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9月10日,自駕陜甘寧的第7天,我們來到了位于甘肅省武威市的天梯山石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梯山石窟又稱涼州石窟,俗名大佛寺,位于武威市涼州區城南60公里處的張義鎮燈山村,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1600余年的歷史。天梯山石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被稱為“石窟鼻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梯山山峰巍峨,道路崎嶇,登臨之難,形若懸梯,故名天梯山。其中第十三窟主尊釋迦牟尼造像高28米,依山面水(黃羊河水庫)而坐,右臂前伸,腳下蕩漾,薄云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游勝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 AAAA 級旅游景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從景區入口(圖中玫瑰色*處)進入,沿路觀賞山水風光,體驗羅漢洞佛教造像的藝術表現,最后就到達第13號窟(俗稱大佛窟),一睹那神秘大佛的真容<span style="font-size:18px;">(圖中黃色*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秀美壯觀的黃羊河水庫,其壩址在武威市區東南50KM的黃羊河上,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發電、旅游等綜合效益為一體的水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個有紅墻和白色弧形防護罩的地方就是大佛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羅漢洞,是1994年為參觀大佛窟之便開鑿的,2002年在其中置十八羅漢像。</p> <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第13號窟(大佛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梯山石窟第13號窟,此窟為穹窿式敞口窟,窟高30米,面闊19米,進深6米。內有7尊石胎泥塑造像。主尊釋迦牟尼佛高28米兩側分別是二弟子(迦葉和阿難)、二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二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和西方廣目天王),兩側塑像均高21米。南北兩壁為歷代壁畫,內容豐富,精妙絕倫,堪稱古代塑像、繪畫藝術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佛的雙足被防護棚罩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里就不讓進入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0年11月10日,武威天梯山石窟保護研究所發布了通知:封閉的部分</span>為小洞窟群遺址,因1958年修建黃羊河水庫,洞窟內塑像、壁畫等文物整體搬遷,此遺址不對外開放,謝絕參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過聽景區里的人講,修復后的天梯山石窟里的文物,如今正在武威市博物館以《天梯神韻.涼州佛光﹣﹣天梯山石窟專題展》進行展出。于是,我們抖擻精神,向武威博物館奔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定市|
信阳市|
麻江县|
开江县|
彭山县|
龙岩市|
清镇市|
台湾省|
龙南县|
井陉县|
忻城县|
高阳县|
光山县|
南宁市|
洛阳市|
麻江县|
寻甸|
仲巴县|
新龙县|
都匀市|
徐闻县|
清水河县|
唐海县|
瑞金市|
九龙坡区|
呈贡县|
日土县|
苗栗县|
三原县|
西峡县|
淳化县|
章丘市|
凌云县|
顺昌县|
麻栗坡县|
深水埗区|
朝阳市|
勃利县|
常山县|
渝北区|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