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2日(三),小雨。今天在南通市內活動,參觀南通博物苑。</p> <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是中國人獨立創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比故宮博物院創建還早20年。</p><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位于風光秀美的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濠河之濱,由本地的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先驅、晚清狀元、實業家張謇于1905年創辦。建苑初期,博物苑藏品分天產、歷史、美術、教育四部,主要陳列于南館、北館等展館內,而大型文物標本則展示于室外。</p> <p class="ql-block">南通,古稱通州,別稱崇川、崇州、靜海、紫瑯,江蘇省轄地級市,地處江蘇東南部,中國東海岸與長江交匯處。南瀕長江,東臨黃海,與上海市、蘇州市燈火相邀。</p><p class="ql-block">中間深咖啡的是南通,下面的是上海崇明島,旁邊藍色的是海。</p> <p class="ql-block">南通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之一,史稱“中國近代第一城”,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座博物館、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特殊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諸多“第一”。</p> <p class="ql-block">博物苑的志愿者在給我們講解。</p> <p class="ql-block">“三寸金蓮”是中國古代一種陋習,纏足習俗始于五代時期,南唐后主李煜令宮嬪窅娘以布裹足,呈新月狀,因其足骨已殘,較常人之腳小得多,故其足始稱“三寸金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陶瓷菜碗。</p> <p class="ql-block">著名實業家張謇購買的英國曼徹斯特的織布機。</p> <p class="ql-block">張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號嗇庵。江蘇南通人,祖籍江蘇常熟土竹山,生于江蘇省海門直隸廳長樂鎮(今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常樂鎮)。光緒二十年(1894年)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金融家、慈善家、詩詞楹聯家、社會改革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江蘇五才子”之首。</p> <p class="ql-block">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張謇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1895年,奉張之洞之命創辦大生紗廠。1902年創辦了通州師范學校。1905年創建了南通博物苑。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詔書,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任實業總長;同年,改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1915年,因袁世凱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部分要求,張謇憤然辭職。1919年,建成南通更俗劇場。1922年,棉紡織業危機,導致張謇的事業全面崩盤,大生紗廠走向衰落。1926年8月24日,張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歲。</p> <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老館—南館。</p> <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老館。</p> <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北館。</p> <p class="ql-block">張謇的手跡。</p> <p class="ql-block">張謇故居—濠南別業,它的主樓是一座英式建筑,由南通籍著名建筑師孫支廈設計,是我國近代吸收西洋建筑藝術的經典作品,建于1914年。</p> <p class="ql-block">濠南別業不僅是張謇先生的住宅,也是他接待中外名人的場所,包括美國哲學家杜威博士、京劇大師梅蘭芳、軍閥孫傳芳等。別業內還設有先像室,供奉張謇先世的神位、畫像和遺照。張謇先生在這里接待了許多社會名流和賢達,展示了他的社交能力和影響力。</p> <p class="ql-block">濠南別業大堂的布置。</p> <p class="ql-block">濠南別業門前有兩株由張謇親手種的、有百年歷史的紫藤花,每年春季(4月)開花,吸引眾多游客參觀。</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認真、詳細地介紹張謇如何在紡織、制鹽、航運、教育、面粉等行業進行實業投資的。</p> <p class="ql-block">中午大家還是各取所需,到自己喜歡的地方吃午飯。我們6個人去表妹推薦的《阿寶海鮮大排檔》吃飯。</p> <p class="ql-block">止戈吃得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熊先生身體恢復,也開始試著吃些東西了!</p> <p class="ql-block">和我們分別之后,克西與柳燕前往鐘樓,打算去那兒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鐘樓也是1914年張謇先生出資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濠河之春。</p> <p class="ql-block">譙樓背面登樓的樓梯。</p> <p class="ql-block">南通的商業中心—南大街。</p> <p class="ql-block">克西夫婦則去他們40多年前來南通畢業實習時去過的四宜糕團店尋找過去的記憶。湯老師加入他們的糕團組。</p> <p class="ql-block">唐閘古鎮?是一個具有濃厚歷史韻味和現代風情的地方。唐閘古鎮始建于清末民初,至今仍保留著大量近代工業生產遺存,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遺存第一鎮。</p> <p class="ql-block">19世紀末,張謇在此創辦大生紗廠,后又在此創建配套的一系列工廠和企業,有資生冶廠股份有限公司、資生鐵廠、大興機器磨面廠、廣生榨油股份公司、大隆皂廠、大達公電機碾米公司、大達輪船公司、頤生罐潔公司、阜生蠶桑織染公司等。</p> <p class="ql-block">唐閘古鎮修復后的商業街和大舞臺。</p> <p class="ql-block">大達內河輪船公司舊址是南通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經營南通的重要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舊址現存公司辦公樓一座,坐西朝東,為歐式風格磚木結構二層樓,另設地下室,共8大間,中間6間設面街鐵藝涼臺,入門為螺旋式階沿,造型獨特,外部裝飾精致,是上世紀初西風東漸的典型產物。</p> <p class="ql-block">通揚運河,古稱邗溝,是貫通江蘇省南通、泰州、揚州3市的人工河道。</p><p class="ql-block">通揚運河,為南通、泰州、揚州3市及其沿岸各市、縣的主要航道。延伸于江蘇省長江北側。始建于西漢文景年間(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41年),由吳王劉濞主持開鑿。用以運鹽,亦稱運鹽河、鹽河。經歷代改建和延伸而達南通。清宣統元年(1909年)改稱通揚運河。</p> <p class="ql-block">通揚運河仍很繁忙,也是南通通往各地的主要交通手段之一。</p> <p class="ql-block">至20世紀初,唐閘逐步成為新型的工業城鎮:工業的原料和產品進進出出;水陸車船來來往往;上下班的工人如水似潮。繁榮一時的唐閘,為時人所矚目,有“小上海”之稱。</p> <p class="ql-block">大生馬頭是張謇題寫的大生碼頭牌匾上的文字,位于南通市唐閘古鎮的大生紗廠門前。這個牌匾上的“馬”字沒有石字旁,并且只有三個點,這背后有著深刻的意義。沒有石旁的“馬”字象征著大生是一匹活馬,而三個點則表示大生是一匹臥馬,寓意財富永駐。</p> <p class="ql-block">大生紗廠是張謇于清末創辦的一所私營棉紡織企業。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張謇在“設廠自救”的浪潮中開始籌辦。次年開始購地建廠。擬招商股60萬兩,一年之久只招得三四萬兩。1898年,張謇通過劉坤一將湖北官紗局存滬未用的紗機20400錠領回,作價25萬兩,作為官股,“按年取息,不問盈虧”。次年春開車生產。廠區周圍是產棉區,原料價廉。工人工資較低,正、雜各稅也較輕。當地發達的土法織布業,為棉紗提供了市場。經營順利,利潤優厚。</p> <p class="ql-block">濠河邊的城隍廟。</p> <p class="ql-block">南通市濠河,是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護城河之一,全長10公里,水面1040畝,最寬處215米,最窄處僅10米。</p><p class="ql-block">整個濠河曲曲折折,迂回激蕩,呈倒置的葫蘆形狀環抱老城區,形成了“水抱城、城擁水,城水一體”的獨特風格,素有“江城翡翠項鏈”之稱。</p> <p class="ql-block">寒冷的天氣仍然有人在濠河里游泳。</p> <p class="ql-block">南通雖屬三線城市,但仍有兩條地鐵線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平武县|
大悟县|
哈尔滨市|
阜新市|
平远县|
西充县|
扎囊县|
和龙市|
改则县|
淮南市|
敦煌市|
寿光市|
青海省|
曲沃县|
灌南县|
孟津县|
桐梓县|
华亭县|
张家口市|
葫芦岛市|
仁化县|
晴隆县|
格尔木市|
怀来县|
方山县|
赤城县|
靖州|
乐业县|
越西县|
余姚市|
通河县|
康平县|
陵川县|
盘锦市|
文安县|
尼玛县|
九寨沟县|
广丰县|
浮梁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