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蘇/劉德明</p><p class="ql-block"> 劉邦,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漢王朝的創立者。以他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領導才能,建立了強大的大漢王朝。他一介布衣提三尺劍,而成九五之尊。他是一個傳奇人物,也是咱們中國第一個平民皇帝。劉邦的成功在于他明白,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眾多賢才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千古霸業。張良、蕭何、韓信三位被稱為“漢初三杰”的英雄,各自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張良以謀略為先,策劃了多次關鍵戰役;蕭何則負責后勤,確保軍隊的糧草供應;而韓信則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帶領漢軍屢次獲勝。</p><p class="ql-block"> 斬白蛇揭竿起義,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開創了400多年的大漢王朝。我們中國90%以上都是漢族人,而我們漢族得名就是從大漢王朝開始的。</p><p class="ql-block"> 漢族以前叫華夏族,“服裝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這就是華夏的由來。漢高祖劉邦48歲才開始創業,也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從當時入關滅秦,奪取關中約法三章,楚漢之爭,最后君臨天下。劉邦為什么會成功呢?首先第一個他知人善用。劉邦啊,當時在地方上擔任了一個泗水亭長,相當于現在的派出所所長,由于他經常為鄉親們調解矛盾,在鄉里逐漸樹立了威信。加上他的情商很高,他善于琢磨別人的性格,發現別人的優點并為他所用。很快就集結了一批能人志士。他善于識人,更善于用人。</p><p class="ql-block"> 他在洛陽南宮的慶功宴上,劉邦坦言自己得天下的關鍵在于用人。他說道: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領兵打仗,攻城略地,吾不如韓信。但他能識人、善用這些人才,這才是他最終成功的第一個原因。想當年,張良國破家亡,到處流浪;韓信招搖過市,無用武之地;蕭何、曹參是沛縣的小吏;周勃、樊噲做過吹鼓手和屠夫;都因劉邦用其特長,在楚漢之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西漢王朝的開國勛爵;第二個原因呢?就是他非常的大氣,從來不吝嗇,他和自己的手下,出生入死,每次都是身先士卒,鼓舞士兵的斗志,打了勝仗之后呢?劉邦大肆的封賞犒勞部下。劉邦建立漢朝后,對145位功臣進行了封賞,這些功臣根據他們在反秦滅項中的功勞大小,被分為不同的等級和職位;第三個原因呢?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虛心納諫。張良曾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并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建議封韓信為齊王等,劉邦都予以采納。劉邦下面的軍隊曾徑攻下咸陽城之后呢?面對阿房宮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美女,他神魂顛倒。但面對樊噲和蕭何的進諫,他很快就清醒過來。立即返回霸上。劉邦聽從韓信的建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成功地迷惑了項羽。劉邦聽從蕭何等人的建議,以巴蜀為根據地,休養生息,招納賢才。這對早年一個小亭長來說,實屬不易。</p><p class="ql-block"> 劉邦能成功的原因啊?除了知人善用、大氣,虛心納諫,還有不少外來的因素。比如說:有超強的自控力,說不做,就不做。只要做,就一定做好。但最終成功與劉邦的個人努力是分不開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你處在崩潰的邊緣,或者你不想奮斗了。那你就看看劉邦年少時,一事無成,好不容易混了個小官,到了不惑之年,仍然沒有大的建樹,幸好被末來老丈人呂公看重,把女兒嫁給了他,知天命的年齡,被逼無奈,起兵反秦,多次被項羽打得丟盔棄甲,一敗涂地。老爹和老婆都被抓走了,54歲建立了漢朝,君臨天下。55歲干翻了曾經對他蠻橫的所有人。七年時間,縱橫四海,天下歸一,60歲出征匈奴,62歲衣錦還鄉的時候,寫下了《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只要你想做,什么時候都不算晚,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天意。</p> <p class="ql-block">作者:劉德明</p> <p class="ql-block">主編:李龍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SHOW|
海盐县|
湟源县|
清苑县|
新野县|
容城县|
洪洞县|
汝南县|
聂拉木县|
绍兴县|
高青县|
涪陵区|
于田县|
宁城县|
辉县市|
云龙县|
承德市|
巴彦淖尔市|
涿州市|
磴口县|
文成县|
景德镇市|
永城市|
安徽省|
潜山县|
巩义市|
山东省|
高平市|
时尚|
伊通|
贡觉县|
辰溪县|
开封县|
天镇县|
大厂|
从江县|
桃江县|
永平县|
尉氏县|
屏东市|
汉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