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i>二胡名家,人才輩出。江蘇地區演奏名家占了相當比重,新老藝術家之間往往互有淵源。</i></b></p><p class="ql-block"><b><i>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拉弦樂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擦弦)樂器之一。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于中高音域。</i></b></p><p class="ql-block"><b><i>二胡大師因個人喜好和演奏風格不同,但他們都為二胡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i></b></p><p class="ql-block"><b><i>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聽松》《賽馬》等。</i></b></p> <p class="ql-block">1.周少梅(1885—1938)江蘇江陰人,音樂教育家。1912/率先將民樂課帶入省立無錫師范,成為最早的國樂教師。僅在一個把位上演奏的二胡獨創“上、中、下”二胡把位,被稱為“周少梅胡琴三把位”。他與制作二胡師傅共同對二胡進行了“配套”的改良。收集整理民間樂曲、古琴曲,改編了一些練習曲、獨奏曲、編撰教材。曾向他的學生劉天華學習過古琴演奏技法和二胡曲。通過反復的實踐,大膽地將二胡的琴桿增長至90厘米,還加大了琴筒的尺寸。使二胡音色更加豐滿,樂曲更加華麗。為支持劉天華探索民族音樂改革,特在江陰成立“國樂研究會”。編寫教材《國樂演奏》《京劇曲譜》及一些二胡練習曲。整理、改編、創作了《虞舜熏風曲》《顧山清明曲》《劃龍船曲》《苦中樂》《苦中行》等二胡、琵琶獨奏曲。</p> <p class="ql-block">2.華彥鈞,藝名阿炳(1893~1950)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擅長演奏二胡、琵琶等多種樂器,尤其以二胡演奏最為出色。代表作《二泉映月》《大浪淘沙》展示了他對人生辛酸和痛苦的深刻感悟,具有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和深邃的意境?。阿炳自幼隨父學道教音樂和各種樂器,展現出了極高的音樂天賦。18歲時在無錫道教音樂界被譽為“演奏能手”。由于生活放縱,沾染了毒品和娼妓,導致雙目失明后以賣藝為生,繼續創作和演奏,廣泛吸取民間音樂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奏了270多首民間樂曲,他的音樂作品不僅在國內廣為流傳,還在國際上享有盛譽。</p> <p class="ql-block">二胡最佳代表作《二泉映月》片斷——阿炳原版高清重制。</p> <p class="ql-block">3.劉天華(1895—1932)原名劉壽椿,江蘇江陰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民族器樂改革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國樂之魂”“二胡音樂的奠基人”。劉天華是清末秀才劉寶珊之二子,與文學家劉半農、音樂家劉北茂是兄弟。1911/辛亥革命爆發,常州中學停辦,正在讀初二的劉天華回江陰,參加了“反滿青年團”軍樂隊,負責吹奏軍號。1912/隨兄劉半農在上海2年里學習了管弦樂、鋼琴和小提琴,接觸西洋作曲理論。1914/在江陰、常州中小學任音樂教師。1922/被聘為北大附設音樂傳習所國樂導師,其后在北京女高師范學校音樂體育科(后改為女師大、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教授琵琶、二胡。27/發起成立國樂改進社,編輯出版了《音樂雜志》(共10期)32.6.8/因身染猩紅熱,病逝于北京家中。<u style="font-size:22px;">劉天華立足于中國民族音樂的土壤,借鑒西洋音樂的作曲技法,創作出富有代表性的十大二胡名曲《病中吟》《空山鳥語》《月夜》《光明行》《燭影搖紅》《獨弦操》《悲歌》《良宵》《苦悶之謳》《閑居吟》及47首二胡練習曲、15首琵琶練習曲,1首絲竹合奏曲。他對二胡、琵琶的制作提出了改革建議,提出二胡“固定音高定弦”、琵琶“六相十三品”等;他在二胡演奏中廣泛吸取了小提琴和中國其他傳統樂器的揉弦、顏音跳弓、斷弓、蘸弓、泛音等演奏技法,使二胡能夠以新的藝術成就和技術裝備登上“大雅之堂”,進入高等學府,這是劉天華的一項歷史性功績。他用五線譜記錄、整理了《梅蘭芳歌曲譜》這是最早根據實際演唱作記錄的京劇曲譜。劉天華在創作、演奏、教學、理論研究上的全面實踐,為中國民族器樂發展開創了一條有意義的新路,為中國民族器樂在整個專業音樂教育、創作和表演事業中提高了地位,開啟了民族器樂歷史新篇章。</u></p> <p class="ql-block">4.劉北茂(1903-1981)別名壽慈,江蘇江陰人,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也是杰出的民族音樂家劉天華的胞弟、著名的民樂作曲家、二胡演奏家、音樂教育家。自幼在兄長悉心指導下,早年掌握了許多種中外樂器的演奏技巧,顯示了他的音樂才能。23/考入東吳大學,27/燕京大學英文系畢業,29歲即成為北大英語教授,為名重一時的莎士比亞研究專家。劉天華去世后,長兄劉半農(詩人)對他講:“二哥子女尚年幼,學生中爭氣的不多,看來二哥的事業要你來繼承。”從此改習音樂。35/紀念劉天華逝世3周年活動中,劉北茂演奏劉天華十大名曲,技驚四座。40/發表了聞名于世的《漢江潮》《前進操》和《漂泊者之歌》等二胡曲。42/在陜遷蜀途中,創作了《乘風破浪》的二胡曲,反映了作者當時遠大的抱負與堅定的信念。43/春節興之所至,一氣呵成,創作了二胡曲《小花鼓》50/創作二胡曲《農民樂》作者向新中國獻禮的第一首作品。此后,陸續創作出《歡樂舞曲》《太陽照耀到祖國邊疆》《愉快之歌》等20余首二胡曲。58~71/借調合肥藝院、安徽師大任教期間,創作了《美麗的包河》《千里淮北賽江南》《黃山觀瀑》等多首二胡獨奏曲和幾十首少年兒童二胡曲。71~81/由皖返京,雖病魔纏身,仍筆耕不輟,創作了《緬懷》《流芳曲》《迎朝暉》等二胡曲。一生創作了一百多首二胡作品,是我國現代音樂史上一位多產的作曲家,被譽為“民族音樂大師”。這些代表作是我國音樂發展史上的重要環節,也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璀璨的藝術明珠。<i style="font-size:20px;"><u>劉北茂是劉天華二胡學派開創人之一,是最直接和最優秀的傳承者、發展者,在劉天華英年早逝后劉北茂以二胡教學、演奏、創作三方面貢獻,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中應當擁有不可或缺的燦爛篇章。他是中國音樂界的“梵高”。其藝術成就的價值遠遠沒有被我們所認識,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工作的深人,其光彩將會愈加顯現出來。猶如一座剛剛被打開的敦煌藝術寶庫,琳瑯滿目的音樂財富有待人們去認識和欣賞。劉北茂先生生前說過:“音樂和音樂家,首先是為不搞音樂的人們服務的。”這正是貫穿予北茂先生一生最寶貴的平民音樂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寫照,是當之無愧的一代民族音樂大師。</u></i></p> <p class="ql-block">5.楊蔭瀏(1899-1984)江蘇無錫人,自幼酷愛音樂,從近鄰道士學笛、笙、二胡等民樂。上海圣約翰書院畢業。著名音樂研究家、音樂教育家,民族音樂學的奠基者。主要著《中國音樂史綱》《中國古代音樂史稿》等27種著作及近百篇論文,對中國音樂史的研究有著重要貢獻。對無錫瞎子阿炳的樂曲進行了搶救和整理,并編成《阿炳曲集》,在民族音樂的搶救、整理和研究方面有著舉世公認的功績。</p> <p class="ql-block">6.儲師竹(1901-1955)江蘇宜興人。是一位享有盛譽的二胡演奏家、音樂教育家。自幼熱愛音樂,精通多種中外樂器,熟悉民間戲曲和音樂。15歲赴常州省立五中,師從音樂大師劉天華學二胡,琵琶。成為其第一個高足門生。中學畢業考入華北大學音樂傳習所,繼續受劉天華的指導。26/大學畢業追隨劉天華學藝,繼承劉天華開創的二胡學派,二胡演奏蜚聲樂壇。曾為著名民間藝人阿炳傳世的二胡演奏曲記譜、訂弓法和指法。為革命烈士萬益作的歌曲《西城柳》凄婉悲壯。41/受聘國立音院副教授兼國樂組主任。解放后任央音教授兼民樂系主任,民樂研究所研究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7.“北蔣南陸”的“北蔣”即指蔣風之。</b>蔣風之(1908-1986)江蘇宜興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音原副院長。23/蘇州農校“同樂會”演奏。24/結識劉天華的學生儲師竹得到《病中吟》《月夜》曲譜。27.8/考入滬藝音樂系;11月考入國立音院,29.9/考入北平藝院音樂系,師從劉天華。30.4/該院第四次演奏會上演奏。31/劉天華推薦到北平女子文理院教授二胡;33.7/北平藝院畢業在日本開音樂會;8月與周少梅合作舉辦音樂會;11月在百代唱片錄制《漢宮秋月》34.3~9/青島、清華、南開舉辦獨奏音樂會。35.5/劉天華遺作演奏會;6月北京獨奏音樂會;8月被京華美專聘為副教授。36.1/創作二胡獨奏曲《長夜》37.8/被聘院校升為教授;同年在燕京與清華辦二胡學習班。38.4/被北京女高師聘為教授。45/組織民樂傳習所。46.4/張家口“聯大”音樂系執教,京青年禮堂舉辦音樂會。48/在津冀師院任教。49/受周恩來邀請,在北京飯店與各界人士聯歡演出;50/任教于央音學院,同年錄制《漢宮秋月》《良宵》(建國后出版的首張二胡唱片)53.9/參加第二屆全國文聯演出。54/文化部中國民族民間古典音樂在京滬寧穗漢西安沈陽巡演。55/央廣臺撰寫了“漫談二胡”后編輯成書,錄制《病中吟》《閑居吟》《空山鳥語》《四合如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作品,中唱出版唱片《空山鳥語》同年參加全國民樂巡回演出。56/參加全國首屆音樂周演出,央廣臺錄制《月夜》《三寶佛》《熏風曲》評為高教二級教授。57/調京藝師院音樂系執教,參加紀念劉天華逝世25周年演出;編寫出版《民族器樂講座》58/出版《蔣風之二胡曲八首》59/央廣臺錄制《漢宮秋月》《玉簪花》《熏風曲》60/錄制《悲歌》《鷗鷺忘機》《苦中樂》62/參加政協臺誼演出;同年受邀中南海懷仁堂演出。64.9/中音學院成立任器樂系主任。77.5/參加毛主席《講話》發表35周年音樂會,演奏《二泉映月》78.10/沈陽西安講學、演出;央廣臺錄制《流波曲》。<i style="font-size:20px;"><u>蔣派二胡藝術是中國民族音樂的瑰寶。</u></i></p> <p class="ql-block">8.蔣巽風(1935~2020)江蘇宜興人。著名二胡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中音會員。自幼隨父親(蔣派二胡創始人蔣風之)學二胡長達40年,深得其真傳。51/到部隊文工團從事專業音樂工作,56/離職專門與父親學琴。58/北京空政文工團工作。63.5/參加第四屆“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獲一等獎,自選樂曲《趕集》獲新作品演奏優秀獎。82/任北京二胡研究會常務理事。86/受聘于中音民樂系任教。98/任中音二胡學會副會長(02)會長。03/第三屆“金鐘獎”二胡比賽中他的學生薛克獲B組金獎,葉強、秋江獲銅獎,王穎獲A組金獎。04、05/在日本東京、大阪舉辦獨奏音樂會。參與編寫了《全國二胡演奏考級作品(第1套、第2套、第3套)合集》,該作品由許講德、蔣巽風、王志偉主編,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9.陸修棠(1911-1966)江蘇昆山人。二胡演奏家、音樂教育家,被音樂界稱之為“二胡圣手”,歷有“北蔣南陸”之說。32.8/任省立蘇州中學音樂教員,吳平音樂團藝術指導及指揮。42/調任中央軍校中訓團音樂教官。抗戰勝利后任華東師大音樂系、北京藝術師院音樂系副教授、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副教授;中音上海分會理事。二胡曲《懷鄉行》為其處女作,也是最負盛名的傳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10.王乙(1919-2002)江蘇吳縣人,原名王冠亞。陸修棠的弟子。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王乙32/考入江蘇吳縣鄉村師范。37/畢業后在縣中、小學教書。46/到上海敬業中學任教。56/調入滬音民樂系任教。57/調任滬音附中民樂科主任。78/回任滬音民樂系副主任。84/滬音向他頒發了任教40年榮譽證書和銀質獎章。</p> <p class="ql-block">11.黎松壽(1921—2010)江蘇無錫人(祖籍廣東)曾任寧師大音樂系教授,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儲師竹親傳弟子,《二泉映月》的發掘、搶救與傳播者之一。青少年時因音樂結識了民間藝人阿炳(原名華彥鈞)48年冬在南京古林寺國立音院進修時演奏了《二泉映月》引起了儲師竹注意,儲師竹與楊蔭瀏教授得知阿炳的生活困境及其音樂才華,決定搶救阿炳的音樂作品。50/黎松壽在蘇南文學院藝術系執教。當年9月2日晚,黎松壽等在無錫“三圣閣”幫助阿炳錄制了《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及另三首琵琶曲。阿炳去世后,黎松壽繼續對阿炳藝術的研究。56/在寧師音樂系任教。編定了《阿炳曲集》,還與儲師竹一同為《二泉映月》擬訂弓指法,以親歷者的身份撰寫了《我所記認識的民間藝人阿炳》《阿炳的絕唱》文章,為阿炳研究中較為珍貴的資料文獻。</p> <p class="ql-block">12.閔季騫(1923-2020)江蘇宜興人。劉天華的弟子、閔惠芬的父親。“閔氏藝術世家”,父親是晚清秀才。47/他以《良宵》《病中吟》兩首劉天華的作品考取南京國立音院(后并入央音)先后師從楊蔭瀏(三弦)儲師竹(二胡)程午加(打擊樂)曹安和(琵琶)曹正(古箏)劉吉典(大三弦)掌握多種的樂器表演,為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52/開始民樂教學,與楊其錚編寫的《二胡教材》是新中國最早編著出版的二胡教材,59/已發行近13萬冊。</p> <p class="ql-block">13.閔惠芬(1945-2014)江蘇宜興人。國家一級演奏員,著名二胡演奏家,被譽為“現代二胡演奏皇后”。開創了中國器樂演奏聲腔化的演奏方式。8歲隨父學二胡,12歲考入滬音附中。63/18歲在第四屆上海之春音樂會全國二胡比賽中演奏的《病中吟》獲第一名。75.10/舞臺藝術片《百花齊放》片中演奏的《江河水》《賽馬》一下子風靡全國,成了時代金曲。小澤征爾聽到她演奏的《江河水》后淚流滿面,評價其“訴盡人間悲切,令人痛徹肺腑”。82-86/身患重病暫離舞臺。06.7/帶著她的力作《天弦》出席廣州高級音響展。曾獲上海文學藝術獎、第12屆“上海之春”創作二等獎、首屆中國“金唱片”獎、寶鋼高雅藝術獎,曾任中音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5~10屆全國政協委員。</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u>1963年舉行“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行的首次最大規模的二胡比賽。</u></i></p> <p class="ql-block">一代二胡大師閔惠芬經典獨奏《江河水》片斷,蕩氣回腸,悲憤激越!</p> <p class="ql-block">14.項祖英(1926-1999)蘇州人。陸修棠、蔣風之的弟子,著名二胡演奏家、音樂教育家,父親項印石-----民樂前輩,曾創辦"吳平國樂團"。自幼隨父學琴,10歲登臺演奏。49/東吳大學畢業。56/上海民樂團樂隊首席、滬音民樂系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3次專程為毛澤東演奏《二泉映月》潛心研究劉天華、阿炳的優秀作品。將阿炳名典《二泉映月》《聽松》搬上舞臺。并編著《怎樣拉好二胡》《孫文明二胡曲集》和《二胡教材十六講》錄制《項祖英二胡獨奏專輯》。</p> <p class="ql-block">15.張韶(1927-2015)江蘇武進人。是楊蔭瀏、儲師竹、蔣風之的弟子。原中音二胡學會會長,二胡教育家、演奏家。46/考入南京國立音院。央音畢業后中戲音樂組工作至53/央廣臺樂隊首席和二胡獨奏演員。56/央臺舉辦二胡廣播教學,編著了《二胡廣播講座》一書(59/出版后,成為民音教材的典范和重要的參考書)相繼出版《二胡演奏法》《二胡廣播教學講座》等十余本著作。共計200余萬字,發行300多萬冊。49~50/與張子銳合作,將二胡絲弦改為鋼絲弦,相繼研制了鉻弦、鋁弦,二泉弦、漢宮弦、外纏弦等。55/將木軸改為銅軸,93/研制成微調固定千斤等。81/調中音認教。84/香港出版發行其獨奏專輯CD唱片。多年來創作有《花鼓調》《大河漲水》《喜豐收》《感懷》《秧歌變奏曲》《歡樂的草原》等大批二胡獨奏曲和60多首二胡練習曲。</p> <p class="ql-block">16.陳耀星:41.5/江蘇常熟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音會員、二胡學會副會長、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6歲學二胡,古箏、三弦、琵琶。58/考入寧藝音樂系,61/畢業。63/任廣東省公安總隊文工團、二炮文工團二胡演奏員。76/創作二胡獨奏曲《戰馬奔騰》,開創了用二胡表現軍事題材的先例。83/創作《陜北抒懷》獲全國民族器樂作品比賽二等獎,《影》獲三等獎。同年中音協會舉辦“陳耀星二胡獨奏音樂會”。87/在“首屆中國藝術節·民族器樂專場演出”中獲得金杯獎。97/獨奏專輯《陳耀星二胡演奏專輯》發行。2018/陳耀星、陳軍、陳依妙祖孫三代參加《2018/央視元宵晚會》表演曲目《新賽馬》。陳耀星創造并發展了“連頓弓”“大擊弓”“彈輪弓”“快速雙弦抖弓”等新技法,對二胡演奏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被媒體和觀眾稱為“東方的弦樂大師”。(兒子陳軍,總政歌舞團二胡首席。父子并稱為中國的“二胡雙雄”。孫女陳依妙,是陳氏二胡第三代傳人,被譽為中國二胡小公主)。</p> <p class="ql-block">17.陳軍:68.1/江蘇常熟人。就讀于央音作曲系、社會音院、軍藝。二胡演奏家,陳氏二胡第二代傳人,總政歌舞團一級演員(大校軍銜)中音民族弓弦樂學會副會長,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委副會長。4歲師從其父陳耀星學二胡,14歲獲全國少年器樂比賽三等獎。83/獲北京青年二胡比賽二等獎。89/獲中國首屆民族器樂“山城杯”電視大賽二胡第一名,95/首位上春晚二胡演奏家。2000/出演電影《劉天華》獲01/上海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08/國家大劇院首位二胡獨奏音樂會的演奏家。09/首屆民族器樂電視大賽獲二胡組第一名。2010/出版專輯《太極琴俠》單曲在網站傳播1億多次。2014/創立“弦可道”品牌。23.12/參加《啟航2024——央視跨年晚會》。</p> <p class="ql-block">18.祁堅達:54.10/南京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國家一級演員。畢業于首都師大音樂系,曾任空政文工團獨奏演員,南京小紅花藝術團副團長。中音會員,二胡學會理事,民樂學會胡琴專委理事。創作二胡獨奏曲《搖露珠》《水鄉行舟》《山鄉行歌》民樂小合奏《七彩旋律》等民樂作品,均在全國及省級民樂大賽、藝術節大賽中獲獎,入編滬音、人音出版社出版的《二胡曲集》《全國二胡演奏考級作品集》中,教授的學生在全國重大比賽中獲最高等級獎,多篇論文發表在全國及省級核心刊物上。2000/被江蘇省音協首批授予優秀指導老師稱號。多次舉辦題為“琴弦振動的共鳴”——二胡示范教學音樂會。錄制CD《北國之春》專輯。出訪過美、法、日、新加坡、韓國、港臺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其藝術傳略入選《世界名人錄》。</p> <p class="ql-block">19.趙寒陽:54.12/江蘇常州人,二胡演奏家,中音會員,二胡協會副會長,央音民樂系教授、博研生導師。62/學二胡,68/常州市少年宮學二胡。70/考入常州市歌舞團任二胡獨奏演員,77/考入央音民樂系;79/央音比賽中獲《哀思行》作品創作一等獎和《秦腔主題隨想曲》演奏一等獎。82/畢業留校任教,多次出訪演出、講學;出版二胡教材和專著33部,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錄制了大量的音像制品,為二胡的教學工作做出了貢獻。藝術傳略被選入《中國音樂家名錄》《世界名人錄》《跨世紀人才叢書》及劍橋大學《世界名人錄》等典籍。</p> <p class="ql-block">女兒趙元春:86.2/常州人。4歲學鋼琴,5歲學二胡。98/保送央音附中,01.1/獲全國二胡大賽一等獎,04.3/舉辦個人二胡獨奏音樂會,同年保送央音民樂系。05/國際二胡邀請賽獲青年專業組金獎。07.9/保送央音民樂研究生。08.8/獲第三屆全國民樂演奏青年專業組金獎。09.10、11.10/均獲中音金鐘獎二胡演奏銀獎。14.5、15.9/分別在美、法國舉辦二胡獨奏音樂會。個人藝術傳略收入《二胡音樂詞典》。</p> <p class="ql-block">?20.朱昌耀?:56/江蘇南京人。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國家一級演員。南派二胡的杰出代表,演奏風格充滿了濃濃的江南風味,深受國內外專家和觀眾的高度贊譽。7歲學二胡演奏,12歲進入“南京小紅花藝術團”,73/考入寧藝音樂系。76/為江蘇省歌舞團二胡獨奏演員。創作了《歡慶鑼鼓》《江南春色》《楓橋夜泊》《蘇南小曲》及《姑蘇情》等優秀作品,獲得全國民族器樂作品征集評獎一等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和文化部第九屆文華獎?。“全國民族器樂獨奏比賽”優秀表演獎(二胡第一名)、江蘇省第二屆文藝獎。南大和東南大的兼職教授,南京藝院尚美學院院長。96/任江蘇省歌舞劇院院長,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董事長。15.4/江蘇省文聯副主席、顧問、中音民族弓弦樂學會副會長、中音二胡學會副會長。</p> <p class="ql-block">21.許可:60/南京人。享譽國際的二胡大師、作曲家,教育家。寧藝教授、國家一級演奏員。82/畢業于央音民樂系, 83/中央民樂團二胡首席。87/首次個人胡琴獨奏會, 93/成為世界第一位與國際著名老牌貝亞德曼唱片公司簽署專屬藝術家合約的中國胡琴演奏家。編曲并演奏的二胡協奏曲「梁祝」CD獲香港白金唱片獎。95/紀念劉天華誕生百年在東京舉行世界首次無伴奏「劉天華二胡作品集」獨奏音樂會,并由日本(BMG)錄制發行「許可·悲歌」世界首張無伴奏二胡CD。98.4/日本愛樂交響樂團在東京主辦許可獨奏音樂會。2014/在柏林舉辦以“絲路之樂”為主題的個人獨奏音樂會。許可優秀和卓越的胡琴演奏技藝引起全球媒體的高度關注。朝日電視臺及NHK FM分別為他主辦個人獨奏音樂會,日本著名電視欄目《徹子之屋》二度邀約采訪介紹許可的演奏藝術。美國CBS、FM96.3WQXR、Boston Globe、加拿大CBS、日本NHK、TBS等世界近百家電視、電臺、報紙、雜志等分別采訪、報導、評論都給予他極高的評價和贊賞。許可不僅是位出色的演奏家,也是原創作曲家,更是優秀的教育家,受到世界著名唱片公司矚目,為他錄制了大量的獨奏專輯包括許可創作及改編的作品全球發行。許可出版發行獨奏専輯共CD31張、LD1張、DVD2張、水晶CD1張,Sony發行2張,由BMG發行的19張中,均屬世界首次出版發行的杰作。2011.3/日本MMPG國際唱片公司世界首次發行許可演奏的古典音樂「祈禱」水晶CD。其為世界音響界的一個首創之挙。</p> <p class="ql-block">22.周維:61.4/江蘇東臺人。東方演藝集團總經理助理、(2013.4)藝術總監,東方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奏員,音樂指導、樂隊指揮,高級職稱評委,中國二胡學會副理事長;文化部青聯常委,中音會員、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蘇州民族樂器廠技術顧問。78—82/滬音院民樂系學習,82/任東方歌舞團獨奏演員。集作曲、指揮、演奏于一身;將二胡與電聲樂隊相結合,開創了民樂演奏的新天地。作品“紡織姑娘”、“鴿子的風格”、“紅楓葉隨想”、“莫斯科的回憶”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分別為二胡考級八級和十級的指定曲目,舉辦了“中華弦詩”、“南方之夜”等大型獨奏音樂會,隨團出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作的《葡萄熟了》《印巴隨想曲》,演奏的《二泉映月》《賽馬》等樂曲令中外觀眾陶醉。82/獲全國民樂獨奏賽一等獎。91/獲文化部優秀演員獎。94/錄制的“中華弦詩:周維二胡獨奏專輯”獲全國金獎,次年在京舉辦“中華弦詩:周維二胡獨奏音樂會”,出訪過7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中國二胡大使。深受國內外觀眾喜愛的二胡演奏家。</p> <p class="ql-block">23.余惠生:61/江蘇東臺人,國家一級演奏員,中音會員、二胡學會副會長,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二胡》通訊報副主編。10歲學習和演奏二胡。77/考入寧藝本科,82/畢業留校任教,83/調入戰友文工團。84/“北京第三屆青年二胡演奏”中獲傳統曲目表演獎。據傳是許講德(老一輩戰友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的兒媳?!</p> <p class="ql-block">24.卞留念:62.6/南京人。畢業于川文藝學院。東方演藝集團藝指委員,國家一級作曲兼二胡演奏家。京市政協常委、大眾音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被譽為“音樂鬼才”,大型演出音樂設計的“第一人”。85/用民樂與世界音樂共棲的電子合樂器系統創作。08/任29屆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2010/16屆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及21、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音樂總設計。2012至2013/大型音樂劇【鳥巢吸引】音樂總監。2014/第2屆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開閉幕式音樂總監。連續21年任央視春晚音樂主創、統籌、指導和總監。近20年來,創作并制作了三千余部音樂作品。代表作有《今兒高興》《愚公移山》《歡樂中國年》《心情不錯》《俏夕陽》等。</p> <p class="ql-block">25.鄧建棟:63/江蘇無錫人。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中音會員,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10歲入選小紅花藝術團。75/考入江蘇戲校,80/畢業任無錫劇團主胡。86/被寧藝破格錄取。89/畢業被空政文工團特招入伍。獲首屆全國二胡邀請賽一等獎第一名;首屆海內外江南絲竹比賽演奏二等獎。94/創作的二胡曲《姑蘇春曉》《吳歌》分別獲第三屆全國民族管弦樂展播獨奏作品一等獎和二等獎,并獲優秀演奏獎。97/二胡曲《姑蘇春曉》獲藍天文藝創作銀翼獎。99/創作的二胡與弦樂《春曉》獲第七屆全軍文藝會演作品創作三等獎和演奏二等獎。03/擔任第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二胡比賽評委,同時還擔任決賽規定曲目《第三二胡狂想曲》《水》的示范演奏。06/所創作的《草原風韻》(合作)獲中國(徐州)第二屆國際胡琴藝術節新作品比賽一等獎。08.1/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二胡獨奏音樂會,演奏《春曉》《二泉映月》《長城隨想曲》等作品,同年獲第六屆中國金唱片獎器樂類演奏獎;2010.6/在上海音樂廳舉辦“弦歌行”專場音樂會;8月在國家大劇院,為慶祝空政文工團建團60周年,舉辦二胡獨奏音樂會。2017.6/當選第六屆華樂論壇海內外杰出民樂演奏家;2019.10/《琴韻語芳華——鄧建棟二胡演奏經典專輯》《鄧建棟二胡演奏藝術文集》首發式暨簽售會近日在上海舉行。2022.11/參加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推出的“弓弦詠華章——胡琴名家薈萃音樂會”。</p> <p class="ql-block">26.王莉莉:68.8/江蘇唯寧人,著名二胡教育家、演奏家,滬音副教授、碩導、中音二胡學會常務理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委理事。5歲便隨父親學二胡,78/考入滬音附小二胡專業,82/升入滬音附中,88/以專業第一及總分第一的成績保送滬音本科。91/獲第十四屆“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專業組第一名,同年留校任教于附中至今。曾出版多本二胡教材和曲集,并成功移植了十大著名小提琴協奏曲,為二胡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p> <p class="ql-block">召喚,江蘇高郵人。國家一級演奏員,江蘇民樂團首席。</p><p class="ql-block">李源源,南京人。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央民樂團首席。</p> <p class="ql-block">韓石,江蘇東臺人,中音研究生;高祥,江蘇鹽城人,中音碩研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邹城市|
龙山县|
宕昌县|
洪江市|
额敏县|
辽阳市|
星子县|
河西区|
南皮县|
新昌县|
南昌市|
阜阳市|
金湖县|
厦门市|
翁牛特旗|
建湖县|
秦皇岛市|
商都县|
辽宁省|
新安县|
乳山市|
瓦房店市|
抚宁县|
靖远县|
延庆县|
清镇市|
成都市|
柘荣县|
拜泉县|
白河县|
永兴县|
五台县|
广南县|
濉溪县|
合水县|
大足县|
临海市|
秦皇岛市|
保靖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