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的父親郇振中和母親賈志新

郇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郇江</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目錄</b></h3> 前言<br> 一、郇振中和賈志新的生平簡介<br> 二、郇振中和賈志新的照片<br> 三、郇振中陪同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的照片<br> 四、郇振中和賈志新參與研制的飛機<br> 五、永遠緬懷慈父郇振中和慈母賈志新<br> 結束語<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言</b></h3> 父親郇振中和母親賈志新曾投身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是新中國軍事工業和航空工業的老戰士,為實現航空強國的理想奮斗終身。緬懷他們和紀念他們,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為祖國的強盛和人民的幸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為此我編寫了《我的父親郇振中和母親賈志新》圖文,回顧他們的一生,永遠懷念和緬懷他們。 <b>一、郇振中和賈志新的生平簡介</b> 1984年初攝于昆明,父母的最后一張合影 <b>(一)郇振中的生平簡介</b> 郇振中,江蘇省東海縣人,生于1919年10月。1938年2月到達延安參加革命,193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陜北期間,曾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衛四團文書、干事、八路軍留守兵團文工團政治協理員、陜甘寧邊區軍工局煉鐵部黨總支書記等職。1946年5月隨部隊挺進東北開展工作,先后任東北野戰軍軍工局軍工六廠政委、政治部組織科長、人事處副處長、干部處副處長等職。1952年5月調航空工業局任人事處處長。1954年底調到沈陽飛機廠(國營112廠)任人事教育副廠長。1957年9月被選送到北京航空學院干部班學習三年。1960年底畢業后被分配到哈爾濱飛機廠(國營122廠)任總工程師、生產技術副廠長。1963年底調哈爾濱東安發動機制造廠(國營120廠)任廠長。1970年3月至1972年11月,受航空工業部委托到江蘇省協助地方發展航空工業。1972年12月回哈爾濱飛機廠工作,先后任革委會主任、黨委副書記、公司顧問等職。1989年7月在哈爾濱病逝,享年70歲。 <b>(二)賈志新的生平簡介</b> 賈志新(曾用名賈文芳、賈芝馨),山西省右玉縣人,1925年12月18日出生于殺虎口鎮。1931年至1937年在右玉縣殺虎口鎮小學讀書。1941年2月到延安參加革命,194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到延安后先后在延安陜北公學、延安大學中學部學習。1942年6月至1946年5月在延安中共中央醫院任護士。1946年6月離開延安,8月來到東北工作,曾任東北民主聯軍軍工部衛生科護士長,東北軍工部六廠醫務室司藥,東北軍工部衛生處材料科科員,東北工業部兵工局干部子弟學校校長和幼稚園園長等職。1957年7月至1960年10月在沈陽航空工業學校干部特別班(大專)學習。畢業后在沈陽飛機制造廠(國營112廠)工作,任45車間黨支部副書記、車間副主任。1961年3月后在哈爾濱飛機制造廠(國營122廠)工作,曾任沖壓科科長、中心試驗室黨支部書記、設計所教導員、技術黨總支書記、工藝黨總支書記等職。1984年2月8日因病逝世,享年59歲。 <b>二、郇振中和賈志新的照片</b> <b>(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b> 我的父親郇振中1919年10月出生于江蘇省東海縣牛山鄉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里,他是家中的長子。郇振中上學比較晚,小學是在本村的郇圩小學讀書。郇圩小學歷史悠久,創辦于1905年,是郇華民的父親郇愷元創辦的,當時叫“文昭學堂”。郇華民是郇振中的長輩,是郇圩小學的出資人和校長,也是郇振中的革命引路人。 郇振中與郇圩小學的畢業同學在教室前合影,攝于1936年冬。<br> 左起:劉鳳錦、郇常明、郇震、郇甲龍、郇盛寶(郇振中)、郇淑華(郇振華)。其中劉鳳錦、郇震、郇振中、郇振華等人在抗戰中先后參加了革命。<br>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1937年12月,“東海抗日義勇團”決定,由郇華民、李立沼、李素英、郇振中4人去西安繼續找黨。當時郇振中剛滿18歲,正在東海中學(東海師范)讀書。郇華民一行4人爬上火車(悶罐車),不畏嚴寒,歷盡艱險,于1937年12月22日(冬至)到達西安。 八路軍留守兵團政治部組織部部分干部合影,1941年8月攝于延安,總政電影團攝。左一郇振中,左二吳光遠(延安留守兵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 1945年7月7日郇振中和賈志新在延安結婚,那天是抗日戰爭爆發8周年紀念日,可見抗日戰爭在他們心中的地位。當時郇振中是陜甘寧邊區軍工局煉鐵部黨總支書記,賈志新是延安中共中央醫院的護士。 郇振中和賈志新的結婚照,左賈志新、右郇振中。1945年7月7日攝于延安,徐肖冰拍攝。 1945年秋攝于延安,左起郇振中、賈志先、賈志新。賈志先和賈志新是延安中共中央醫院的護士。 父母在家中請朋友吃餃子,1946年初攝于延安文化溝。左前:王向前(康立生);右前:駱行;左后:賈志新(賈芝馨);右后:郇振中。 賈志新、王向前和駱行三人都是延安中央醫院的護士,她們也是好朋友,建國后也一直互相交往。<br> 本照片收集自金星著的《親歷延安歲月 延安中央醫院的往事》。該書中寫道:“我幾次拜訪駱行,她都說起到朋友家吃過一頓餃子的故事。在延安能吃頓餃子可是不容易,確實能讓人記憶一輩子。過了很長時間,有一天駱行特別高興地打電話告訴我‘金星啊’,我找到我們吃餃子的照片了。”“只見四人坐在窯洞里,窯洞中間掛一布簾,顯然這是一間里面睡覺,外面辦公的兩用窯洞,自制的木頭床也能當沙發,木凳也能當桌子。大家端著飯盆,美滋滋地吃餃子時,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原來,駱行借休息日,走到文化溝煉鐵廠,見到郇振中、賈芝馨、王向前,老朋友見面就跟過年一樣,大家動手包餃子。”<br> 歡送張松濤到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工作,1946年3月10日攝于延安。<br> 前排左起:賈志新、張松濤的孩子、賈志先(張松濤的妻子);后排左起:郇振中、張松濤的同事、張松濤。<br>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即決定進軍東北。1946年5月我的父母隨部隊從延安出發,途徑晉西北、張家口、承德、赤峰、白城子、齊齊哈爾等地,于同年8月到達哈爾濱市,被分配到東北人民自治軍軍工部工作。 郇振中和賈志新,1946年8月攝于吉林省圖們市。 賈志新,1946年冬攝于吉林省圖們市。 賈志新和郇振中,1947年攝于吉林省圖們市石峴鎮東北軍工部六廠。 東北軍工部部分人員在琿春辦事處辦公室前留念,1949年1月5日攝于琿春。<br> 左一郇振中、右三賈志新。郇振中頭戴狗皮帽子,腿上打著綁帶,是當時東北野戰軍的冬季的標準服裝。<br> 1948年11月2日沈陽市解放,東北軍工部機關和工廠于1949年1月份開始從吉林省琿春縣遷到遼寧省沈陽市。<br> 在琿春除了艱苦而緊張的工作,以及勝利的喜悅之外,郇振中的長子郇森于1947年2月在圖們市石峴出生,次子于1948年12月在琿春出生,。<br> <b>(二)在沈陽工作和生活時期</b> 1950年初攝于沈陽,左起:郇江、賈志新、郇運龍(郇振中的父親)、郇森、郇振中 1950年初攝于沈陽住宅的陽臺上。 1950年春攝于沈陽,郇振中和賈志新在居住的院內。<br> 郇振中的家在沈陽市和平區和平大街五段,在東北兵工總局大院附近。<br> 1950年春攝于沈陽,左起:郇振中、郇江、賈志新、郇森 1951年初攝于東海縣火車站附近,左郇振中、右郇華民。 這次回鄉探親是郇振中1937年底離家到延安參加革命后第一次回鄉探親,同行的還有郇圩小學同學和堂妹郇振華。郇振華1939年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在新四軍、抗大分校工作,回東海時任大連市委黨校宣傳科長。 1951年初攝于郇圩,郇圩是郇振中的家鄉。郇振中拍攝,右側觀看的是郇振華,趕車的是郇振中的弟弟郇勝言,在車前面坐的女孩是郇振中的妹妹郇淑清。 1952年夏攝于沈陽,左起郇振中、郇江、賈守忠(賈志新的父親)、郇森、賈志新 賈守忠,山西省右玉縣人,1937年12月在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和右清縣右一區區委書記、右一區區長、和右清縣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長、右玉縣稅務局局長、民政科副科長、糧食科科長、長城人民公社黨委書記、中共右玉縣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等職。 延安時期的好友在沈陽團聚,1953年攝于沈陽。左起吳廣文(沈陽軍區工程兵司令部參謀長)、賈志新、夏克(吳廣文的妻子)、夏妮妮、郇振中、郇江、張松濤 1954年春攝于沈陽住宅院子外,左起郇江、郇振中、郇極、賈志新、郇森。1953年8月郇振中的三子郇極在沈陽出生。 郇振中和賈志新,1955年春天攝于郇振中家的院子內,郇振中從北京回到沈陽工作。 1955年夏攝于沈陽和平廣場,左起郇振中、郇森、郇江、郇極、賈志新 全家合影,1955年春攝于沈陽。左起:郇森、郇振中、郇極、賈志新、郇江。 1956年春攝于沈陽李桂林家。左起賈志新、郇極、郇振中、李桂林、李桂林的夫人 李桂林,湖南平江人,少將軍銜,曾任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是父親在延安八路軍留守兵團工作期間的老上級。 1957年秋攝于沈陽市和平大街五段一里10號院門口<br> 前排左起:郇極、郇江、郇森;后排左起:賈志新、霍一華(郇振中的母親)、郇振中<br> 1957年五一節攝于沈陽北陵公園,郇振中家庭和在沈陽飛機廠工作的蘇聯專家家庭的合影 1957年五一節攝于沈陽北陵公園,左起:郇江、郇森、賈志新、郇極、郇振中 1960年7月攝于母親的家鄉山西省右玉縣殺虎口鎮 前排左起:賈和平(賈化民的兒子)、郇極;中排左起:賈守謙(賈守忠的弟弟)、賈守忠(賈志新的繼母)、邢金霞;后排左起:賈化民(賈志新的哥哥)、郇森、郇江、賈志新。 <br> 離開沈陽飛機廠時父親的留影,1960年12月攝于沈陽北陵公園。<br> 離開沈陽前的留影,1960年12月攝于沈陽。 離開沈陽時的全家合影,1961年春節期間攝于沈陽家院墻前,左起:郇森、郇振中、郇極、賈志新、郇江。 春節假期一結束,我們全家六人——父母、奶奶和我們兄弟三人告別沈陽市去哈爾濱市。從1949年1月到1961年2月,我們家在沈陽市住了13年,沈陽給我們全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沈陽的的生活是全家最感溫馨的日子。 <b>(三)在哈爾濱工作和生活時期</b> 1960年底我父親郇振中帶著周總理蓋章任命他為國營一二二廠總工程的任命書來到哈爾濱飛機廠工作的,后因工作需要他擔任了生產技術副廠長。 1961年郇振中在哈爾濱飛機廠辦公室工作照 郇振中與直-5飛機合影留念,1963年攝于哈爾濱飛機廠機場。 1963年父母在哈爾濱市平房區友協街252樓的合影。我家在此居住了4年 1963年攝于252樓,前排左起:郇極、霍一華、賈志新;后排左起:郇淑清(父親的妹妹)、郇振中、郇森、郇江 1966年7月攝于哈爾濱平房區保國街,左起:賈志新、郇淑清、顧正芳(郇淑清的丈夫)、郇振中 1969年春攝于哈爾濱市松花江畔 1969年春攝于哈爾濱市平房區保國街 1970年3月上旬攝于北京天安門廣場 1970年3月父親郇振中作為三機部代表到江蘇省協助江蘇省生產制造直-6飛機,在江蘇省工作近4年。 1972年春節在家中合影 1972年春節在室外合影 父母與郇振中的弟弟郇勝言合影 父母與賈志新的哥哥在松花江畔合影 父母在松花江江橋旁合影 1978年春節攝于哈爾濱平房區保國街的家中 1979年春節攝于哈爾濱保國街家中,前排左起:賈志新、郇振中、郇極;后排左起:吳雅君(郇森的妻子)、郇森、郇江、唐曉青(郇極的妻子) 1980年秋攝于哈爾濱飛機制造廠的候機樓上 1981年6月父親在江蘇省東海縣合影,左起:李鐵民、郇華民、李立沼、郇振中,他們4人都曾在1937年末到西安找黨組織, 郇振中在哈爾濱飛機廠的職工大會上 郇振中和賈志新,1982年五一節攝于哈爾濱飛機廠招待所院內 郇振中和賈志新,1982年五一節攝于哈爾濱飛機廠招待所院內 1982年五一節攝于哈爾濱飛機廠招待所小花園,左起:郇森、賈志新、郇振中、郇江 1982年五一節攝于哈爾濱飛機廠招待所小花園,左起:郇文龍(郇森的兒子)、郇森、賈志新、郇振中、郇江、郇金蕊(郇江的女兒)、金珉(郇江的妻子) 1982年底郇振中赴法國考察海豚直升機情況 賈志新,1984年1月攝于昆明 郇振中離休后在家中 <b> 三、郇振中陪同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的照片</b> 哈飛即哈爾濱飛機制造廠,哈航發即哈爾濱航空發動制造廠,以下簡稱兩廠。我父親郇振中1961年至1989年在兩廠工作和生活了28年,他曾先后擔任過哈飛的總工程師、生產技術副廠長,哈航發的廠長,哈飛的革命委會主任、黨委副書記、顧問等職。他收集和珍藏了陳云、賀龍、葉劍英、周恩來、彭真、劉伯承、朱德、董必武、鄧小平、李富春、劉少奇、陳毅、李先念、羅瑞卿、王震、許世友等16位新中國第一代黨政軍領導人在1978年前視察兩廠的照片,看到這些照片就會深深感到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對新中國航空工業的重視以及對兩廠航空人的關懷、鼓勵和鞭策。<br> 下面的照片是1962年至1978年前我父親郇振中親自陪同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周恩來、朱德、董必武、劉少奇、陳毅、劉伯承、葉劍英、彭真、李先念、羅瑞卿、許世友等11人的視察兩廠的照片。<br> 1962年6月10日,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元帥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左起葉劍英、梁洪濤(哈飛廠長)、郇振中(哈飛生產技術副廠長)、王福海(哈飛黨委書記)。 1962年6月10日,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元帥視察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左一齊志焜(哈飛副總工程師)、左三葉劍英、右二郇振中。 1962年6月20日,周恩來總理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左一齊志焜、左二郇振中、左三周恩來、右一王福海 1962年6月20日,周恩來總理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左周恩來、右郇振中。 1964年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北京市市委第一書記彭真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和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右二彭真、右三郇振中(哈航發廠廠長)。 1964年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北京市市委第一書記彭真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和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右二彭真、右三梁洪濤(哈飛廠廠長)、左二郇振中。<br><div><br></div> 1964年6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劉伯承元帥分別視察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左二郇振中、左三劉伯承。 1964年6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劉伯承元帥分別視察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右一劉伯承、右二郇振中 1964年7月4日,朱德委員長和董必武副主席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和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左二朱德、右一董必武、右二郇振中 1964年7月4日,朱德委員長和董必武副主席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和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左二朱德、左四郇振中、左五董必武。 1964年7月4日,朱德委員長和董必武副主席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和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觀看直5機飛行表演。左一王福海、左二梁洪濤、左三朱德、左四郇振中、左五董必武。 1964年7月27日,羅瑞卿總參謀長視察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左一邵汝群(哈航發黨委書記)、左二郇振中、左四羅瑞卿。 1964年7月27日,羅瑞卿總參謀長視察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右一羅瑞卿、右二郇振中。 1964年10月4日,李先念副總理陪視察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左一胡錫川(哈飛總工程師)、左二李先念、左三李范五(黑龍江省省長)、右三郇振中、右二楊振隆(哈飛政治部主任)。 1965年10月9日,劉少奇主席、陳毅副總理陪同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參觀哈爾濱飛機廠、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右一梁洪濤、右二劉少奇、右三西哈努克、左三陳毅、左二胡錫川(哈飛總工程師)、左一郇振中。 1966年5月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左二周恩來、左一郇振中、左三欒云東(哈飛總裝車間主任)。 1966年5月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左三周恩來、右二郇振中 1975年前后中央軍委常委、副總參謀長許世友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左一耿濤(哈飛黨委書記)、左二許世友、右一郇振中(哈飛革命委員會主任)。 1975年前后中央軍委常委、副總參謀長許世友視察哈爾濱飛機廠。左一耿濤(哈飛黨委書記)、左三許世友、右一郇振中(哈飛革命委員會主任)、右二孫肇傾(哈飛副總工程師)。 因為我父親在延安工作了近十年,在延安見過許多中央領導,也親自聆聽過一些中央領導的報告,因此每逢曾在延安工作過的中央領導來廠視察,總會讓他陪同;另外他又是在北京航空學院干部班畢業的,懂得飛機制造原理和生產技術,因此在陪同領導視察時他也是一個非常內行的講解員。 軍工即國防實力是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最重要的保障之一,歷屆黨、國家和軍隊的領導人都非常關心和重視它的發展。我的父親和母親曾在航空工業的第一大廠——沈陽飛機廠工作了近8年,期間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董必武、鄧小平、賀龍、羅榮桓、聶榮臻、葉劍英、陳毅、李富春、薄一波、彭真等也曾到廠視察。 我作為沈陽飛機廠、哈爾濱飛機廠、哈爾濱航空發動機廠的職工子弟,以及哈爾濱飛機廠的員工,也感受到了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這是對所有新中國航空工業員工的巨大關懷、鼓舞和鞭策,也為此感到非常光榮和責任重大。 <b> 四、郇振中和賈志新參與研制的飛機</b> 我的父親和母親在航空工業工作的37年中,經歷了新中國航空工業的初創與快速發展、波折與緩慢發展,以及恢復與振興發展三個階段,參與研制的飛機主要有殲-5飛機、直-5飛機、轟-5飛機、直-6飛機、水轟-5飛機、運-11飛機、運12-飛機和直-9飛機。 殲-5飛機 殲-5的研制從1954年10月開始。1956年7月19日,沈陽飛機廠試制的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殲-5(仿米格17-F)首飛成功。 直-5飛機 1958年12月14日中國第一架直升機直-5(仿制蘇式米-4直升機)在哈爾濱飛機廠首飛成功。1959年定型投產。 轟-5飛機 1963年1月開始研制,1966年9月25日在哈爾濱飛機廠首飛成功。轟-5是根據蘇制伊爾—28轟炸機進行局部改進設計的中國第一種雙發噴氣亞聲速輕型戰術型轟炸機。1973年6月27日,1974年6月17日,空軍航空兵駕駛轟5飛機成功空投核彈。 直-6飛機 我國自行設計和制造的新型直升機,1966年12月10日,哈爾濱飛機廠試制的第一架渦軸直升機直-6首飛成功,該機在直-5基礎上改型設計,是中國向渦軸化探索,自行研制直升機的一次嘗試。 運-11飛機 1974年4月底,多用途小型運輸機運-11在哈爾濱飛機廠開始試制,1975年12月30日,哈爾濱飛機廠研制的小型多用途運輸機運-11首飛成功。 水轟-5飛機 1976年4月3日,荊門水上飛機設計研究所、荊門水上飛機廠和哈爾濱飛機廠試制的水轟-5飛機,在湖北首飛成功。該機是一種全天候、亞聲速、反潛飛機。 運-12飛機 1982年7月4日運-12飛機在哈爾濱首飛成功。運-12飛機是哈爾濱飛機廠在運-11飛機基礎上進行深入改進研制的輕型雙發多用途運輸機,可用作客貨運輸、農林作業、地質勘探、海洋監測和行政專機等。外銷非洲、澳洲、美洲、亞洲、北美洲的許多國家。 直-9飛機 直-9飛機是引進法國“海豚”直升機及與之配套的“阿赫耶”發動機制造技術,由哈飛公司、南方公司等單位共同制造生產的雙發多用途直升機。1980年開始研制,1982年7月16日第一架機實現首飛。1993年獲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航空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父親郇振中曾擔任直-9飛機的顧問,這既是上級的信任,也是他的愿望,他希望為我國直升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999年以后中國航空工業已經在崛起與跨越式發展時期,目前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 <b> 五、永遠緬懷慈父郇振中和慈母賈志新</b> 父母病故后他們的骨灰曾安放在哈爾濱市向陽山革命公墓。 哈爾濱市向陽山革命公墓山頂 俯瞰哈爾濱市向陽山革命公墓山下 1993年8月10日,我父親和母親的骨灰從哈爾濱向陽山革命公墓遷移到父親郇振中的家鄉江蘇省東海縣郇圩,在郇振中父母的墓旁安葬。 1993年8月10日攝于父母墓前。后排左起:郇淑清(郇振中的妹妹)、郇振明(郇振中的弟弟)、郇勝語(郇振中的弟弟);前排左起:郇極、郇江 郇振中和賈志新之墓 為了學習、繼承、發揚和宣傳郇振中和賈志新的革命精神,我把他們的簡歷也上傳到《烽火HOME》網站上了,該網站是是以革命人物數據庫自助建設為基礎核心的多功能紀念與交流平臺,該平臺可以為革命前輩申請創建(或入駐)人物主頁,整理革命履歷,發布紀念文章。《烽火HOME》的寄語是:“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民族永遠是一盤散沙;一個缺乏信念傳承的家族難以興旺。”現在你在手機和電腦百度收索引擎上輸“烽火 郇振中”、“賈志新”就能看到他的革命履歷。 2022年清明節前夕,為了解決在疫情期間外地家人不便于到我的父母目的現場掃墓的問題,我在《天堂網上》成功建立了《慈父郇振中和慈母賈志新雙人紀念館》。這也是響應國家的倡導——開展網絡祭掃、“云祭掃”。網絡祭掃、“云祭掃”,它可以讓居住在較遠地方的家人隨時隨地緬懷祭掃,它可以讓后人通過網絡對其先祖的生平以及音容笑貌有著詳盡而直觀的了解。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掃墓是值得采取的祭掃方式。 在手機或電腦百度收索引擎上輸入“天堂網 郇振中”或“天堂網 賈志新”后搜索到的頁面。 我的慈父和慈母不光對他們的三個兒子有養育之恩,也是他們的榜樣和導師,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希望后代們學習和繼承他們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結束語</b></h3> 清明掃墓的意義和目的是:緬懷先人,表達敬意;傳承家風,弘揚祖德;家族團聚,增強凝聚力;教育后代,培養感恩之心;文化傳承,增強文化認同等。在2025年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我編寫了《我的父親郇振中和母親賈志新》圖文,并打印成《美篇書》,以示我的感恩之心和懷念之意。 此外我也準備將此《美篇書》送給郇振中和賈志新的一些親友、以及有關單位,作為歷史資料保存,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前幾年我先后寫了和打印了《我的父親郇振中》、《我的母親賈志新》和《郇振中和賈志新家庭-家庭老照片及其背后的故事一》三本《美篇書》,本次寫的《我的父親郇振中和我的母親賈志新》是吸收了三本《美篇書》的精華而編制的。為了趕在清明節前印出來,我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完成,因此書中的內容、年代和文字等可能會有些不足和錯誤,請諒解。 郇江<br>2025年3月11日于上海<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方正县| 北海市| 鸡东县| 仲巴县| 九龙城区| 延安市| 金平| 陵川县| 抚远县| 蒙城县| 浠水县| 简阳市| 资阳市| 松潘县| 渑池县| 夏邑县| 东乡县| 郧西县| 东阿县| 汤阴县| 察隅县| 武邑县| 宣汉县| 卢湾区| 吉林省| 大埔县| 池州市| 和政县| 辽宁省| 中卫市| 凤凰县| 铁岭市| 西吉县| 林州市| 白沙| 焦作市| 沙雅县| 丹江口市| 广灵县| 塘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