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深圳中學是深圳市的一所省級重點中學。</p><p class="ql-block">深中本身有追求卓越、敢于領先的精神,有自由民主、尊重個性的傳統,有自主學習、共同成長的文化基因。它的前身是1947年兩位中西教育的杰出代表合作創立的寶安私立初中,創始人之一的校長陳鎮圻是當年兩廣師范的最優畢業生,另一位創始人教務主任劉汝森是北平燕京大學畢業的。創始之初,這個學校的教育理念就播下了中西結合的種子。但在漫長的歲月里,這所學校由于所處的位置太過偏僻,經濟落后,因此很少有人知曉。</p><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以來,在歷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通過歷任校長帶領廣大師生的努力,學校不斷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現已穩居廣東省中學前列,并且正在向全國名校邁進。對于已經取得的成績,他們從不滿足,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任校長朱華偉博士在深中推出了他的新作《崇志集》。在書中,他再次提出,深圳中學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是把深圳中學建設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高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深中從教育變革與社會資源整合、教育品牌與社會影響力提升等方面入手,大膽創新,努力實踐,走出了與深圳改革開放前沿城市相匹配的步伐,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成績,現在更是為實現世界一流的目標加快前進的步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前,什么樣的高中才是世界一流高中,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評估標準。北京人大附中和上海中學在人們心目中早已被公認為當之無愧的世界一流高中。雖說這兩所學校的清華北大錄取率在全國名列前茅,但這絕不是它們被稱為世界一流高中的重要依據。作為一位博士校長,朱華偉憑借自己對世界教育的理解,在總結前人辦深中的經驗基礎上,提出了明確的想法,這一高明之舉讓人們對他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把學校辦成名校的過程中,學校的一線教師,特別是不少老教師,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其中也有一名數學老教師的無私奉獻,他就是劉斌直老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1991年調來深圳的,和兩年后調來深圳中學的他一直走得很近,常常在一起談心交流,也因此對他坎坷的求學路和對深中的深切的愛比較熟悉。</p> <p class="ql-block">一、逆境中的覺醒(1960-1977)</p><p class="ql-block">1960年,劉斌直生于皖南農村,饑荒年代的生存掙扎讓他斷斷續續上學。1974年初中畢業時,因外婆家是“地主”成分,他失去了上高中的推薦機會(那時上高中靠推薦),只好回家務農。</p><p class="ql-block">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的消息傳來,父母求助各方有些許教育資源的朋友,借糧舉債、乞求生產隊批準,讓他獲得旌德縣霍家橋中學學習旁聽的機會。</p><p class="ql-block">初入課堂的他如同墜入云霧,數理化公式與英語單詞在黑板上跳躍成陌生的符號;沒有同學交流的孤獨,沒有學籍的異類感受,留下的只有深深的自卑與迷茫。一周后,他決定放棄這用巨大代價換來的機會,但父母含淚的目光化作他破釜沉舟的勇氣,他再次回到嘈雜的課堂。</p><p class="ql-block">這時,他突然發現數學老師帶的教學參考書里藏著答案,這個秘密成為他逆襲的起點。靠自學與老師的教學參考書,三個月后他竟考出全校數理化第一的成績,成為這所學校恢復高考三年以來第一個考取大學的學生,也是唯一一個理科本科生,為這所學校爭得榮譽。</p> <p class="ql-block">二、教育初始的征程(1978-1992)</p><p class="ql-block">1979年,劉斌直考入大學,卻因色弱與自己理想的心理學專業失之交臂,被服從分配到阜陽師范學院數學系學習。他依舊熱愛心理學探究,大四時期以學生的身份在學校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心理學的論文。1983年,他被分配至旌德縣廟首中學任教,在宿舍支起兩張木板床,帶著兩個弟弟開啟“教讀相長”的歲月。</p><p class="ql-block">那個時代在鄉鎮很難談到女朋友成家,而沒有關系,又很難調入縣城工作。似乎是命運的安排,縣里成立教師進修學校,缺少教育學心理學的老師任教,他因為有心理學的一技之長被組織安排,周末借調到縣城教師進修學校。1985年,他正式調入旌德二中(教師進修學校也設在二中),命運在這里埋下雙重伏筆:既是教育學心理學講臺的開啟,也是與妻子相遇的姻緣開啟。那個在縣婦聯組織的幼兒教師培訓會上,潛入學員中他并未察覺的倩影,后來成為支撐他跨越千里、風雨兼程的精神支柱。他和妻子的攜手,充滿了曲折的歷程,結緣、斷離、等待、轉換、巧遇、復聯……那是一個奇妙的故事,不在這里展開。</p><p class="ql-block">在旌德二中工作的八年,他經歷了建立小家庭、孩子出生養育,還繼續帶著兩個弟弟在身邊讀書。由于來自農村的家庭,經濟上帶來的壓力遠比其他同事更重。小縣城是一個很強的世俗權力關系的社會,沒有優越的家庭背景,個人的才能無濟于事,生活依然非常局限與壓抑。記得在80年代末,學校分房存在不公平,他還與校長吵過一架,那時也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這些壓力促使他和太太想離開縣城。</p> <p class="ql-block">三、沿海改革中的弄潮(1993-1995)</p><p class="ql-block">1992年,他的大學同學劉會金(現為光明新區教研室正高教師,已退休)邀他到廣東惠州工作,他接受了。1992年的寒假,他來到廣東惠州,有幸教育局長何德江(他也是數學老師)親自聽課,課后局長當即決定錄用他并答應正式調入。由于這個機會來得太突然,原工作的學校這邊還沒有做任何調動的準備,惠陽一中的劉乃發校長說,學校急需要數學老師開學到崗上課,于是錄用了一位湖南的老師頂替他。局長說優秀的人才機不可失,于是當場決定增加錄用編制一人,讓他延緩一學期以后再調入。</p><p class="ql-block">1993年,他來到深圳后,很快取得成績,參加惠州市優質課教學比賽獲得一等獎第一名,同時在學校輔導學生參加高中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突破性的成績,被當地電視臺采訪報道,后獲評高中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級教練稱號。</p><p class="ql-block">但那時幾次到深圳的感受激發了他們新的夢想和憧憬。他太太雖然在惠州已轉正,工資是他的三四倍,但還是向往深圳,支持老公去深圳的學校深中應聘。</p><p class="ql-block">因此,在聞訊深圳中學需招聘一名數學老師時,他也自薦送了簡歷,但當時被告知,收到的簡歷太多,留下也沒有用。但回來后卻意外接到通過,在100多份應聘老師資料中選中了他。后來才知道,參加篩選工作的尚強老師推薦了他,才入圍了進入試教的八位老師名單。最后,他有幸得到馬化騰的班主任老師、當時深圳中學的數學課組長高德銓老師的面試,在八個面試老師當中,最終獲勝,獲得一年借調試用的機會。</p><p class="ql-block">此時,他面臨兩難的挑選。一方面,如能調入深圳中學對他的職業、事業、家庭及孩子的發展將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提升機會;同時,他又舍不得離開關愛扶持他成長的惠陽一中的領導,特別是覺得如果離開會愧對劉乃發校長的關愛與培養;他也舍不得放下他任教的學生。輾轉思考幾天以后,他還是如實把自己面臨的選擇及矛盾心情坦然地告訴了劉乃發校長。劉乃發校長是一個有博大教育情懷、仁愛而又智慧的校長,他已經看出了他的心思。他說:“你是不是想調往深圳去工作?如果你去深圳能調到深圳中學,我就讓你去,因為那個地方可以讓你獲得更好的發展,將來也能為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如果你去其他學校,我勸你就留在惠陽一中,也有很好的事業和未來。”他說是去深圳中學,劉乃發校長說:“那我成全你。”劉乃發校長的寬容與大愛,讓他一輩子銘記與感恩,也深深地影響了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奉獻精神!</p> <p class="ql-block">四、深中的蛻變與創新(1995-2020)</p><p class="ql-block">他1995年10月份來到深圳中學,一年后正式調入。在深圳中學,調入的老師一般都是地級或省級重點中學,他可能是唯一一個從鄉鎮起點學校調入的,真不簡單!</p><p class="ql-block">他在深中先后經歷了鄧繼新校長、劉卓鳴書記、王錚校長、趙立校長、朱華偉校長,這些校長不乏領先時代的卓越教育家,是他們把深圳中學從一個地方的名校發展成為全省全國領先的著名學校,并正向世界一流高中邁進。他很有幸跟隨成長,又得到了歷任校長的信任和培養,干出一番成績。</p><p class="ql-block">他先后擔任實驗班的班主任、標準體系(年級)負責人、社會教育服務中心創始負責人。2020年退休后,他留任學校校友會秘書處工作。2021年-2024年,受深圳中學的亞迪學校董事會邀請及深圳中學委派,他擔任深圳亞迪學校副校長、校長。</p><p class="ql-block">他在深中經歷了初高中國內高考教學和國際方向的教育工作。早期帶的1997級實驗班教育成果獲評國家級一等獎;2004年高考班主任工作突出獲評深圳市優秀班主任;2010年6月,他主編出版國內第一本《初高中銜接課程學案叢書(數學)》,當時作為“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隊領隊朱華偉教授(現深圳中學校長)為此書寫了序”,此教材當時被深圳四大名校等作為校本教材使用并推廣到外地學校。</p><p class="ql-block">2011年,他接受校長委托,在國內首創名校服務社會的社會教育服務中心平臺,不僅在于搭建了一個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更在于重新定義了名校的社會角色:通過資源開放化、服務標準化、協作生態化,將深中從“單一教學機構”升級為“教育公共服務樞紐”。這一實踐既提升了深中的品牌美譽度(如市長質量獎、全國文明校園),也為中國基礎教育探索出一條“名校反哺社會”的創新路徑。其核心理念“名校的責任不僅是培養精英,更要通過服務推動教育共富”已成為深中文化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2014年,他在國際班擔任班主任教學工作,2017年首屆畢業班學生進入世界名校的比例在學校名列平行班第一。</p><p class="ql-block">2020年,他在校友會工作期間,親自查遍了市內及周邊城市的檔案館,最后在寶安檔案館找到了學校最珍貴的創始資料,還與校友會秘書長魏尚平老師一起招聘了檔案整理工作人員,建立完善了校史檔案整理工作,解決了騰訊基金會捐資學校建設的校友善款落地的疑難問題。因為騰訊創始團隊五個人中有四人是深圳中學畢業的校友,他們熱心關注、資助母校的發展;共商確定了校友會會長輪值機制;創設了價值共享的校緣活動。</p><p class="ql-block">2021-2024年,他在深圳亞迪學校聘任期間,學校中考成績創歷史新高,學校獲得最高榮譽——教育部先進單位(深圳市所有大學、中小學、幼兒園共2940多所,獲此殊榮的僅有三所學校,其中包括深圳中學)。他深感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在深中,他能獲得不斷地成長,取得一點成績,與歷任校長的信任、培養、激勵是分不開的。朱華偉校長曾幾次在全體教師大會上戲稱“劉斌直是深中數學組的教育家”,他想那是對他極大的鼓勵和鞭策。實際上,如果沒有深中這個高的平臺,他也可能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平凡教書匠。</p><p class="ql-block">對教育的熱愛與探索是他工作的原動力。他喜歡嘗試實踐新的方法,深圳的創新土壤與深圳中學自由的學術氛圍為每一個老師提供了充分的發展機會。初到深圳中學工作時,結合自己的學習和教學經歷,他感悟到自主學習方式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的學習與成長非常重要。1997年,他帶的第一屆初中實驗班時,就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與主動成長,并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建設自主學習、自主管理、主動成長的班級文化氛圍。比如他在深中帶的第一屆初中實驗班,采用自薦競聘、民主投票產生班委;除常規班委管理班級事務以外,每周還由全班同學輪流做值周班長,值周班長參與管理班級事務并在一周結束以后進行總結、提出建議,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精神、意識和能力。</p><p class="ql-block">他認為自主選擇、信任擔當能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動機,付出同時產生責任,主動的選擇和朋輩的相互教育,使學生獲得自律的精神和成就感。三年后,這個實驗班的同學幾乎全部考上深中高中部。當年深中新高一共12個班級,有七個班級的班長、團支部書記、還有學校的學生會主席及兩個部長全部來自于他的這個實驗班。這個實驗班成為深中干部的“黃埔軍校”。他的這個教育實驗的成果后來也分別發表在國家教育刊物《班主任》雜志和《現代中小學教育》雜志上。</p><p class="ql-block">不僅如此,他在擔任社會教育服務中心負責人期間,在校內組織或應邀在市外、校外代表學校、個人進行的教育專題講座、論壇發言超過百場,他說是深中的平臺讓他有幸站到了國內教育研究的最高講壇,2016年4月30日至5月2日由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舉辦的《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共建專題會》上,他作了題為《創造好的教育體驗——互聯網思維下學校品牌建設的思考與實踐》的專題演講,同臺演講的有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副秘書長、中國新教育發起人朱永新,有國務院參事湯敏,有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等教育界中重量級人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南县|
汨罗市|
库伦旗|
浑源县|
兴宁市|
特克斯县|
上犹县|
青龙|
宝坻区|
吉林省|
嘉峪关市|
乌什县|
佛教|
嘉定区|
长泰县|
青阳县|
南陵县|
都昌县|
江门市|
肥东县|
阜新市|
安国市|
西宁市|
龙山县|
沂水县|
介休市|
巨鹿县|
盈江县|
九寨沟县|
衡山县|
永丰县|
皮山县|
英吉沙县|
理塘县|
肇州县|
闻喜县|
郸城县|
北票市|
宜宾县|
枝江市|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