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它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長于大別山深處,被譽為九大仙草之首<br> -摘自@勝覽天下游2025.2.10-<br> 大別山深處有個小地方,藏著中國最牛的"仙草"——霍山石斛!這可不是吹牛,這是真有來頭的國寶級中藥。 <br> </h3> <h3>想象一下,在群山環繞的安徽霍山太平畈鄉,有一種植物能在懸崖峭壁、古樹干上頑強生長,還被央視盛贊為"大別山的鎮山之寶"。沒錯,就是這個叫石斛的小能手!它不僅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牛到讓人忍不住想給它頒個"最硬核植物"獎。<br> <br></h3> <h3>且說這石斛,可不是一般的草藥。它在中醫界的地位那叫一個高,被譽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別以為它只是個小不點,這家伙可是有2000多年歷史了!<br> </h3> <h3>早在范蠡寫《范子計然》的時候就已經小有名氣。想想看,這都比很多王朝的存在時間還長,妥妥的"植物界老前輩"。<br> </h3> <h3>在這個神秘的"藥王故居",還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何氏傳人。這位大別山的中藥守護者,硬是把失傳千年的石斛炮制技藝給"復活"了!央視都忍不住稱贊他是"大別山里的一代藥王"。<br> </h3> <h3>他的故居不僅僅是個普通的房子,那可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殿堂,墻上掛著"厚德堂"匾額,里面陳列著各種石斛的秘密。<br></h3> <h3>石斛長啥樣?別看它個頭不大,就3-7個節,顏色是淡黃綠色,還能開1-2朵花。但別小看它,這玩意兒可是能泡茶的!<br>想喝點與眾不同的茶,它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它生長的環境那叫一個詩情畫意——古樹參天,奇峰怪石,空氣清新到能讓城市人羨慕到流淚。<br> </h3> <h3>最騷的是,這片基地根本不是什么景點,所以游客稀少。但偶爾來幾個"尋寶"的旅行愛好者,就為了一睹這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真容。想想都覺得這群人有點酷,對吧?<br> </h3> <h3>所以,下次誰要是跟你吹噓中藥,你就拿霍山石斛懟回去!這可是實打實的中華瑰寶,不僅有故事,還有顏值!想了解更多,就得親自去太平畈鄉看看這個"仙草之王"的本尊了。 </h3> <h3>?霍山石斛俗稱米斛,霍山石斛一名,<br> 見載于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距今有200年以上歷史。該書記載稱“霍石斛,出江南霍山。形較釵斛細小,色黃而形曲不直。有成毬者。彼土人以代茶茗,云極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氣力。<br>中國藥典會委員,石斛屬研究專家包雪聲教授在《中華仙草之最--霍山石斛》一書前言開篇語中就說道:“如果說世界上確有什么仙草的話,這種仙草應當是霍山石斛。” <br>霍山石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保護級別,極危<br>拉丁學名 · 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 S. J. Cheng<br>別名,米斛(霍斛)<br>霍山石斛歷史上一直貴為皇室專用,皇帝們為了長生不老而用霍山石斛煉制長生丹。也成為新貴們爭先到原產地搶購的養生保健佳品。產于安徽省霍山縣的霍山石斛是石斛中的極品,但是霍山石斛生長環境苛刻,產量稀少。霍山石斛歷史上被譽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救命仙草”現代人尊稱為“中華仙草之最”“健康軟黃金”,用霍山石斛加工的飲品——楓斗,被稱為“楓斗之王”。<br>《百草鏡》語:“石斛,近時有一種,細如燈心,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及潁州府霍山縣,名“霍山石斛”。<br>霍山石斛原產于大別山區的安徽省霍山縣,主要分布于安徽,河南,臺灣、廣東、廣西、湖北、江浙等地。<br> ?以下1-4圖均為霍山石斛北移青島的盆植現場片。</h3> <h3>霍山石斛形態特征,莖:莖直立,長達9厘米,基部以上較粗,上部漸細;葉,常2-3枚互生莖上部,舌狀長圓形,長9-21厘米,寬5-7毫米,先端稍凹缺,基部具帶淡紫紅色斑點的鞘;<br>花序生于已落葉老莖上部,具1-2花,花序梗長2-3毫米;苞片白色帶栗色,卵形,長3-4毫米;花淡黃綠色;中萼片卵狀披針形,長1.2-1.4厘米,寬4-5毫米,側萼片鐮狀披針形,與中萼片等長,先端鈍,基部歪斜而較寬;萼囊近矩形,長5-7毫米;花瓣卵狀長圓形,與萼片近等長而甚寬,唇瓣近菱形,長寬均1-1.5厘米,基部楔形,具胼胝體,上部稍3裂,兩側裂片之間密生短毛,中裂片半圓狀三角形,基部密生長白毛,上面具黃色橫生橢圓形斑塊;藥帽近半球形,頂端稍凹缺;物候期:花期5月。<br> </h3> <h3>生長習性,霍山石斛,屬未進化的的氣生蘭科植物,其生長條件極為苛刻。保護范圍內海拔高度300至900米,陰涼濕潤通風的環境。<br>多生在河澗,溝溪山谷旁峭壁上,常與苔蘚、石葦等植物附生在一起。<br>喜陰涼、濕潤、通風多霧的小氣候。在氣溫14℃時開始生長,氣溫20-26℃、空氣濕度在80%以上最適宜;如氣溫在30℃以上,相對濕度在20%以下時,則葉脈變黃、葉片下垂、莖現皺縮;如崖縫滲水過多則易爛根致死。<br> </h3> <h3>安徽霍山縣是我國最大的霍山石斛種植基地之一,其種植規模大,產量高,銷售范圍廣。隨著人們對中草藥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霍山石斛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因此這些地區的霍山石斛產品質量也得到了提升。<br>從瀕危物種到縣域特色支柱產業 霍山石斛的產業化發展之路,霍山石斛出自安徽省霍山縣,是珍貴的食品、藥品原料,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為全球范圍內極危。歷屆霍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霍山石斛的保護及發展,組建專門機構,促進產學研合作,一舉扭轉了霍山石斛的瀕危狀態,同時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了“綠水青山”與“產業發展”雙向奔赴。<br>霍山縣政府及相關企業高度重視霍山石斛的科研工作,不斷加大投入,通過產學研合作,先后開展了霍山石斛種源保護、種苗組培、藥理藥效應用、產品研發、標準研制、安全性評價等方面的基礎性研究,并取得了豐碩成果。<br></h3> <h3>?以下8圖均為野生霍山石斛現場照片: </h3> <h3>?中華仙草榜首鐵皮石斛的前世今生·<br> -@華南植物園2025年03月25日 <br> 蘭科(Orchidaceae)是有花植物中第二大科,蘭科各種植物統稱蘭花。目前已確認的蘭科植物約800屬25000種,其中約82屬350種可作藥用。常見的蘭科藥用植物有鐵皮石斛、天麻、白及和金線蓮等。根據蘭科植物華南地區適應性分布特點,從2025年春節開始至2025年9月,華南植物園藥園舉辦“蘭科藥用植物專題展”,讓大眾在欣賞蘭花俏麗身姿的同時,了解蘭科植物的藥用價值。本次展覽展出蘭科藥用植物1科12屬45種及多個近緣品種。對其中部分重要及常用的蘭科藥用植物的保健功效、禁忌、分布、生態習性,生長環境等做了相關科普介紹。旨在提高公眾對蘭科藥用植物的認識,提高公眾對蘭科植物在保護中利用及在利用中保護的意識。 <br><br><br><br><br><br><br><br><br></h3> <h3>蘭科藥用植物專題展鐵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 & Migo)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其藥用價值受到古今醫者的高度評價,享有中華古代“九大仙草”之首的美譽。▲鐵皮石斛植株野生鐵皮石斛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安徽西南部(大別山)、浙江東部(鄞縣、天臺、仙居)、福建西部(寧化)、廣西西北部(天峨)、四川、云南東南部(石屏、文山、麻栗坡、西疇)。生于海拔達1600米的山地半陰濕的巖石上。由于野生鐵皮石斛的過度采集,其野生資源已接近瀕臨滅絕。野生鐵皮石斛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石斛之名,最早見于《山海經》,藥用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br><br><br><br><br><br><br><br><br></h3> <h3>其后,歷代本草中均有收載。《道藏》:列為九大仙草之首,因其滋陰補虛效果顯著。奉為“藥中之上品”。《神農本草經》:具有生津、止渴、鎮痛、消除水腫。《本草綱目》:強陰益精、輕身延年、健陽、厚腸胃。《綱目拾遺》:清胃除虛熱,生津巳勞損,定驚療風。《名醫別錄》:益精,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氣,腳膝疼、軟弱,健陽,補腎積精。▲《本草綱目》之石斛(鐵皮石斛)詳解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鐵皮石斛主要活性成分有多糖類?,菲類、生物堿、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在增強免疫、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促消化、保護視力、潤膚駐顏、抗衰老等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功效。鐵皮石斛主要分布在中國南部諸省。據統計,目前我國鐵皮石斛種植加工企業數量達到1300家。種植面積約22萬畝。其產品主要分為三類:鮮品(包括莖、花和葉)、干品(鐵皮楓斗)以及深加工產品(如膠囊、片劑、口服液等)。▲鐵皮石斛楓斗▲鐵皮石斛粉、鐵皮石斛油▲鐵皮石斛酒▲鐵皮石斛藥膳2023年,<br><br><br><br><br><br><br><br><br><br><br></h3> <h3>據統計中國鐵皮石斛行業產值達到了144.64億元人民幣。反映了鐵皮石斛的顯著價值。鐵皮石斛作為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在人類健康及保健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人們對健康和養生的關注不斷增加,鐵皮石斛的市場需求還將逐年增加。 <br><br></h3> <h3>鐵皮石斛仿野生種植▲鐵皮石斛大棚種植華南植物園的藥園始建于1974年,主要收集南方藥用植物,目前保育了上千種藥用植物,是華南地區藥用植物資源最豐富的保育、研究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傳統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宣武区|
阳春市|
柏乡县|
沙雅县|
桐柏县|
楚雄市|
两当县|
宜春市|
保靖县|
阿拉善右旗|
香港
|
惠安县|
昌平区|
孙吴县|
延川县|
海口市|
宜兰市|
黄浦区|
布拖县|
报价|
鄂托克前旗|
新竹县|
麻阳|
凤阳县|
织金县|
时尚|
肥西县|
松原市|
西和县|
江川县|
山丹县|
普安县|
浠水县|
潼南县|
灵台县|
金沙县|
竹山县|
肇东市|
望奎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