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今年農歷正月十三至十七元宵節期間我們親友4人參加了廣州出發的一個小型攝影團,到潮汕地區觀看民俗活動。每天活躍在不同的鄉間,看到了形式多樣的潮汕元宵游神民俗活動,大開眼界,感覺新鮮,十分開心的一段旅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本集主要記錄的是正月十七在揭東與澄海看的兩處擺大羊、擺大豬及巡游的慶典活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潮汕“擺豬羊”是一項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主要存在于揭東縣新亨鎮碩聯村等部分地區,是此地的村民每年農歷正月十六、十七敬奉財神趙公明和關公的一項歷史悠久的當地民俗文化活動。由碩聯村屬下十個自然村(俗稱十社)輪流主辦,每個自然村十年輪到一次擺豬羊活動。村民通過每年擺豬羊一系列民俗活動,慶祝過去一年生活富足安康,同時祈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生意興隆、吉祥好運、生活美滿。此民俗已列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碩聯村擺豬羊習俗起源于公元16世紀(明朝中期)。16世紀時,工商業的發展,使一些族姓成為大戶人家,他們出于對生意興隆的期盼以及調和與周圍鄰里其他族姓的關系,自養自宰大豬或肥羊擺于神臺前,供奉財神趙公明和關公,敬神完畢后分給鄰里和親戚朋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族姓不斷加入聚居,他們也入鄉隨俗,各家各戶都有能力擺豬羊祭拜財神,20世紀初的清末至21世紀初,碩聯村逐步發展成52姓氏20社(自然村),為減輕負擔,村里長者約定其中10個較大的社每年輪流擺豬羊,使這一獨特的民俗延續下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湊到“十年輪值喜捐芳名榜”前看了看,有個人捐款、有伉儷捐款、有新丁捐款,有幾百幾千的、有幾萬幾十萬的,都是對老爺的一片誠心。除了捐款,想在游神隊伍中扛五龍旗、挑花籃等等都要競價,抬老爺的價格最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每年的主辦社在前一年就開始籌備,自養大豬肥羊,到正月十 五元宵節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宰殺大公豬大公羊,然后將其擺在“卉”字型木架上,豬口、羊口塞上桔子,豬身、羊身貼著“吉”字或雙喜字樣,寓意吉祥好運。全村有近千頭豬羊分幾個場擺,場面十分壯觀。活動過程中還舉辦舞獅、標旗鑼鼓隊、潮劇演出、賽花燈等文藝活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舉辦時間與形式:由碩聯村屬下十個自然村輪流主辦,每個自然村十年輪到一次。通常在每年農歷正月十六、十七舉行。活動期間,村民們會將自家養得最肥美的豬羊宰殺后,擺在特制的架子上展示。這些豬羊嘴里通常會含著一個大桔,寓意著新年大吉大利、事事如意。豬羊的擺放位置、數量甚至顏色等都有一定講究,在風水學中,被認為暗藏著村民們對財富和好運的追求。例如,擺得越多、越整齊,來年的財運就可能越好。現場豬羊眾多,往往形成頗為壯觀的場面,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禮,每年這兩天,整個村莊都會被擠得水泄不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一民俗活動不僅是對傳統農耕文化中牲畜養殖成果的展示和慶祝,也體現了潮汕地區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宗族團結、鄉村和諧的重視。它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和民間信仰,通過世代傳承,成為當地獨特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寄托,對于增強社區凝聚力、傳承地方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擺豬羊”活動也逐漸成為當地一張特色文化旅游名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關注潮汕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出丁頭、擺大豬",按照傳統,凡家中有當年24歲男丁的,都要在這天奉上親手養大的肥豬,把豬宰殺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擺出來比賽。賽大豬的習俗從農耕時代延續到了互聯網時代,讓24歲的男丁在家養豬這事兒不靠譜了,現在的大豬基本都是向養殖戶購買的,不拼力氣拼財力,敬老爺、圖喜氣,祈求新的一年百業興旺、財源廣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主人把宰殺好的豬羊擺在“卉”字型木架上,四只腳和尾巴貼上紅紙,口里塞一個大大的桔子,桔,同吉。“卉”字架上都貼有紅標簽,寫著主人的名字,方便各家辨認自己的供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擺過神前、參加過比賽的豬羊都是要吃掉的,或送給親朋,這是福氣,不可以丟,好好清洗,吃不完的做成腌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豬啊羊啊整整齊齊地趴在木架上,朝著同一個方向,高昂著頭。外來的游客興致勃勃地穿行在供桌間,欣賞、贊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潮汕人不怕露財,擺神前就是一個大型集中炫富現場,我富說明我能干,我富我光榮。而碩聯村,除了游神,更出名的是他們的“神前”。神前是指在祠堂的神像前面擺放八仙桌,供奉五牲、甜粿、紅桃粿、煙酒茶…,碩聯村的神前除此之外還有由上百頭嘴含大桔、腳纏紅紙的豬羊組成的方陣,蔚為壯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0年才能輪值一次的擺大豬、大羊,是顯示村落家族實力的時候到了,主辦村必定不惜重金、全村投入,極盡隆重。神前擺放的東西越來越高級、昂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豪氣的神前擺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趣的是,當地還流傳著一句俗語:“十六十七,下埠擠逼。”這句話形容的就是“擺豬羊”活動的火爆場面。每年正月十六、十七這兩天,整個村莊都會被前來觀禮的游客和村民擠得水泄不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還有木偶戲的助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村民們的豐盛午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午餐后開始游神,也叫營老爺,碩聯村信奉的是趙公明和關云長,一文一武兩位財神老爺新年里巡視人間,護佑眾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鼓樂齊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參與游神的隊伍很長,有老人協會的長者們、年輕人的樂隊,鼓鑼隊,旌旗隊,小女孩的花籃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個小姑娘打扮的是一位6歲小男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擺大豬、營老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神隊伍會游遍所屬的村巷鎮道。商家準備的鞭炮鋪了一地。那一天,整個鎮鄉都是炸街的鞭炮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網上有這樣的說法:天庭GDP的60%是潮汕人貢獻的,40%是閩南人貢獻的,此話不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次新年元宵期間到潮汕湊熱鬧看游神的5天的行程結束。看到之前從沒看過的英歌舞、燒火龍、跳火堆、賀燈游、穿蔗巷、擺大豬、各式各樣的迎老爺游神…,各村鄉的年俗一個比一個精彩,看得人熱血沸騰,精神飽滿,真不枉此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圈走下來,我倒是很喜歡潮汕,有所敬畏、信仰篤定、家族團結、勤勞致富。中國最燃的年俗在廣東,在潮汕!值得來見識一下,感受一下,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這是我們中國人團結、勇敢、勤勞致富精神的根!</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库车县|
民和|
彰化市|
商城县|
邯郸县|
苗栗县|
罗城|
慈溪市|
江永县|
建昌县|
嘉兴市|
淮北市|
永新县|
湖口县|
安福县|
黑龙江省|
德化县|
舒城县|
宿迁市|
哈尔滨市|
赣州市|
宁城县|
成安县|
大理市|
清远市|
林州市|
靖江市|
西丰县|
连南|
惠水县|
清远市|
阳城县|
莎车县|
阳信县|
建昌县|
三亚市|
南城县|
阳原县|
乐山市|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