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歸</p> <p class="ql-block">候鳥之旅多炫彩 感悟生活寄情懷</p><p class="ql-block">———品讀書林先生新作《北美候鳥》有感</p><p class="ql-block"> 孫振遠</p> <p class="ql-block">鄉情</p> <p class="ql-block">近日,我用了兩周的時間,品讀了友人書林先生的新作——由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北美候鳥》一書,頗有感慨、頗有收獲。這是年近八旬的書林先生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嘔心瀝血完成的第九部作品。該書洋洋灑灑計26萬言、彩圖40余幅。可謂內容豐富、信息密集、資料翔實、文圖并茂。</p> <p class="ql-block">讀書如交友,聽同頻之音,感會心之意;讀書如探秘,踏未知之境,得解謎之趣;讀書如品茗,品濃淡甘苦、醇厚綿長之味,享清香、醇美之樂……。我品讀了《北美候鳥》之后,不僅有此“三味”的真實感受,而且還有一種五味雜陳、感慨頓悟、欲抒胸意的沖動。作者以一位旅美寄居的候鳥老人的視角,觀察、體驗、了解、感悟到異國他鄉的經濟文化、社會形態,自然山川、風土民情、華人創業、日常生活、法律禁忌、生存環境、教育健康等方方面面。無論是收集到的信息資料,還是個人的所聞所見,隨感所悟,都很細致、翔實,使此書具有一定的資料性;作者還以一個親身經歷的體驗者的身份,將自身前后在北美地區生活的十幾年的親身體驗、生活感受,思想感悟、親歷親為的境遇應變等方面的閱歷、經驗、思考、教訓等栩栩如生地描述出來,也給許多想要了解或正在體驗旅美生活的人士以更多的教益、借鑒和啟發,也使此書增添了更多的可讀性和文學性。</p> <p class="ql-block">一、細節真實才能感人至深。細節來源于真實的生活。諸如:作者在寫到女兒五年后回國探親時的細節。“萬萬沒想到,日夜思念她的奶奶已經去世了,留下終生的遺憾。她來到奶奶的墓前,長跪不起,兩手抓起這士。捏來捏去,眼淚不停的滴落,不言不語。”這一細節,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寫出了女兒對奶奶去世的無限的悲傷、痛苦的感受,也折射出她不能在奶奶身邊盡孝、照顧的愧疚、自責等復雜的情感,更寄托了她對奶奶深厚的哀思和眷戀、懷念之情。還有在寫到女兒剛到美國在中餐館打工時,“每天除有半小時坐下來吃飯,其余都是跑來跑去端飯菜。一天下來,手酸胳膊痛。住宿是餐館的陳舊宿舍,兩層低矮的小木樓,夜里還有吱吱叫的老鼠…..沒地方喊苦,因為這就是生活。”作者觀察到了生活中發生的許多細節,諸如:“女兒第一次回國在超市花費超干美元,引起超市的警覺,打電話詢問信用卡是否被盜:去餐館購飯忘帶錢包,老板不留任何證據說下次一起結清即可;搬家公司弄丟電視機外殼一顆小螺絲釘,超市無貨便從廠家購來登門按裝,女兒開車被追尾,路過的卡車司機停車問是否需要幫助。傍晚在公路輪胎刺破,下班警察遇見幫找出備胎,因工具不符,打電話給同事帶著工具換上輪胎方“拜拜”趕著回家;外孫女騎自行車撞倒在路邊欄桿,鼻子淌血,白人老者幫助擦血陪伴,5歲外孫回國在芝加哥的機場轉機,機長熱情地抱起外孫帶上大蓋帽,講述駕機樂趣…..”作者之所以能捕捉到這么多的生活細節,誠如他在“序言”中所言:“細節源于在意和尊重,隱藏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p> <p class="ql-block">二、體驗生活,感悟人生,成就哲理。思想火花在生活矛盾的碰撞中發光閃爍、人生哲理在融于自然的情景中展現和升華……。作者在寄居北美的候鳥生活中,能夠細細體驗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及時總結。不僅記錄了許多有價值的生活故事和實用資料,還迸發出了許多富有哲理的思想火花。諸如:對生活的認知,作者寫道:“生活誰都不是孤島,而是一場盛大的相遇和離別。”“也許年老對新生事物已失去興奮,喜歡在舊時光里刻意走走,尋見那些走過的路,遇過的人,經過的事,曾經的美好。”“做為社會的一員,完全有責任裁樹種花、留下清涼和芬香。”“用心生活,節秦慢些,是一種高級人的活法。物質的滿足只能給人帶來一時的快樂,唯有精神上的寧靜與享受,才能給人們帶來人生的真正幸福。”</p> <p class="ql-block">當作者面對大自然的美景時,他感悟道:“世界最美的是山水,人生最美的是清歡;草本生歡喜,山水解憂愁。看到大自然的山水草木,就會發現自己的內心世幕的多姿多彩,相信已經不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而是懷著“你愛或不愛我,我都愛自己”的態度去生活,內心會更加豐富。”“讓人體會到旅游實際上是文化的洗禮,是心旅,是靈魂上的壯游。”“沒有詩心,即便游遍名山大川,也不過是個’郵差’過客,一匹勞累傷心的老馬,即便看到”飛流直下三干尺”壯觀景象,也會無動于衷。”</p> <p class="ql-block">三、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許多華人懷揣著夢想,闖世界。他們千辛萬苦地來到美國討生活、尋發財、搞創業、追夢想。在異國他鄉,每個人都想闖出一番屬于自己的新天地,雖然非常艱難,但也絕不是沒有可能。《北美候鳥》重點介紹了四位杰出華人在北美創業的故事,實現了他們個人的美國夢、發財夢、成功夢!</p> <p class="ql-block">一位是來自臺灣的陳可徵女士,她24歲到了美國,打拼40多年,靠著開新型超市,憑著“人無我有、貨全優質價廉、慈誠愛心辛勤服務”等獨特的優勢,成就了在北卡羅納州最具特色和最受歡迎的新型超市。第二位是來自南京的姚承偉先生,他是北卡華人聯合會的董事長。他1988年考入美國北卡州立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幾經周折,后在房產經紀的事業中發展、崛起。他經歷了30多年的房產經紀人生涯,收獲了屬于他個人奮斗、惠澤他人的輝煌事業。他還創辦了被稱為“美東硅谷”的北卡三角科技園區。第三位是來自于寧夏的牛志文先生,他創辦了三角會計事務所,編纂了《中餐館如何應對查稅》的明白書,從合理避稅,到維權減損;從創立集團到在美東大城市和中國大城市設立分公司,實現了創業成功的華麗轉身。第四位是來自江蘇籍的華人盧長義,是一位從事計算機系統管理,并創辦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醫療康復器械而獲得了成功的人士。</p> <p class="ql-block">縱觀四位成功人士的經驗,不難看出創業成功是有條件和原因的。不是什么人都能隨隨便便地就能成功!他們成功的秘訣,雖然各有千秋,但有其共同的特點:一是他們都受過高等教育,不是博士畢業就是碩士畢業,具備了較高的創業素質、具有安身立命的專業技能;二是他們都能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緊緊抓住了社會的需求點。不論是百姓的生活需求——超市,還是移民需要買房、租房的需求;不論是華人維護自身權益,明白如何交稅、合理避稅,還是社會對醫療康養的需求,他們選擇的都是些朝陽事業;三是他們都有獨到的智慧頭腦和遠見卓識,再加上有勤奮、刻苦、堅持等人為的因素。這些可貴的經驗,對于想要成功的人都會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發作用。這也是此書的一大看點和亮點吧。(作者系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7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歷</p><p class="ql-block">孫振遠,男,漢族。籍貫:河北省。1960年3月,出生于草原鋼城——包頭。現為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自治區美術家協會會員。</p><p class="ql-block"> 曾撰寫出版了游記集《地方名勝游思錄》(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金勝人的風采》(山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心海綠洲》(遠方出版社出版);書畫評論集《牟少峰書畫藝術訪談錄》(華夏文藝出版社出版)《書畫意蘊賞評》(華夏文藝出版社出版)等著作;主編了《煙臺開發區勝利西村發展史》(華夏文藝出版社出版〉曾在《中國社會發展戰略》、《方圓》雜志等報刊上發表業務論文30余篇; 在《人民日報》、《檢察日報》及省市報刊上共發表新聞稿件千余篇;許多稿件獲獎,兩次曾被檢察日報社評為“全國百名優秀通訊員”受到表彰。2010年,書畫論文《淺談促進中國書畫藝術跨國際交流發展的新途徑》入選《首屆國際書畫藝術發展論壇文集》; 2017年8月5日在《中國書畫報》發表論文“論山水畫的荒寒之境”,同年11月13日在《中國文藝》新媒體上發表了“尋找畢加索的歷史足跡”。2021年4月14日在《中國書畫報》上發表“淺論主題性繪畫創作的發展與當代特征”。2023年4月19日在《中國書畫報》上發表論文“淺論中國畫文人畫的題畫詩”</p><p class="ql-block">評論詩集的論文《生命覺悟中的詩意行走》(——讀詩人陸萍詩集《生活過成詩》《玫瑰兀自綻放》)此文被2019年曾發表在《中國建筑報》上,2019年2月被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陸萍詩歌賞析》收錄出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建瓯市|
铁岭市|
永年县|
吉安县|
大理市|
青岛市|
湄潭县|
太康县|
宁武县|
大庆市|
阿鲁科尔沁旗|
扶绥县|
如皋市|
大姚县|
盐亭县|
白沙|
武威市|
隆子县|
霍林郭勒市|
榆社县|
望都县|
安西县|
靖宇县|
荔波县|
泰宁县|
海口市|
乌兰察布市|
伊川县|
梧州市|
大厂|
盘山县|
长武县|
洱源县|
平谷区|
金坛市|
印江|
东光县|
昌宁县|
青岛市|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