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天命那年(1998)的夏天,我家搬到了手帕口南街。此前,無論是住阜內的民康胡同,天安門東側的南池子還是原宣武區的香爐營和鴨子橋北里,都是租房而居。適值90年代中期住房政策改革,老伴單位自建了一個小區,連分帶賣給本單位職工。由此,我們第一次擁有了具備產權的自住房,且是三居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區位于廣安門外手帕口南街中段路東,距我此前居住的鴨子橋北里不遠,若追溯歷史,同屬金中都的核心區域。至于“手帕口”的名字,也是早年就已存在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這么接地氣的名字從何而來呢?在眾多說法中,有一種的解釋是:明朝中葉,這一帶曾駐扎明初收編的蒙古軍隊,設有守備署哨所,因處街口而俗稱為“哨口”。久而久之,就被叫成了“手帕口”。是否靠譜,不必深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站在手帕口橋上,西望廣安門外,一片高樓;東望廣安門內,更是高樓一片。有一瞬間竟會遙想數百年前的景象:聯通廣安門內外的石板路上,駝隊、馬車絡繹不絕,盡是往來官宦客商與赴京趕考的舉人學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剛搬來時,手帕口南街北口西側有北京第二機床廠,始建于1953年。南口則有北京雙合盛五星啤酒廠和廣安門貨運站,乃是有百多年歷史的單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廣安門貨運站曾是京張鐵路從豐臺發車,途經的第一站。長時間里,主要從事生活物資的轉運。1984年,老伴攜子從上海遷京,一應行李就是經火車托運至此貨站,然后再找平板三輪運回宣武門外香爐營新家的。當時何曾想到,會有一天搬到這附近來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星啤酒廠則是在1915年即正式投產并初具規模,是北京的第一家啤酒廠。上世紀80年代,市場上的啤酒供不應求。每有荒友來家小聚,曾不得不拎著暖瓶去附近餐館排隊購買散啤,其牌子就是五星雙合盛。因為供不應求,所以還得點個菜,否則不賣給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著經濟發展、城市改造,它們都先后撤除了。在二機床廠和貨運站的原址上,建起了寫字樓朗琴國際大廈和住宅區京鐵和園。其中,容身于郎琴國際的天虹商場,是家大型綜合商場,為周邊居民就近購物提供了便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與我們小區隔街相對的是路西的朗琴園小區,由多棟塔連板式高層樓房組成,圍在中心的是3萬多平米的立體式花園,有濃密的樹蔭,油綠的草坪,突起的漫坡,下瀉的瀑布,彎曲的流水和小巧的拱橋。因為離得近,一度成為我們早起或傍晚遛彎的后花園。</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實,我家所住的小區很小,稱之為院落可能更準確。全院只有三棟南北向帶拐角的6層小樓,自南向北逐一排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雖然樓間距不大,但院中空地上還是種了不少花草加以點綴。尤其是一號樓與二號樓之間用籬墻環繞的的綠地中心立有一個花架,其前面放了四把長椅,圍成一圈,可供小區業主在此閑聊聚談。不知哪位高人為這方寸之地起了個“高大上”的名字——“議事廳”,透著詼諧,卻也貼切。因為常在此歇涼的老人們高談闊論起來,國際國內、政經文史,都有所涉及。何況,居委會與物業,也曾組織業主代表在此討論過“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的大問題。當然,不光是“議事”,還有娛樂,曾在這里舉辦過“‘月圓中秋情系中華’友鄰+中秋賞詩會”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區東墻的內側亦有成行的綠蔭蔽日,樹與樹的空當處見縫插針地安置了若干健身器材可供業主們鍛煉身體。原本,二號樓的地下空間還設有報刊室、棋牌室與乒乓球室。如今,雖然報刊室、棋牌室均已消亡,但乒乓球室依然存在。每日傍晚或下午,都能見到若干球友在標準的紅雙喜球臺前揮拍對陣。我曾是其中的一員,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近些年已經淡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院緊臨京九(北京至九龍)鐵路,僅一墻之隔,所以每有火車開過,咯噔噔、咯噔噔的動靜都不小。尤其是夏天,陽臺的門窗洞開,聲音就更大。初來時,頗有些不適應。但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甚至,很長時間,早上醒來,聽到過火車的聲音便知是六點鐘了,該起床準備去學校授課了。其作用堪比定時鬧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過,這是常態。春運高峰期間,車次驟然增多,再把過火車時的轟隆聲當鬧鐘使,就不管用了。因為與以往的定時有出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疫情。封控嚴重時,過往的車次減少,而且聲音也小。因為大部分車廂空空如也,輕。好在,如今疫情已過,生活恢復正常,過往的列車又開始滿載。雖然,因重載而使聲音變大了些,但給人以希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還在上幼兒園的小孫子只要聽到火車的聲音,便會爬上椅子,登臨窗臺,從五層樓上向外眺望。如今,我們這里過往的都是動車組,無論是和諧號還是復興號,都追求的是流線型,涂色基調則有白、灰、紅、綠等。小孫子會指點著車頭略顯扁平的說:和諧號;指點著車頭更加尖銳的說:復興號。</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是三居室,除去主臥與次臥外,我終于有了一間權可充作書房的小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面墻裝修為書柜。另外兩側,分放電腦桌與書桌以及若干個存放報刊雜志的紙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電腦桌的用途最大。一天的主要時間,我都是在電腦桌前度過的。盡管這么多年來,電腦已經換了一臺又一臺,可這電腦桌仍是最初使用電腦時購置的那一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使用上電腦后,寫字桌已退居二線。但一時還不愿淘汰。畢竟,他已陪伴我多年。在沒用電腦前,我的講義、文稿,都是伏在這書桌上一筆一劃寫出來的。何況,它有若干個抽屜,可內置常用物品。寬大的桌面上還可以堆放書報。尤其是備課、寫作時,常橫七豎八地躺臥著攤開的各種資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后,閑暇的時間多了,也曾在這書桌上架起大圖板,攤開宣紙,畫過一兩幅工筆重彩畫作。不過,多年擱置,手已生疏,加之老眼昏花,畫出的東西自己看著都不滿意,也就很少再擺弄筆墨丹青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記得在這里住的頭十年,我還在職。院里住戶多為建筑設計院的工程技術人員,白天均去上班,而第二代們,大的也已工作,小的也都上中學、大學。所以,白天小區里總是空蕩蕩、靜悄悄的。唯獨我,因是高校教師不坐班,所以沒有課的時候,基本上都窩在家里,偶而出現在院內,總覺得在旁人眼里,像是一個閑人。其實,讀書、備課或寫作,也是忙得很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白天行走在小區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多為像我這樣退了休的老人。他們穿著隨意,徐步緩行。看似平常,若細察,多有不平常的經歷。那些畢業于清華等名校建筑系的老高工們,為首都的建設可是奉獻了不少建筑精品呢!遙對小區入口的裝飾墻上,就鑲嵌著這些建筑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后,空余的時間多了,休閑散步不再限于街對面朗晴園小區內的那片綠地。何況,新冠疫情嚴重的幾年,各小區多封閉管理,再想進朗晴園也不容易了。所以,我們幾乎每日都要去遛彎兒的地方是出小區,經紅居北街西行,約600米處的蓮花河綠道公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里有濱水棧道適于散步,中間穿插觀景平臺可以遠眺。沿河側小路展開的綠地上布有廊架、敞軒、中式庭院能夠歇腳;春花、秋葉,應時應景,即使冬雪降臨,仍有翠竹常綠,可供觀賞。附近還有便民超市、自由市場,順便就可采買蔬果副食。在我看來,一個到處都是水泥建筑的大城市,容易給人以窒息的感覺,但只要有了水,城市就有了靈性,有了動感。盡管蓮花河很窄也淺,但它是流動的,有來處——新開渠,有去處——涼水河,綿延于京都的西南一帶;它是有歷史的,可追溯到戰國、西漢、金元時代,能促人遐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說,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休閑也會有多樣性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看話劇演出。在職時,曾因教學科研的需要讀過不少話劇劇本,住東城時也去首都劇場看過多場北京人藝的經典劇目,從而培養起了看話劇的興趣,因此還出版了一本《當代北京話劇》的專著。很幸運,搬到手帕口后,堪與北京人藝媲美的國家話劇院(成立于2001年,由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合并組建)的大小兩個專用劇場與辦公樓(于2011年建成)就坐落于蓮花河濱水綠道北口的斜對面。這十幾年來,劇院常有各種演出,推出的話劇新作風格多樣,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因為住家離得近,也有興趣,所以曾進去看過幾場演出,讓我對當下話劇又有了新的認識。其風格迥異于北京人藝的京味話劇:有繼承、有借鑒、更有創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如逛文化市場。出手帕口南街北口,右拐,過廣安門橋,沿廣內大街東行2000米,可至路北的報國寺。該寺院始建于遼代,是明清京師南城巨剎之一,也是彼時京城最著名的書市所在地。曾因地震、戰亂損毀,后重修。上世紀90年代,這里是北京最為活躍的古玩市場。進入本世紀,又設立了報國寺錢幣博物館、青銅器館和郵品展館等。其實,我于文物是外行,雖上中小學時集過郵,也只是小打小鬧。如今,有時轉悠著就去那里了,不過是隨意看看罷了。但是,也有幾次是專程前往。一是聽說清初著名詩人王士禎(在創作中標榜“神韻”之說)、孔尚任(著有影響廣泛的歷史劇《桃花扇》)等是當年報國寺書市的常客,又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經史學家顧炎武(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出自于他)于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來京后曾寓居寺內,遂想追思其風采,追尋其遺跡。二是因為那里曾舉辦《北大荒知青老照片回顧展》、《北大荒知青圖書展》(2018年6月16日至20日)和《北大荒知青書畫藝術聯展〈丹青報國〉》(2023年6月16日至20日)。這或許是我潛意識里對文人雅士的仰慕,以及深印于內心深處的北大荒情結或曰知青情結所致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然,日常的戶外活動仍以去公園散步為主。由國家話劇院再西行千米左右,可達蓮花池公園。就公園的規模來說,在北京幾乎是排不上號的。但若論歷史,卻可上追千年。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就講到蓮花池為“燕之舊池”,“亦為游矚之勝所也”。金中都的皇城就在池的東南側,池為都城的重要水源。明清時期,此地亦為仕賈郊游之所。后雖荒棄,但1979年市政府決定將這處“鄉村野甫”辟為公園后不斷地升級改造,越建越美,如今已成為我和老伴在夏日消暑觀荷的好去處。</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0年初,新冠襲來。與全國各地的居民小區一樣,我們這個大院也經歷小區封閉、核酸檢測、突然開放等全過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風聲緊張時,家家戶戶閉門不出,院子里寂靜無聲,經常是無一人走動。偶然相遇,也都匆匆離去,因都帶著口罩,稍有距離便都認不出誰是誰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有所緩解,卻仍然被要求天天進行核酸檢測。以致,小區附近的集中檢測點常需排長隊,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在群眾反應強烈的情況下,有一段時間,由社區統籌安排,增設檢測點。其中的一個檢測點就設在我家樓下。這倒是方便了,探身窗外,待人少甚至無人排隊時再下樓不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5月,因為所謂的與新冠陽性患者有“時空交集”,全院住戶的手機健康寶均莫名其妙地被彈窗了。按當時的規矩,只要是彈窗,便進不了超市、上不了公交,幾乎寸步難行。更著急的是上班族們,紛紛打電話找物業、社區工作人員,咨詢如何解禁。好在此時,已屬三年疫情防控的后期,各方面都已久經戰陣、習以為常了。相關人員告知大家,只要做到三天三檢(核酸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后,即可與居委會簽寫承諾書,由居委會幫大家操作,解除手機健康寶上的彈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印象里,三年間因受附近點位據說有病例出現的影響,本院曾被封控過兩次,每次若干天。至于進出小區的通行證則發行過多次且多種版本。若干年后,這些證件或許會成為特殊時期的另類文物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防控,歷經核酸檢測百余次,未發現本院有一人感染上新冠病毒。待到2022年底突然放開,短短的數十天內卻少有幾家幸兔(是否是新冠不得而知,但發燒嗓子疼的癥狀是普遍的)。不比早年住大雜院,鄰里間交往密切親如一家。自住樓房后,即使樓上樓下,也不熟悉。尤其是近年來,一些同單位的老人搬走,新搬進來了住戶更是全然陌生。但這次,小孫子突然發燒,家中無備藥。焦急中兒子在小區微信群內發帖求助。立時就有樓下新近搬來的鄰居回帖,告之所需之藥已放在樓梯拐角的消防箱上。那一刻深感美好的人性,溫潤的人情,其實一直就在我們的身邊、周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屈指算來,遷居手帕口已達26年。雖然,小區太小,從養老的角度講,可供散步休閑的濱河綠道仍嫌稍遠;住在五層,沒有電梯,上上下下已感吃力;但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每日爬樓不是還能鍛煉心肺功能嗎——有時候似乎需要一點兒阿Q精神的。何況,這里的交通還是相當方便的。小區門口就有公交車站。往北可去玉淵潭公園,春天的櫻花煞是好看;往南可去大觀園,亭臺樓閣、園林小景,是冬天雪后拍攝美圖的好去處。關鍵在于,都是一趟車就可抵達,無需換乘。至于三甲醫院也不太遠,社區醫院、老年餐廳更是近便。夫復何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以預見的是,有生之年大概率是不會再搬遷了。所以行文至此,就為本篇題名為“定居手帕口”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施甸县|
姚安县|
宝应县|
北川|
秦安县|
浏阳市|
左云县|
镇巴县|
长泰县|
通海县|
青神县|
临西县|
铜川市|
扶风县|
墨江|
八宿县|
永定县|
当涂县|
光山县|
五台县|
高州市|
常州市|
庆阳市|
永靖县|
津南区|
都昌县|
油尖旺区|
肥城市|
军事|
北票市|
台州市|
英超|
潜江市|
昌都县|
云南省|
耿马|
平利县|
大冶市|
铁力市|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