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有耳聞,泉州蟳埔村的獨特,“蚵殼厝,簪花女,順濟宮前把福祈”。3月1日,退休的我與朋友驅車前往蟳埔村,尋找心中那份期待。</p> <p class="ql-block"> 蟳埔村坐落于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港北岸(古稱刺桐港),距泉州市中心十里,因盛產紅蟳而得名。蟳埔村早在唐宋時已開始開發,相傳鄭和下西洋時,曾在此停泊休整。明代曾設鷓鴣巡檢司,保郡城之安全。2007年,蟳埔村被國務院列為“豐澤區蟳埔社區閩南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示范點”。</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點多,我們到達蟳埔碼頭,只見一片忙碌,熙熙攘攘的!許多女同志在一塊“蟳埔碼頭”牌子旁輪流拍照;碼頭旁,許多漁船出海歸來,在出售海貨;海上來往船只穿梭,江水漣漪,在午后陽光照耀下,出現“半江瑟瑟半江紅”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穿過環海路下的通道進入蟳埔村,又是一番景象。村里到處都是蟳埔女的身影,她們或撬海蠣、或挑擔子、或閑逛,但她們都盤頭插花,身著色彩斑斕的服飾,仿佛從古老的畫卷中走出,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韻味。她們的笑容溫暖而親切,讓人感受到一種別樣的溫情。潯埔女與惠安女、湄洲女并稱“福建三大漁女”,其最大特色是“簪花圍”:將頭發盤成圓髻,以鮮花串成花環繞頭,并插一根象牙筷子固定,象征勤勞與美麗。那些獨特的頭飾和服飾,是蟳埔村獨有的風情,以“簪花圍”為代表的蟳埔女習俗,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這個退休老人忍不住駐足欣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p> <p class="ql-block"> 與之相對應的是,這里幾乎每家每戶都開“簪花”店。每家店面裝飾古樸,店里掛滿花花綠綠、各式各樣的裙子,還有各式各樣的“簪花圍”,供每位來訪女士來店簪花!導游說,春節、十一等假期,每天來蟳埔村觀光的超過十萬人,每天有超過兩萬婦女要“簪花”,因此,這里每家都是“簪花店”,每家都有攝影師,每家都有化妝師!同來的七位女同志,在導游的誘導下,準備去“簪花”,做“蟳埔女”!</p> <p class="ql-block"> 女同志去“簪花”,我這個老人只能去逛街,了解一下蟳埔文化!蟳埔村的小巷密密麻麻,像蜘蛛網又像迷宮。蟳埔村房屋非常奇特,大都用蚵殼建造,這就是--蚵殼厝。這些房屋用蚵殼建造而成,堅固而美觀,陽光透過蚵殼的縫隙灑落下來,形成斑駁的光影,為這座漁村增添了幾分神秘與浪漫。退休的我漫步在這些蚵殼屋之間,感受著歲月的沉淀與歷史的厚重,贊嘆古人之偉大,山中建石頭屋,海邊建蚵殼厝。</p> <p class="ql-block"> 突然一陣“咚咚鏘鏘”的鑼鼓聲傳來,循聲來到了順濟宮。只見順濟宮前廣場上一幫人正在練習祭祀活動儀式,他們披紅戴綠,騎著木馬在聚精會神地跳著。順濟宮是媽祖信仰的重要場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媽祖成道日)舉行盛大儀式,漁民們通過祭祀活動祈求平安,這一傳統延續至今?。</p> <p class="ql-block"> 退休的我逛完蟳埔村回到簪花店,隨行的“七仙女”簪花拍照已接近尾聲!只見隨行的“七仙女”:身著華服,色彩斑斕,如織錦般絢爛;頭戴花環,花朵簇擁,似春日里綻放的芬芳;笑容如花,溫婉動人,仿佛能驅散世間的陰霾!這可能是女人喜歡“簪花”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這座美麗的漁村。回望蟳埔村,那些獨特的建筑、美麗的簪花女、淳樸的民風,以及那些美好的瞬間,都深深地印刻在我這個退休人的心中。用一首《天凈沙·蟳埔村》記之。</p><p class="ql-block">蚵殼厝映斜陽,</p><p class="ql-block">簪花女笑顏揚。</p><p class="ql-block">順濟宮前祈祥,</p><p class="ql-block">漁舟晚唱,</p><p class="ql-block">老人心醉蟳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源|
雅江县|
武宁县|
闸北区|
耿马|
思南县|
合川市|
大田县|
临泉县|
吉林省|
墨竹工卡县|
汕头市|
贵溪市|
伊吾县|
高清|
南木林县|
乾安县|
遵义县|
普兰县|
汾西县|
通山县|
湘乡市|
若尔盖县|
新竹市|
仙游县|
金秀|
辽源市|
阳春市|
札达县|
从化市|
柘城县|
科技|
观塘区|
集贤县|
灵石县|
武冈市|
饶平县|
武山县|
丰宁|
汉源县|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