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10,長江流域主要自然景區(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湖泊景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洞庭湖:</p><p class="ql-block">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長江重要的調蓄湖泊之一。湖水面積廣闊,湖畔濕地廣袤,水草豐茂,是眾多候鳥的棲息地。湖中有眾多島嶼,與周圍的田園風光相互映襯,展現出獨特的水鄉風貌。?</p><p class="ql-block"> 湖南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p><p class="ql-block">1, 基本概況</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位于湖南省北部,長江荊江河段以南,處于長江中游荊江南岸,地跨常德、益陽、岳陽等多個縣市。</p><p class="ql-block">面積與容積:湖區面積2625平方千米,湖盆周長803.2千米,總容積220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178億立方米,河道容積42億立方米。</p><p class="ql-block">氣候特征:屬東亞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8度,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日照時間長,無霜期263-276天。</p><p class="ql-block"> 2自然特征</p><p class="ql-block">水系構成: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流域面積約262800平方千米,若加上長江四口分流入湖的流域面積,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積約達130萬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東、南、西三面高山聳立,北部沖積平原直抵長江。盆地在大構造上屬揚子淮地臺江南地軸一部分,環湖階地的外側多位丘陵,盆地中的濱湖平原主要由入湖水道的三角洲組成,河流縱橫,湖泊密布,海拔均在50米以下。</p><p class="ql-block">3, 生態資源</p><p class="ql-block">鳥類資源:是眾多候鳥的棲息地,擁有國家Ⅰ級保護鳥類19種之多,包含白鶴、白頭鶴、白鸛等。</p><p class="ql-block"> 魚類資源:魚類多達117種,是重要的漁業產區。</p><p class="ql-block"> 植物資源:維管束植物766種,包括龍舌草、沼生水馬齒、苦草等。</p><p class="ql-block">4,人文景觀與文化價值</p><p class="ql-block"> 歷史遺跡:岳陽樓是其標志性建筑,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使其聞名遐邇;君山島也極具盛名,島上有眾多古跡和神話傳說。?</p><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洞庭漁歌”自戰國時期便已廣泛流傳,曲調流暢、婉轉,具有濃厚的地方風味,于2014年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之一。</p><p class="ql-block">詩詞文化: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等都曾游歷洞庭湖,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p><p class="ql-block">(二),鄱陽湖:</p><p class="ql-block">鄱陽湖地處江西省北部,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每年秋冬季節,湖水退去,露出大片的淺灘和濕地,形成“枯水一線,洪水一片”的獨特景觀,吸引了大量候鳥前來越冬,是觀鳥的絕佳勝地。?</p><p class="ql-block"> 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p><p class="ql-block">1,基本概況</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地處九江、南昌、上饒三市,位于長江中游南岸,經緯度為115°49'-116°46'E,28°24′-29°46′N。</p><p class="ql-block">水域面積:平水位(14-15米)時湖水面積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時為3960平方公里以上,低水位(12米)時僅500平方公里。氣候特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四季分明,為湖區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p><p class="ql-block">2,自然特征:</p><p class="ql-block"> 水系構成: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流及博陽河等區間來水,經調蓄后在湖口注入長江。</p><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是地殼拉張作用產生的斷陷盆地,流域地勢呈布袋形,四周環山,西北高、東南低,多濕地,河流密集。</p><p class="ql-block">3,生態資源</p><p class="ql-block">鳥類資源:是亞洲最大濕地,每年有60-70萬只候鳥來此,包括白鶴、青頭潛鴨等極危種鳥類,現有鳥類共299種。</p><p class="ql-block">植物資源:各類植物有600余種,在維持湖區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魚類資源:湖中淡水魚類142種,漁業資源曾十分豐富,2020年1月1日起,鄱陽湖區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生產性捕撈,禁捕期暫定為10年。</p><p class="ql-block">4,人文景觀與文化價值</p><p class="ql-block">- 歷史遺跡:如老爺廟,位于鄱陽湖東岸,有著神秘的傳說和故事,附近的老爺廟水域因多起沉船事件被稱為“東方百慕大”。?</p><p class="ql-block"> 詩詞文化:眾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贊美鄱陽湖的詩詞,如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蘇軾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等,為鄱陽湖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平原景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長江中下游平原:</p><p class="ql-block">長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東麓,東到黃海、東海濱,北接桐柏山、大別山南麓及黃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錢塘江、杭州灣以北沿江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眾多,是中國重要的農業產區,呈現出“魚米之鄉”的繁榮景象。?</p><p class="ql-block">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的第三大平原,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p><p class="ql-block">1,基本概況</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以東的長江中下游沿岸,北接淮陽山,南至江南丘陵,西起巫山,東抵海濱,介于東經111°05′-123°,北緯27°50′-34°之間,橫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等7個省及直轄市。面積與海拔:總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地勢低平,河渠縱橫,湖泊星布,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為泛濫平原和濱海平原。</p><p class="ql-block">2,自然特征</p><p class="ql-block">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之間,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夏季炎熱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六月份和七月份會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出現“伏旱”天氣。</p><p class="ql-block">水文:河網縱橫,湖泊密布,是全國河網密度最大地區和中國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區,被稱為“水鄉澤國”,主要河流有長江及其支流漢江、贛江、湘江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等中國五大淡水湖皆位于此。</p><p class="ql-block">3,資源物產</p><p class="ql-block"> 農業資源:土壤肥沃,大部分是黃棕壤或黃褐土,盛產稻米、小麥、油菜、棉花、黃麻等農作物,是國內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也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p><p class="ql-block">生物資源:常見野生草本植物有土茯苓、益母草、明黨參等,水生植物有蘆葦、蓮、菰等,動物資源則有中華鱘、揚子鱷、穿山甲、水獺等。</p><p class="ql-block">礦產資源:長江以北多大煤田,如江蘇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長江以南多中小煤田,如江西萍鄉、豐城,湖南資興等,非金屬礦產有湖北的磷礦,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4,經濟發展</p><p class="ql-block">工業: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擁有多種工業門類,如鋼鐵、機械、化工、紡織、電子等,工業基礎雄厚,技術水平較高。</p><p class="ql-block">交通:干支流橫貫東西,水路網發達,干流與多條鐵路、公路相交,既溝通內地與沿海,又聯系了南北,交通十分便利。</p><p class="ql-block"> 旅游:擁有眾多著名的旅游景點,如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太湖、西湖等,旅游業發達,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成都平原:</p><p class="ql-block">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由岷江、沱江等河流沖積而成。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物產豐富,周邊環繞著青山綠水,與錯落有致的農田、古樸的村落共同構成了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成都平原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四川話稱之為“川西壩子”,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p><p class="ql-block">1,基本概況</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地處四川盆地西部,夾峙在青藏高原與龍泉山之間,以西部的龍門山、東部的龍泉山,北部和南部的丘陵為邊界</p><p class="ql-block"> 面積:是中國西南地區面積最大的平原,總面積為1.881萬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是扇形沖積平原和半封閉的復合沖積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為542米,整體平坦開闊,可分為扇狀平原和周邊臺地兩大部分。</p><p class="ql-block">2,自然特征</p><p class="ql-block">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春旱夏熱、秋霈冬暖、日照少、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6.1℃,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降水集中在5-9月。</p><p class="ql-block"> 水文:有岷江、沱江等12條干流及其支流流經,呈扇狀分流,河網密布,水渠縱橫,分流密度為平均每千米2.5條</p><p class="ql-block"> 資源:動植物種類繁多,北部的四川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珙桐等國家保護野生植物和大熊貓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礦產資源中列入四川省礦產儲量表的只有17種,但成都市及其周邊地區稀有金屬礦產相對豐富</p><p class="ql-block">3,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文明起源:歷史悠久,先秦時期有寶墩文明、三星堆文明等,古蜀文明自成一體。</p><p class="ql-block">歷史沿革: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后,成都平原開始成為國家主要糧食供給地之一。唐肅宗時,成都成為唐朝另一統治中心“南京”。元明清及民國時期,行政區劃雖有變化,但成都平原一直是重要區域。</p><p class="ql-block">4,經濟發展</p><p class="ql-block">農業:是中國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籽、小麥等產區,也是四川盆地主要的糧食、蔬菜等農產品生產基地。</p><p class="ql-block">工業:成都平原經濟區各地產業優勢突出,如成都市的電子信息產業、樂山市的文旅產業和餐飲產業、雅安市的大數據產業等。</p><p class="ql-block"> 旅游: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西嶺雪山等景點位列四川省第一批中國特品級旅游資源推薦名錄,此外還有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人文景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合作市|
绥宁县|
张掖市|
岐山县|
延边|
日照市|
广宗县|
通城县|
邮箱|
老河口市|
林口县|
闻喜县|
常州市|
肥乡县|
汉川市|
凤冈县|
玉田县|
莆田市|
米林县|
石楼县|
赣州市|
萨嘎县|
SHOW|
滨海县|
昭平县|
子洲县|
格尔木市|
海城市|
临邑县|
清镇市|
繁峙县|
光山县|
治县。|
六安市|
灵山县|
普兰店市|
尚志市|
怀化市|
寻甸|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