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賣花漁村,是古徽州的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村落,因深藏在新安江南岸溝谷腹地之間,所處位置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為植物的生長,特別是為梅樹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故村子四周的大山上長滿了梅樹。每年的春天,這里漫山遍野的梅花怒放,田間地頭,山上山下,連綴成了一幅幅極具層次感的靚麗畫卷,近年來成了徽州地區賞春色的又一絕佳處。</p><p class="ql-block"> 賣花漁村原名“漁村”,因從山上向下看去整個村子,村頭像魚嘴、村腰如魚肚、村腳似魚尾,宛如一條大魚。又因此地村民大多姓洪,為討口彩,因此,在“魚”字旁加上三點水,象征著洶涌的水勢和魚兒的生機勃勃。這就是“漁村”稱謂的早期來歷。后來,因村里的居民們世代以種植和銷售花卉為生,被好事者戲稱為“只賣花,不打漁”的賣花漁村。叫的久了,民間便漸漸的以賣花漁村取代了原來的“漁村”。2005年末,經歙縣人民政府批準,“賣花漁村”這一名稱正式得以確立,而原本的“漁村”村名則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僅在口耳相傳中留存。</p> <p class="ql-block"> 賣花漁村是一個以盆景產業為主的古村落,位于歙縣東南7公里處,因其獨特的盆景文化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而聞名。這里的民居保留著徽派建筑獨特的風格,粉墻黛瓦,飛檐翹角,是一處典型的徽派建筑古村落。每當春季來臨,梅花盛開之際,這些古老的建筑與梅花交相輝映,完美融合,形成了一幅美麗山村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從山上向下看去整個村子村頭像魚嘴、村腰如魚肚、村腳似魚尾,宛如一條大魚。↓</p> <p class="ql-block"> 賣花漁村是徽派盆景的發源地之一。當地氣候溫潤、雨水充沛,為盆景植物生長及樹樁培育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千百年來,村里的家家戶戶以種植花草、制作盆景為生。自徽派盆景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后,盆景成為賣花漁村對外宣傳中的一張靚麗名片。↓</p> <p class="ql-block"> 走進賣花漁村,街角巷道、庭院內外,一盆盆品類不同、形態各異的徽派盆景躍入眼簾;道路上,隨處可見正在加工、制作盆景的藝人,以及旅游觀光、攝影采風的人,展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景象。↓</p> <p class="ql-block"> 賣花漁村的盆景依托村里的梅花優勢以梅花老樁盆景居多。這些飽經滄桑的梅樁,紋理交錯的枝干,無一不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而點點花朵則像是點睛之筆,讓整個盆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p> <p class="ql-block"> 每當冬去春至之際,村子便開啟了“賞花模式”。村前屋后、山坡谷底,競相綻放的梅花,宛如一條粉紅色的絲帶環繞著歷經滄桑的古村,與遠山、云海交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 漫山遍野的梅花花海中的徽派古村落宛如一幅幅天人合一的水墨山水畫,顯得靜謐悠遠。賣花漁村的景色,千般神韻,如詩如夢。↓</p> <p class="ql-block"> 青瓦白墻的民居與疏影橫斜的梅花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水墨畫般的素雅景致。↓</p> <p class="ql-block"> 一座不知名袖珍廊橋橫臥在村中的小溪上,寬不過2米,凈跨不足3米,是我見過的最小的一廊橋。“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如此微小的廊橋,卻也為村子帶來了一幅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 每當春季梅花盛開之時,賣花漁村四周的大山間萬株梅花競相開放,層層疊疊,云蒸霞蔚,繁花滿山,一片香海,粉墻黛瓦的民居在花海的掩映下完美融合,別有一番田園風光。↓</p> <p class="ql-block"> 賣花漁村以“梅”著稱,梅樹遍布村子四周的大山上,初春時節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滿山遍野的梅花競相開放,整座山丘成了花的海洋、雪的海洋,身臨其境恍如置身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梅林間,遠看星星點點掛枝頭,近看朵朵梅花傲骨盛放,有的白似瑞雪,有的艷如朝霞,還有的綠如碧玉。↓</p> <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賣花漁村四周山上的梅花,歷經風雪,綻放得精神抖擻。在這冬去春來之際,去賣花漁村正是賞梅的好時節。↓</p> <p class="ql-block"> 白梅如雪,紅梅似霞,漫步其中,仿佛走進了童話世界。微風輕拂,花瓣飄落,滿身都是幽幽的梅花香。↓</p> <p class="ql-block"> 最是一年春好時,蟄伏了一個冬季的梅花鮮花怒放,幽幽的香氣,彌漫了整座山頭,彌漫在整個村莊里,彌漫在游人的歡聲笑語里。↓</p> <p class="ql-block"><i><u> 遍覽徽州的眾多古村,賣花漁村以其獨特魅力令人驚嘆。這里不同于徽州其他古村的那種敦厚典雅,而是以春天看梅花,全年看盆景而稱著。這里不僅是徽州地區獨一無二的賞梅勝地,更以梅花為業,聞名遐邇。獨特的地理印記,使她在眾多的古村落中獨樹一幟。</u></i></p> <p class="ql-block">圖片:宋老頭</p><p class="ql-block">編輯:宋老頭</p><p class="ql-block">文字:宋老頭(部分景點介紹摘自網絡,謝謝網絡作者!)</p> 謝謝您的瀏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罗县|
绥宁县|
芮城县|
三江|
巢湖市|
三门县|
华坪县|
正蓝旗|
蒙山县|
奎屯市|
高碑店市|
英德市|
灵石县|
信丰县|
南木林县|
奉化市|
临桂县|
安西县|
永定县|
合川市|
盐池县|
海城市|
台州市|
新密市|
辰溪县|
雷波县|
富源县|
威信县|
扶沟县|
浦北县|
沂源县|
洛阳市|
虹口区|
霍山县|
卢龙县|
鸡西市|
古田县|
香港|
贵阳市|
山丹县|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