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穿越湘贛:邂逅一場山水與人文的熱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圖文提供:秋水長天張文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供欣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美篇編輯:路在腳下蛟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2025/03/07</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以下簡介為編者推薦,僅供參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湘贛旅游簡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湘贛旅游區域包括湖南和江西兩省,擁有豐 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和紅色旅游資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自然景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湘贛地區擁有眾多自然景觀,如瀟湘步道、 石柱峰、大光洞等。瀟湘步道是湘贛兩地文 化交融的紐帶,展示了湖湘文化內涵、紅色文 化底蘊和自然景觀風光。步道穿越多個城鎮, 串聯起多個紅色旅游景區和自然風景點,總長 度達153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文歷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湘贛地區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包括湘鄂贛革 命根據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 政府舊址等。湘鄂贛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 爭時期的重要革命根據地,位于贛江以西、株 萍鐵路和袁水以南、粵漢鐵路以東、大余以北 的廣大地區,總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這里曾 是紅軍和游擊隊活動的重要區域,留下了豐富 的紅色文化遺產紅色旅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湘贛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豐富,包括湘鄂贛省 蘇維埃政府舊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 蘇維埃政府舊址等。這些遺址不僅展示了革命 歷史,還成為了重要的紅色旅游景點,吸引了 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和學習。例如,仙源鄉作為 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 中心,保存了大量的革命舊址,成為重要的紅 色旅游目的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以下文字介紹為網絡轉裁,僅供參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湘贛革命根據地舊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國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湘贛革命根據地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湘贛革命根據地 (xiānggàngémìnggēnjùdì)是土地革命戰爭 時期,在井岡山、贛西南、湘東南地區革命斗 爭基礎上,于1930年2月至1934年8月建立發 展起來的。根據地位于贛江以西,株萍鐵路和 袁水以南,粵漢鐵路以東,大余以北湘贛邊 界,包括湖南的茶陵、攸縣、酃縣、醴陵、耒 陽、資興、郴縣、桂陽、宜章9個縣及長湘區 委,江西的永新、寧岡、蓮花、安福、遂川、 吉安、萍鄉、新余、宜春、峽江、分宜、上 猶、崇文、萬安、信豐、大余等16個縣,共計 25個縣,總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基本蘇區人 口100余萬。境內山高林密,水網交織,南北走 向的羅霄山脈,橫臥于湘贛兩省邊界。連綿不斷的崇高峻嶺,險要的地勢,豐富的物產,自 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游擊戰爭的開展提供了 有利條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29年1月,紅軍第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 挺進后,留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部分紅軍和 各縣赤衛隊,在中國共產黨湘贛邊特別委員會 領導下,經過兩年的斗爭,擴大了根據地。 1931年7月,中共湘東南、湘南兩特委和西 路、南路、北路3個分委根據中共蘇區中央局決 定,將所轄的贛江以西地區合并為湘贛省。8月 1日,中共湘贛臨時省委在永新成立,王首道任 省委書記。10月,中共湘贛省第一次代表大會 和湘贛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蓮花縣花塘 村召開,正式成立了中共湘贛省委和省蘇維埃 政府,王首道、任弼時先后任省委書記,袁德 生、譚余保先后任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省委、 省蘇及省直機關均駐永新縣城。至此,以永新 為中心的湘贛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它包括贛 江以西、袁水以南、粵漢鐵路以東、大余以北 的廣大地區,約20余縣,人口100余萬。此后,省委和蘇維埃政府領導紅軍和游擊隊發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群眾,深入進行土地革命,開展游擊戰爭,并 建立了永新、寧岡、蓮花、上猶、崇義等十幾 個縣蘇維埃政府。1932年2月,湘贛革命根據地 紅軍獨立第1、第3師合編為紅軍第8軍,由李天 柱代軍長,王震代政委。1933年6月,任弼時 任湘贛省委書記。同時,以由紅8軍改編的紅17 師和由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調來的紅18師在永新 組成紅六軍團,任弼時任軍政委員會主席, 1934年8月,肖克任軍團長,王震任軍團政 委。隨后紅六軍團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在軍政 委員會主席任弼時、軍團長蕭克、政治委員王 震的率領下,撤離湘贛革命根據地向湘中轉 移,留下部分紅軍在湘贛地區堅持游擊戰爭。 湘贛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有力地促進了中央革 命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 可靠的西部屏障和鞏固的戰略側翼,同時也是 溝通中央革命根據地與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要橋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首先分享一段短視頻:看不夠的山青山景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以下為部分美麗景色圖片分享</b></p> 紅色之旅 三清山真的很美 廬山美景 編者助興添詩詞贊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潜山县|
若尔盖县|
遂溪县|
灌云县|
化隆|
安西县|
苏州市|
屯门区|
抚宁县|
安乡县|
正安县|
汕尾市|
出国|
武安市|
崇礼县|
怀来县|
苏尼特右旗|
前郭尔|
尚义县|
旬阳县|
澄城县|
裕民县|
大关县|
剑川县|
铜梁县|
高州市|
珲春市|
大丰市|
碌曲县|
陕西省|
游戏|
黑水县|
潮安县|
乌拉特前旗|
锦州市|
乌苏市|
龙川县|
文化|
昆明市|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