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湖州市鐵佛寺,始于南梁,興于唐,盛于宋,近幾年因寺內兩株百歲紅梅火爆網絡。其實,我是先知道鐵佛寺,后知道鐵佛寺的梅花的。七、八年了,每年的早春“生物鐘”,都會不知不覺地被喚醒,想起了鐵佛寺和鐵佛寺的梅花。用心心念念這個詞語有點牽強,但惦念是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題記</p> <p class="ql-block"> 就這樣,春夏秋冬,感受著匆匆歲月 。春天的風,春天的雨,春天的梅花,它們表達出的是一種整體的美,沒有風,花瓣不會飄舞,沒有雨,風縷不會濕潤,沒有梅,樹葉不會害羞。今年,我終于有了一次在江南里的春天“南尋”的快樂行程,湖州是第一站,鐵佛寺是湖州的第一站。走進湖州和鐵佛寺,之前的蒙蒙細雨,濕了風,潤了花,我和陽光一起走進鐵佛寺,滿眼都是美麗畫,精美的詩。</p> <p class="ql-block"> 對于我來說,湖州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湖筆聞名遐邇,也因為幾次走近又掠過,陌生,是因為從未走進,只知其表的一二。第一次到湖州,滿眼都是“美極鮮”的,都想攬入懷。與那么多“輪扁斫輪”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攝友筆友比起來,我的照片及文字只能算是隨行隨心隨性的記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在江南的懷抱里,在溫潤的太湖邊,鐵佛寺宛如一顆隱匿于塵世喧囂中的明珠,靜靜散發著古樸而深沉的韻味。當梅花在歲月的枝頭悄然綻放,鐵佛寺便沉浸在一片如夢如幻且禪意濃濃的氛圍之中。</p> <p class="ql-block"> 踏入鐵佛寺的那一刻,感覺梅花季的鐵佛寺更雅致。寺門有點斑駁,卻透著歲月沉淀的莊重。寺內的建筑錯落有致,飛檐斗拱間,似乎都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黛瓦在陽光的輕撫下,泛出微微的暗光,與周邊蔥蘢的樹木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禪意畫卷。</p> <p class="ql-block"> 寺內,樹下,緩緩前行,試著在空氣中尋嗅漸漸彌漫起一縷縷清幽的香氣,那是梅花的芬芳,視野里黃墻青瓦,燭香梵音,宛如一首禪意禪修的禪曲,在靜謐里悠悠奏響。其實鐵佛寺的梅花只有兩棵,一進入寺門就映入眼簾。盛開時的梅花,除了好看的美,更有魅與媚,同時也是有香有馨的。有言道,一樹梅花半季春。梅花樹,傍著老舊的黃墻,沁著香火。枝干盤曲嶙峋,顯露飽經滄桑,雖歷經風雨,卻依舊以一種倔強而優雅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生命的堅韌,及應時報春。</p> <p class="ql-block"> 盛開的梅花,紅得溫柔,紫得浪漫。當然了,梅花兒在枝頭盡情綻放,以絢爛的姿態演繹著生命的活力,或密密麻麻中熱烈加持,或半掩在綠蔭里含蓄而溫婉。它們有的簇擁成團,有的一枝獨秀,每一朵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黃墻繞,梅姿俏,古禪幽處花枝傲。香煙裊,人聲鬧,歲寒嘉景,韻含情妙。好,好,好!</p><p class="ql-block">梅顏耀,春知曉,素心偏惹情思繞。塵囂渺,梵音杳,清歡盈袖,夢魂皆抱。妙,妙,妙!</p> <p class="ql-block"> 風吹來,三兩花瓣輕輕飄落,密集時宛如一場繽紛的花雨,灑落在地面和水缸的水上,這一動一靜的畫面,無不彰顯著生命的和諧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杏樹,花開的時候總覺得與梅花有幾分像。這幾天梅花看多了,了解多一些了,才發現杏和梅之所以相似,主要是因為它們都屬于薔薇科,具有相似的形態特征。?如花形和顏色?:杏花和梅花的花瓣都較為單薄,杏花花瓣白色或稍帶紅暈,梅花花瓣則多為白色或淡粉色?。如花期?:杏花和梅花的花期相近,通常都在早春時節開放,杏花一般在3-4月盛開,梅花則在1-3月開放?。如花梗?:杏花和梅花的花梗都很短,幾乎貼著樹枝生長,這使得它們在外觀上更加相似?。</p> <p class="ql-block"> 院內禪煙裊裊,造像莊嚴慈祥,當佛教音樂悠悠響起,與梅花的香氣、寺院的寧靜交織在一起,才仿佛形成了特定的語境,向每一位到訪者傳遞著禪的意境。我兩次看到鐵佛寺的“彈丸之地”,都竟有幾百人在“喧囂”,可見寺院因梅而具有的慈悲,因梅而體現的對嘈雜的容忍。</p><p class="ql-block"> 陽光照耀著梅花,又透過梅枝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落在身上,也落在心間。人,沉迷于梅,也不自覺的在梅香禪意之中被沉醉。</p> <p class="ql-block"> 九九時節已是三月春,沒有了料峭冷,梅花如約而至,<span style="font-size:18px;">兩株六瓣古梅,是鐵佛寺的瑰寶。</span>蒼勁虬干托著滿樹的花,幾乎每條枝椏都開滿紅粉梅朵。光影的明暗,遠近的虛實,大自然好像是畫師,蘸了胭脂的狼毫尖,在宣紙上暈開第一朵花開,描摹第一抹春訊。</p> <p class="ql-block"> 鐵佛寺這兩株紅梅古樹很不一般。它們栽種于民國時期,是罕見的六片花瓣稀有可貴。早春里,在盤結曲折的梅樹枝上,已經有了粉紅色花骨朵,高處的梅枝上有幾朵梅花迫不及待地提前綻開了笑臉。紅梅盛開時,鋪天蓋地的,每朵梅花隨蜿蜒著妙曼的枝椏伸展,花色高雅,清香宜人,與黃墻黛瓦的映村相得益彰,為這座千年古剎增添了一份特殊的靈性。</p> <p class="ql-block">早春二月</p><p class="ql-block">梅花</p><p class="ql-block">風霜雪月</p><p class="ql-block">料峭</p><p class="ql-block">人間草木</p><p class="ql-block">純樸</p><p class="ql-block">市井禪院</p><p class="ql-block">尋仙境</p><p class="ql-block">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見梅相</p> <p class="ql-block"> 據說梅花多是五瓣,六瓣屬少有的品種,我沒去考證真偽,但鐵佛寺的六瓣梅確實精致,色澤艷麗而不妖,香氣清幽而不熏,每一朵花都是精心雕琢的天成之作。百年古梅與千年古剎相依相伴,相輔相成,成了一幅跨越時空的畫,讓人不禁感嘆自然與歷史的如此奇妙交融。</p><p class="ql-block"> 禪煙裊裊的古寺中,六瓣梅的綻放被賦予了“花開見佛”的靈性隱喻。好像每一片花瓣都帶有佛性,每一縷香氣都傳遞著寧靜與安詳。在這里,都市的喧囂被隔絕,心靈得到了棲息。</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梅花在湖州可謂隨處可見。</span>又是一年梅花開。從一朵到一枝,從一枝到一樹,從一樹到一城。</p><p class="ql-block"> 它清冷高貴,不似桂花般馥郁卻獨樹一幟,獨有一抹幽香。在湖州鐵佛寺,紅梅映著黛瓦黃墻,仙氣裊裊,色彩濃淡相宜,那股清香,絲絲繞繞著每一個人。</p> <p class="ql-block"> 盛開時節,每朵梅花都在努力的綻放,盡情的演繹,花色高雅,清香宜人,與黃墻黛瓦的映村相得益彰,又為古剎平添一份特別的色、香,形的靈性。</p><p class="ql-block"> 禪意的氛圍,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祥和,又似乎在訴說著一段古老而神秘的故事,而人的心境也仿佛得到了浸染,梅紅。</p> <p class="ql-block"> 鐵佛寺分前殿和后殿,前殿正中有一尊鐵觀音造像,除了賞花拍照打卡,這里還有一口日本銅鐘,后壁鑲有元朝大書法家趙孟頫書寫的《天寧萬壽禪寺》巨碑,被稱為鐵佛寺的三寶。</p><p class="ql-block"> 鐵佛寺面積不大,僅有2500平方米,但因鐵佛和古梅名氣很大而蜚聲中外。難得之處還在于,鐵佛寺雖坐落市中心鬧市區,卻似乎不顧四周紛擾,靜謐而安寧。</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說梅花寫梅花,涌現出眾多歌贊梅花的詩句。“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梅花在古代文學中被視為傳春報喜、喜慶吉祥的象征,寓意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民國時期曾經被定為國花。</span></p> <p class="ql-block"> 梅花傲人,也醉人。梅花的色,艷麗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開百花之先,搶天下之春,報萬物之喜,彰生命之貞。梅者,可為眾芳之始。冬止不愁明月盡,開春自有夜珠來。梅花,笑別山花爛漫,吾自隱去塵囂。無意自顯清高,卻然獨立孤傲。</p> <p class="ql-block"> 江南山梅亂發,文士幽興,策筇竹杖,登山涉水,探梅尋跡。若舊時登覽所遇,則為識徑尋交,猶覓山中故友,當持酒以往,共話平生。只知梅處云深,為涉山索隱,嗅香求蹤,須下一番“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橋”功夫。或風雪霜鬢,久尋忽得,頗有山窮水盡,柳暗花明之快;或覓不得蹤,望極空山,云霞杳緲,有尋隱不遇之憾。此為探梅真趣,得與不得,已舒一段清懷幽興,斯味極矣。山中多老梅,古皴虬干,苔痕漫生,風拂苔絲,蕩蕩可玩。若山中荒庵,古干扶墻,臨澗隱林,失梅覆瓦。則傍石寄閑,烹茶小煮,人間無事,鷗靜日長。</p><p class="ql-block"> 梅在山,梅在溪,梅在寺,各具特色,各領風騷。</p> <p class="ql-block"> 關于春天,詩人余秀華寫道:“我與春天,隔著一朵花,隔著一江水,一雙蝴蝶的翅膀。我與春天,隔著從苦難到苦難的三百六十五天。我與春天,也只是隔著一個手勢,一個呼喊,一句諾言。”這個春天,與花親近,與水親近,走入了江南的春天,還將要走回東北的家的春天,多享受了“百草競春華”,“寒凝大地發春華”的春天,想想都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就“從冬寒開到春和”而言,梅花與東北的千山里的冰凌花很像,它們都不會殘落于寒冬,卻都只會在春天凋零。雖死于春日,但春日來臨,便不會再有寒意,反而有無盡的春生。</p> <p class="ql-block"> 此次“南尋”來回八天,按時間順序是落地杭州后直奔湖州,鐵佛寺、月亮灣、南潯古鎮,到蘇州,拙政園、平江路、蘇州博物館、金雞湖,到無錫的黿頭渚。回來以后已經寫完發布三個美篇,即:<b>《是梅,是春,鐵佛寺》,《江南一隅地,只合住湖州》,《南尋,南潯》,還有一個《愛上夜色金雞湖》將作為這段旅程的結尾篇。</b></p> <p class="ql-block">美篇配樂,是蒙古族歌手其達布日演唱的蒙古語版的《蔚藍色的扎魯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宜州市|
朝阳区|
武邑县|
龙海市|
喀喇沁旗|
泗洪县|
宜兰市|
永济市|
云安县|
苗栗县|
晋城|
蛟河市|
永顺县|
芒康县|
无棣县|
广宁县|
特克斯县|
阿勒泰市|
黎城县|
深泽县|
和龙市|
石首市|
云阳县|
清涧县|
彭阳县|
皋兰县|
察雅县|
象州县|
通城县|
隆安县|
清丰县|
彭泽县|
嘉兴市|
东辽县|
外汇|
太白县|
嘉义县|
中江县|
新兴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