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沈陽中街北側深巷中,也就是沈河區正陽街11號盛京龍城外側,毗鄰豫瓏城,有一座沉睡了四百年的遺址——汗王宮遺址(又叫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寢宮遺址),2012年被沈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發現。</p> <p class="ql-block"> 汗王宮遺址始建于1625年,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沈陽,并在此建造了汗王宮作為自己的居所。直到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汗王宮一直是他的主要住所。努爾哈赤去世后,汗王宮改稱"福晉衙門"。隨著清軍入關,汗王宮逐漸廢棄,并最終荒廢坍塌。</p><p class="ql-block"> ↓汗王宮遺址正門</p> <p class="ql-block"> 2012年,沈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對老城區內北中街動遷地塊進行考古調查時,成功發現了汗王宮的遺址,該遺址的發現對于研究沈陽前史、盛京城規劃等均有重要價值。2014年,沈陽汗王宮遺址被公布為遼寧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汗王宮遺址北側圍墻中央懸掛著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 據史料記載,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進院落,由宮門、宮墻、前院、高臺基址組成,南北通長41.5米。現主體建筑早已無存,但高臺基底座、磚筑臺基和圍筑其間的夯土臺仍訴說著往昔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汗王宮遺址陳列館位于地下,長長的臺階仿佛引領游客穿越時空,回到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 在遺址內,東、西及南面墻上分別展示了清太祖?努爾哈赤生平的展板;遺址發掘過程和各種珍貴文物的照片。如:建筑構件,瓦當和滴水等,這些建筑構件面上的蓮花紋飾清晰可見。</p><p class="ql-block"> ↓瓦當、滴水等建筑構件圖片</p> <p class="ql-block"> 參觀汗王宮遺址,仿佛開啟了一場奇妙的歷史探秘之旅。殘垣斷壁間,每一塊石頭、每一片碎瓷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壁畫栩栩如生,講述著歷史故事,令人感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 ↓清太祖?努爾哈赤生平介紹</p> <p class="ql-block"> ↓汗王宮遺址考古發拙場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 ↓打卡拍照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清太祖?汗王宮遺址北側圍墻</p> <p class="ql-block"> 汗王宮遺址不僅是一座歷史的寶庫,更是一座無聲的博物館,向世人訴說著沈陽的輝煌與滄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拍攝/春雀秋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制作/春雀秋水</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慈利县|
新巴尔虎右旗|
清新县|
浦城县|
大连市|
新蔡县|
肃北|
临清市|
虞城县|
凭祥市|
建水县|
扎鲁特旗|
常熟市|
温州市|
连江县|
定南县|
福安市|
浑源县|
三都|
印江|
南澳县|
合山市|
海盐县|
浙江省|
高阳县|
皋兰县|
德昌县|
即墨市|
木兰县|
武夷山市|
依兰县|
平凉市|
从化市|
平顺县|
黎平县|
蓬莱市|
沽源县|
嵩明县|
上杭县|
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