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涪陵重慶行(8):渣滓洞?白公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第三次來這里了。每次間隔十幾年,而每次看過的感受都相同:莫忘歷史,堅定信念,致敬先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1年,一部以渣滓洞烈士為原型的小說《紅巖》問世。如果說那時我還小,不會讀書,那么,1965年另一部以紅巖英雄為主題的電影《烈火中永生》出現,我已是三年級的學生了。趙丹、于藍等扮演的許云峰、江姐等革命英雄,深入人心。紅色的基因在我幼年的心中埋下了種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這一代人是在革命英雄的事跡與精神的激勵和影響下長大的。 對英雄的崇拜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敵人的仇恨,構成我們意識形態的主要基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與竹梅乘坐地鐵來到重慶沙坪壩的歌樂山景區。這里已將渣滓洞、白公館、烈士墓和紀念館等連成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即便是旅游淡季,參觀者仍絡繹不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渣滓洞原為人工開采的小煤窯,因出產的煤炭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渣滓洞三面環山,地點隱蔽,地勢險峻。1943年國民黨軍統特務霸占渣滓洞煤窯,在此地設置看守所,使這里成為一座人間地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進渣滓洞,崗樓林立,灰墻灰瓦,籠罩著一種陰森森的氣氛。監獄分內外兩院,外院為刑訊室和特務辦公室,內院一樓一底16間房間為男牢,2間平房為女牢。牢房低矮,內里潮濕。這里曾關押過眾多革命者以及進步人士,包括我們熟悉的江姐、許建業、何雪松、“小蘿卜頭”一家人等,最多時達300余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間黑暗的牢房里,都陳列著先烈的生平事跡,他們的年齡大都二三十歲,有的留下了照片,有的連照片都沒有留下,應該放照片的地方是空白。實在令人心酸。他們寧可犧牲寶貴的年青的生命,到底為了什么?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烈士們的行為早已做了回答。正如《繡紅旗》的歌詞里唱到的“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終于盼到你……平日刀叢不眨眼,今日里心跳分外急,一針針一線線,繡出一片新天地。”這片新天地就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可惜,他們他們沒有看到這一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牢房東北角的墻邊,有一處圍墻缺口的遺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夏天,一場山洪沖垮了看守所內緊靠男牢房的一段圍墻,看守特務指派關押在獄中的10名難友修復圍墻,共產黨員楊虞裳、白深富將砂石、沙子和腐草混合在修筑用的泥土中,降低泥土牢固性,使圍墻外實內虛。1949年11月27日,重慶即將解放時,國民黨特務策劃了震驚中外的“11.27”大屠殺。獄友合力推到圍墻,但驚動了崗哨,300余位革命志士慘遭殺害,僅有15人從這段圍墻脫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國民黨反動派在其行將覆滅之時,瘋狂殺害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何其惡毒!更惡毒的是,他們連一個8歲的孩子小蘿卜頭都不放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蘿卜頭本名宋振中,是革命烈士宋綺云和徐林俠的幼子。1941年3月15日,宋振中在西安出生。9月16日,父親宋綺云被軍統特務逮捕,兩個月后,尚在襁褓中的宋振中與母親被誘捕入獄。被關押在白公館監獄,又被轉押至貴州息烽集中營。在監獄里營養極度缺乏,宋振中的身體發育畸形,頭大身小,模樣令人憐愛,難友們親切地叫他小蘿卜頭。1947年1月,小蘿卜頭被移押回白公館。他利用每天上課可以自由走動機會,做了監獄里的秘密交通員,幫大人們輸送報紙、機密等。1949年9月,小蘿卜頭與父母和姐姐在松林坡戴笠警衛室后面,被特務殺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為掩蓋罪證,特務將四人遺體埋于旁邊的廚房內,并鋪上三合土。1949年12月11日,四人的遺體被掘出收殮,送到西安安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登上白公館的松緊林坡,在原戴笠公館的院內,看到了“小蘿卜頭”的雕像。這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乃至世界上年齡最小的烈士,永遠以他稚嫩的身軀和天真的模樣,定格在歌樂山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公館監獄同樣陰森可怖。在監獄后面的石洞,是審訊“政治犯”的刑訊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令人扼腕痛恨的是,在白公館戴笠的會客廳路邊,赫然樹立著一塊“楊虎城將軍被害遺體密葬原址”的牌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楊虎城是著名抗日愛國將領。1936年12月12日,與張學良將軍聯合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后被捕關押長達12年之久。“西北刀客”出身的楊將軍,即便被折磨得體重已不到100斤,但對付幾個特務仍不在話下。狡猾的特務便采用了誘騙的手段,對楊將軍下了黑手。楊虎城犧牲后,特務們連他的遺體也不放過,澆上銷水腐蝕,然后埋在這個花壇里。直到重慶解放,社會各界為楊虎城和遇難的革命烈士舉行了盛大的追悼儀式,他的遺體被重新收殮,運回陜西安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我們緬懷楊虎城將軍的豐功偉績時,更加堅信了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乘坐歌樂山環線公交,來到“歌樂山革命紀念館”,再次重溫了革命烈士們的英勇無畏精神與可歌可泣的事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們走進烈士墓。莊嚴肅穆的烈士墓園,芳草萋萋,小雨濕地。面對楊虎城、陳然、車耀先、宋綺云、江竹筠、許建業、黃顯聲、張露平羅世文等革命烈士的雕和“11.27”慘案中犧牲的300多位烈士的墓碑,致以崇高的敬意!為中國革命英勇獻身的烈士們,永垂不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最后跟車到了著名的磁器口古鎮。熱鬧非凡的街市,煙火旺盛的店鋪,風味奇特的小吃,安閑游逛的人們,還是不能抹去我們心中的那份沉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歲月靜好,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游于2024.11.9</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寫于2025.2.25</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边坝县|
宜宾县|
山东|
会理县|
大埔区|
柳江县|
嘉峪关市|
金乡县|
庄河市|
三门峡市|
海丰县|
富川|
武隆县|
济阳县|
水富县|
定结县|
东乌珠穆沁旗|
年辖:市辖区|
顺平县|
集安市|
松潘县|
和政县|
临邑县|
武义县|
东阳市|
贵南县|
湖州市|
三明市|
海南省|
遵化市|
安新县|
桐梓县|
义乌市|
财经|
来凤县|
商丘市|
阿克苏市|
岚皋县|
沈阳市|
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