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7年8月,我和幾位同事參加一個大陸圖書館行業赴臺參訪團去臺灣,去參訪臺灣的有關出版機構和圖書館,順便游覽臺灣的一些著名景點。</p><p class="ql-block">時間一晃,居然已經近20年過去了,回想當時的一幕幕場景,確有往事如煙之感。</p> <p class="ql-block">臺北101大樓,臺灣標志性建筑之一。1998年開始建造,2003年主體完工。高度508米。如今,與后起的上海浦東“三件套”及周圍相鄰建筑群相比,顯得單調,實在是不夠看了。</p> <p class="ql-block">中山紀念館。有衛兵站崗,并會定時舉行換崗儀式。</p> <p class="ql-block">中正紀念堂。當時民進黨正在搞“去蔣化”,試圖改成什么民主紀念堂。</p> <p class="ql-block">中正紀念館前是一個廣場,廣場入口是一座牌坊。牌坊上方有著“大中至正”四個字(如今已改成“自由廣場”)。</p> <p class="ql-block">士林官邸(蔣介石的住所)花園中的大樹。樹干極為粗壯,不知經歷多少年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參觀臺灣所謂的“國家圖書館”(最多只能作為省立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圖書館入口處的咨詢臺,有兩位工作人員。</p> <p class="ql-block">該圖書館的同行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并為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該館很重視臺灣省資料的收集。珍藏圖書的木制書柜的用料十分講究。</p> <p class="ql-block">參觀了一些出版社,如聯經、三民、五南等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聽了這些出版社的介紹。大致了解到臺灣出版界的一些情況。臺灣竟然有約一萬家出版社(大陸就500多家)。不過大多出版社每年就出版幾種書,最大的出版社每年的出版量也就幾百種,因此估計每年出版的圖書也就一萬多種。不過以臺灣的規模而言,也不算少了。</p> <p class="ql-block">在參觀期間,還在這些出版社的圖書展示廳里選購了一些圖書。</p> <p class="ql-block">士林夜市位于臺北市士林區,是臺北地區最具規模的夜市之一。商家林立,范圍非常的大,有各式各樣的百貨商品及經濟實惠的各種美味小吃。因此,夜市中摩肩接踵,人流絡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各種食品,應接不暇。</p> <p class="ql-block">我們好像也買了雞排品嘗。</p> <p class="ql-block">參觀了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中山博物院,位于臺北市士林區。</p><p class="ql-block">館內藏有翠玉白菜、毛公鼎、散氏盤、快雪時晴帖、《早春圖》《華子岡圖》等珍稀藏品。上面圖中的“翠玉白菜”和“紅燒肉”石頭,其逼真程度,令人叫絕。</p> <p class="ql-block">花蓮海灘。風景秀麗。</p><p class="ql-block">花蓮縣,古稱“奇萊”,位于臺灣本島東部,瀕臨太平洋,擁有很多旅游景點,包括舉世聞名的太魯閣峽谷(太魯閣公園)。</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第一次眺望太平洋。太平洋似乎確實比較平靜。后來在斯里蘭卡看到印度洋,那真是波濤洶涌。</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斯里蘭卡瀕臨的印度洋,浪濤滾滾。</p> <p class="ql-block">這應該也是花蓮的一個景點。</p> <p class="ql-block">因時間久遠,已記不得所站之處是否是著名景點——清水斷崖。清水斷崖氣派雄偉,號稱世界第二大斷崖。崖壁下方是驚濤駭浪、波瀾壯闊的太平洋</p> <p class="ql-block">北回歸線標志塔,是標志地理學上北回歸線經過地方的建筑物。</p><p class="ql-block">北回歸線是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也就是北緯23°26′(一般可估算為23.5°)的緯線圈。</p><p class="ql-block">截至2019年11月13日,我國已建有11座北回歸線標志塔,分別位于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云南省。</p> <p class="ql-block">這天,正巧是一位同事的生日,整個團隊都愉快地為他慶生。為這次旅行增添了歡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里山。云霧繚繞。</p><p class="ql-block">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p> <p class="ql-block">阿里山山道上聳立著的蔣介石紀念雕像。(如今不知還在否?)</p> <p class="ql-block">阿里山上的樹樁。巨大的樹木被砍伐。據說是當年被日本人砍伐的。</p> <p class="ql-block">阿里山森林小火車。</p> <p class="ql-block">山上景色相當不錯。</p> <p class="ql-block">林中湖泊。</p> <p class="ql-block">下山時,和暨南大學圖書館的幾位同行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臺灣的鄉間公路。</p> <p class="ql-block">日月潭,位于臺灣南投縣魚池鄉,大約居南投縣之中央地帶,臥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山頭上,是臺灣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原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后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筑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與生肖兔合影。十分湊巧。五個同事中有三個是屬兔的。</p> <p class="ql-block">參觀了日月潭文武廟,該廟建于1938年,1969年重建。主祀關圣帝君,加奉祀孔子和岳飛,所有神像皆用銅鑄塑像。廟分三進,第一進是供奉孔子,第二進武圣關公及神農大帝、文昌帝君、三官大帝和玉皇大帝。第三進則可以俯瞰日月潭全景。</p><p class="ql-block">泉州也有文武廟。估計這都是閩南風俗。</p> <p class="ql-block">日月潭的晚霞。</p> <p class="ql-block">臺灣地理中心碑,位于南投埔里。意味著這是臺灣的地理中心。</p> <p class="ql-block">太魯閣大峽谷是臺灣著名的旅游勝地,位于臺灣東部花蓮縣西北,連綿20公里,是太魯閣公園的一部分。兩岸懸崖萬仞,奇峰插天;山嶺陡峭,怪石嵯峨。</p> <p class="ql-block">谷中溪曲水急,林泉幽邃。</p> <p class="ql-block">臺灣花蓮縣慈母橋坐落于立霧溪與荖西溪的交會處,這里景區很多的建筑都是利用花蓮特產的大理石材建筑,在橋的東側還有一座慈母亭。慈母橋的設計遵循傳統的中國建筑風格,橋頭用巨獅坐鎮。在此也流傳著一位慈母的故事,曾有位少年在此被洪水沖走后,其母便每日在此望兒子早日歸來。深深被這位母親的情感感動,后人將此橋命名為慈母橋。</p> <p class="ql-block">高雄,位于臺灣西南部,扼臺灣海峽南口,是臺灣南部的海路大門。</p><p class="ql-block">這應該是流經高雄市區的愛河。</p> <p class="ql-block">高雄市中心的孫中山雕像,很是氣派。</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一個什么公園里。幾個小孩很好玩。他們正在起勁地玩牌,把賣小玩意的生意拋在腦后。</p> <p class="ql-block">參觀臺灣大學圖書館。校門并不講究。</p> <p class="ql-block">臺灣大學圖書館外觀。</p> <p class="ql-block">該館也派員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并為我們介紹了圖書館的概況。館藏還是相當豐富的。</p> <p class="ql-block">這個賓館相當不錯。挺大的花園。</p> <p class="ql-block">鵝鑾鼻,又名南岬,位于臺灣省屏東縣恒春鎮,意為“位于中央山脈盡處臺地的最南端”,瀕臨太平洋,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p> <p class="ql-block">這是參訪團全體成員在鵝鑾鼻的合影。記得其中有來自清華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暨南大學圖書館、廣東中山圖書館、廣東東莞圖書館等圖書館的同行。</p> <p class="ql-block">這次臺灣之行,行程從北至南,匆匆而過,但大致領略了臺灣的風貌。張張圖片,都是一段美好的記憶。再見了,臺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达日县|
临夏市|
安平县|
甘肃省|
三亚市|
永胜县|
迁西县|
泾川县|
商丘市|
横山县|
许昌县|
高要市|
耒阳市|
西盟|
博爱县|
义马市|
望谟县|
朝阳区|
吉林市|
新邵县|
恩施市|
上虞市|
刚察县|
双桥区|
怀仁县|
竹溪县|
崇义县|
黎川县|
岫岩|
浙江省|
吉木萨尔县|
康保县|
池州市|
天气|
玉林市|
鄂温|
中江县|
盱眙县|
视频|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