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李春芝</p><p class="ql-block">編輯、制作:梁寶平</p><p class="ql-block">背景歌曲:鐵道兵志在四方</p><p class="ql-block">演唱:郁鈞劍</p> <p class="ql-block"> 回眸芳華</p> <p class="ql-block">兩代女兵緊緊依偎,隊列向前……</p><p class="ql-block"> 2017年8月1日,我從安康坐上重慶到西安的K8676火車,應邀前往西安參加鐵2師女兵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聚會。</p><p class="ql-block"> 西安持續高溫,9點左右的太陽無情地炙烤著大地,天空中沒有一絲云彩,一陣風刮來,從地上卷起了一股熱浪,火燒火燎,使人窒息。一下火車,我便直奔省政府招待所,見到了正在忙著登記報道人數的查新年大哥。查大哥一邊登記,一邊給我介紹女兵們聚會的情況,他說,與往年不同的是,好多男戰友今年也都積極報名參加女兵們的聚會,有十幾位山西的男兵還專門乘高鐵趕來。46年過去了,不少老兵還是首次相見,一位叫裴光琪的原鐵2師9團宣傳隊老兵,專程帶著老伴趕來為女兵們表演節目。裴光琪67歲,多才多藝,不僅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攝影書法也很在行。這位老兵當年參加過援越抗美,回國后在9團宣傳隊下基層體驗生活期間,曾創造出《歡呼鐵龍進巴山》等曲子,當年在5852部隊會演的時候,得過優秀創作獎……</p><p class="ql-block"> 中午時分,一縷金燦燦的陽光斜斜地照進大廳,我和查新年大哥還在大廳里說著話,突然,聽見女兵們一陣歡呼:洪靈媽媽來了。就在那天,我意外地見到了德高望重的原鐵道兵女兵85歲的洪靈女士,當時,她被女兒攙扶著走進來,老兵們紛紛起身,微笑著迎接她的到來。查新年大哥告訴我,洪靈女士的丈夫就是當年創建回民支隊的鐵2師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吳慶云,他們一家四位都是原鐵2師老兵,都曾參與過新中國的鐵路建設。</p><p class="ql-block"> "就是赫赫有名的渤海回民支隊嗎?”見查新年大哥使勁地點頭,我心中立刻升起無比的崇敬之情。</p><p class="ql-block"> 其實,我在鐵道兵網上也曾瀏覽過吳慶云的許多英雄事跡。這位革命前輩出生于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15歲就參加了八路軍,在抗日戰爭期間為保家衛國,攻碉堡,打據點,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殊死的搏斗。1948年7月5日,吳慶云所在的東北回民支隊擴編為鐵道縱隊二支隊,后改為鐵道兵2師。1951年5月21日,劉震寰帶領著這支由渤海回民支隊發展起來的5000多人的隊伍,跨過鴨綠江,奔赴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那一年,26歲的吳慶云就已經擔任了鐵2師22 團的政委、黨委書記,也就是他帶領的這支隊伍,不斷修復被美軍炸斷的鐵路,保證前線的物資運輸,被譽為“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當時22 團負責修復的是317 地段,是京義線上的咽喉要道,敵人向317 地段發起瘋狂的絞殺戰,每天出動3至12架次飛機輪番轟炸。但是,敵人白天炸,他們晚上修,剛炸過,立馬修。就這樣,一批一批的戰士,冒著炮火輪番上陣,徹夜修復保證了物資的及時運輸。</p><p class="ql-block"> 洪靈女士,這位隨著丈夫經歷無數風雨的革命老前輩,也是在50年代參加了那場令世界矚目的衛國戰爭,舍生忘死地與男兵們一起,經受著生與死的考驗。1950年3月,剛剛入伍不久的洪靈還是一個黃毛丫頭,就和戰友們背著沉重的背包,懷著一種雄壯豪邁的心情,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來到朝鮮。那時,頭頂上有飛機轟炸,作為唯一的一名女兵,她和眾多的志愿軍戰士們在隆隆的炮火聲中,每天急行軍幾十公里,腳上打起了水泡,她學老同志將水泡挑破,擦點汽油,再拔根頭發絲穿上引流。盡管水泡變成了紫血泡,腳一挨地很疼,可她在心里給自己暗暗鼓著勁: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這點小疼又算得了什么呢?就這樣,一瘸一拐地跟著大部隊完成了行軍任務。</p><p class="ql-block"> 然而,這只是她生平中艱難歷程的起點。</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期間,中央領導發出了指示,全面提高軍隊文化,特別是對于鐵道兵這樣一個技術兵種尤為重要。過去行軍打仗沒有時間和條件學習文化,現在祖國解放了,部隊抗美援朝凱旋回國后都要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沒有文化知識怎么行呢?1952年,洪靈、耿瑞云、張御琪、郝靜、周蓮英、咸玉娥、劉秀霞等一批年輕的女兵被派往鐵22團擔任文化教員,教戰士們識字。</p><p class="ql-block"> 當時,戰士們雖然作戰勇敢,不怕任何困難,更不怕流血犧牲,但就是缺少文化知識。而且很大一部分戰士入伍前因家庭困難,沒錢上學,大字不識一個,這些都嚴重地影響著他們個人的發展和部隊政治、軍事、技 術素質的提高。尤其是一些戰士因為文化基礎差,搶修任務又重,所以對學習缺乏信心,產生了畏難情緒。為此,洪靈和女教員們便琢磨出一套提高戰士們學習興趣的方法,她們將好多簡單的字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比如“從前是字認人,今天是人認字……”寓教于樂,在她們的鼓勵和耐心教授下,戰士們也堅定了學習文化的激情和信心。</p><p class="ql-block"> 當然,在手把手教學員們認真學習的同時,女兵們也是颯爽英姿的鋼鐵戰士。在朝鮮戰場上搶修鐵路,敵機天天在頭頂盤旋,像老鷹一樣,這群走了,下一群又來,見到橋就炸,見到志愿軍就炸。她們就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背草袋,運土填彈坑。填坑很困難,需要很多土石方。一個彈坑,差不多需要百十號人,而且填很長時間,常常是這邊還沒填好,那邊又出現了新的大坑。在艱苦的戰爭環境里,女兵們累了困了,就住在冷冰冰的房子里,睡的是土炕,蓋的是薄被子,鋪的是稻草……</p><p class="ql-block"> 那天,在8月這個溫馨而激情的下午,我不自覺地就被這陽光一樣的光亮吸引著,不僅僅是舞蹈、獨唱、演講等文藝節目給人的視覺沖擊,還有她們之間的那種濃濃的母女情、戰友情,使我受到極大的震動。</p><p class="ql-block"> 洪靈媽媽的女兒吳藍,是原鐵2師10團衛生隊的一名女兵,父母的一切,都幾乎潛移默化地溶在了她的血液里。在襄渝鐵路建設中,吳藍從事的是醫護工作,當時,部隊施工任務重,工期要求快,一般傷病員的治療都需要快速救治。部隊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根本就沒有節假日,常年生活在山溝里,紫陽不通公路,一些基本物資運不進來,全靠水路運輸,一日三餐吃的是饅頭,就著壓縮蔬菜,喝的水是渾濁的,有時早上起來用一盆水洗臉,還要留到晚上洗腳……工作環境和醫療設備也都很簡陋,在沒有電的情況下,她們就提著馬燈去查房、打針、清創縫合、換藥,甚至要給傷員們做手術,同時還要隨著醫療隊步行十幾里山路,到海拔1000多米的深山送醫送藥,為群眾防病治病。艱苦的環境,惡劣的氣候,沒有豪言壯 語,只有踏踏實實干好本職工作。也許父母給了她生命的同時,也傳遞給了她一種精神,在硝煙彌漫、烽火連天的革命崢嶸歲月里,無數的共產黨人一起拋頭顱、灑熱血,以赤子之心、赤誠之心為革命事業做出貢獻。而生于和平年代的她們,以父輩們為榜樣,一茬接著一茬干,發揚共產黨人不畏艱難險阻、敢于奉獻、勇于獻身的精神。而這種精神就是我們的民族之魂,且代代相傳。</p><p class="ql-block"> 這一天,女兵們簇擁著精神矍鑠的洪靈媽媽,紛紛與她合影留念。 兩代鐵道兵女兵緊緊依偎,似乎又回到了她們朝氣蓬勃步調一致的隊列里,回到了她們團結友愛無私奉獻的集體中。盡管她們的臉上都布滿滄桑,但目光依然堅毅。 她們在花季的年齡,都曾經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祖國,并且在不同的戰場上共同走過了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段艱難歷程。如今,花甲古稀舉杯回顧,她們的青春年華從未虛度……</p> <p class="ql-block"> 圖為:德高望重的鐵道兵女戰士洪靈同志。</p> <p class="ql-block"> 不同的年代,不一樣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 遠去的軍營,不朽的豐碑!</p> <p class="ql-block">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鐵道兵女兵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 最美鐵道兵女兵,祖國沒有忘記你們!人民不會忘記你們!</p><p class="ql-block"> 祝全體鐵道兵女兵及學兵女戰士們,三.八婦女節日快樂!</p> <p class="ql-block"> 鐵道兵精神,是一座無形的豐碑,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p> <p class="ql-block"> 圖為:作者李春芝</p> <p class="ql-block"> 梁寶平小傳:男性,擁有大專學歷,生肖屬馬,是個性情中人。曾在襄渝鐵路建設中工作三年(隸屬于旬陽縣5847部隊3中隊學兵11連,駐扎于陳家老莊,負責羅家嶺隧道掘進作業。其間,連隊榮獲集體三等功一次),并隨后在人民公仆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了四十二年。</p><p class="ql-block"> 興趣:收集書籍、品讀書卷、文學創作、游歷四方、捕捉鏡頭、探究中醫藥學,以太極柔力球修身養性。性格:溫和、順應自然、不拘小節。品德:為生之所愛、愛我之人及需要我者而活。座右銘:事業越忙碌愈充實,日子越簡單愈愜意,心靈愈豐富愈美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阿拉善右旗|
治多县|
古丈县|
微山县|
汽车|
三亚市|
张北县|
合水县|
湄潭县|
象山县|
静宁县|
淮滨县|
库尔勒市|
怀集县|
宽甸|
浠水县|
大厂|
萍乡市|
石泉县|
兴安盟|
茶陵县|
个旧市|
曲沃县|
高密市|
绥阳县|
冀州市|
云林县|
文成县|
滁州市|
吴川市|
阆中市|
大关县|
邻水|
麻栗坡县|
静乐县|
万安县|
桂东县|
长泰县|
宣恩县|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