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炳錚先生近照 種炳錚,別署秉正、鐵聲,號“琴硯齋主人”。1948 年 8 月生于濟南。幼得種魁夫老先生家傳,后師從張培志、朱復戡、魏啟后諸大家,精習碑帖金石骨簡七十載不輟。1991 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br> 炳錚先生少年得先師張培志指導,習《韓仁銘》及《曹全碑》《張遷碑》《夏承碑》《楊統碑》等兩漢刻石,筑雄厚健韌之基礎;青年習《急就章》《出師頌》等,并從簡牘帛書等漢隸原生態際會古人,“解散隸體簡略并快寫之”十余載,每將激情傾諸波磔。后得朱復戡先生教導“取法乎上”,溯篆籀甲骨沉浸之,悟“草由篆出”法;居徐州時,兼得黃龍先生授“中鋒側用”法,終成“大草神形從碑帖金石骨簡雜糅化生,亦不失晉人格轍”的獨特習書路徑。六十后自謂,作書“以篆養隸,以隸養草,以草養楷,諸體哺草”。其七十后大草,筆簡意醇且勢圓氣暢、儀態癡醉而法度精熟,得流轉天成之妙。<br> 2010 年《中國報道》專評種炳錚大草云:種氏之大草,不是書法的品種變異,而是書藝的“革命”結果,是融匯了足種足質足量的原料,充分冶煉至“純青”的書法幻形,雖“搗麝成塵香滅”,但“揮灑不見八法功”。可由種氏大草悟杜工部詩“草圣秘難傳”之“秘”所由來,及宗炳所言“吾復何為哉,暢神而已”。2024年《種炳錚先生習書六十載書展》在魏啟后藝術館隆重舉辦,呈奉種氏精品 60 余幅,受到書道同仁和各界好評。 相關視頻 此地傳為將軍第,末谷曾建借書園。題刻于濟南市五龍潭公園 半湖月色偏宜夜,十里荷香己欲秋。題刻于濟南市大明湖風景區超然樓 I對聯:和順親民三朝相,清.廉睿智第一臣。題刻于濟南市大明湖風景區南岸晏公詞堂 七十二泉記,郝植恭文。題刻于柳埠袁洪峪原韓復榘別墅 “三洲感應”題刻于柳埠神通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城县|
乌拉特前旗|
赣州市|
崇左市|
祁东县|
北流市|
遂平县|
金乡县|
喀喇沁旗|
乌鲁木齐市|
吴桥县|
内黄县|
黎平县|
塘沽区|
登封市|
常山县|
沂水县|
南平市|
永州市|
普宁市|
泸西县|
商水县|
阿克|
建湖县|
绩溪县|
嵊州市|
客服|
泾源县|
周口市|
那曲县|
克东县|
丹棱县|
富宁县|
襄汾县|
阿合奇县|
嘉峪关市|
宽甸|
武定县|
塔城市|
肇源县|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