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至2月22日,自駕11000公里,歷經10省區,前期陪家人在廈門過春節,后期與L先生漫游拍鳥。這篇聊漫游,拍鳥另篇嘮叨。<br> 1月17日,我陪家人啟程離開濟南,至景德鎮入住。房間有“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條幅,系元代張可久詞句,他仕途失意,便詩酒消磨、徜徉山水,與同時期的濟南人張養浩合稱“二張”,張養浩晚年賦閑故里亦“寄傲林泉,縱情詩酒”。睹條幅心有戚戚焉。次日清晨散步,去陶陽里御窯景區,感受“沿河建窯,因窯成市”的瓷都淵源;上午參觀陶瓷博物館,領略華夏陶瓷的博大精深;再去古窯民俗博覽區,看了宋代龍窯、元代饅頭窯、明代葫蘆窯和清代鎮窯、獅子窯,觀看匠人制陶表演,了解陶瓷文化脈絡。下午去三寶國際陶藝村和陶溪川文創街區兩個網紅打卡地,似覺陶瓷業對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后來我與L先生在武夷山參觀“遇林亭窯址”,長113米、一次可裝燒8萬件瓷器的宋代二號龍窯,專門生產茶具,茶文化與陶瓷業竟有不解之緣。<br>▼【1/景德鎮地面上的瓷器】 ▼【2/古窯民俗博覽區的現場制作】 ▼【3/武夷山遇林亭】 ▼【4/宋代二號龍窯遺址】 入住“太保廈門國際頤養園”過春節。期間,在椰風海韻里悠哉悠哉地溜達,遵命陪伴外孫女,大概去了以下地方:集美村、園博苑、植物園、筼筜湖、鼓浪嶼、黃厝沙灘、南普陀寺、廈門大學、五緣灣濕地公園、英雄三島觀光園。心不在焉,沒啥印象。<br>▼【5/椰風海韻】 ▼【6/海灘晨曦】 ▼【7/陳嘉庚紀念館】 ▼【8/龍舟池夜景】 ▼【9/杏林閣】 在廈門期間還去了泉州、漳州。在泉州參觀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以及幾個分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泉州,在古代航海和海外交通上確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館中展示鄭和下西洋的內容,旨在開展和平外交、海外貿易,聯想起哥倫布“地理大發現”、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殖民活動,中西文化差異可見一斑。離開博物館去惠安崇武鎮,偶遇“天下第一廟”(又名崇武西沙灣解放軍烈士廟),系供奉解放軍烈士的廟宇,出于老兵的虔誠入廟朝拜。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坐落在崇武半島上的崇武古城,為抵抗倭寇而建,是明初沿海60多座衛城中相對完整保存至今的石城。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塑像聳立海邊,洶涌的海濤似乎回響起將軍率兵抗倭的廝殺聲。<br>▼【10/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11/天下第一廟】 ▼【12/崇武古城】 ▼【13/戚繼光雕像】 兩次去漳州。第一次是觀賞土樓。福建土樓眾多,云水謠景區原為長教村,后因電影《云水謠》改為現稱。土樓始于宋元,逐步成熟至民國,南遷的中原人為減少與當地人矛盾和防備武裝對抗、家族械斗、盜賊、猛獸,建造兼具居住和防御功能的土樓。沿穿村而過的長教溪保存多座土樓,先參觀建于雍正十年(1732年)的“和貴樓”,系五層內通廊式方樓;再順小溪欲去“懷遠樓”,路遠,嘈雜,游興頓失而作罷。返途中路過安若小鎮,一個擁有豐富自然景觀、兼具高檔樓盤的休閑養老之地,慕名進去,囊中羞澀,即撤。第二次去欣賞漳州水仙。圓山“水仙花?!崩锏乃善贩N繁多,可惜,不喜花草的我不知其妙。出花海,參觀附近的漳州“三館”(博物館、藝術館、城市展示館),三館品字型排列,圍合成中央市民文化廣場,中間為花壇。再去漳州古城,人擠車堵,旋即離開。<br>▼【14/“和貴樓”內景】 ▼【15/安若小鎮】 ▼【16/書局一角】 ▼【17/圓山水仙花海】 ▼【18/漳州藝術館】 2月3日,年初六,家人由廈門高琦機場返濟,我接飛來廈門的L先生開始漫游拍鳥。接機后即去明溪、建甌拍鳥,不提。<br> 由建甌去武夷山五夫鎮,該鎮因朱熹而聞名,先參觀紫陽樓。朱熹15歲起在紫陽樓定居近50年,前有半畝方塘,其《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活水源頭來。”就在塘邊苦讀有感而作。進古鎮,有張氏宗祠,迎面墻上有北宋理學家創始人之一張載的“四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朱子理學當受張載影響。漫步興賢街,頻見古跡:朱熹穿梭于紫陽樓與書院間的朱子巷、見證五夫鎮繁榮的劉氏宗祠、朱熹良師益友的“五胡”遺跡、康熙盛世賜劉姓之母連氏的“節孝坊”、朱熹講學授徒的興賢書院……<br>▼【19/半畝方塘】 ▼【20/私塾一角】 離三夫鎮去武夷山市區,在L先生朋友的工作室聽巖茶介紹,推薦去“正山小種”紅茶發源地桐木村,車輛報備后沿武夷山國家一號風景道前行,在檢查站辦理手續后進山,入住“桐木味道”民宿。翌日,開車至海拔1100米的桐木關,有積雪,匆匆一游;再去先鋒嶺觀景臺,寒風刺骨,空無一人,撤;轉向海拔1200多米以指名亞種掛墩鴉雀(短尾鴉雀)聞名的掛墩村,在當地護林員陪同下尋找,時而飄雪,久尋未果,返;午后漫步桐木村后山的茶馬古道,遍山茶樹,寂靜無聲,石階尚存,馬幫安在?唯千年古樹兀立道旁,見證過當年馱運茶葉盛況;再去正山堂紅茶博物館參觀,了解紅茶發展歷史。第三日清晨在村中參觀基督教堂后下山,在月亮灣景點停留觀景,結束武夷山之行。<br>▼【21/桐木關】 ▼【22/月亮灣】 ▼【23/澄澈溪水】 由武夷山去贛州游覽“江南宋城”。章水與貢水匯成贛江交會處是贛州老城區,現為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登古城北門,據說有宋代銘文城磚,我老眼昏花,沒有找到。順古城墻去賀蘭山(別名“田螺嶺”),參觀“周敦頤在贛州展覽館”,宋代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曾在贛州任通判,親授程顥、程頤兄弟學問,名篇《愛蓮說》也在贛州任上所作,愛慕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出館,在古街漫步,陽明書院、廣東會館、基督教堂、四賢坊、軍門樓、蔣經國舊居一一掠過,可見昔時繁華。山巔有郁孤臺,始建于唐代,文人墨客登臨題詠甚多,以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最為有名:“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蘇東坡被貶嶺南惠州,在贛州逗留時也寫下《過虔州登郁孤臺》;文天祥任贛州知州時作《郁孤臺》。離郁孤臺去依城墻而建的八景臺,臺高三層,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間,因郡守孔宗瀚筑臺后繪《虔州八景圖》,并以圖求詩于蘇東坡而得名。<br>▼【24/古城北門小景】 ▼【25/周敦頤在贛州展覽館】 ▼【26/郁孤臺】 離開贛州,經韶關、肇慶、貴港去百色市那坡縣的德孚保護區、邊境小屯弄外和崇左弄崗拍鳥,在扶綏縣白頭葉猴保護區岜盆片區尋猴。離崇左去邊陲小城東興市,邊貿興旺,擁堵不堪,改去北侖河口。北侖河口是中國大陸海岸線和陸地邊界線的交匯點,大陸海岸線由北侖河口蜿蜒至丹東鴨綠江口;沿陸地邊界線一側、全長一萬多公里的219國道,由新疆喀納斯至北侖河口竹山村。我與L先生曾結伴自駕去過喀納斯和鴨綠江口,沒來過東興,這次填補空白。河口有大清國一號界碑,界碑正面書有“光緒十六年二月立/大清國欽州界/知州事李受彤書”;附近有“山海相連地標廣場”,紅藍相間的標志性雕塑,紅色代表山,藍色代表海,緊握的兩手代表中越兩國友誼長存。<br>▼【27/“大清國欽州界”界碑】 ▼【28/山海相連地標廣場雕塑】 離東興去湛江,夜宿吳川,次日晨去海灘找水鳥,低潮,水際線遠,離海灘去徐聞港。雖然意料春節前后進島困難,不惜在廣西轉悠多日,拖至正月十七進島,但情況比預料更糟,上午11點下高速就堵車,寸步難行,欲放棄進島,無奈沒法退出,只能隨“長龍”龜速進港,好歹離徐聞至???,下午5點多開車奔儋州市蘭洋鎮。次日去番加保護區守鳥,濃霧,不遇,去中和鎮參觀“桄榔庵蘇東坡紀念館”和“東坡書院”。蘇東坡晚年先貶黃州、又貶惠州、再貶儋州。貶儋州時已年過花甲,先暫住官府,后被上司逐出,處境凄涼,當地民眾幫其在桄榔林旁建三間茅屋,故謂“桄榔庵”。距桄榔庵不遠有“東坡書院”,原為載酒堂,系蘇東坡講學會友之所。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蘇東坡遇大赦北歸,次年途經金山寺看見自畫像百感交集,寫下《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眱蓚€月后病逝常州。紀念館墻上超大字體的“黃州惠州儋州”格外顯眼,令人唏噓。<br>▼【29/東坡書院】 ▼【30/東坡塑像】 參拜過東坡先生,夜宿儋州白馬井鎮。第二天再去番加保護區,在晨霧中記錄紫林鴿后撤離,途經松濤水庫時霧散風輕,水面倒映藍天白云,不知蒼天是在安慰還是嘲弄。離儋州時順道去曾鬧得沸沸揚揚的?;◢u轉轉,入昌江海尾濕地公園找鳥無果后改去縣城,與在此過冬的京城老戰友拼酒。那一位,近來癡迷于作詩填詞,我免不了對他揶揄,他當仁不讓對我反譏,但在喝酒上,始終保持見面必喝、一喝必醉的共識。宿縣城,一夜恍惚,清晨還是腦袋疼,去東方市豐收路濕地,再上樂東尖峰嶺,均為拍鳥,不提。<br>▼【31/松濤水庫】 ▼【32/尖峰嶺天池】 在尖峰嶺拍鳥兩天后去三亞水稻國家公園。進園是浪漫花海,木棉花在遠山襯托下越顯火紅,三角梅在路旁恣意綻放,白鷺在翠綠稻田里翩翩起舞,各色蓮花艷而不妖,置身田園神清氣爽。在蓮花池收獲白眉秧雞后離園,去小東海,正值漲潮,海水淹沒沙灘巖石,未見巖鷺,離開市區去清水灣英州鎮與在此潛心寫作的Z先生相聚敘舊。離濟臨行前,我正在拜讀飄著墨香的先生新作《尋常巷陌》,沒想到還在筆耕不輟,令人敬佩。<br>▼【33/浪漫花海】 ▼【34/木棉花】 ▼【35/三角梅】 ▼【36/蓮花】 2月18日,吸取進島被堵教訓,凌晨三點驅車離英州奔海口,八點多到徐聞,一路疾駛,過玉林,經桂林,傍晚到永州。第二天清早在細雨綿綿中參觀柳宗元文化旅游區。“柳子街”沿愚溪北側而建,柳宗元被貶永州時居住在溪畔,后人遂稱之為柳子街。那天,雨中的石板路被摩托車碾過,驚醒了一夜的寧靜。街中段有“柳子廟”,他在永州謫居十年,寫下《永州八記》《江雪》等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文,為永州傳播聲名作出貢獻,為紀念他而建柳子廟。廟內陳列許多碑刻,其中有韓愈撰文、蘇軾書寫、載柳宗元事跡的“三絕碑”,有嚴嵩撰文的“尋愚溪謁柳子廟碑”,當代將柳宗元《永州八記》雕刻后展布于內。廟前的“愚溪”原為冉溪,柳宗元自嘲“余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故更名為愚溪,上游有八記中的《小石潭記》《鈷鉧潭記》《西小丘記》遺址,沒去細探。<br>▼【37/柳子街】 ▼【38/柳子廟】 離柳州去曾國藩故居。所去的富厚堂,原稱八本堂,又名毅勇侯第,背依小山,前臨水塘,是曾國藩的第三處故居。九年前我去過,那時村邊僅有簡陋售票處,沿鄉路進入正對半月塘的大門。曾公對建宅有“屋宇不肖華美”囑咐,建成的宅邸,雖具侯府規模卻古樸大方,雖有雕梁畫棟但不顯富麗堂皇,即便如此,曾公得知建造費用后仍驚駭,日記載“何顏見人!”這次重游,附近的幾個村圈入景區,還建有氣勢不凡的游客接待中心,景區擴張,需乘擺渡車去故居,似與曾公倡導的節儉理念相悖。作為晚清第一重臣,雖在不同時期對其有不同評價,有趣的是,毛澤東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稱:“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之道,蓋已足為吾人之師資矣!”讓人深思。<br>▼【39/富厚堂天井】 ▼【40/接待賓客的“無慢堂”】 離曾國藩故居去岳陽。聳立于洞庭湖畔的岳陽樓,始建于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歷代屢有重修。李白、杜甫、白居易、呂洞賓等留有詩文。尤其是北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陽樓,邀范仲淹作《岳陽樓記》后名聲大振,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被推崇為至高境界。我倆游覽時天色陰沉,登樓俯瞰洞庭湖,水汽彌漫,舟船朦朧,似有“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意境。<br>▼【41/岳陽樓】 ▼【42/樓上俯瞰洞庭湖】 夜宿岳陽,次日冒雨過江,進黃岡雨未停歇,原定的黃州游泡湯。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蘇軾,四年多時間創作700多篇詩文,不少名句耳熟能詳。借月夜孤鴻表達不愿隨波逐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睹赤壁遺跡,憶三國英豪,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道中遇雨依然豁達:“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身處困境仍樂觀向上:“此心安處是吾鄉”……默誦先生名句,一事無成還能抽煙喝酒漫游的我應該知足,緊踩油門提速,2月22日下午回到濟南。<div>(一僧/2025年3月8日)</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新民市|
邵阳市|
台前县|
大连市|
饶平县|
齐河县|
永泰县|
宁武县|
西昌市|
阿鲁科尔沁旗|
双城市|
遵义市|
五家渠市|
三明市|
孟津县|
平凉市|
东阳市|
上林县|
文昌市|
巴林左旗|
红安县|
扬州市|
波密县|
绥滨县|
响水县|
石首市|
凭祥市|
康乐县|
襄垣县|
常山县|
北碚区|
杭锦后旗|
繁峙县|
镇巴县|
交口县|
高密市|
雷州市|
大余县|
文登市|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