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p><p class="ql-block">(圖片來源于百度)</p> <p class="ql-block">《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十篇中其中的一篇,寫于一九二六年九月十八日。作者通過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運用了對比手法,將“三味書屋”的乏味枯燥的死讀書與百草園的生動有趣的活動進行了對比,用對比說服力有力地抨擊了扼殺兒童天性舊的教育制度方式。</p> <p class="ql-block">“百草園”——一幅自然夢幻圖。</p><p class="ql-block">(圖片來源于百度)</p> <p class="ql-block">本篇散文分兩個部分,暗含對比的寓意。一是描寫“百草園”的場景: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角樹、紫紅的桑葚。還有“百草園”的生機:肥胖的黃蜂、從草間竄出的云雀、低唱的油蛉、彈琴的蟋蟀、多腿的蜈蚣、噴霧的斑蝥。還有似人樣的何首烏、可口酸甜的覆盆子。如果用彩筆描繪,“百草園”像似一幅自然夢幻圖。</p><p class="ql-block">“自然夢幻圖“外出現(xiàn)了長媽媽和閏土的父親兩個人物。長媽媽講故事,講“美女蛇”引誘讀書郎,后被老和尚作法,小盒子里出來一道金光“飛蜈蚣”,治死了“美女蛇”。閏土父親傳授冬天捕鳥的方法,掃除一塊雪,露出地面,支起大竹篩,下面撒些秕谷,等候鳥雀啄食。可是一無所獲。閏土的父親告訴我“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兒童的自然天性是好奇、愛玩、模仿以及情緒化。魯迅用“百草園”為背景,展示出了兒童純真的特性。</p> <p class="ql-block">刻板乏味的”三味書屋”。</p><p class="ql-block">(圖片來源于百度)</p> <p class="ql-block">二是再現(xiàn)了”三味書屋”先生的嚴厲和讀書乏味枯燥的場景。當詢問”怪哉蟲是怎么一回事?”時,遭來的是先生臉上的怒色。兒童的好奇心頓時泯滅。當同窗們到園內尋蟬蛻,捉蒼蠅喂螞蟻時,先生便大喊大叫。教堂也有用戒尺打手心和罰跪的規(guī)則。”三味書屋”的小學生只有讀書,死讀書,只有刻板的讀書,嚴厲的先生。沒有好奇心,沒有玩耍,沒有自由自在的兒童天性。</p> <p class="ql-block">通過”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個場景的對比,非常明顯地看到一個充滿綠色的生機場景,一個顯露灰色的刻板教堂;一個有著夢幻般的畫圖,一個只有死讀書的乏味;有會講故事會捉鳥雀溫和慈祥的老人,臉上有怒色大喊大叫嚴厲的先生。兩兩比較,喜歡哪個和厭惡哪個,涇渭十足分明。</p> <p class="ql-block">讓自由和幻想伴隨兒童成長。</p><p class="ql-block">(圖片來源于百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凉城县|
鹤山市|
义乌市|
塔河县|
乌苏市|
嘉定区|
南乐县|
泾阳县|
启东市|
金阳县|
盘锦市|
红原县|
马公市|
如东县|
调兵山市|
内乡县|
东莞市|
万盛区|
奉节县|
武鸣县|
沅江市|
仁化县|
远安县|
上高县|
滁州市|
东乡县|
滨州市|
丽水市|
西充县|
连江县|
土默特左旗|
六盘水市|
临澧县|
磴口县|
兴安盟|
奉化市|
宁明县|
广德县|
怀远县|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