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覺中書香群成立三年了,為了紀念群三周年,林林提出讓大家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不管別人說多少,反正我是有很多要表達的東西,因為我每加入一個群或協會都抱有認真的態度。這既是對組織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p><p class="ql-block">要說起最初與書香群的淵源,還要從2015年說起。15年9月,我由于個人原因被迫在家自學功課,一開始不太適應這種表面松散卻暗藏壓力的生活,想在課外有個事干,因此我在書法家協會和詩詞楹聯群的邊緣混跡了兩個月。后來我發現那里人員比較固定并且年輕人很少,于是逐漸淡出了。</p><p class="ql-block">之后經一位音樂老師介紹加入了作協,由于這位老師很少參加作協活動,她沒向我介紹作協的設置,所以我在加入作協以后的幾個月里并不知道有線下活動和分組,活動自然也沒參加上。</p><p class="ql-block">就在這期間,我偶然發現有個叫撫順書香的微博,起初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我就試著關注了這個微博,沒想到過幾天互粉了。我感覺這個博主很平易近人,畢竟我和這個微博的博主不曾相識。這樣我對撫順書香有了一點好感。</p><p class="ql-block">這時撫順書香正好辦了四期活動,第四期是類似相親會的包餃子活動,我大概明白了這個群創辦的最初意圖,就是在讀書和吃喝的同時試著解決個人問題。我就開始猶豫了,人家都是為了征婚才去的,不需要征婚的去好嗎?又過兩期活動,我發現也不是每一期都是征婚的,正好我在家自學挺悶得慌,參加點活動開開眼界,多見見人,挺好的。</p><p class="ql-block">然后我就觀察每一個參加活動的人,揣摩他們的性格。我在考慮自己參加這個組織是否合適,并且有沒有壞處。我漸漸發現這個組織不是歪門邪道的,參加活動的人不是酒肉朋友,加入這個組織還沒有門檻,成員間也沒有等級,另外大多數成員是年輕人,文化和素質會高一些。</p><p class="ql-block">特別是在每一次活動總結的合影中有唯一一個女生,這就很顯眼了。我看她像很有文化的樣子,說不定是哪個大學的高材生,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新青年。還有個男生,帶著一副小眼鏡,也像挺有文化,書生意氣,看著比較溫和。我覺得如果參加活動的人都是這樣的,這個組織應該錯不了。</p><p class="ql-block">就這樣,我從最初對群有點好感,到對群有了初步的肯定,同時打算參加一次活動來切身地體驗。</p><p class="ql-block">那時已是15年12月,距離書香群成立過去了三個多月,群里已組織了八次活動,我想這第九次活動我就參加吧。</p><p class="ql-block">這次活動的確去了,可因為堵車去晚了,等我到的時候不僅沒有趕上照合影,人家還講上了,當時我挺不好意思的,覺得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人,會給在場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我問東舟水餃的服務員,確定是在這家飯店辦的活動,就急匆匆地上了二樓。一到二樓,看到不大的空間里坐著一排人,在這一排人的前邊有一個端著蜂蜜的人,這可能就是主講人。我隨便找了個座位,聽主講人講蜂蜜。活動結束后,我問在場的各位誰是頭,只見一個身材偏瘦的女生應答,我猛地想起,這不就是之前活動一直有她照片的那個女生嗎,原來她是頭。</p><p class="ql-block">那個女生向我介紹,她叫林林,是撫順書香群的群主。我告訴她我的微信名叫老李,她很驚訝,可能心想怎么起了這個名吧。她拉我進群我才知道,原來撫順書香是個群。</p><p class="ql-block">15年下半年我剛剛接觸微信,好友還不到20個,雖然最開始我就知道這是個和QQ類似的社交軟件,但沒想到微信會這樣普及,更沒合計以后會加這么多人,乃至加入群聊。我不怎么會起名字,在我的小說中大部分的主人公的名字都不是好名字,有的帶一些諷刺意味,有的就是綽號,那么我叫什么微信名呢?正好車上有人喊老李,我一想干脆我就叫老李吧。哪曾想這個名字在未來的三年里響徹了整個書香群。</p><p class="ql-block">加入書香微信群后,我時常在群里看到有人討論知識,我感覺很好,就算一些常識,也是被人忽略的。我想即便在看群聊不能使自己才高八斗,也至少會拓展狹小的視野。</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參加活動后,隔了一期,我又參加了一次,這次活動是旅游經驗分享。說實在的,當時我對于旅游是初學者,就去過一次北京,還差點坐黑車沒回來,面對在場的其他四人,尤其是奧雁和so,實在沒什么拿的出手的旅游經驗。那次活動林林因為參加進修畢業沒來上,比較遺憾,后來我才知道,她對于旅游特別了解,居然去過朝鮮。</p><p class="ql-block">參加了兩次活動,我的戒備心大概放松了一些,看得出,參加活動的人比較有修養。比如不抽煙就讓空氣清新了許多。初來乍到,想必群里的朋友還不了解我,那么我得讓大家認識一下我,不圖名利,也沒有名利,只是為了以后在群里混個臉熟,方便長期扎根。我對林林表明了我打算做一場線下分享的意愿,沒想到當時林林就答應了,讓我感覺到林林的友好和信任。</p><p class="ql-block">具體講什么?正好快過年了,最后我決定講中國傳統文化春節的習俗。因為年齡原因,我對傳統習俗只聽過卻沒體驗過,但我很感興趣,因此我也愿意把之前看書了解到的分享給大伙。此前幾個月我正在練書法,練得正好半吊子,但我也沒有怯懦,寫了十幅春聯給來聽我分享的朋友。</p><p class="ql-block">就在分享的前一天晚上,突然發起燒,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這下不好辦了,林林老早就把征集令發出去了,臨時放鴿子也不是我的作風,我感到很棘手。邊合計著,迷迷糊糊睡著了,中途又醒了幾次。發燒還不是最主要的,最關鍵的是咳嗽。我們都知道,人在咳嗽時說不了話,一說話就會咳嗽加劇,那么怎么講呢?</p><p class="ql-block">活動六點開始,其實我四點就到了,為的就是到場地先熟悉環境避免緊張和讓飯店服務員倒點水壓一壓咳嗽。六點后,來聽我講的朋友陸陸續續到齊了,幸運的是,過后的分享中我一次咳嗽都沒有。那次聽我講的有很多是以后常參加活動的朋友:王洋、王景成、王茂林、展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次是第一次參加活動的小寧在未來是群主林林的老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參加了兩次活動,又主講了一次活動,我對書香群有了初步的了解。書香群的定位就是一個民間的文化交流平臺,以讀書交流為主,額外也可以交朋友,總之就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求同存異。</p><p class="ql-block">從那以后的俄國名著交流、靜默讀書、月牙島野餐、畫房樹人看心理我都參加了,同時還了解了愛上楠楠豬,一個工作與讀書兩不誤的職場達人。</p><p class="ql-block">2016年的夏天珊珊而來,快到兒童節了。我挺有感觸的,上小學時對兒童節真沒什么特別感受,放的一天假也沒有珍惜,和平日一樣地度過,終于有一天遠離兒童節了,開始懷念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了。那年正好我18歲,我想過一次兒童節。我向林林提議,辦一次關于回憶童年的活動。</p><p class="ql-block">林林答應了,并且這次活動辦得很圓滿,當時還來了一對九零后情侶一同回憶童年。大家在一起談論了小時候的動漫游戲和生活狀況,好像遠去的時光又浮現在眼前,那些開心的不開心的都顯得那么珍貴。林林是個有心之人,她從小到大的校服都保留著,當時給我們看了翻拍校服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書香群創辦的三年,歷經了很多的磨難,最大的困難莫過于沒有場地。這是一個民間的群,都算不上團體,又不涉及費用,還有線下活動,場地自然是個問題。之前所有的室內活動,都是在利用場地的同時向場地主消費:在東舟餃子辦活動買人家餃子、在等一個人咖啡辦活動喝人家咖啡,且不說好不好吃、好不好喝,單說費用就是消費不起的。餃子還頂飽,可一杯咖啡不但喝不飽還不解渴,喝兩杯咖啡一頓飯錢就花掉了。我想既然夏天來了,倒不如辦一些戶外活動。</p><p class="ql-block">辦什么戶外活動?跑步?踢球?這都有局限性。跑不了的,不會踢的就沒辦法參加。正好我喜歡琢磨歷史建筑和到公園散步,那就辦關于走路的戶外活動吧,一邊走還能一邊聊天拍照。</p><p class="ql-block">我又找到林林,和她表明了我的想法,沒想到她也是這么想的,我說那就抓緊辦吧。這項戶外活動起什么名字?當時有沈陽的朋友辦的戶外活動行走奉天,我一想撫順的活動干脆就叫行走撫順吧。</p><p class="ql-block">撫順這個城市面積不大,歷史不少,先走哪個地點?后來我與林林達成一致,就圍繞勞動公園走,于是乎就行成了那期行走撫順之城市綠漫游。</p><p class="ql-block">那天,參加活動的朋友在友誼賓館集合,打算看山上的撫順解放紀念碑,可沒料到通往紀念碑的路被賓館封住了,我們有些失落地下山。就在下山的過程中,天空下起蒙蒙細雨,我們幾個人打著傘漫步在雨中,雨水的清涼和泥土的清香圍繞著我們,路邊櫻桃樹的搖曳著身姿像是等著我們來品嘗它的果實。一路走,一路聊天,一會三一群倆一伙,一會倆一伙三一群,穿過了勞動公園幽靜的小路,看過了蘇聯和日本樓,大家走得暢快淋漓。</p><p class="ql-block">過了不長時間,群里來了位叫阿邴的同學,年齡和我相仿,我想,哇,除了我以外終于有九五后加入了。令我驚訝的是他對撫順電鐵感興趣,畢竟電鐵停運都有7年了,距離九零后較遠嘛。</p><p class="ql-block">因為我是行走撫順的提議者,關于戶外活動林林也是和我商量的。林林對我說,想要讓阿邴領大家走一下電鐵路線,當時我有些猶豫。讓更多人了解電鐵的歷史是好事,可是安全問題怎么保證,行走在鐵道上,鐵道兩旁有護欄,一旦過來運煤的車怎么躲開?就因為這件事情,我和林林第一次產生了分歧,她說要全程在鐵道上走,我說還是在鐵道外沿著馬路走吧。之后我在地圖上發現,除了東西富平路,再往西的鐵道邊真沒有馬路了,看來也只能按林林說的了。</p><p class="ql-block">行走電鐵那天,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我第一次見到了阿邴,一個小頭小臉瘦高的戴著眼鏡的男生,很斯文的樣子。他全程帶領著我們,一邊講解電車,一邊手持移動攝像頭錄視頻,很有經驗,都能帶團了。我記得那天我去得有些晚了,沒在出發地迎賓路道口與其他人集合,而是農貿大廳礦務局車站跟上大部隊的,我走上窄鐵軌四周望了望,放心了一些,運煤的車很少,相比火車道安全。</p><p class="ql-block">沿著鐵道一路向西,走到了車庫站,阿邴給我們介紹了當年停放在那里銹跡斑斑的老電車,在場的人們說都感覺到惋惜。本來這些有七八十年歷史的老電車可以成為文物,可現如今就是被人遺棄的廢鐵,有一種暴殄天物的感覺。最后大家在發電廠解散,一次電鐵的尋訪活動結束。</p><p class="ql-block">從這件事后,我更加了解了林林,她雖然是個女生,但更有超越男生般剛強堅毅的性格,就像她的個性簽名中寫的:怎么可能認輸。籌劃活動時,我考慮到即使參加活動的都是年輕人,也不能排除有危險的可能性,萬一意外發生了,群主就會承擔相應的責任。這對于一個群主來說,為了一次活動擔這樣的風險是不劃算的。可是林林為了活動質量,愿意承擔這樣的風險,不得不說她對群是非常用心的。</p><p class="ql-block">當天是大晴天,烈日炎炎,我本來打算帶相機的,可是我又不知道走多遠,就沒帶。而那時我還沒換新手機,舊手機拍不了清晰的照片,因此一張也沒拍。其他朋友都拍照片了,特別是老卓拍的非常好。他還拍了一張我們一行人的背影,黑白色的,有一種漸行漸遠的感覺。殊不知,就在行走電鐵的兩個月后,一場瓢潑大雨導致西露天礦北側滑坡,撫順電鐵的車庫站徹底消失。后來林林說,我們見證了歷史。</p><p class="ql-block">我想說,我們不僅見證了電鐵車庫站消失的歷史,我們也見證了林林與小寧愛情新生的歷史。就在7月6日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樣打開微信,只見小寧發了幾張與林林的照片,其中一張是翻拍結婚證。呀,這么快結婚了?其實他倆處對象我早有察覺,話說還是4月21日大家在月牙島野餐,奧雁問林林想找什么樣的用不用幫忙介紹時,林林有些害羞的說私下再說,而小寧也在,眼神在游離。等到行走撫順第一期的時候,小寧始終守候在林林身邊,兩人不時地背著大家竊竊私語,就好像早戀的學生。</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小寧哥激動了還是沒那個習慣,翻拍的結婚證上的身份證號碼居然沒打馬賽克,我看到他的生日是9月8號。9月8號?這不是書香群成立的日子嗎?難不成他倆早就認識了?那為什么我講課那次他才第一次參加活動?我又開始八卦了。</p><p class="ql-block">不管人倆是什么時候好上的,能走到一起就是好事,我趕緊在下面打上祝福的話語。過了一會,我看林林也發了和小寧同樣的照片,我也給送去祝福的文字。</p><p class="ql-block">于是乎我在活動中對他倆觀察的一幕幕畫面在腦海里會放,感覺他倆真不像從前就認識。那么林林認識小寧半年就嫁給他了!又一次刷新了我對林林姐的認識,看來她不僅有剛強堅毅的性格,還有雷厲風行的速度,女漢子啊!</p><p class="ql-block">我想起在行走電鐵后她對我說的,讓我在一個月內再籌辦一次行走撫順的活動,由于當時我正準備期末考試,沒時間準備,就回絕了這個想法,當時我還不知道以后她要結婚生孩子沒時間參加。過后回想起來,我覺得林林對行走撫順這個活動很感興趣的,我當時回絕了她會不會讓她失落。</p> <p class="ql-block">2016年的那個夏天,我除了參加了幾次書香群和作協的活動,還參加了琥珀劇社的活動,因為有幾位同時參加兩三個組織的朋友。我通過于洋逐漸知道,琥珀劇社是一個立足于撫順的半官方半民間劇團,社長邰振龍是戲劇愛好者,也是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部門職員,他帶領很多民間表演愛好者拍了一些微電影和話劇。</p><p class="ql-block">群里的老成員愛上楠楠豬除了參加書香群活動外,還在琥珀劇社參演話劇,就這樣,邰振龍社長經愛上楠楠豬的介紹進入了書香群。不久后,書香群和琥珀劇社聯合在勞動公園南側的東林園舉辦了紀念七七事變的活動,琥珀劇社現場上演了一段抗日小短劇。書香群的活動更豐富了。</p><p class="ql-block">過了一段時間,我又參加了書香群組織的展圻講解化妝品的活動。展圻也是書香群的老成員,我與他見過多次了,只是這一次是他第一次主講。這個身材高大魁梧的男人也有細膩的一面。</p><p class="ql-block">中途我因故有幾次沒參加書香群的活動。</p><p class="ql-block">2016年的夏天快結束了,行走撫順系列活動已經進行兩期了,我覺得兩期有點少,一年最少辦三期。正好有人提議去高爾山,我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這樣,這期的征集令發出了。</p><p class="ql-block">這次的活動參與人數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高爾山活動的那天上午,報名的人只有一個。難不成兩人行走高爾山?</p><p class="ql-block">林林為什么沒來?我過后才反應過來,林林當時由于身體原因不能爬山,書香群又一個困境暴露了,就是群主不參加的活動,參與的人少。</p><p class="ql-block">還好,在行走撫順高爾山輕松游活動當天,有一位叫小米的群友主動參加活動,讓我的心情緩和了一些,起碼活動有三個人了。活動中,我們圍著高爾山塔走了一大圈,經過了上院下院,因為神樹和天邊太遠,就沒有去。最后還是很順利地走了下來,也多虧人數少能照看過來。這是目前書香群里參與人數最少的一次活動。</p><p class="ql-block">之后我又參加了書香群組織的討論裝修房子、銀河映像二十年、健康講座、漫談民國文人等活動。讓我從中了解了裝修房子的內幕,認識了對電影和書籍都很了解的曠野的憂傷,引起了對健康的重視,知道了民國文人鮮為人知的趣事。</p><p class="ql-block">在這些活動辦完后,2017年到了。</p><p class="ql-block">2017年的第一次活動是在1月7日,群元老之一的王洋組織群友介紹自己了解的老建筑。他之前在群里征集老建筑照片,有我、Sophia、婉娩投稿,我發的那張照片是13年拆遷前的錦州路的一棟蘇聯樓側影。</p><p class="ql-block">過了幾個月,4月20日辦了一次討論讀過的那些沒有經濟利益的“閑書”的活動。到了5月份,林林提議辦一次行走撫順的活動,與此同時,群里加入了一位姓徐的朋友,他對撫順歷史也很感興趣。于是,在他的帶領下,我與其他參與活動的朋友細致地在勝利礦地上部分梭巡,林林等人還勇敢地上到了煤倉頂上。后來才知道,這位做向導的徐電鐵,與我原來就是微博好友。</p><p class="ql-block">又過了一次活動我沒去,群里辦了關于刻章的活動。我以前寫書法時自己刻過章,只是興趣,不是專業刻章,因此我也想學一學。</p><p class="ql-block">刻章活動是在琥珀劇社進行的,教我們刻章的是一位九五后小伙,網名叫宸鯤。他先在黑板上畫好字體,然后再指導每一個人設計圖案,很認真負責。我在總結中寫道: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因為很久沒這樣認真地做手工了。</p><p class="ql-block">其實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還是比較喜歡動手操作的,在勞技課上屢次受老師表揚。長大后開始想的多了,做的少了,人也變得懶惰了,之前做手工的巧勁也消失了。在這一次以及之后的幾次手工課里,讓我找到了童年的感覺。</p><p class="ql-block">中間又過了一次活動,行走撫順再一次開始了。這次走的是新屯。原本我對新屯不了解,只去過幾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家不住在那里,外加新屯的老資料特別少,導致以前對新屯沒有仔細研究,僅僅在路邊看過很多日本樓。可是從那以后,我一年要去幾次新屯,并且研究出來日本和蘇聯老居民樓的分布,還寫了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這次活動的新朋友是閑書友。時至今日,他已經是群里的老朋友了,經常分享他讀過的書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隆昌县|
武义县|
泾阳县|
大埔县|
宁晋县|
沙湾县|
岳阳市|
房山区|
遂川县|
台中县|
淄博市|
雅安市|
西安市|
三河市|
长乐市|
鄄城县|
禄丰县|
会宁县|
苏尼特右旗|
景东|
铜山县|
峡江县|
海林市|
静宁县|
清流县|
叙永县|
普安县|
浦城县|
田阳县|
天门市|
襄垣县|
西城区|
武功县|
南丹县|
通河县|
房山区|
邵阳县|
繁峙县|
吉木乃县|
紫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