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音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在唐朝時期是一個急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其廣度還是其高度都毫無疑問的達到了藝術的巔峰。清朝編纂的《全唐詩》中就收錄有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這四萬多首詩出自二千八百七十三位詩人。看到這個數字也許覺得很多,但可以肯定的說,這不是唐詩的全部,按當時唐朝的文字記載、流傳、保存狀況,有很多作品是未能流傳下來的,加上長年累月的不斷流失,因此《全唐詩》也肯定不“全”,據傳連詩仙李白的詩都流失了幾近一半,如果傳說屬實那實在是太可惜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國的古典詩詞發展到20世紀初,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詩詞被一場規模浩大的新文化運動否定,然而古典詩詞并沒有因此而消亡,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中的傳統文化氣質與詩詞有著難以割舍的聯系。這種精神血脈傳承到現在,詩詞得到了極大的繁榮和發展,古典詩詞的學習和創作方興未艾,單單從廣度上來說,其遠遠超過了盛唐時期的規模,網上網下參與詩詞學習創作的人超過百萬之眾,現在一天寫的詩詞恐怕就能超過一部《全唐詩》的數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在這數量眾多的詩詞中,又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以描寫自然景觀、農村園林風光的作品。在這類詩詞中,作者大都是以大自然中那些優美的自然風光,鄉村生活中的一些勞作之事、趣談奇聞,社會發展過程中鄉村的巨大變化作為題材來進行創作,而以這一類型的題材來創作的詩詞作品,可以稱之為現代的山水田園詩。在這些詩詞中不乏一些緊跟上時代脈搏的新意象、新技法以及新語言優秀詩作。如當代著名詩人聶紺弩的《拾野鴨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野鴨沖天捉對飛,幾人歸去路歧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穿稠密蘆千管,忽遇渾圓玉一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日壺觴端午酒,此時包裹小丁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數來三十多三個,一路歡呼滿載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聶紺弩先生被發配到北大荒改造時期,以勞動之余的趣事寫的一首田園詩。在當時的環境極端惡劣,生活極其艱苦,情感極為壓抑的情況下,詩人用恢諧幽默的語言表達出了瀟灑樂觀、充滿情趣的樂觀和浪漫的情懷。聶紺弩先生在北大荒時期的很多作品,是真正的現代山水田園詩的典范之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山水田園詩和其流派</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面我們說到了聶紺弩先生的詩,古典格律詩中有一類詩在詩詞的分類上將其歸納為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詩大多以自然風光、瑰麗山水、花草蟲魚、田園生活為題材;以農夫、牧人、漁民的勞作情景和詩人自己在田園、山野中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等活動為素材。通過對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等的描繪,來展現一種隱逸閑適、隱居恬淡的生活,以此來表現詩人內心對現實的失落,對自然山水、田園生活的向往,追求美好境界、寄情山水之間的情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華民族的歷史,自漢朝從鼎盛到慢慢的衰亡之后,進入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在這長達三百六十余年的歷史中,因為政權的頻繁更迭,戰爭的不斷延續,造成這段時間文化的發展影響特別大。在這個政治紊亂、經學衰落和玄學盛行的特定歷史背景下,許多詩人出于對現實的不滿和自保,紛紛離開當時動蕩的政治環境,避開權利的紛爭和戰火的侵擾,選擇了藏身匿跡于林木山泉之間,選擇了逸隱的生活方式,這就為山水田園詩的產生提供了土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魏末晉初,在嵇康、張華、左思、郭璞等人的詩中,山水詩已逐漸增多,這個時期的山水詩同樣也經過了五言詩發展的曲折經歷。至東晉末年到劉宋初期后,出現了兩位在中國詩詞史上重量級的大詩人陶淵明和謝靈運。陶淵明寄意田園生活、鄉村景物而開田園詩之先河;謝靈運則以自然景觀、模山范水而開山水詩之先河。到了近代詩鼎盛的唐朝,又出現了一生不仕、寄情山水的孟浩然和亦官亦隱、回歸山野的王維,于是山水田園詩確立在詩國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山水田園詩特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水田園詩以山水景物及田園風光作為主要的創作題材,以對景物的描寫作為主要的寫作手段,可以歸屬于寫景詩類型。這類詩詞通過對山水草木、花鳥蟲魚、田園風光、農家生活等景物的細致入微的精準描寫,通過工整傳神的寫景狀物,來表現詩人的熱愛自然、鐘情山水、恬靜安逸、返樸歸真、淡泊名利、怡情養性的情懷。通過淡雅質樸的語言,自然清新的風格,閑適淡遠的意境,將詩人的主觀情感融入自然風光、田園山水之中,情景交融的抒發詩人的情感。其特點主要表現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寫景體物傳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水田園詩一般都是選取各種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田園景象如山川、溪流、田園、農舍等;以及各種田園生活的場景如耕作、收獲、牧歌、漁舟等。通過對比與襯托等細膩的描寫手法,突出自然景物的特色與變化,如四季輪回、晨昏交替,展現自然景物的美麗與和諧,反映田園生活的安寧與滿足,表達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贊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王維的《新晴野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詩人通過對初夏所見原野雨后的田園景色,描寫了雨過天晴后的鄉村,經過雨水的沖刷,放眼望去,空氣清新爽朗,遠處田野中,河水漣漪層層、波光粼粼,一片山明水凈。此時此刻農人們正在田間抓緊耕種,辛苦的忙碌著的情形。全詩語言清新,格調明朗,意境開闊。描繪出了一幅景色優美的雨后新晴下農民勞作的畫卷,觀察細致、體物傳神,休現出了詩人寫景藝術水平的高超,從而表達出了作者對山水田園的熱愛、陶醉與懷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抒懷情景交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水田園詩以林泉山水、田園風光等自然景觀為審美對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一種寧靜、淡泊、悠遠的意境。詩人運用白描、渲染、烘托、對比等表現手法,以及比喻、擬人、象征等修辭手法,將自然景觀和情感體驗相互融合,營造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給人以清新自然、怡情養性的藝術享受和審美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時,山水田園詩不僅是對自然美的贊美,更是詩人對現實社會的一種反思和向往。在動蕩不安的時代背景下,許多詩人選擇離開紛擾的政治環境,投身自然,尋求心靈的寄托和慰藉。因此,詩人們在山水田園詩的創作過程中,常常會借助各種寫作手法和技巧,將自然景觀和情感體驗相互融合,創造出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以營造 出優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內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王維的《山居秋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王維的山水名篇。詩人通過對初秋雨后景色的描寫,把情懷和追求寄托于詩情畫意之中。采用動靜結合,以動寫靜,以動襯靜的手法,把詩人稱為“空山”的世外桃源描寫得清新、幽靜、恬淡、優美。全詩從感覺、視覺、聽覺、感受的不同表述,因象得趣,以景生情。通過對自然美的描寫來表達自己向往的理想中的社會之美,全篇用“賦”的手法模山范水、構圖作畫,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情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山水田園詩情感體現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典詩詞中的山水田園詩產生于魏晉六朝,受當時那個年代經學衰落,玄學盛行的影響,可以說山水田園詩是脫胎于玄言詩而來的。到了隋唐特別是唐朝之后,社會到了一個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盛唐時期。整個社會民富國強,因此這段時期的文人士大夫因物質生活優裕,慢慢形成了一種行旅研學、賞山游水的風氣,使得山水田園詩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以孟浩然、王維為主包括李白、杜甫等眾多大詩人都創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唐朝帝王臣子的影響,整個唐代佛道思想流行,道家的崇尚自然、追求返樸歸真;佛家禪宗的凈心明性境界,為唐詩提供了一種文化和審美心理基礎。由此文人士大夫的隱逸情懷得以流行,這種隱逸情懷也影響到了山水田園詩的情感基調。因此內容豐富題材廣泛的山水田園詩,從一開始就帶上了其獨特的情感色彩和審美情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崇尚自然,流連山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山水田園詩來表達崇尚自然,流連山水情懷的詩,在山水田園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這類作品往往是通過描寫清幽寂靜的山林景色或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來表達詩人對壯麗山河的熱愛,對自然風景的喜愛,抒發自己閑適自得的心情。同時其中也有一些是歌頌純潔質樸的勞作活動,歌頌山野村民的勤勞、熱情、淳樸,以及在山林田野里的勞作生活中與村民們建立起來的深情厚意,抒發詩人在這種幽靜平和環境中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王維的《漢江臨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詩人全篇筆墨清新淡雅,對漢江周圍的壯麗景色描寫得繪聲繪色、如詩如畫,頸聯中“浮”“動”二字煉得極妙,動與靜的錯覺讓人從船中的動蕩看到郡邑的漂浮和江天相接處的搖,景物活起來了,表現出詩人泛舟江上怡然自得的心態,尾聯直抒胸臆猶如畫上題字,奔放雄偉,意境開闊。詩人通過這種白描的寫意手法,表達了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寄情于山水的志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厭倦官場,向往隱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種類型是詩人通過對山水風光、田園生活的贊美,來表達心中對自然風光和田園生活的喜愛,對自由的追求和對寧靜、平和、歸隱生活的向往,從而反襯出對所在時代塵世官場的污濁現象失望,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官場仕途的厭倦以及懷才不遇的苦悶。詩人通過山水田園這些景物的組合,營造出遠離塵俗、超然世外的一片天地,與官場的明爭暗斗、黑暗現實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抒發出自己厭棄官場、歸隱田園的高潔情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李白的《山中問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白少年時代多次隱居山林,曾在安陸(今湖北)白兆山桃花巖隱居十年,投身自然,寄情山水。這首《山中問答》就是李白在此隱居時以問答的形式寫的一首古絕。詩中告訴我們在別有天地的“碧山”之中沒有名利,沒有傾軋,沒有如“人間” 那樣的黑暗現實和遭遇到的不平、不公。全詩語言樸素,轉接輕靈,活潑流利,渾然天成,描繪隱居生活自在天然情趣的同時,也表達了內心對社會現實的失望和不滿的心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如當代著名詩人聶紺弩《鋤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處有苗無有草,每回鋤草總傷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苗常恨草相混,鋤草又憐苗太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見新苗高一尺,來鋤雜草已三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停鋤不覺手揮汗,物理難通心自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詩人下放北大荒勞動時的一首詩,寫的是一次勞作為禾苗除草的過程。田壟里長苗也長草,苗和草相互混雜,難以分辨,所以每次鋤草就會傷及到禾苗,正由于此,每次鋤草時就會惱恨草而憐惜禾苗。如此幾回琢磨事物的這個道理,怎不讓人心里焦躁。全詩圍繞“鋤草傷苗”的勞作而展開,而詩中的情感突出體現在“恨”“憐”兩個字上,我們可以想象得出來在整個鋤草的過程中,詩人都是心焦不已、心潮難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詩看似是寫了一次田園生活中的勞作,自然揮鋤,信手寫來,然而于輕快的日常語句之中,卻濃縮了上個世紀一次政冶運動的沉痛教訓,有很深的思想內涵,抒發了詩人對“鋤草傷苗”的深邃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首詩還有一個特點,本來“重字”是律詩的大忌,可詩人在這首七律中連續重字,而這些重字正是詩人打破常規是服從創作需要的寫法,讓讀者不斷的在“草”和“苗”之間輾轉反復卻又一氣呵成,于行云流水之間,讀者也不覺其重,反覺其妙,這大概就是藝術功力所在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追求閑適,鐘情田園</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對與田園生活密切相關中各種景物的描寫,通過對田園環境及人物的刻畫,抓住各種景物的特點,將這些景物巧妙合理的組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寧靜和諧、清新優美、舒適自由、富有田園氣息的幽雅環境,表現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抒發一種悠閑自在、閑適淡泊和輕松愉悅的情懷,表達出超凡脫俗、潔身自好、歸隱田園、向往閑適的志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孟浩然的一首著名的田園詩,寫的是他到朋友家做客,在一個鄉村簡樸的山水田園中,詩人們把酒暢飲,閑話家常的場景,既有農家生活的悠閑自在,又有老朋友之間的輕松愉悅,充滿了農家閑適悠然的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間的真摯情誼。整首詩有如一幅精妙的田園風光中國畫,田園景物的清新,把酒交談的親切,田家生活的簡樸,朋友情誼的真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感悟人生,寄托禪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量的山水田園詩對景物描寫并不僅僅是物象的形似,在敘事方面也不單是情節,而是通過對這些可見之物,普通之事的描寫,從而力求寫出一種有異于常人之情,道出常人難悟之理,體現出一種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有時候也是對禪意的一種寄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蘇軾的《題西林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蘇軾這首描寫廬山風光的詩,在對山水景物描寫的同時,把一種哲理蘊藏在其中。起承通過對山峰的描繪,讓讀者感到了起伏綿延之形,似峰似嶺之態,高低氣勢之分。轉結兩句詩人帶著讀者明白了一個哲理,那就是看不清廬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因為局限在廬山之中看廬山,而當遠遠的離開廬山后,在廬山之外方能看到廬山的真面目。全詩借助廬山的形象,告訴人們認識事物的哲理:要對客觀事物的真相和全貌有全面的認識,必須超越狹小的局部看整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當今山水田園詩寫作的幾點提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典山水田園詩的發展,深受佛道思想的影響,佛家禪宗從凡入圣的文學觀,道家崇尚自然、返樸歸真的追求,使得山水田園詩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超脫、歸隱、閑適、淡泊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何類型的文學作品,都會打上時代的烙印,一定會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學術潮流一致。詩詞也不例外,作為脫胎于玄言詩的山水詩,一段時間曾經被一些學術權威予以否認,認為這種隱士文學是文學史上的一股逆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的高速積累,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思想禁錮的解放,傳統詩詞的創作隊伍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外出的機會也日益增多,給山水田園詩的創作提供了更多的題材,使其展示出了五彩繽紛的文字。那么我們現在進行山水田園詩的寫作,就要在汲取前人優秀詩作的基礎上,精心寫出具有當代特色的作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獨特的視角</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典詩中的山水田園詩比重很大,這類詩中又有很大一部分表達的是那種超脫、歸隱、閑適、淡泊的思想感情。然而時代發展到現在,這種思想情感已然不能完全適應我們當今的生活方式。比如說現在的田園和古代已經很不一樣了,還有現在的山水風光因為人為的因素也與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別。因此我們現在創作山水田園詩就不能再一味的模仿古人去寫了,一定要跳出古人的藩籬,要表達時代的特點,用獨特的視角寫出符合時代特點的新意。我們現在要好好的、認真的打量我們現在所處的這片土地,回望、深入地思考其中的變化,在詩詞意象上有所創新,用獨特的視角,寫出具有時代特征的山水田園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些年去張家界旅游,看到張家界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興奮不已,然而當走到信士眾多、香火鼎盛的天門山寺前時,看著廟門上的“天門仙山”四個大字,以及那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的名聯,同時看到那些絡繹不絕的游客、信徒時,突然從另一個角度想到了這座堪稱古雅清幽名寺。于是寫了一首《過天門山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門古剎一登臨,法樂回環蕩唄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有禪鐘響晨暮,卻難敲醒利名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雖然是旅游時寫的一首山水詩,但根據當今一些名山古剎的現狀,從另一個角度寫了這首山水詩。還有這首《山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幽幽曲徑每登攀,邃谷翠林心未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無限風光徒嘆遠,何如惜取眼前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雖然知道眼前的景色并不是最好的山水風光,但想到每一處景色都是獨特的風景,都是自然的風光,都值得我們去珍惜,而且我們首先要珍惜的正是自己眼前的風光,這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寫山水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豐富的想象</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百年來古典詩詞中的山水田園詩有很多想落天外的驚人之句,或超越常規,或超凡脫俗,極具創造性和想象力。?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等。當今的山水田園詩,也應該用這種“想落天外”的想象力來描繪自然景觀,山水田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可以想象春天的山巒,是被大自然打翻的顏料盤,嫩綠、淺綠、深綠層層疊疊的色彩在其中暈染;我們可以想象暴雨中的山川,是奔突于大地之上的怒龍之軀,在云濤中掙扎;我們可以想象山林中的繁花,是精靈在棲息,花瓣的開合,是精靈在呼吸;我們可以想象于稻田間穿梭勞作的身影,是在綠綢之上穿針引線進行刺繡;我們可以想象鄉村小屋之檐,似老者之眉;我們可以想象那田間小徑,似兒時的臍帶,連接著自己與故鄉的情誼;我們可以想象山水間的每一株樹木,是故鄉的守望者,伸向天際的枝椏,是在呼喚遠方的游子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發揮想象的翅膀,我也作過一些努力,雖然想象力有限,沒有寫出好的出彩的詩句,但一直都在盡力地去進行嘗試。如這首《游白水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翠峰峭壁向云空,白煉飛天紫氣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頂眺望心際闊,一聲長嘯水生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把瀑布想象成“白煉”,把自己的“一聲長嘯”想象能風生水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還有這首在張家界旅游時寫的一首《游張家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湘西奇妙天,白云含石樹含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亂峰抱月當空照,曲水銜山倒影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頂方知前路遠,凝眸才覺上蒼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催生一股超然氣,抖落塵埃已近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算是盡是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寫。當今有很多優秀的山水田園詩,詩句中也不乏運用了充分的想象力,體現了當今山水田園詩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深邃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代的山水田園詩,大多表現的是崇尚自然、鐘情山水、厭惡官場、寄托禪意、向往歸隱、渴望田園的思想情感。然而社會發展到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這些思想有一些已然不適應我們作為寫作的題材。那么我們就要有對當今所處的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所出現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有著自己的全新思考,這樣的詩詞才能引起當代人的共鳴,才具有基本的時代意義。早幾年和詩友一起去到鄉村踏青,寫了一組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鄉村踏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一 愜意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詩朋相約踏春山,漫步田畻向晚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刻管他城里路,哪條擁堵哪條閑。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二 田地 (疊前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暖風依舊過深山,綠意遲遲未肯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少前朝蔥郁地,半邊貧瘠半邊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三 留守 (再疊前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風攜雨潤家山,田暖苗青嫩綠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少耕耘怎堪負?幾人心亂幾人閑。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四 老宅(三疊前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門前溪水后依山,家燕年年乘暖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驚覺舊巢難再進,十幢換址十幢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組田園詩根據自己當時在一個普通山村的所見所聞,從而想到了現實中實際存在的一些社會現象,自己覺得算是引發了對當今鄉村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深層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合時的語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詩的語言的運用是隨著不同的時代而推陳出新,向前發展的,每個時代有符合那個時代特點的詩語,唐人有唐人的詩語,宋人有宋人的詩語。如果詩詞寫作一味的追求古代語言反為不美。要使用有當今特點、有時代感的語言去描繪當今的生活。用現在的語言來適應格律詩詞的語言,隨著時代的發展,諸如“古道西風瘦馬”“牧童橫笛倒騎牛”這樣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基調,我們當代人基本很難感受到了,所以還一味的運用這些意象營造出來的意境也就很難打動讀者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當代語言入詩,進行山水田園詩的創作,更應該注重當今山水、田園隨著時代發展而出現的一些新的特點,使用適合這些特點的當代語言,這樣才能更好的被當今的讀者所接受。我在湘西游玩時寫過一首《過土司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翹角飛檐繞紫煙,土司權勢九重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憐一點王孫氣,漸被張張門票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首詩里面就用了“門票”一詞。還有這首《黃平歸途遣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安江水向東流,兩岸風光又染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滾滾車輪絕塵去,早知昨日不加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和詩友一起去貴州采風時返程時寫的,“早知昨日不加油”也算當今的一句口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山水田園詩特點看,應歸于寫景詩的范疇,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作者所描述的山水景物、田園風光都應融入詩人的情感,做到借景抒情,使情景交融,也即做到“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在表現的手法上,可以采用白描、渲染、烘托、對比等多種手法,還要運用比喻、擬人、象征等修辭手法,使自然風光和思想情感深度融合。自然山水、田園風光是詩詞創作的靈感源泉,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詩詞藝術的定律。當代中國風光無限、江山壯麗,詩興當得山河助!愿壯美的山水田園風光激發我們的詩思,寫出優美的詩篇。</p> 教師簡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周劍平:</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筆名品位,男,漢族。湖南省岳陽市人,現旅居廣東東莞。熱衷于詩、詞、賦的學習創作,作品散見于各詩刊雜志、書籍。現為中華詩詞學會理事、香港詩詞學會副會長、《香港詩詞》主編、東莞市清溪詩詞楹聯學會會長、長青詩學院主講教師。</span></p> <p class="ql-block"><b>榮譽院長:</b>陶濤 孫連宏 包德珍</p><p class="ql-block"><b>院務委員:</b>高 源 周興海 陳顯赫 盛月富 姜曉瑋 張刃 張和平 裔均 宋曉光 周劍平 趙明</p><p class="ql-block"><b>首席主講:</b>包德珍</p><p class="ql-block"><b>主講教師:</b>周劍平</p><p class="ql-block"><b>高級講師:</b>顏庭月</p><p class="ql-block"><b>院長:</b>盛月富</p><p class="ql-block"><b>常務副院長:</b>陳林洲 宋力 華慧娟 文勵洪</p><p class="ql-block"><b>副院長:</b>張士平 張刃 宋曉光 盧敬兵 翁寒春 陳麗娟 鐘茂榮 周海燕 邢國宏 劉志祥 李銀軍 劉紅艷 曠文昭 趙愛華</p><p class="ql-block"><b>院長助理:</b>王暉 陳一燦 吳文勝</p><p class="ql-block"><b>教務長:</b>文勵洪(兼)</p><p class="ql-block"><b>執行教務長:</b>吳文勝(兼)邵玉嬋</p><p class="ql-block"><b>副教務長:</b> 鐘曉紅 馬海軍 李靖 尹秀華 鄭波</p><p class="ql-block"><b>辦公室主任:</b>王暉</p><p class="ql-block"><b>執行主任:</b>陳一燦</p><p class="ql-block"><b>副主任:</b>劉樂洋</p><p class="ql-block"><b>教務部主任:</b>盧敬兵(兼)</p><p class="ql-block"><b>成員:</b>江杰 袁秀芬 孫勝權 楊振興 楊華良 張偉 李欣 張桂芳 劉美艷</p><p class="ql-block"><b>教學部主任:</b>鐘曉紅(兼)</p><p class="ql-block"><b>成員:</b>張秋波 景寶華 蔡冰 戴金亮 李依倫 直珍 史曉麗 邵玉嬋 王杰 劉凡舒 王淑艷 鄭波 張桂芳 尹玉蓮 高秋霞 劉育新 武桂力</p><p class="ql-block"><b>學研部主任:</b>華慧娟(兼)</p><p class="ql-block"><b>成員:</b>傅占魁 范讓能 周海燕 鐘茂榮 賴欣陽 王文達 王新城 王靜 邱俊標 姜秀穎 姜曉瑋 熊才偉 周立軍 全洪云 曾艷梅 岳禮 梁靜 欒心聯 康懷軍 李斌 朗松 魏俊山 孫勝權 張和平 張秀蘭 張學祥 楊開 楊忠明 楊貴全 鄭志華 鐘曉紅 陳秋紅 陳講一 韋秀孟 馬乾齋 </p><p class="ql-block"><b>微刊主編:</b>張和平(兼)</p><p class="ql-block"><b>執行主編:</b>華慧娟</p><p class="ql-block"><b>副主編:</b>鐘曉紅</p><p class="ql-block"><b>編委:</b>唐石成 李金日 周立軍 楊忠明 盧敬兵 尹秀華 荊惠芬 周海燕 李欣 夏小燕</p><p class="ql-block"><b>藝術中心主任:</b>張士平(兼)</p><p class="ql-block"><b>成員:</b>趙明 張樹華 李進生 邱俊標 邱紅峰 萬靜 吳文勝 鄭志華 康懷軍 文勵洪</p><p class="ql-block"><b>美篇主編:</b>盧敬兵</p><p class="ql-block"><b>副主編:</b><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勵洪</span></p><p class="ql-block"><b>編委:</b>殷德鴻 張秋波 侯玉勝 連錦梅 蔡冰 江杰</p><p class="ql-block"><b>本期編輯:</b>盧敬兵</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e5pg4jh"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創作《寫詩之前先讀詩》,長青詩學院詩詞講座系列課件</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fdoduvh"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創作之關于“老干體”,長青詩學院詩詞講座系列課件</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gu0vzjx"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創作之《關于詩詞與散文的語言區別》,長青詩學院詩詞講座系列課件</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hqhm09u"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創作之《新時期的合理使用》,長青詩學院詩詞講座系列課件</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in3k5dv" target="_blank">周劍平:寫詩與用典,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jggrr6u"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與詩意,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k4b2zdx" target="_blank">周劍平:關于“詩家語”,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n72vwtx"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寫景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o3683o7"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形象思維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ov4q61t"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創作的靈感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pmcxncc"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唱和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qq5h9qd" target="_blank">周劍平:關于詩眼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re3ndqn" target="_blank">周劍平:關于煉句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t45pt5k" target="_blank">周劍平:關于煉字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w1rvce3"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寫作的幾個步驟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wnhx7m4" target="_blank">周劍平:關于詩詞的開合與虛實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xb6cu1v"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韻味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xsps4ce"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境界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y8ked9a"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意象,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yoadqd6"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取象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z3uksay"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留白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zi9e8er"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立意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1jsc01y"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煉意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229azzf" target="_blank">周劍平:詩詞的無理而妙,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7l63cx4" target="_blank">周劍平:關于近體詩的禁忌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2xz6zov" target="_blank">周劍平:詠物詩的寫作 長青詩學院詩詞系列講座</a></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轉載聲明:此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周劍平所有;轉載或者引用本文內容請注明來源及原作者;對于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原作者依法保留追究權等。</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涿州市|
襄垣县|
吐鲁番市|
中超|
陇川县|
宜兰市|
南川市|
襄垣县|
土默特右旗|
来宾市|
页游|
安庆市|
申扎县|
南昌县|
桓仁|
平和县|
新丰县|
思茅市|
红桥区|
新乐市|
新疆|
大田县|
曲靖市|
吴旗县|
勃利县|
安远县|
大冶市|
桑日县|
宁河县|
中宁县|
成安县|
囊谦县|
稷山县|
金门县|
凤城市|
开原市|
启东市|
阜南县|
珲春市|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