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vmi9t91" target="_blank">百歲婆婆葬禮(2023.8.21逝于盧森堡Esch養老院,骨灰撒在盧森堡她的出生地的墓地)</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kgwqeic" target="_blank">百歲婆婆在盧森堡????養老院慶生2022.12</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pwoj5ay" target="_blank">在盧森堡(ESCH)和婆婆過復活節 (四)2023.4.7~4.10</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upr34q4" target="_blank">盧森堡(Esch)百歲婆婆的養老院(五)2023.8.2~6(最后一次見婆婆)</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我們在2月23日(周日)開車前往婆婆家~盧森堡(ESCH),4個多小時到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月24日(周一)我自己乘火車去首都盧森堡市閑逛,反正都是免費交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阿爾澤特河畔埃施(Esch-sur-Alzette)簡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位于盧森堡城西南約16公里,瀕臨阿爾澤特河,靠近法國邊界,人口近3萬,是盧森堡第二大城市,第一是首都盧森堡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該城市擁有超過 100 個國籍的居民,往返于臨近的比利時、德國、法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附近有鐵礦,為鋼鐵工業中心及地區性農產品集散地,?另有水泥、肥料、食品等工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火車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老車站最早建成于1859年,全站采用木材建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車站建于1861年盧森堡高架橋竣工后,1867年倫敦條約后,新站周邊的德意志防御堡壘被拆除。1907年,為迎合經濟發展的需要,盧森堡老站逐漸被新站取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首都盧森堡市內面積51平方公里,人口13.3萬,只需兩個小時,你就可以步行走遍全城。它是全球第八大金融投資中心,被譽為“</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金融之都</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盧森堡簡介:全稱為盧森堡大公國,地處歐洲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國土面積2586平方公里(相當于中國東莞),全國人口65萬,其中盧森堡人占52.8%,外籍人占47.2%,170個國家的僑民共存,文化、語言和人種極具多元性,卻是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加入歐盟,使用歐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官方語言:</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法語、德語和盧森堡語。其中法語多用于行政、司法和外交;德語多用于報刊新聞;盧森堡語為民間口語,亦用于地方行政和司法。所以在歐洲每個人都會說3種語言或更多,以前百歲的婆婆都會說6種語言:德、法、意、英、盧森堡語和瑞士語,而且隨意互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經濟水平:</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高度發達經濟體,國小民 富,人均GDP連續多年排名世界 第一,鋼鐵工業、金融業和衛星通信業是盧森堡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且擁有世界先進水 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國土狹小且古堡眾多,盧森堡又被譽為“袖珍王國”和“千堡之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歐洲是袖珍小國最多的大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梵蒂岡、摩納哥、圣馬力諾、列支敦士登、馬耳他、安道爾六個國家的領土面積加起來,可以統統裝進另一個袖珍國家盧森堡(2586平方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千堡之國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6世紀初,盧森堡地域廣闊、山高峻嶺幽靜的地方,吸引了許多貴族和富人來此安居,當時居住了400多個富貴家族,為了防御強盜,他們各自修建眾多城堡,構筑城墻,城周圍還有一條壕溝,以防賊人突然襲擊。但是依然沒能抵擋來自法國、荷蘭、西班牙的入侵,讓偌大的盧森堡變成如今的彈丸小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些主堡多成圓形或方形,尖頂城堡掩映在墨綠色的峽谷之中,猶如一個公主與王子的童話世界,向世人展示曾經的輝煌歲月!</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3qq6nyih"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盧森堡首都~重游古堡(二)2021.7.23</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盧森堡為何經濟發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的經濟崛起,源于盧森堡擁有巨大的鐵礦資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從1970年開始人均鋼鐵產量就是世界第一。 2001年,原為世界第三大鋼鐵集團的阿爾貝德公司與法國北方鋼鐵公司和西班牙阿賽拉里亞公司合并組成阿塞洛爾公司(ARCELOR),成為世界第二大鋼鐵集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資源情況:資源貧乏。森林面積約9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1/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98%的能源靠進口,主要是天然氣和石油產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政府反對發展核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是歐元區內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及全球第二大的投資信托中心(僅僅次于美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同時盧森堡還是歐洲衛星公司的總部所在地,提供全球領先的衛星服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大公國簡介:大公國或公國的國家有摩納哥、列支敦士登、安道爾、盧森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大公或者女大公為國家元首的國家 ,大公是世襲的, 掌握國家最高權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公國出現于歐洲中世紀封建割據時期,9 世紀末,東斯拉夫人以基輔為中心,建立起統一的封建大國基輔羅斯,其最高統治者為羅斯大公。13世紀時,東歐各封建領地曾一度建立聯合的封建國家立陶宛大公國,立陶宛大公是最大的封建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攝政王~亨利大公,出生于1955年4月16日(70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加冕登基:2000年10月7日-至今,王朝:盧森堡-拿騷王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實行行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為盧森堡大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亨利大公的簡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亨利18歲時被封為盧森堡大公的法定繼承人。1974年中學畢業后去了英國,在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進修軍事課程,並成為一名軍官。然后在盧森堡、法國、瑞士讀書,畢業于瑞士日內瓦大學,獲日內瓦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亨利大公夫人~瑪麗亞.特蕾莎,出生于1956年3月22日,生于古巴首都哈瓦那。亨利在瑞士日內瓦讀書時,認識了古巴裔瑞士富商之女~瑪麗亞.特蕾莎,1981年2月14日兩人結婚,婚后他們育有四子一女。</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盧森堡大公館~盧森堡市的皇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大公館1572年始建,在方濟會教堂舊址上建造,歷時兩年后建成西班牙文藝復興式的外觀,建筑立面有西班牙北非摩爾式建筑風格。在1572年至1795年期間,被用作市政廳,1890 年成為大公的府邸。二戰時被納粹德國占領遭到損壞,修復后再次成為大公官邸。</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皇宮即是大公家人的居所,盧森堡大公也在這里履行著大公國元首的職責。這里經常會有許多政治活動、舉行會議和招待來訪的外國貴賓的地方,大公館的宴會廳(Ballroom)便是舉行國宴的場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宮前的衛兵換崗儀式每月只舉行一次,宮殿向盧森堡人和游客敞開大門,供人們參觀、欣賞皇宮內部奢華的裝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當圣誕夜來臨時,盧森堡大公便會在大公館的Yellow Room對全國人民致以節日的問候。婆婆在養老院慶百歲生日時,收到大公寄來的賀卡~這時政府的慣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4.阿道夫橋~盧森堡市的市標之一。過了橋就是熱鬧的商業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建于1902年,取名自盧森堡阿道夫大公(執政期1890年到1905年)。橋高46米,長221米,主跨是長達84米的拱橋做支架,左右兩邊各四個等距離的較小拱孔。是一座完全由石材建造而成的拱橋,氣勢宏偉、橫跨峽谷、聯接盧森堡新舊城區的石拱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是歐盟多個下設機構的所在地,包括歐洲法院,歐洲審計院,歐洲投資銀行等,被稱為繼比利時布魯塞爾和法國斯特拉斯堡之后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歐盟第三首都</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申根簽證的歷史:目前為止,申根簽證成員國共有25個國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5年6月24日,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五國在</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盧森堡邊境小鎮(SCHENGEN)</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簽定申根協定,該協定規定,其成員國對短期逗留者頒發統一格式的簽證,即申根簽證,申請人一旦獲得某個國家的簽證,便可在簽證有效期和停留期內在所有申根成員國內自由旅行。歐盟會員國(共28個國家)但尚非申根公約的3個國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浦路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民生活:人均收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人均壽命80歲。盧森堡市是世界最安全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民眾的福利待遇極好,公共交通系統覆蓋全國,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全球首個公共交通免費的國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5.憲法廣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廣場上的盧森堡的英雄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3年完工的,位于憲法廣場。為了紀念一戰中陣亡的3,000名盧森堡士兵。1940年在二戰毀于炮火,1984年重建,因此就具有了雙重的意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紀念碑介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方的底座正面平臺上有兩尊青銅雕像,一尊是仰面躺著(犧牲)的女英雄,另一尊是坐在旁邊的男英雄。底座另三面是金色的碑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紀念碑有12米高,上面是為自由而戰斗的鍍金女神像,它出自盧森堡本地藝術家~克勞斯之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6.盧森堡佩德羅斯大峽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在大峽谷上先后修建了100多座大橋,這些橋梁都有著各自的特色與風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于1966年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女大公夏洛特</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橋(執政期19</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19年至1964年)和1902年建成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阿道爾夫橋</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執政期1890年到1905年)。這兩座橋又被稱作新橋與老橋。遠遠望去,只見新老兩座大橋相對而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大峽谷上的任何一座橋梁上,都可以看到谷中兩壁生長的郁郁蔥蔥的參天大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從橋上俯瞰,佩德羅斯峽谷里溪水緩緩流淌,兩旁的古堡、教堂高低錯落有致。佇立欄桿,俯瞰靜謐而清幽的峽谷,一大片碧綠茂密的闊葉林幾乎覆蓋了整個峽谷,隱約可以瞥見谷底有兩條道路沿著峽谷的邊緣組成一個環形的通道,處處藤蔓纏繞,綠樹蔥蘢,古木參天。</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1gxny1an" target="_blank">盧森堡首都~防御城堡探秘(一)2018.7.20</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7.美軍公墓和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政府為了表達二戰時對反法西斯戰士的敬仰,將這片土地永久使用權贈與美國,也供全球人民憑吊先烈。公墓被郁郁蔥蔥的樹林所包圍,沒有圍墻,沒有門衛,依然給人莊嚴肅穆的感覺。公墓和綠地占地面積近20萬平方米,5000余名二戰中犧牲的美軍長眠于此,包括百余位無名烈士以及20多對親兄弟。在他們中間,還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悍將:</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巴頓將軍</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美國戰爭紀念委員會~簡稱ABMC負責管理美國國外的所有墓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軍為二次大戰中陣亡烈士,在海外共建有25個公墓,其中20個在歐洲。盧森堡美軍公墓(American Cemetery)始建于1944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巴頓將軍~</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945年12月21日,在車禍中身受重傷的巴頓因心力衰竭在德國辭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位作戰勇猛、脾氣火爆的個性將軍,早就發誓死后要和自己的士兵們葬在一起。德國投降時,巴頓將軍感嘆:“真遺憾,我沒有在戰爭結束前被干掉。不然在你們眼中一定更完美了。”誰知半年后,奉命指揮駐德美軍的巴頓將軍,竟然在當地因交通事故去世。于是,這位大人物也走到了他的5000名弟兄中間。而巴頓將軍的墓碑規格,和其他5000名美軍完全一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阿登戰役歷史回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地窄人少,二戰初期被納粹大軍輕易征服。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后,美軍于9月經激戰解放了盧森堡。然而希特勒不甘認輸,在12月孤注一擲,趁天氣狀況不良,盟軍空軍優勢難于發揮的關頭,調集數十萬重兵發動反擊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危急關頭,前沿盟軍各部英勇抵抗,</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巴頓將軍</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的3軍團奉命馳援,經過浴血奮戰,終將德軍擊退,自此希特勒再沒有兵力發動大規模反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過這次</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阿登戰役</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單美軍就陣亡近2萬人,他們中很大一部分,安葬在盧森堡,最初是臨時安葬區,后來拓建為公墓。同時1945年初的萊茵河戰役中也有陣亡的部分美軍安葬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阿登戰役的傷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二戰結束前西線最后、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場陣地反擊戰,戰爭雙方傷亡慘重:德軍傷亡10萬人,盟軍損失約8萬余人,其中美軍死亡約1.9萬人。大部分陣亡的美軍士兵靈柩被其家屬轉移回國,余下5076人長眠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你想找到埋葬這里的人的具體墓碑,又知道那個人的名字的話,可以去信息管理處找人幫忙。他們可以幫助您直接找到標記的具體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盧森堡桑德韋勒德軍戰爭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建于1955年6月5日,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4年冬和1945年春的阿登戰役中陣亡德國士兵。墓碑設計成黑色,以區別于1.5公里以外的當年的對手~盧森堡美軍公墓和紀念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按理說德國攻打盧森堡,不應該給德國留地,讓德國建立陣亡士兵的墓地,看來西方對于生命很有敬畏之心、對曾經戰場上的對手還是很包容,是因為他們都有宗教信仰的原因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盧森堡圣母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Dame)~是盧森堡唯一的一座主教座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建于1613-1621年,是著名的晚期哥特式復興時代的風格,當時是耶穌會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5-1938年擴建工程之后,三個尖頂的帽子被加上去,成為了圣母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該教堂下層的地窖是盧森堡國王、波希米亞國王約翰和已故大公家族成員的長眠之所,是盧森堡大公及家族的墓室所在,最近一位葬入的是2019年4月23日駕崩的前盧森堡大公~若望大公,也就是現亨利大公的父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進入大教堂第一眼可以看到最受尊敬的圣母雕塑,還有2個青銅大門上描繪圣經故事的淺浮雕~古斯特·特雷蒙特設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入口兩側的兩只獅子也是奧古斯特·特雷蒙特的杰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做彌撒時唱詩班很壯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座大教堂是絕對華麗的!在它安靜又敬畏的里面,有美麗的拱形天花板和驚人的彩色玻璃窗。教堂內部金碧輝煌,內壇飾以名貴的雪花石膏雕像,墻柱上雕刻著阿拉式圖像。免費進入,值得慢慢欣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內視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內部裝飾有19世紀和20世紀的蔓藤花紋和彩色玻璃裝飾的圓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拱形門繪畫特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兩側都是彩色玻璃窗很漂亮,莊嚴又安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只是坐著,感受教堂帶給您的寧靜、安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花錢買蠟燭,對去世人的一種哀思緬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戰軼事:從1939年9月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納粹德國共侵占了十四個國家,幾乎控制了整個歐洲。投降最快的有9個歐洲國家,其中一個不戰而降的國家~盧森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戰時期,盧森堡沒有抵抗就投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這個國家的面積只有中國上海市的40%,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0年5月10日凌晨5:30,136個師、2500多輛坦克與3000多架飛機組成的德國聯合集團軍群,正式向盧森堡、荷蘭等國發起進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月10日凌晨4:00許,德國三個集團軍群就已經抵達了盧森堡。盧森堡的王室與高官早已經跑到了法國,其余軍民因為沒有主心骨進行組織反擊,幾乎沒有抵抗就宣布投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立即投降,避免本國軍民受到納粹德國的傷害,也算是無奈之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其它堅持幾十天后投降的國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挪威(堅持63天),希臘(堅持56天)、法國(堅持42天)、波蘭(堅持36天)、比利時(堅持18天)、南斯拉夫(堅持12天)、荷蘭(堅持4天)、丹麥(半天時間,一說堅持4個小時)、盧森堡(沒有抵抗就投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2年11月26日,該教堂特邀著名管風琴演奏家、巴黎圣母院管風琴師~奧利維爾·拉特利(Olivier Latry)在此教堂進行首演。教堂也經常舉行一些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北部門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風格與巴洛克式風格相結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教堂從外面看并不是特別宏偉,但是一旦來到里面,你立即便會感到它的力量,一種平和的氛圍感染著你。其彩色的玻璃飾品、建筑造型和燭光無不營造出一種平和的氣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母大教堂的后面,有首相府、盧森堡外交部、經濟部、財政部等部委辦公大樓,這些辦公樓都不太高,均屬中世紀建筑,顯得既古樸又壯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9.離開教堂的街區、商業區建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迪克斯和倫茨紀念碑(Monument of Dicks and Lentz)。</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圣馬可教堂(Eglise Saint-Michel)。</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最古老的宗教建筑, 建于987年,1688年又拆除、改建、擴建成為現在的建筑。圣馬可教堂的建築風格,結合了羅馬式(Romanesque), 哥德式(Gothic), 以及巴洛克式(Baroque).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盧森堡國家儲蓄銀行1~附近很多大型金融機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財政金融業:是世界第二、歐洲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盧森堡金融業發達,占國內生產總值25%。截至2022年底,共26國125家銀行在盧注冊,管理資金超5兆億歐元,占全球基金市場份額56%。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國家儲蓄銀行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0.周二晚上6點,我們邀請房屋中介人夫婦,在婆婆家樓下的中餐館韓式燒烤店吃晚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聊天得知:中介人是57歲,沒有孩子,他老婆是泰國人,33歲,個不高,皮膚較黑,很像混血兒,五官精致漂亮,她英語不好,我和她老公用德語聊天,他翻譯給她老婆,她有2個泰國女兒,分別是16歲和11歲,他們4個人住在大別墅里。我想可能是中介人去泰國旅游時認識的,再帶到盧森堡和她結婚。瑞士也要一些50多歲的老外都是這樣找東南亞裔的女人結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國女說她媽媽和他老公同歲,但因為經常干活,腰彎的很嚴重。中介人花50萬歐元在泰國,已經買了一個帶泳池的大別墅(泰國女給我看了照片),他在60年時就不干了,退休拿養老金,一家四口到泰國。一般在歐美,你交滿15年養老保險,你就可以退休,拿養老金,當然相應養老金比正常年齡退休的養老金少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0多歲的老外,這時經濟條件很好,只是希望在晚年有個陪伴,他們不在乎女方是否結過婚、是否有孩子、是否有學歷、有錢漂亮等外在因素,他們比較看重女方的性格、脾氣、做家務的能力。他們對女方很包容,比如在語言溝通上、對女方的孩子都是視如己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1.周三下午3點,在房屋中介人的別墅里,他的辦公室,我們和買房夫婦簽買賣房屋的合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簽字儀式過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共有6人到場:我們雙方夫妻、房屋中介人、第三方公證員。全程都是公證員念寫在紙上的合同內容,寫的很是詳細,以免雙方以后有糾紛。公證員扣除所有稅費用后,一次性把賣房余款打給老公。而買房人先在銀行貸款付首付,然后再分期付給公證員,簽完合同后,雙方和銀行都沒有關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公證員不是政府工作人員,是在私人公司工作,類似于律師事務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買家是來自科索沃的中年夫妻,在合同上是夫妻倆共同簽字。簽完字,他們也沒去驗收一下婆婆的房,男的說要回公司上班,心真大,難得老外彼此互相信印。簽字前他們只去看房一次,也許工作忙。人家付了錢,之前我們收拾的很干凈整潔,會讓他們滿意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婆婆公寓房的地段極好,對面是火車站和公交車站;樓下是商業街、銀行,醫院和學校等都很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公寓房2室一廳一衛,近75平,1965年左右的老房,有暖氣片。帶家具賣37萬歐元,沒有家具賣40萬歐元。我們是帶家具賣的,因為婆婆生前有很多酒具、餐具等用具用品,還有一些家電:冰箱、洗衣機、烤箱、微波爐等,如果找搬家公司,扔了可惜,另外我們也省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2.周四吃完早餐,11點我們就開車回瑞士,從此一別,我就不會再來ESCH了,一段和婆婆相處13年的歷史就此畫上了句號。2010年1月我在網上認識老公,他4月來中國見我,我6月份第一次到瑞士時,第一次去盧森堡見未來的婆婆,直到婆婆在2023歲8月在養老院午休睡眠中去世,老伴在她70時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期間近13年,我們不間斷的前往ESCH 看望婆婆,因為婆婆只有一個兒子,每次去探望她,我給她做飯、給她泡腳按摩,陪她下樓逛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父母在老家于2013、2014年相繼去世,我對婆婆視如親人,婆婆對我和我兒子也很好,生前婆婆說,賣房錢,給我兒子10萬歐元,作為他以后結婚成家買房用,也許是隔輩親吧,雖然他們沒有血緣,但勝視親人。兒子的中國親奶奶卻不曾給過自己孫子錢,愛和血緣無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婆婆不愿意搬到瑞士和我們同住,因為在盧森堡ESCH她有一個大家庭,她的媽媽在盧森堡有7個子女,還有表兄表妹。而我老公16歲時離開父母,在瑞士讀職業教育,然后在瑞士工作、結婚等,他又不想回到盧森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老公沒有兒女,他也視我兒子為己出,他們母子和我們母子,來自兩個國家、兩種語言和文化、沒有血緣卻相處融洽、彼此關愛。2011年7月帶兒子來瑞士和老公結婚,婚后我一直沒上過班,老公對我依然平等尊重。平凡的我,何其有幸遇見他們,給了兒子一個溫馨的家,給了我一個安逸的晚年。相識靠緣分,相處靠真心;珍惜緣分,不負遇見!</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3reynm3k"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漂洋過海的愛~結婚十周年紀念(2011.8.19~2021.8.19)</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从江县|
南充市|
仁化县|
黄大仙区|
焦作市|
明水县|
绥阳县|
宣化县|
南和县|
湖州市|
阆中市|
纳雍县|
新乐市|
永定县|
陆河县|
若尔盖县|
谢通门县|
房山区|
兴城市|
厦门市|
泰和县|
广水市|
黄梅县|
汕头市|
中方县|
连平县|
华安县|
广宁县|
石首市|
阳春市|
鸡西市|
襄汾县|
托克托县|
临江市|
土默特右旗|
闽清县|
漾濞|
仲巴县|
自贡市|
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