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九江學院歐陽祖照</p> <p class="ql-block">江南春早,雨水也多,山林里的水分經暖陽一照,便變成滋潤而氤氳的濕氣,催促得滿山草木的根系日夜躁動,這就有了萬木爭榮的萌發。</p> <p class="ql-block">廬山多竹,竹的生發力尤其旺盛,如果夜深人靜匍伏在竹林,準會聽到一片“扎扎”的爆裂聲,那是春筍破土時的號角,趕天明一看,那毛茸茸的筍芽便像調皮的孩子從這里那里探出頭來,所謂“一夜春雨,萬簪破土”,說的就是春山竹海的繁榮情景。</p> <p class="ql-block">筍是嫩竹,卻是上好的春蔬,尤其是水竹筍,剛從山上扯來,剝去筍衣,先入沸水汆過,用刀拍破切成小段,如果能有幾片臘肉,再加上干椒、姜絲、蒜苗一炒,那味道聞一聞都叫人口水直流。所以每到四月筍發,我家鄉的婦女和兒童都會上山去扯筍。</p> <p class="ql-block">我母親是扯筍的好手,扯筍時也總要把我帶上。天剛蒙蒙亮,我們便換上不怕藤扯刺掛的破衣服,扎緊褲腳,穿上草鞋,然后用一個破麻袋在四角系上背繩往背上一背,這就踏著熹微的晨光出發了。</p> <p class="ql-block">晨山很靜,山腰間飄游著絮狀的浮云。夜間下過小雨,在山柴牽衣的山路上攀登,沁涼的水珠很快便打濕了我們的衣襟。但不覺冷,心里只懷著對危崖叢莽以及整座大山莫名的恐懼和虔心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竹雞崖的山澗鉆入密林,便像進入了無邊無界的詭秘迷宮。抬頭不見一線天光,四周有惡刺和老藤纏繞,腐葉和枯枝在腳底下滑動,而山林那特有的氣息又讓我感到興奮,親切,激動,甚至迷醉。</p> <p class="ql-block">因為是山林常客,雖然是手腳并用,但行動起來,我和母親都很麻利。我們的目光穿過竹木的翳影四處巡逡,只見那頂著綠纓的青殼筍就在這里那里長著,粗的粗過拇指,細的也有小指般粗細,那箭簇般的綠纓上還掛著閃亮的水珠,非常愛人。</p><p class="ql-block">我們一般都是挑一到兩尺的筍扯,因為太長的嫌老,便讓它長成新竹,太短的扯了可惜,留到下次來再扯不遲。扯著這根,目光又搜尋著下一根,扯滿一大把,便反手塞入后背的麻袋。我和母親總是相隔不遠,并且時時呼應著,在密林中邊扯邊向前運動,有時鉆山穿隘,有時跳澗攀巖,幾個時辰的功夫,便穿越了好大一片山林。當我們鉆出深林,尋到大路,背上的麻袋多半已鼓鼓囊囊了。這時再看我們母子,兩人都渾身濕透,母親已披頭散發,破衣上沾滿刺梗枯葉;而我也是手臉掛著血痕,像個山花貓了。但我們并不覺得疲憊,只就著山石整理一下沉甸甸的麻袋,便迎著明麗的陽光,伴著我興奮的喊山聲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便要趁鮮剝筍。剝筍很有技巧,只用雙手的拇指與食指捏住筍尖來回一擰讓其松破,然后用右手的食指纏住一半,左手把住筍支用力繞右食指旋轉,那密匝匝箍著筍肉的筍衣便在“滋滋啦啦”的撕裂聲中被褪去了半邊,接著又用同樣的方法褪去另外半邊,轉瞬一根鮮嫩玉白的筍肉便出現了。剝筍時,一般都是全家老少齊上陣,一時間,家家都是剝筍聲歡,筍香四逸,筍殼滿地。</p> <p class="ql-block">這時節,餐桌上便都是竹筍:家境好點的有臘肉爆筍,日子較難的是大蒜炒筍,愛吃點花樣的會弄來醬醋來個涼拌鮮筍。不過,這筍雖然香嫩可口,但吃多了也“寡”人,因為那時作田人肚內并無多少油水。因而,這一籮一筐的鮮筍便會被女人們一把一把地用稻草扎住,整整齊齊地放進細篾竹籃用夏布手巾蓋著,再由家中的女兒或媳婦挑到星子和九江去沿街叫賣,換點錢回來補貼家用,同時讓城里人也能分享到這美味的山鮮。如果還有剩余,便入沸水汆過,再撕成兩片撒進“堵筐”放在陽光下暴曬,曬干后用瓦罐仔細收藏,這樣,春節的年飯桌上便會有一盤全家喜愛的干筍燒臘肉了。至于那滿地筍殼,便會有巧手女人挑出完整而又老嫩適中的做成精巧的小傘,分發給細女和細崽們做玩具,大量的筍衣都倒進豬欄和牛欄,好讓畜牲也能品嚼到春的鮮味。</p> <p class="ql-block">扯筍是我的童年快事,但也存在著不少危險。那時山中不時有虎豺出沒,茅柴梢上還潛伏著綠得瘆人的青竹標蛇。有諺云:“青竹標,青竹標,上晝咬,下晝翹(謂死)”,足見此蛇的毒性。但我幸運,并沒有遇見過這些兇物,倒是一次與母親莫名其妙的走散,讓我足足驚嚇過一回。</p> <p class="ql-block">那次是去三疊泉扯筍,我和母親、還有村里四五個婆婆和嬸嬸鉆入山林,順著三疊泉深澗前行。那澗,巨石如獸,滿目兀立,石隙間激流涌濺,轟隆震耳,其間間有芭茅叢蔽天,老刺蓬橫亙,行走在其間仿佛穿行在洪荒走廊。</p> <p class="ql-block">作為一個十歲的孩子,我被這大自然的魅力所震憾,變得十分興奮和張狂。我蹦蹦跳跳地從這塊怪石爬到那塊怪石,又從這個刺蓬鉆入那個刺蓬,很快我便把那支婆媽隊伍甩在了身后。我怪叫一回,狂吼一番,再回頭一望,身后已無半個人影。頓時,我從極度的瘋狂跌入極度的恐慌之中,我驚嚇得放聲大哭,嘶聲喊著“姆媽”,然而除了風聲水聲,聽不到一絲回應。于是,我跌跌撞撞地從原路折回,邊哭邊喊,終于從轟鳴的水聲中我捕捉到一絲母親的呼喚聲,而這聲音卻是從前方傳來。我和母親相向搜尋,終于在一塊大石前會面。當我們追趕上隊伍,大家七嘴八舌,都覺得十分蹊蹺:我本來在很遠的前面,怎么被拋到了遠遠的后方,這種時空的調換太詭異了。當然現在細想,也許是另有岔路,只因我興奮得過頭,母親他們從岔路超越我毫無覺察。但當時我確實認為這是一條神秘而可怕的古澗。</p> <p class="ql-block">母親也嚇得面色慘白,她連連念叨:“崽呀,脫了嚇要跟娘回去呵!”“崽呀,莫在這山里游逛呵!”這是她怕我嚇丟了魂魄,在用親娘的呼喚將我的魂魄拴住。隨后,她又仰望著巍峨的五老峰虔誠地許愿:“觀音老母有靈,觀音老母有靈!等我的崽十五歲時,一定去為你老人家披紅掛彩。”</p> <p class="ql-block">我十五周歲時,母親果真用積攥了很久的雞蛋換回七尺紅布去觀音橋還愿。我已記不清當時為何沒有隨母親一同前去,只記得母親還為我抽回了一支上上簽,前兩句是這樣寫的:日上吟詩月下歌,逢場作戲樂呵呵。我不知觀音老母的偈語,對我后來的的悲喜人生是否有某些暗示。</p> <p class="ql-block">作者:九江學院《蝶湖秋韻》首任執行主編、榮譽主編歐陽祖照。</p><p class="ql-block">注:本文刊登在九江學院《蝶湖秋韻》第12期。圖片在網絡上下載,謹向原創作者致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馆陶县|
梓潼县|
永新县|
永登县|
青冈县|
宣武区|
九江县|
阜南县|
凤台县|
正宁县|
铁岭市|
乌兰察布市|
汉源县|
固镇县|
雅江县|
阳新县|
务川|
闽侯县|
玛沁县|
潮安县|
大竹县|
吴堡县|
永济市|
青铜峡市|
南部县|
彭水|
东乌珠穆沁旗|
徐州市|
陇南市|
武汉市|
新化县|
宣武区|
洪泽县|
吴忠市|
柏乡县|
屯留县|
霞浦县|
来凤县|
田东县|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