <p class="ql-block">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南京梅花山,迎來了遍山梅花爭芬斗艷、香飄數里的春天,也迎來了無數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p> <p class="ql-block"> 盛開的梅花、湖面波光粼粼、遠處的假山瀑布、梅花樹下拍照的女神們……,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p> <p class="ql-block"> 這組雕像是為了緬懷陳俊愉先生,于2020年全國第17屆梅花臘梅展期間,由河南周口梅園制作。陳俊愉是中國觀賞園藝學界泰斗、中國工程資深院士、中國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的開創者和帶頭人,也是當代梅花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這條通往梅花山的步道列植玉蘭,與梅花相映成趣,取景“玉見梅好”。梅花先開,玉蘭其后,兩者都代表著高潔典雅、生生不息,表達人們對希望之春的追求和遇見美好生活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這棵“梅王”吸引著人們爭先恐后的在此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梅花山頂建有博愛閣,正面橫匾上的“博愛閣”三字,選自孫中山手跡。雖說這天并非節假日,可來此參觀游覽的人絡繹不絕……,我只能耐心等待,選擇了這個角度拍下此照。</p> <p class="ql-block"> 一路前行,一路拍照,真是處處有美景啊!</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位于梅花山正北,神道在梅花山下由南折向東,通往“四方城”碑亭。梅花山南側的神道(即石象路)上共立有石獸6種12對,依次是:獅、獬豸、麒麟、馬、駱駝、象,每種兩對,一臥一立。石象路盡頭立有墓表一對。梅花山西側的神道(即翁仲路)上共立有石人4組,文官、武官各兩對。</p> <p class="ql-block"> 如今,南京梅花山正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人,更以其開拓、奮進之姿成為全國梅花文化藝術中心。</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來,我每年的三月初都要來梅花山賞梅觀景,并專程前往中國梅花藝術中心展館參觀。</p> <p class="ql-block"> 走進展館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栩栩如生的大型根雕——梅花</p> <p class="ql-block"> 梅花山原稱孫陵崗(又叫吳王墳),因三國東吳大帝孫權和他的夫人葬于此而得名。1929年中山陵園成立后,為紀念中山先生建立中山植物園,孫陵崗被辟為植物園的薔薇花木區,在崗上廣植梅花,于1944年改稱梅花山。</p> <p class="ql-block"> 梅花屬薔薇科李屬,是我國原產著名花木,是“二十四番花信”之首,更被譽為“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的花魁。梅花,神、韻、姿、色、香俱佳,開花獨早,花期甚長,用途廣泛,品種繁多。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而很多喜愛梅花的人,只能領略其美麗的外表,卻不了解其內涵。實際上梅花在詩歌、文學、繪畫、音樂等方面有著豐富的藝術造型,總稱之為“梅花文化”。我國古老而偉大的的梅花文化,顯示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象征著中國人民的美好愿望與向往。</p> <p class="ql-block"> 梅花,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國色天香;沒有曇花的妖嬈美艷,傾國傾城;沒有荷花的典雅幽香,“出淤泥而不染”。可它卻有著自己獨特的美麗:冰清玉潔、疏影清雅。</p> <p class="ql-block"> 一路賞梅觀景,隨處可見女士們身著盛裝在梅花樹下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這位年輕的母親正在給可愛的小女孩拍照呢!</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棲息的兩只黑天鵝,也給景區增添了美麗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來,梅花不僅承載了自然賦予的美麗,更加凝集了人們寄予的情感。她豐富的色、香、姿、韻為世人欣賞、吟詠、贊頌,或寄寓高尚的抱負和美好的想往,從而誕生了博大精深的梅花文化。</p><p class="ql-block"> 矚目“天下第一梅山”,歷經百年發展,如今,隨著“梅花藝術中心”的建成,這里儼然成了云蒸霞蔚的梅花藝術殿堂。這山與館的絕妙組合,集梅花形、格、神為一體,納傳統梅花文化與現代梅花文化為一爐,博采兼收,推陳出新,開拓了中國梅花藝術的一番新天地。</p><p class="ql-block"> 梅花美,卻把美留給了潔白無瑕的天地;梅花香,卻又誰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艱辛;梅花俏,卻“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這就是南京的市花、我最喜愛的花——梅花。</p><p class="ql-block"> 愿梅花傲立中華大地,愿梅魂香徹四海五洲。</p> <p class="ql-block"><b>圖片資料: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文字撰寫: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音 樂:《抒情可愛愉快古風》</b></p><p class="ql-block"><b>編 輯:英姿JSP</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大名县|
治县。|
东乌珠穆沁旗|
叙永县|
汉寿县|
肥东县|
民权县|
山东省|
乌拉特后旗|
永州市|
临朐县|
嘉峪关市|
阳泉市|
梅州市|
自贡市|
灵武市|
如皋市|
北宁市|
石城县|
商丘市|
揭阳市|
天门市|
常德市|
湖州市|
新野县|
永昌县|
全州县|
利辛县|
澎湖县|
喀喇沁旗|
扎囊县|
邵东县|
五常市|
沐川县|
沙河市|
潮州市|
岳普湖县|
浪卡子县|
肥东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