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碫磨人田柏樹說千年磨石場</p><p class="ql-block"> 汝陽縣陶營鎮(zhèn)姚溝村西南大虎嶺山腳下有個田家溝,田家溝有個石磨場遺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出產(chǎn)石磨、石碾、碌碡的場所。大禹治水時,發(fā)現(xiàn)這里的砂巖石材密度低、硬度大、不易產(chǎn)生裂縫,非常適合制作石磨,因此開始就地取材開鑿石材?。據(jù)《史記卷一·夏本紀》 記載:禹疏通伊河、洛河后,利用石磨山的山石精制的石磨定為貢品,由伊、洛河轉(zhuǎn)船運出。后來,這里成了禹貢山。這一帶的百姓也以鑿石磨為生,世世代代傳承至今。如今,禹貢山一帶只有田家溝66歲的的老人田柏樹,還在繼承著流傳千年的祖?zhèn)魇炙嚕刻齑V磨不止,用一雙老繭的手,將堅硬的沙巖石打磨成精美的石磨。</p><p class="ql-block"> 汝陽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我作為縣文物普查隊員,同普查隊走進了田家溝。明朝年間,田姓人家為碫石磨方便,在石磨場溝中落戶,故名田家溝。在田家溝一座石頭房院中,我們找到了石磨傳承人田柏樹,他正在家中碫磨。我們說明普查文物的來意,田柏樹便放下手中的活,帶領我們上禹貢山石磨場。</p><p class="ql-block"> 出了大門就是上山路,由于長時間沒人到石磨場采石了,山路被水沖成了壕,坑坑洼洼,而且長滿了圪針、荊棘和嵩草,陡峭難走。田柏樹走起山路如步履平地,走走停停給我的講著打磨的故事。他說田家從古到今世世代代都是做石磨的,已經(jīng)削掉了禹貢山幾個山頭了。石磨產(chǎn)品遠銷開封、許昌,洛陽、平頂山、駐馬店、鄭州、河北、新疆等地,一直延續(xù)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機器加工逐漸取代人力推磨,田家溝村民才停止了制作石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了石磨場遺址,到處都是遺棄的半成品石磨坯子、石碾坯子、石磙坯子,有大、有小。劈開的山崖峭壁,最高的地方可達五十幾米?。石壁上有當年起石頭留下的清晰圓形釬子洞、大小楔子窩、楔子槽、石坑、石洞等。遺址內(nèi)有許多高低不平的石磨坑,也都是半成品的磨胚子、碾磙、碓臼等?。</p><p class="ql-block"> 在采石洞旁,田柏樹指著石洞說,14歲那年還是生產(chǎn)隊時,他便跟隨父親來到石洞,學習采石打楔子窩和碫磨手藝掙工分。他這一學,便是一輩子成了石匠。他說與碫石磨結(jié)下了緣,采下的沙巖石仿佛有了生命,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敲打、鑿刻,最終變成了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有靈性的石磨。</p><p class="ql-block"> 田柏樹說,碫石磨是一項需要極高技藝和耐心的石匠活。碫石磨手藝,不僅體現(xiàn)在技藝上,更體現(xiàn)在對這份手藝的熱愛和執(zhí)著上。他說,石磨是古老的智慧結(jié)晶,是先輩留給他的寶貴財富。每盤石磨都是有靈性的,用心碫鑿出的石磨,才能磨出最純正的糧食面粉,才能保留糧食的原始風味。因此,他在山中采石,對待每一塊石材都格外認真選石,采石,每一步都小心謹慎,精益求精。在選材上,他從不馬虎,因為石材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石磨的質(zhì)量。選好石料后,他便開始鑿刻磨齒和磨槽。這是一項極其繁瑣的工作,需要一點點地鑿刻,一點點地修正,直到磨齒鋒利、磨槽平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電器產(chǎn)品層出不窮,石磨、石碾在田家溝退出了歷史舞臺。偶爾有人購買使用石磨,也是收藏,或作為景點擺沒。這對和石磨打一輩子交道的田柏樹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祖?zhèn)鞯拇V磨手藝,又與石磨結(jié)下的深厚緣分,田柏樹并沒有因此放棄,而是執(zhí)著的堅持做著小磨,他相信隨著人們生活提高,一定會返璞歸真,向往原始的心態(tài)回歸。田柏樹說,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先輩留下來的傳統(tǒng)工藝傳承下去,讓石磨成為文旅產(chǎn)品走入市場,不讓這份財富在他之后消失。</p><p class="ql-block"> 如今,田柏樹已經(jīng)66歲了,但他的手藝依然精湛,他的精神依然矍鑠。他用自己的雙手,繼續(xù)書寫著石磨的傳奇故事。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里,他像一股清流,提醒著我們不忘初心,珍惜先輩留下的寶貴財富。田柏樹,這位碫石磨人,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什么是匠人精神。他的故事,將永遠銘記在田家溝的歷史長河中,激勵著后人不斷前。</p><p class="ql-block"> 雖然制作石磨的老手藝漸漸失傳,但這段歷史依然留存在這片土地上。雖然流傳千年的石磨場荒蕪了,但留下的遺跡仍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田家溝宏大的石磨場遺址展示了人們的智慧和勤勞,為我們提供了了解過去社會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重要線索;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石磨工藝、沙頁巖地質(zhì)等方面的資料。通過文物普查對石磨場遺址中石材的分析和研究,我們可以了解歷代人們的開采技術(shù)、石材加工技術(shù)等,這對于我們探索石磨制作起源、人群遷徙、環(huán)境變化、文化發(fā)展及時代過渡等問題提供了珍貴資料。</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龙州县|
开封县|
扶余县|
伽师县|
全椒县|
永平县|
托克逊县|
阿瓦提县|
万源市|
永川市|
安陆市|
海宁市|
定南县|
公安县|
南皮县|
西吉县|
南丹县|
肇源县|
德江县|
泽州县|
交口县|
新巴尔虎左旗|
河间市|
乌拉特中旗|
昌都县|
琼结县|
随州市|
铅山县|
石狮市|
清水河县|
闽侯县|
突泉县|
咸阳市|
威海市|
龙井市|
民和|
日喀则市|
宁南县|
定安县|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