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智利的拉帕努伊島(Rapa Nui)又稱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以巨大的摩艾石像(Moai)聞名于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1722年4月5日荷蘭人發現該島時恰逢復活節,因此將其命名為“復活節島”。</span>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拉帕努伊雖屬智利領土,卻獨立于南太平洋之中,與智利大陸西部海岸線相距三千多公里。智利航空(LATAM)提供由首都圣地亞哥飛往島上的直飛航線。</p><p class="ql-block">島上遍布著大約900尊巨型摩艾石像,雄偉壯觀。這些石像的制作過程及象征意義至今依然困擾著考古學家,為該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島上唯一的機場很小,沒有空調,沒有貴賓室。</p> <p class="ql-block">復活節島雖為智利的一部分,但與智利本土文化截然不同,島上遍布的巨型摩艾石像壯觀雄偉,也帶來了無盡的考古之謎,為復活節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吸引眾多旅行者千里迢迢登島一探究竟。1995年拉帕努伊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Rapa Nui)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復活節島與大溪地島、夏威夷、新西蘭等其它太平洋上的島嶼一樣同屬波利尼西亞文化(Polynesia)。</p><p class="ql-block">拉帕努伊國家公園的景點分布在全島各處,大部分景點進入時需要出示公園門票和個人證件。成人門票80美金,可以在線或在游客中心現場購買,有效期10天。</p><p class="ql-block">島上三分之二都屬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拉帕努伊國家公園,而公園必須由當地導游帶著才能進去。</span></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的帥導游。</p> <p class="ql-block">島上最熱門的白沙灘Anakena,且是為數不多的不需要門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這組位于Anakena海灘旁邊的石像,是島上保存最完好、最精致的石像群之一。這些石像原先掩埋在沙子之中,幸運地躲過了自然風化對石像的侵蝕。后來在90年代被修復。石像的手臂、耳朵、鼻子、眼睛打磨平滑。此外據說珍貴的石像眼睛也是在這里發現的,眼睛由白珊瑚和紅色火山石制作而成,現在陳列于考古博物館。</p><p class="ql-block">遺憾的是該博物館因為土地使用權的原因現在暫時關閉了。</p> <p class="ql-block">這個孤零零的石像是第一代石像。島上的石像大致分為四代。</p> <p class="ql-block">這些是第二代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大眼睛Ahu Tahai是復活節島唯一一座有眼睛的石像,是考古學家為還原石像原貌而修復的,這里也是欣賞日落的最佳地點。</p><p class="ql-block">摩艾石像裝上眼睛意味著被賦予了神力,可以庇護部族和后代,這也就是為什么幾乎所有巨型石像都面朝島民居住的內陸,而不是大海。不過石像的眼睛多在后來被毀壞而不復存在。</p> <p class="ql-block">Pito Kura是一個考古綜合體,位于拉佩羅斯(LaPérouse)灣前。 </p> <p class="ql-block">魔石。一個大型的卵形石,直徑為80厘米。 Te Pito kura意為“光的肚臍”,te pito o te henua的意思是“世界的肚臍”。</p><p class="ql-block"> 這塊奇異的石頭以前被稱為Tita’a Hanga’o te Henua,根據傳說,由Rapanui People的創始國王Hotu Matu’a帶到了他的祖國Hiva的船上。 據說這塊巖石幾乎是球形和光滑的,它集中了一種磁性和超自然的能量,稱為法力。導游說指南針在這個石頭上就不工作了。</p> <p class="ql-block"> Paro Moai代表了建造雕像的時期的一個里程碑,因為它是從Rano Raraku火山采石場運輸出來的最大的雕像,并在平臺上成功架設。 它的尺寸非常壯觀:其耳朵尺寸為2米,高度達到10米,估計其重量必須超過80噸。</p> <p class="ql-block">火山口湖Rano Kau位于300米高的懸崖之沿,以其天然形成的火山湖著稱。湖面上覆蓋著很多蘆葦,這種蘆葦與的的喀喀湖的蘆葦一致。臨海一端有個巨大的缺口,是由于千萬年來強風海浪不斷沖擊侵蝕崖壁而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碰到有人在拍當地土著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Orongo祭祀村依Rano Kau火山而建,位于懸崖之上,風景優美。不過原始居民從未在這里定居過。在17世紀以前的石像時期,當地村民將這里作為舉行成年禮的場所。隨著17世紀末進入鳥人時代,Orongo村落因作為鳥人比賽舉辦地而著名。</p> <p class="ql-block">復活節島的鳥人文化:</p><p class="ql-block">繼部落之爭之后,大約在18世紀后期島上開始盛行鳥人崇拜,信仰造物主Make Make,一直持續到1866年天主教傳入。南半球的春天(每年9月)每當一種名為“Manutara”的鳥將要在Motu Nui島上產蛋時,各部族會派遣代表前往Orongo參加為期一個月的鳥人比賽。參賽者首先需要爬下火山峭壁,接著趴在蒲草舟上劃行2公里到達距復活節島最遠的小島Motu Nui,上岸后他們會在山洞中隱蔽,觀察等待Manutara鳥下蛋,第一個得到該鳥蛋的人便是本年度的“鳥人”。獲勝者會在第一時間向Orongo村落傳遞信號,并小心翼翼地將鳥蛋纏在頭上,原路返回Orongo。他的部族會為“鳥人”的誕生隔岸慶祝,并有權支配這一年的島上資源。</p> <p class="ql-block">原裝的鳥人圖案。</p> <p class="ql-block">在祭祀村中分散著許多用火山石板搭建而成的圓形建筑,是“鳥人”比賽期間供各部族參賽代表落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也許就是因為這種比賽,加上環境變化,現在這種鳥在這里已經幾乎絕跡了。</p> <p class="ql-block">島上最著名的景點 - 十五人像Ahu Tongariki。</p><p class="ql-block">進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座在入口處單獨站立的摩艾石像,被當地人稱為”旅行者“。</p><p class="ql-block">1960年智利9.5級地震引發海嘯,Ahu Tongariki在海嘯中損毀嚴重。日本為修復工作提供了資金和裝備援助。為了表示感謝,智利政府于1982年將這座修復完成的石像送往東京和大阪的工業展覽會展出。正因為他曾經遠赴重洋,故得名“旅行者”。</p> <p class="ql-block">Ahu Tongariki雕刻于石像建造鼎盛時期,15尊石像在220米長的石臺上站成一排,頗有氣勢。他們高矮胖瘦各有不同,其中戴帽子的石像最高有14米。</p> <p class="ql-block">拍個“16人”照。</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大早再來看日出。</p> <p class="ql-block">Rano Raraku采石場:</p><p class="ql-block">復活節島上最重要的景點,起伏的山坡之間散落著400尊石像,如同夢境一般。他們有的完整,有的殘缺,還有的則是尚未完工便已遺棄,或躺,或臥,或立,或傾。</p> <p class="ql-block">復活節島上現存約900尊石像,其中400多尊位于Rano Raraku采石場。這些大石像在拉帕努伊語中被稱為“Moai Aringa Ora”,意為“活著的祖先面孔”,一般簡稱“Moai”(摩艾)。島民認為部落中重要的人在死后靈魂依然存在。巨型石像即是這種信仰的體現,當部落領袖或德高望重者去世時,人們會雕刻摩艾石像,期待石像保佑氏族后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像文化</span>大約在16世紀至17世紀達到鼎盛,后來逐漸衰退,最終被鳥人文化取而代之。復活節島上的石像大多是在采石場進行制作,再搬運豎立至祭臺上。石像的高度從3米至10米不等。現場有一個沒有完成的有20米。當時如何搬運如此巨大的石制雕像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p> <p class="ql-block">遠處有火山錐。</p> <p class="ql-block">這是唯一的一個帶腿的雕像,是跪姿的。</p> <p class="ql-block">在Akahanga有一個位于該島南海岸的小海灣(Hanga)附近的老村的遺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遠處是倒塌的石像。根據口頭傳說,島上的第一任國王阿里基·霍圖阿(Ariki Hotu Matu’a)被埋葬在這個地方。 他的兒子將他從拉諾考火山(Rano Kau Volcano)的頂部移到了他最后的安息之地,到達了阿卡漢加(Akahanga)。</p> <p class="ql-block">復制的原始居民的屋子,它們的橢圓形像一艘船只,老居民居住在那里。 在每個房屋的通道前,有一個小區域,上面鋪滿了圓形海洋巨石。屋子的門很小,居民進去時是倒退著進,背刮著門上緣,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可以阻止惡靈跟進家。</p> <p class="ql-block">猜猜這是什么?是雞窩。</p> <p class="ql-block">Ahu Akivi是一個特別神圣的地方,也大概是唯一一組面朝大海的石像。 該地點有七個Moai,它們的形狀和大小相等,也被稱為16世紀左右建立的天文臺。 因為它們在春分期間完全面對日落,并在秋季秋季期間背靠了日出。 這種天文學精確的特征僅在島上的這個位置才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Ana te Pahu是一個由古代噴發形成的火山管,被稱為“香蕉洞”。它在地面以下幾米的入口處,生長著香蕉,鱷梨和塊莖,例如芋頭或山藥生長。 濕度和自然保護導致植物生長良好。</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洞里走了一段,體驗“火山管”。</p> <p class="ql-block">Vinapu有島上較大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其基座由大型精心安裝的玄武巖板組成,無縫銜接。所以一些考古學家認為它很像秘魯的工藝,故而猜測和印加人有關。</p> <p class="ql-block">Ana Kai Tangata是復活節島的一個海洞,其天花板上包含Terns的巖石藝術。原本該洞穴是可以進入的,但現在洞塌了,所以關閉了。</p> <p class="ql-block">洞雖然塌了,海灣還是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這天本來是要去徒步登島上最高峰的。但因為下過雨路徑濕滑,公園不讓走,就推薦我們來到Anakana這個“神秘”海灘。</p> <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離海邊不遠,走路10分鐘可以到這個plaza。</p> <p class="ql-block">離開復活節島了,回憶滿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东辽县|
虎林市|
清原|
昌图县|
仙游县|
平利县|
宣武区|
奉贤区|
邵武市|
长岭县|
辽宁省|
福泉市|
芒康县|
府谷县|
昭通市|
息烽县|
临高县|
潜山县|
朝阳县|
五大连池市|
土默特右旗|
乡宁县|
彰化市|
元江|
灵武市|
固原市|
广东省|
福鼎市|
龙海市|
堆龙德庆县|
金秀|
涪陵区|
海阳市|
开鲁县|
曲松县|
上栗县|
呼和浩特市|
兰坪|
巫山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