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江西的東南一隅,有一座被歲月溫柔以待的古城——贛州,它還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江南宋城”。江南宋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晉永和五年(公元349年)。那時,贛州還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一座繁華的古城。到了唐末五代時期,盧光稠起兵占據贛州,將古城面積擴建至3平方公里,從此奠定了贛州古城的框架。而到了宋代,贛州城更是迎來了文化和經濟的空前繁榮,成為了當時全國著名的36座大城市之一,因此得名“江南宋城”。</p> <p class="ql-block">贛州古城位于章水和貢水交匯處的三角洲上,和重慶很像,只是這里沒有那么多的山,地勢相對平緩。章水和貢水交匯后就是贛江,贛江的“贛”字中,正好包含有“章”、“貢”二字。贛州原本叫虔州,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因“虔”有“虎”頭,朝廷認為不太吉利,去掉“虎”的頭部,只留下“文”,再與章、貢二字組合,得到“贛”,贛州之名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今年2月6日,我走進了這座承載著千年歷史與文化的古城,穿越時空,來感受那份獨特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首先來到江南宋城的四賢坊和軍門樓。四賢坊是一座石牌坊,前面立有這四位賢人的雕像,他們是:趙抃、劉彝、周敦頤、文天祥。這四位賢人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他們都是宋人,二、他們都是名人,都曾在贛州為官。</p> <p class="ql-block">趙抃像。趙抃在當虔州知府時鑿通了贛江險灘。</p> <p class="ql-block">劉彝像。“行千里路,讀萬卷書”這句名言就出自劉彝。劉彝在任虔州知府時,主持修建了中國古代最早的城市排水系統福壽溝。依靠福壽溝,贛州古城幾乎每年都“雨而不澇”,這在全國古城中是非常罕見的。</p> <p class="ql-block">周敦頤像。周敦頤與贛州淵源頗深,先后擔任了南安軍(今大余縣)司理參軍、虔州(今贛州)通判。他平反冤獄、推行教化、講學授徒,深受百姓愛戴。</p> <p class="ql-block">文天祥像。文天祥少年時期在贛縣求學,中年任贛州知州,在生命的盡頭經過贛江十八灘贛縣灘頭……贛縣,貫穿著文天祥的一生。文天祥的精神品質,也影響了歷代贛縣人。</p> <p class="ql-block">軍門樓。贛州古城之所以取名江南宋城,大概就是因為這座城池始興于宋吧。軍門樓附近,也有一些古跡,但可供參觀的不多,只有一處會昌學公館和宋城文化研究院,可以看看。其它都被改造成了各種營業場所,成了休閑消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看過四賢坊和軍門樓,便來到旁邊的田螺嶺,去尋找郁孤臺,這是贛州古城中最吸引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郁孤臺,是贛州古城中的標志性建筑。它位于老城區西北部的賀蘭山巔,因樹木蔥郁,山勢孤獨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郁孤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歷經多次廢興,但始終屹立不倒。這里曾是歷代名人如李渤、蘇東坡、辛棄疾等留下詩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辛棄疾,他在贛州任職時,曾登上郁孤臺,俯瞰贛州古城全景,心中涌起無限感慨,于是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每當讀到這首詞,我們都能感受到辛棄疾那份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手書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詞匾。</p> <p class="ql-block">“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p> <p class="ql-block">周敦頤在贛州展覽館,坐落于江南宋城田螺嶺7號,臨近郁孤臺,建筑面積217㎡。展覽館共分為周子圣跡、道源南安、理學開山、千古名篇、通判虔州、清廉典范、余音不絕7個版塊。</p> <p class="ql-block">提起周敦頤,許多人都會想起《愛蓮說》,這篇傳世之作正是周敦頤在贛州任職期間創作的。</p> <p class="ql-block">他一生致力于追求真理、弘揚儒學,是宋代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親自傳授程顥、程頤兩兄弟學問,二程自此“厭科舉之業,慨然有求道之志”,贛州亦成為理學的發源地。</p> <p class="ql-block">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保留得非常完好,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p> <p class="ql-block">贛州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客家文化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游客可以品嘗地道的贛南美食,欣賞客家山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贛州還是一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游客可以在這里接受紅色教育,緬懷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蔣經國舊居,位于贛州老城區北部建國路北端的這棟建筑,曾是蔣經國先生的住所。1940年至1945年,蔣經國先生是因為當過幾年贛縣縣長,所以與家人在這里生活了六個年頭。</p> <p class="ql-block">此處官邸是1940年蔣經國主持興建,依山傍水,環境優美。這是按照西方建筑特色建造的一個小別墅,面積為170多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魚鱗板墻,板瓦屋面。蔣經國與夫人蔣方良及兒子蔣孝文、女兒蔣孝章居住于此。</p> <p class="ql-block">舊居內有一塊"有功文教"的木匾,是蔣經國先生書贈給捐款一萬元,修建了安遠中學的江西安遠縣歐陽振先生的。</p> <p class="ql-block">現在舊居內有蔣經國在贛南主要事跡陳列、蔣氏夫婦臥室、三個保姆及孩子的寢室,蔣經國當年用過的物品陳列于其辦公室、居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為贛州市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古城墻沿河而建,城墻外側是寬闊的貢江,也是古城墻的護城河。</p> <p class="ql-block">沿城墻向北,在兩江交匯處的宋城墻上,看到了那座壯美的八境臺。</p> <p class="ql-block">八境臺和郁孤臺一樣,也為三層,但因為建在兩江交匯處,視野開闊,是贛州古城的最佳觀景平臺。</p> <p class="ql-block">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八鏡臺匾額。</p> <p class="ql-block">八境臺,則是贛州古城中的又一重要文化地標。它位于老城區東北隅的古城墻上,因登臺可覽贛州八景而得名。八境臺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八景”的所在地。登上八境臺,你可以俯瞰贛州古城的全景,領略山水田園之美和亭臺樓閣之秀。這里曾是文人墨客們吟詩作對、抒發情懷的好地方。想象一下,在宋代,那些文人墨客們站在八境臺上,遠眺贛州八景,心中涌起無限感慨,于是揮毫潑墨,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p> <p class="ql-block">臺的北側腳下有一個兩層半圓形建筑,這就是古城墻五炮城之一的八景臺炮城,是宋代古城墻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涌金門是宋代的碼頭,當時贛州發往北邊的貨物從章江、貢江的碼頭出發,從北邊過來的客與物,在溯贛江而上行了數日,往往是選擇在這第一碼頭涌金門上岸的。這里是贛州最繁華碼頭之一,商賈如云、錢財廣通,從這個意義上說,涌金門倒也取得名副其實。</p> <p class="ql-block">古人曾寫詩描述當時的贛州涌金門外之盛況:“八鏡臺前春水生,涌金門外萬舟橫。”</p> <p class="ql-block">從涌金門往貢水上游走,在建春門外就能看到一座古浮橋,始建于南宋,這是江南宋城另一處游人如織的地方。沿著浮橋,可一直走到河對岸。</p> <p class="ql-block">這座歷史悠久的浮橋,名為東河浮橋,也被稱為惠民橋。這座橋始建于宋乾道年間(1163-1173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盡管歷經滄桑,這座橋依然像一位堅韌的老人,昂首屹立在江邊,見證了贛州的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這座橋,它不是石橋、也談不上是木橋,而是由117只小木舟連接而成的橋!最神奇的是,這座橋還很先進。沒有船的時候人踩著橋過河;有船要通行的時候就拆了橋,妥妥地現實版“過河拆橋”啊。</p> <p class="ql-block">贛州古浮橋不僅是連接城鄉的紐帶,更是贛州市的一道獨特風景線。它與市內的古城墻、八境臺和涌金門等歷史遺跡一起,伴隨著贛江的濤聲,造福著贛州人民。</p> <p class="ql-block">看膩了城市的喧囂,就去贛州的灶兒巷感受古老街巷的魅力。灶兒巷歷史悠久,明代稱作姜家巷,清代形成街市,因很多住戶從事灶具生意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灶兒巷內有許多贛南客家古建筑和傳統民居,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筑,可以欣賞到精美的雕刻和裝飾,了解贛南客家建筑的特點和風格。</p> <p class="ql-block">灶兒巷內僅有一家餐廳,名為董府。環境很棒,是一座三進三廳的老宅,提供地道的江西菜,如荷包肉、寧都雞、艾米果、魚頭煲等。</p> <p class="ql-block">巷內建筑大多為危樓,年代久遠,看上去搖搖欲墜,墻壁斑駁,長滿青苔,營造出復古的意境氛圍,非常適合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鵝卵石路面下的排水系統。沿著古街的走向分布,并且利用地形的高低落差,使進入溝渠的水流可以迅速排出城外。城墻與福壽溝,如同贛州城的堅韌骨骼與流動血脈,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贛州人才守住這座千年宋城。今天的贛州古城,街巷格局仍承襲著宋代街道的走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运城市|
武穴市|
石城县|
通州区|
陇川县|
利辛县|
仁化县|
青海省|
峨山|
许昌市|
房产|
区。|
宣武区|
玉溪市|
平遥县|
三亚市|
石柱|
九江县|
周至县|
应用必备|
理塘县|
中卫市|
缙云县|
射洪县|
台东市|
吕梁市|
建瓯市|
六枝特区|
棋牌|
隆德县|
贵州省|
武安市|
农安县|
庐江县|
邹城市|
于田县|
孟连|
区。|
绵阳市|
德令哈市|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