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地級市——廣東湛江。這里三面環海,有1556公里海岸線,巨大火山群塑造獨特景觀,天賜風土帶來美味海鮮、甜美瓜果。</span></p> <p class="ql-block">古時曾是邊境重兵之地,也是流放貶官前往海南的必經之路,各地移民融合了語言和文化扎根發展出今天特別的湛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湛江因有南方大港“湛江港”,又被稱為港城。秦代為“象郡”屬地,漢代屬“合浦郡”,唐時屬“雷州府”,近代以來更為廣知的名字則是“廣州灣”……直到1945年間,“湛江”作為本地地名才正式誕生。</p> <p class="ql-block">湛江為什么叫湛江?建市之初因歷史上這里設置過椹川市,受唐人謝混“人有水木湛清華”啟發,考慮到廣州灣碧波萬頃,又是廣闊海洋的天然深水良港——“湛”字寓意更加深遠,“氵”旁表示濱海之城,“甚”字旁有極其、超越的意思,因此改“椹”為“湛”,又將“川”改為“江”。</p> <p class="ql-block">現今遺留下來的古埠港口、民國騎樓、法式街區,歷史的三重身份造就了湛江多樣建筑風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湛江博物館在湛江市赤坎區寸金公園旁,1961年建成開放,館名“湛江博物館”為董必武所題。</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展覽文物豐富,從廣州灣到湛江開埠百年歷史展,粵桂邊區革命斗爭史展,湛江人民抗擊法國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壯烈詩篇,是一個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館里還展出了許多國家一級文物,如粵西木偶藝術、雷州石狗、石器、陶瓷、銅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湛江博物館主樓是標準的前蘇聯斯大林式建筑風格,是“中蘇友好”年代的產物。一樓介紹湛江歷史,此地曾名“廣州灣”,清末被法國殖民者占據(1899-1943),赤坎老街等歷史建筑都是租界時代的遺存。</p> <p class="ql-block">總的來說,湛江市博物館是一座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性綜合類博物館,是了解湛江歷史文化的絕佳去處。庭院里的百年榕樹垂下氣根,娑婆參天,在青磚地面投下細密的網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走進近代史展廳用光影織就了一張沉重的網。法國殖民時期的界碑拓片泛著冷光,1898年《廣州灣租界條約》的法文原件像一道尚未結痂的傷口。</p> <p class="ql-block">但泛黃照片中的赤坎老街市集仍在喧囂,1925年省港大罷工時湛江工人自制的傳單上,毛筆字跡力透紙背,讓人想起紅土中倔強生長的劍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動容的是一組抗日時期的僑批銀信。馬來亞華僑用蠅頭小楷寫就的家書中,除了匯兌憑證,還藏著曬干的雞蛋花花瓣。</p> <p class="ql-block">這些穿越硝煙的溫柔,與旁邊陳列的土制火藥槍形成強烈互文,恰似雷州半島的性格——柔軟時能托起整片南海的月光,剛強時可化為刺破黑暗的礁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轉至民俗展廳,空氣忽然變得溫熱濕潤。八音柜臺上陳列的雷劇戲服金線猶存,絳紅緞面上刺繡的浪花紋路,與漁民新娘嫁衣的藍染布形成奇妙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最震撼的當屬占據整面墻的雷州石狗陣列,這些從宋代留存至今的守護神像,或蹲踞昂首,或憨態可掬,玄武巖雕琢的肌理間仍能觸摸到匠人手掌的溫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展廳中央的疍家船屋模型讓人恍入夢境。竹篾編織的船篷下,錫制煤油燈在虛擬的月光中搖晃,仿佛聽見咸水歌謠穿透薄霧傳來。</p> <p class="ql-block">展柜里斑駁的桐油斗笠與珍珠貝紐扣,讓《更路簿》中記載的星辰航路忽然變得具象——原來先民們正是戴著這樣的斗笠,在浩渺南海間繪制出無形的生命航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展廳深處的全息投影里,身著波斯長袍的商人正在市舶司前核對關文。玻璃展柜中的象牙算籌與銅質砝碼,無聲訴說著宋代湛江港繁榮的國際貿易。</p> <p class="ql-block">一組鐫刻著古波斯文的銀幣尤其令人駐足,錢幣邊緣的浪花紋飾與中文字號的"隆興通寶"相映成趣,恰似當年不同文明在雷州半島的溫柔邂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湛江博物館灰白色的花崗巖臺階前,我忽然聽見風鈴的輕響。檐角懸掛的銅鈴被海風喚醒,五百年前閩浙商船上的鈴鐺,或許也曾在湛藍的海面上這樣叮咚作響。</p> <p class="ql-block">海風送來遠處貨輪的汽笛,與展廳里明代海防圖的浪濤聲悄然重疊。那些沉睡在玻璃柜中的器物,此刻忽然在暮色中蘇醒:宋瓷的冰裂仍在生長,紅頭船的纜繩還在緊繃,而雷州石狗守望的目光,早已穿過展廳的穹頂,投向更遼闊的星辰大海。</p> <p class="ql-block">這座始建于1958年的嶺南庭院式建筑,正用溫潤的濕氣與斑駁的樹影,將我的腳步引入時光的褶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和县|
岐山县|
兴和县|
梨树县|
武功县|
漠河县|
郴州市|
舟山市|
昭平县|
青河县|
宜宾县|
凌海市|
聊城市|
措美县|
红河县|
凉山|
新巴尔虎右旗|
东台市|
湖北省|
临高县|
临夏市|
新和县|
本溪|
辛集市|
青冈县|
仙游县|
社旗县|
隆回县|
崇义县|
遂昌县|
青冈县|
会宁县|
彭州市|
孝感市|
沙洋县|
朝阳县|
海城市|
乌拉特中旗|
呼玛县|
米林县|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