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南彌勒紅萬村祭火節源于彝族古老的火圖騰崇拜,是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感恩。傳說彝族祖先靠火驅邪避災、刀耕火種,逐漸將火奉為生命與希望的象征。每年農歷二月初三(2025年對應公歷3月3日),村民以鉆木取火、祭祀火神等儀式,祈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這一傳統在紅萬村代代相傳,近年因獨特的民俗魅力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了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p> <p class="ql-block"> 我們趕到了現場時,村口人流如織,我們一行二十多人,轉眼間就走散,不知去向。我在擁擠的人群中走走停停,不時從不同的角度拍拍喜歡的照片,也不枉此行,下面請隨著我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據說在村口有一歡迎儀式,俯拍只能看見警察進場,歡迎儀式與我無緣了。</p> <p class="ql-block"> 路邊的禮儀小姐姐們,知無不言,禮貌待客。</p> <p class="ql-block"> 路邊小吃食,感覺這煙火氣比城里的香水味兒帶勁多了。</p> <p class="ql-block"> 在路上不時遇到彩繪的人。用彩色的原料涂抹在臉上身上,感受一下阿細人對“火”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從早到晚,祭火節分為幾個環節,你可以根據有限的時間感受無限的歡樂。我們來到彩繪區,看著畫師們用礦物顏料在身上層層疊染,金紅的火焰紋路從神像脊背蔓延至指尖,在朝陽下折射出流動的光暈,恍若火神正從遠古神話中破壁而出。</p> <p class="ql-block"> 紅萬村不大,主街一條,中午高溫31度,游客慢慢朝著主會場走去,街上倒是清凈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祭火儀式在一顆大樹下,時間未到就被游客團團圍住。如果要看“祭火”儀式,就看不到主會場的節目表演,只能選其一。</p> <p class="ql-block"> 舍棄了祭火儀式,到主會場圍堆堆去。原來游客都到這里來了,說是人山人海不為過。廣場四周容納了幾萬人,我們好不容易憑采訪證來到攝友們預留的位置,冒著酷熱,頂著太陽,等著觀看表演。坐在靠前的位置上,無法拍游客,只能用視頻的方式拍拍阿細人的入場儀式了,用相機手機記錄阿細人“祭火節”歡樂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彝族男女的盛裝堪稱行走的彩繪博物館。男人們的羊皮坎肩以朱砂勾勒出螺旋狀火紋,象征火種在掌心傳遞;女人們的百褶裙則用靛藍、明黃、石綠繡出“火樹銀花”紋樣,裙擺擺動時如燃燒的鳳凰尾羽。不同民族不同的習俗不一樣的觀感,走過不少彝族人聚居地,彌勒紅方村還是我第一次看見這么熱情奔放的節日。隨著主持人的出場,節目一個個有序進行,給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p> <p class="ql-block"> 暮色降臨,還有幾十公里返程路,沒想到的是,村口路兩邊阿細小伙彈著大三弦,阿細姑娘們挑起節奏歡快的舞蹈歡送著離場的客人們。</p> <p class="ql-block"> 夕陽西下,紅萬村的路上仍回蕩著歡聲笑語。這場火與舞的盛宴,既是彝族對祖先的深情回望,也是傳統與現代的激情碰撞。愿這簇文明之火,永遠照亮紅方村的綠水青山,也點燃更多人心中對非遺文化的守護之光。再見,多彩的紅萬村!再見,熱情好客的阿細人!有緣再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延津县|
莆田市|
辛集市|
尼木县|
中江县|
龙泉市|
原平市|
南汇区|
百色市|
玉屏|
兰考县|
桂平市|
长春市|
邵阳县|
灵武市|
普兰店市|
如皋市|
衡阳市|
泽普县|
冀州市|
沐川县|
定日县|
海原县|
沙雅县|
独山县|
南阳市|
称多县|
侯马市|
临泉县|
张家口市|
庄浪县|
从江县|
大同市|
封丘县|
虹口区|
宁海县|
金堂县|
永和县|
湟中县|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