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吳哥古跡“塔普倫寺”也被譯為:“塔布隆寺”、“達波龍寺”。相傳是吳哥王朝中興之主~耶跋摩七世(1181年~1220年在位)于1186年為其母親修建的一座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塔普倫寺后來被改造成為了印度教寺院,為此,佛教色彩濃厚的眾多雕塑都已被刮掉了。</p> <p class="ql-block">現在這座寺廟已經被蔥郁的大樹和植被所覆蓋,如同仙人的居所,充滿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塔普倫寺”被東西約1000米、南北約700米的圍墻所環繞,據說當年有5000多名僧侶和600多名舞女住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塔普倫寺在竣工之后,一直在持續擴建,圍墻內部像迷宮一般縱橫交錯。寺廟以砂巖作為主要材料,但圍墻與居住建筑則用的是紅土燒制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這里古樹參天,竟把廟宇、圍墻,甚至佛像包裹了起來,它們粗壯的根系就像手臂一樣把寺廟的建筑摟入懷中。我想這樣的情況用不了多久,塔普倫寺就將被“樹妖”吞噬。</p> <p class="ql-block">塔普倫寺一共有39座殿堂與樓塔,但大部分已經破敗,留存下的“回音堂”和據碑文記載收納了佛像與貴重物品的“中央殿堂”,還是吸引了游客的好奇。導游說,當時國王把他的母親的骨灰安葬在這里,后來被法國人發現后,盜走了其中的很多珍寶,國王母親的骨灰也化為了塵埃。</p> <p class="ql-block">從塔普倫寺整體建筑來看,確實是一個結構設計嚴謹,工藝水平很高的宗教寺廟。</p> <p class="ql-block">可惜現在有些像荒廢在植物王國中的一片廢墟。</p> <p class="ql-block">但美麗的景觀還是隨處可見,仿佛在告訴人們不要忘記了它往日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精湛的浮雕、莊嚴的回廊、清澈的池水在傾述著當年的美好時光。</p> <p class="ql-block">另一座寺廟“圣劍寺”據石碑文記載是阇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柬埔寨與占婆軍(現在占婆作為一個國家已經不復存在,而它的民眾已經成為了柬埔寨的一個少數民族)的戰斗取得的勝利,于1191年而建造的,同時也是為他父親建造的菩提寺,他的父親的骨灰最后也安放在了這里。</p> <p class="ql-block">碑文還記載說,為修建該寺動用10萬人參與,由此可以想象當時國家的繁榮昌盛。創建之初圣劍寺不僅僅是一座寺院,還形成了有各種職業人群居住的村落,同時也是學習佛學教義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寺院被3層圍墻環繞,內側是被回廊包圍的中央殿堂。</p> <p class="ql-block">建造之初,中央殿堂供奉著觀世音菩薩,但現在已經沒有了,殘留下來的是16世紀前后建造的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建在中央殿堂東北側的是一座非常罕見的雙層構造的建筑物,有傳說稱這里曾是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遺存的大量浮雕,古樸而具有高棉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圍墻上巨大的“伽魯達”,也叫“迦樓羅”,它用腳踩著“那迦”蛇神。它是婆羅門教(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濕奴神的坐騎。</p> <p class="ql-block">圣劍寺和吳哥古跡中很多寺廟一樣,被稱為是遺存在廢墟上的美麗。</p> <p class="ql-block">就是這種破損殘缺的歷史遺跡更會被人們探究和欣賞。</p> <p class="ql-block">在去參觀吳哥古跡~“涅槃宮”時,要經過這長長的木橋,它是處于水域中的一個小島上。</p> <p class="ql-block">橋的兩側是寬闊的荷塘,還有稀疏的幾朵荷花挺立在水面,顯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涅槃宮是建造于12世紀末的佛家寺廟,是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它是在大湖中的一個小島上的水池里的一座小佛塔。這種水圍島,島又圍水,水中又有佛塔的建筑布局,不禁使我想起杭州西湖的“小瀛洲”。</p> <p class="ql-block">涅槃宮建筑風格獨特,整體呈“十字”型布局,中央佛塔仿造須彌山建立在水池的小島正中,周圍雕刻著兩條纏繞的巨蛇王,像巨龍一樣。所以這里的名字也叫“龍蟠水池”(Neark Pean)。在佛教和印度教中,蛇神(Naga)通常與水有關,象征著力量和生命的源泉,也寓意著守護和庇佑。</p> <p class="ql-block">佛塔的東側還有一座白馬的雕像。這里隱含著一個神話故事:從前,有一名叫辛哈拉的男子,他非常崇拜觀音菩薩。他有一次與商人同伴們在航海中遇難,幾經周折他和同伴們騎上這匹白馬逃命,神提醒他騎在馬上,在沒有抵達彼岸時,絕對不能睜開眼睛,他謹記忠告,終于得救。這匹白馬便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瓦拉哈”。</p> <p class="ql-block">涅槃宮是阇耶跋摩七世修建的,他在位時積極進行各項利民工程,包括興修水利,鋪路架橋及修建驛站101座,醫院102所。涅槃宮就是其中一所比較大的寺廟療養院(醫院)。其建筑和布局蘊含著深厚的宗教寓意,象征著喜馬拉雅神話中能夠治愈一切疾病的圣湖~“阿那婆達多”。</p> <p class="ql-block">據說這就是當年的藥房。</p> <p class="ql-block">即使到了今天,柬埔寨人還是相信這里的風水,并采摘水池和土地里的植物,拿回家去做藥浴。當年佛塔下四個出水口,流出來的水據說可以治療不同的疾病。</p> <p class="ql-block">小路隱隱,歲月悠悠,龍蟠水池雖已融化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可是這里依然是各國游客前來游覽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來到吳哥古跡的“比粒寺”,它又被稱為“變身塔”。創建者是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建于961年。是一處皇家的火葬場。</p> <p class="ql-block">變身塔是一座金字塔式的寺院,從結構上來看,3層的紅土平臺上共排列有5座殿堂。確切的說,在第三層的四角分別建造了4座殿堂~副塔,拱衛著中央殿堂~主塔(好像柬埔寨寺廟的多有這樣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中央殿堂建立在平臺中央的塔基之上。有說中央主塔代表須彌山,周圍四座副殿象征著四大部洲。</p> <p class="ql-block">中央殿堂敞開的石門和關閉的石門(假門)門楣、門柱上的紋飾雕刻得十分精湛和細膩。</p> <p class="ql-block">在打開的石門前有著獅子的雕塑,有些像我們國家的“朝天吼“。</p> <p class="ql-block">中央殿堂與東塔門之間放置有用于火化尸體的石槽,據說這里是曾是舉行火葬儀式的場所,國王死后,遺體便在此火化,用椰子水將骨頭洗凈,再用棉花將骨頭擦干,放入骨灰壇中。</p> <p class="ql-block">說兩邊的小塔是祭放骨灰的地方。當時的人們都相信,死去的人火化之后會轉換成另一個新的生命繼續前行,就是可以變身。而國王死后在這里火化可以變身為神,所以有變身塔一說。</p> <p class="ql-block">變身塔據說是吳哥王朝最后一座用紅土磚建造的建筑,所以從外觀上來看它周體是紅色的。</p> <p class="ql-block">導游告訴我們在這里可以拍景,而不要拍人物。如果照人,這個人會不吉利。可是到了這里誰還顧得上這些,有些人還是照拍不誤。</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為什么,我在這里突然想到“紅樓夢”中的“好了歌”:“世上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进贤县|
襄樊市|
禄丰县|
木兰县|
博乐市|
军事|
辰溪县|
新和县|
龙海市|
临湘市|
阳原县|
公主岭市|
东至县|
安乡县|
扶风县|
广河县|
阿拉尔市|
依兰县|
沁水县|
西贡区|
肃宁县|
桃园市|
青神县|
邹平县|
沂源县|
蚌埠市|
关岭|
双柏县|
醴陵市|
五河县|
且末县|
新安县|
响水县|
巴林右旗|
南投市|
福安市|
九龙城区|
金溪县|
澎湖县|
泗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