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指著大海的方向(二)

蘇格·拉圖

老家五蓮 鄭家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文章很長,卻是作者的真情實感,請您留步耐心看完……</p><p class="ql-block"><b>貳·父親與母親</b> </p><p class="ql-block"> 我小時候對父親是既崇拜又害怕,上學的時候我父親對我要求特別嚴厲,有點“恨鐵不成鋼”,因我天生頑劣,又自恃聰明,學習不踏實,成績忽高忽低,用我父親的話說就是“打一頓,好一陣”,棍棒之下我基本上學習沒有掉隊,但也不出眾,所以那時候我很害怕回家。 </p><p class="ql-block"> 但是到了暑假,父親總是帶我們去郊外,小河里摸魚逮蝦,樹上抓知了,摸河蚌,那時候我剛剛學了少年閏土,我覺得我父親領我們玩兒的時候我比閏土還快樂。 </p><p class="ql-block"> 以下內容為父親講述,認真讀完,頗有感觸:1936年我父親出生于大名,那時候爺爺奶奶住在大名縣城東門里馬道,四歲便在東大街天主教堂辦的小學校學認字,因為年齡太小,常常坐不住,5歲時,由于父親工作單位變動,便由大名坐汽車到了邯鄲,再換乘火車,到了彰德府,大約在1942年又在彰德府二道街天主堂小學讀書,初到彰德府道路不熟,家住的地方離學校較遠,往返經常迷路,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走到竹竿巷東口迷了路,蹲在路上大哭。后來有好心的老人指點,才得以回到家中。為了防止再出現迷路的事兒,爺爺決定讓父親和大爺在同一個學校內讀書,但不同年級,大爺讀小學5年,父親才剛讀三年級,還是由一年級跳到三年級。由于跳級,所以功課差的很多,聽課像聽天書,于是在課堂上出現了好多故事,特別是數學,回答問題常常答非所問,惹得同學笑話。為此,爺爺又給父親轉學到安陽第二小學,就是現在的小顏巷小學的前身,直到1948年小學畢業到了考初中的時候,那時的中學是各校自主招生,當時安陽招生的學校有省十一中學校址在東南營(韓王廟)晝錦,有文峰塔下邊的彰德第二中學,大公中學,斌英中學等大約六七個。</p><p class="ql-block"> 省立十一中學雖然距家遠,但是覺得有名氣是省立中學,于是選擇了三所中學報考,最后被省立十一中錄取。入學不久,全市錄取的學生進行會考,會考地點在同樂大戲院,只記得當時天氣寒冷,同學們冷得發抖,第1天數學語文,第2天英語。會考后按成績編班,父親以優異的成績被編入省十一中學秋二甲班學習,從此開始了中學生涯。</p><p class="ql-block"> 父親清楚地記得1949年5月6日安陽解放,家里經過一段困難生活,父親面臨著失學的困境,本已決定退學,爺爺為了讓父親繼續求學,就去當泥瓦匠小工,每月掙下7斤小米,全家靠著7斤小米維持生活,正是饑寒難度日。無錢買煤,有米也不成炊,奶奶是家庭婦女,只能嘆氣,爺爺就領著父親徒步去曲溝,用家里的廢舊書報、舊衣服去換煤。父親跟在爺爺的后面,十二三歲哪知生活的艱辛,邊走邊看著漫天的谷子高粱,沒有接近過農村,倒還覺得農村很新鮮。終于在兩個小時后到達了曲溝鎮,當時正是趕集的日子,只見集上人來人往,到處是攤點,叫賣聲十分熱鬧。我們拿的東西很受歡迎,很快將東西換成了解放票。也就是邊區票。那時不懂得邊幣的票值,只見票面上印的500元一張,以為可以買不少東西了,結果也只夠買一半碳。父親用麻袋裝了半袋碳扛在肩膀上,肚子開始咕嚕嚕的叫,爺爺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表現。獨自挑起擔子開步了,父親也只扛扛起半袋碳,背在肩上開步了。開始強忍著饑餓堅持著十里地后,怎么也走不動了,爺爺也只好走走休息一會兒,左肩膀換右肩膀,灰頭土臉,只露兩個眼睛和牙齒,其他都是黑煤灰。走走停停勉強走到家時已近晚上八點。生活和勞動的艱辛使父親有了深刻的體會。</p><p class="ql-block"> 求學的意志終究還是沒有打敗貧困的生活,父親失學了,學校的老師來覺得可惜,就到家里家訪,動員父親復學。當時家中確實困難,無力讀書,準備讓父親去找點掙錢的門路,可是整個安陽到處都是百廢待興之際,沒有什么活路可干。向學校介紹了家中的情況后,老師最后通知。只要去上學,生活困難的由學校幫助照顧貧困學生,可以享受助學金的待遇,于是決定復課。學校由于了解我的家庭情況,確實生活困難,所以給評定了最高的助學金,每月供給30斤小米,這使得父親深受感動,體會到了共產黨和毛主席確實是為窮苦人翻身打天下的隊伍。天下哪有國家出錢個人讀書的事呢?爺爺和全家都深深的被感動了,那時候共產黨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著想,這也是我父親即使受了再大的委屈也要加入共產黨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復學后不久學校改名為平原省第一中學,于是學習的情緒安下心來。畢業后的去向又成了選擇的機會,當時平原省要應屆畢業生參干參軍,父親因年齡不夠,只能選擇了到省上參加工作的道路。1951年7月,父親和本校及二中的幾位同學一同到新鄉省政府招待所等候分配工作,一周后父親他們大約16人同時被通知去衛輝公安干校參加學習,1952年春結束學習分配到平原省公安廳一處工作。父親記得宮震是他們的處長。在一處工作期間,經歷了三反五反運動,參加“打老虎,看老虎”的工作,1952年,處理派父親和宋同志和張玉仙同志在滑縣參加夏收保衛工作,整個夏收期間都和區干部村干部一起檢查夜間戶外工作,白天可以休息,然后從夜間10點直到天亮,都在田間巡邏,真正體會到了辛苦的滋味,夜間走著路都能睡著。一周以后返回了道口鎮。當時的衛河的水還是不小的,有成隊的木船的順流經道口通往天津,當時的道口真正是水旱碼頭,生意非常紅火,到處都反映著人民辛勤勞作中豐衣足食的太平年景。只記得當時一只道口燒雞的價格是4、5毛錢,一盤炸蝦只要兩毛錢。白干酒一毛錢二兩,雞蛋一毛錢5個。但當時父親的待遇是小包干,每人都是每月12塊8毛,除去伙食費每月還能發5塊錢的零用錢。以一毛錢5個雞蛋計算,5元錢可以買250個雞蛋,按現在的雞蛋價格可折合50元左右了。冬夏的衣服由國家發給,不發愁吃穿。大家都很滿足,工作熱情極為高漲。</p><p class="ql-block"> 1952年年底平原省撤銷建制,省公安廳人員的去向,除少數人留河南省公安廳外,其余的人員一律到華北行政委員會公安局,報到地址在北京萬壽山下。1953年初,父親一行數10人集中到了北京工作,等待安排。結果工作還沒安排,華北行委撤銷,我父親他們并入公安部,分在了二局三處,局長是雷榮天,處長是彭應。1954年成立機電保衛局,我們又有幾個人調到了13局,1955年建設工程部成立,建工部保衛處需要人。又調到了建工部保衛處,1956年又調到了綜合勘察院保衛科,1958年再次調往西安勘察分院,1963年調蘭州給水排水設計院,短短的十年一直在工作調動,轉眼到了文化大革命。</p><p class="ql-block"> 1980年在大姑夫的幫助下從西安調回老家,在安陽地區衛校辦公室工作,1984年又調安陽中醫藥學校辦公室工作,直到1996年退休回家。</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父親的自述,我對父親的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那年母親帶著我和大哥去西安探親,父親領著我們回他單位,路上由于我頑皮,跑到馬路上,結果被一輛人力車壓住了腳,父親非常緊張,抱起我問我疼的厲害嗎?(判斷是否骨折),然后去了醫院,萬幸沒有骨折,擦了藥酒,冰涼冰涼的,至今我還清楚記得那種樟腦酒的味道,為了安撫我,父親帶著我們去吃了羊肉泡饃,記得是粗瓷碗,碗沿有兩道藍色的釉線,,父親親手給我們掰饃饃,掰的很勻稱,后廚是一位戴著回族帽子的叔叔,用木制條盤把我們的碗端到廚房,不大一會兒就端出來香噴噴的羊肉泡饃,那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吃羊肉泡饃,只覺得香,從此便喜歡上了。</p><p class="ql-block"> 每個少年都有自己心中的樂土,而我們的樂土就是父親、母親陪我們打造的,最快樂的時光都是他們陪著我們度過,一點也不比魯迅的三味書屋差。我們的樂土就是三角湖運輸公司家屬院的一排平房,彼時父親因為胃病在家休養,時間大概有三四年,那時候叫做“吃勞保”,快樂是從那群雞開始。那時候家家都養雞,我們的雞棚就在家對面,那時候母親的動手能力特別強,親手用沖壓完零件的空心鐵皮和木條、鐵絲圍成一個兩層的雞棚,產蛋區與生活區分開,我們家的雞棚都是院里最整齊的。父親回到安陽的時候雞棚已經建好,母親選了優良的品種“倒冠白”和“澳洲黑”,和鄰居們一樣,都用傳統的雞飼料喂養,中規中矩,雞也很佛系,隔三差五下一個蛋,循環往復,周而復始……</p><p class="ql-block"> 我父親的想象力真是超出我們的想象,夏天帶著我們到城邊的小河溝里摸螺螄和河蚌,順便在玉米地里薅一大堆馬齒菜,家里把螺螄砸碎,把河蚌肉取出,和馬齒菜一起拌勻,配一點糠,雞吃的很猛,那年頭人都吃不上肉,而我們家的雞率先吃上了這種高檔的雞飼料,效果立竿見影,連下七八天蛋才休息一天,蛋黃大,而且流油,我們家獨特的雞飼料配方起碼要比劉永好 的配方希望飼料早了十年,鄰居們也紛紛效仿,一時間,安陽的小溝里滿是抓螺螄的人,玉米地里的馬齒菜也被薅光了。我們不但實現了雞蛋自由,而且去河里摸螺螄也成為了我們最快樂的游戲,每天早早地寫完作業,就等著父親帶我們去。尤其到了夏天,下河撲騰最為愜意,摸到碩大的螺螄會歡呼雀躍。在樹下休息的時候,父親會拿出收音機,讓我們見縫插針聽一會兒《學英語》,伴隨蟬鳴,間或一只青蛙撲通跳進水中,在那種環境下學英語,記憶非常深刻,沒有教室那么死板,除了偶爾分心,其他的都挺好。</p><p class="ql-block"> 后來,安陽周邊的螺螄都被抓的差不多了,甚至小河里都是抓螺螄的人,父親另辟蹊徑,我們把訓練有素的雞帶到冷凍廠,讓雞在冷凍廠的垃圾站找蒼蠅的幼蟲吃,既消滅了害蟲,又增加了雞的營養,然后父親通過特殊的手勢把雞回收,那時候我們家的雞毛色鮮亮,膘肥體壯,個個都是產蛋小能手。</p><p class="ql-block"> 我母親就負責按照計劃給我們分配食品,那時候計劃經濟,食品奇缺,每家都有購糧本,那時候購糧本就是家里的命根子,現在時過境遷,我用搜狗打“購糧本”都出不來這個詞語了,那時候人去世了的另外一個叫法就是這個人已經交了“購糧本”了,可見糧食有多么緊張。我媽稱得上是個賢妻良母,把家里治理的井井有條,她手很巧,我們穿的衣服、鞋都是她親手做的,看到別的小孩兒穿好看的衣服總要借過來打個樣子,然后照著給我們做,比買的還好看,那時候我們弟兄三個穿的衣服在院里是數得著的,別人都穿老三樣,我媽已經讓我們穿上了拉鏈的夾克衫,我弟弟小時候穿的那件藍色條絨上衣因為上面繡了一條吐泡泡的燕兒魚,被鄰居借來借去,爭相模仿。</p><p class="ql-block"> 雞蛋我們家每天都吃,自己家養的雞,下蛋勤,點心每月去買一次,那時候也就是麻花、雞蛋糕、京棗這類的,父母不舍得吃,媽媽每天給我們發一塊,然后把點心籃子掛在房梁上,那時候肚子里油水少,總覺得吃不夠,忍不住的時候就想辦法去“夠”那個點心籃子,一個方凳子上再摞一個小板凳,大哥個子高,通常都是他上去摘籃子,我負責扶凳子,而我弟弟則流著口水等著分點心,大哥還是比較有理智,一次少分一點,然后把點心紙包再撐起來,保持原來的樣子,每個月偷幾次,然后媽媽就發現點心不夠分了……</p><p class="ql-block"> 我爸媽的分工是這樣的,我爸爸負責我們的學習和家里的重活兒,我媽媽負責后勤和對外關系,那種畫面就是我爸爸把火生好,我媽媽開始準備飯菜,然后我爸爸領著我們學習,作業寫完就開始聽英語講座,然后也會領著我們玩兒,甚至會給我們讀一段小說,直到我媽喊:“吃飯了…”,我們一家五口就圍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飯,飯后我們也會幫著爸爸媽媽收拾碗筷,很平凡,也很溫馨…….</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爸媽就是我們的守護神,也讓我知道了傳統的男女分工,因為我家三個男孩,所以我父親陪我們更多一些,父親教會了我們責任和擔當,母親則喂養了我們充足的營養。</p><p class="ql-block"> 我以前一直覺得父親對我過于嚴厲,現在想想是“恨鐵不成鋼”,我學習一直很好,甚至超過了我大哥,但我貪玩,成績忽高忽低,父親心急如焚,本來寄予厚望,卻令他失望,棍棒讓我產生了逆反心理,總覺得對我沒有對大哥好,有了老三后我覺得我是多余的,有點自暴自棄。</p><p class="ql-block">篇幅問題,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尼勒克县| 崇州市| 洛南县| 南郑县| 体育| 安阳县| 彝良县| 南京市| 衡南县| 新和县| 玉溪市| 闵行区| 浮山县| 丰镇市| 锡林郭勒盟| 拉萨市| 河间市| 三台县| 无棣县| 扶余县| 阳泉市| 宣化县| 陵川县| 同德县| 潞城市| 班玛县| 望江县| 鹤峰县| 林西县| 边坝县| 潢川县| 岢岚县| 奇台县| 双流县| 泸水县| 新密市| 新野县| 古蔺县| 岑溪市|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