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虎丘一個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的地方,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更是自然美景的杰作。大門上“吳中第一山”這五個大字,是著名的建筑設計師貝聿銘所題寫。</p> <p class="ql-block">到了蘇州,必去虎丘。多年前來過,今日故地重游,上午游獅子林,下午乘地鐵6號線三站路即到。</p><p class="ql-block">虎丘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當我踏入虎丘景區,立刻被它獨特的氣勢所吸引。這里的一石一木一丘一塔在訴說著春秋的故事。沿著蜿蜒的小徑漫步,深受著歷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香魂、劍池、憨憨泉,古塔等景點依次展現在眼前,讓我仿佛穿越了春秋歷史。夫差將其父親闔閭埋葬于此,葬后有白虎盤踞其上,虎丘因此得名。“虎丘劍池”四個大字的石刻二方。“劍池”為唐書法家顏真卿所書,“虎丘”為明代石刻名家章仲玉鉤摹的。</p> <p class="ql-block">循石階登山,山路兩側有憨憨泉、枕石、試劍石、真娘墓等古跡。</p> <p class="ql-block">相傳在春秋時期,吳王闔閭為了爭霸天下,命令鑄劍師干將莫邪鑄造寶劍。干將夫婦在蘇州城里的干將坊鑄造了兩把舉世無雙的寶劍,分別命名為“干將”和“莫邪”。</p> <p class="ql-block">憨憨泉因為潛通大海,又被稱作“海涌泉”;擁翠山莊月駕軒內立有清代學者錢大昕書寫的“海涌峰”石刻。</p> <p class="ql-block">相傳梁代僧人憨憨法師,在這里挖土尋找泉眼,一村民就笑他傻,戲言道,“如果能挖出泉水,我就變成一只大青蛙守在這里”話音剛落,地下就冒出一股清泉噴到了憨憨法師的臉上,頓時,他的雙眼重見了光明,這個時候,憨憨法師發現那個村民變成了一只青蛙,久久的守在了古井旁。</p> <p class="ql-block">真娘墓在蘇州虎丘山斷梁殿外石道右側。依巖建亭,東砌磚墻,嵌一大一小青石碑刻兩方,均鐫刻行楷 “古真娘墓”四字。小碑為圣祖康熙年間(一六六二至一七二二)張潮手跡。</p> <p class="ql-block">真娘本名胡瑞珍,唐安史之亂時南逃蘇州,被騙淪落風塵,自盡離世后,書生王蔭祥為其建墓。唐宋以來,文人雅客紛至沓來,多有題詠。后隨歲月流逝,真娘墓幾近湮沒。清高宗乾隆十年 (一七四五),陳鐵坡在一座祠堂前尋到真娘墓碑的殘片,葬碑為墳,重修其墓,覆以小亭,作《重修真娘墓記》。</p> <p class="ql-block">二仙亭,有呂洞賓、陳希夷兩石刻畫像,相傳這二仙曾在此弈棋。</p> <p class="ql-block">萬松堂是虎丘萬景山莊的主體建筑,取自明楊循吉《萬松堂避暑》詩。該建筑的主要梁架是從蘇州本地古建筑拆移而來的,建筑風格高敞明亮。萬松堂內部裝飾精美,中堂掛有古松圖,兩側楹聯為“逍遙于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間”。此外萬松堂周圍環境幽雅,東部植有數十株黑松,與廳堂名相符?。</p> <p class="ql-block">萬松堂周圍環境幽雅,東部植有數十株黑松,與廳堂名相符?。</p> <p class="ql-block">也是打卡拍照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虎丘大雄寶殿是虎丘云巖禪寺現存的唯一一座佛殿。?大雄寶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因其具備圓覺智慧,被佛弟子尊稱為“大雄”。殿內的裝飾物,如佛像、壁畫、匾額等,均出自姑蘇工匠之手,體現了精湛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的建筑風格獨特,殿前的長臺階象征著“五十三參參參見佛”的佛教故事傳說,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和歷史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殿內的裝飾物,如14米長、5米高的大型浮雕,展示了“渡海觀音”、善財、龍女、騎著青獅的文殊、騎著白象的普賢菩薩,以及108個佛教人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劍l池形狹長,南寬北窄,好象一把平放的寶劍。池廣六十步,水深近兩丈,終年不涸。陽光斜射映水面,閃閃冷光照人寒。這里曾經出現過一把神秘的劍,也因此被人們稱為“劍池”。</p> <p class="ql-block">抬頭望去只見一座拱橋高高飛懸在半空,飛梁渡澗,十分奇險。石壁上長滿苔蘚,藤蘿野花像飄帶倒掛下來。</p> <p class="ql-block">此處氣勢雄偉,千百年來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在此流戀忘返、詠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別有洞天”四字落款為吳曾善書寫,吳曾善早年畢業于上海政法學堂,曾任蘇州律師公會會長。抗戰前夕,曾是“七君子”辯護人之一。 “別有洞天”四字是吳曾善仿唐李北海的楷書所書,虎丘頭山門門額“古吳攬勝”以及兩側“山清”“水秀”也都是吳曾善所書。</p> <p class="ql-block">致爽閣位于虎丘塔南側。宋代時曾建在山上法堂后,因“四山爽氣,日夕西來”而得名。文徵明曾為之書匾。清康熙年間圈入行宮。</p> <p class="ql-block">致爽閣是虎丘山最高處的建筑,閣凡三楹,環以回廊,高適明暢。閣內高懸鄭定忠書“致爽閣”和于右任“伏虎”兩匾。閣外平臺曠朗,林木蔥茂,微風撲面,真可致爽。</p> <p class="ql-block">虎丘塔真名為云巖寺塔,建成于宋代初(961年)已有一千余年歷史。塔高七層呈八角形,為磚身木檐仿樓閣形寶塔。塔頂鐵剎已倒,現存磚砌塔身高47.5米,塔身自重六千噸。</p> <p class="ql-block">虎丘塔是古城蘇州的象征,在明代(1638年)改建為七層時就發現塔身傾斜,現在塔身塔頂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2.33米。</p> <p class="ql-block">二月二龍抬頭, 鴻運當頭, 抬頭見塔,喜事連連,春意盎然萬物復蘇展新篇。</p> <p class="ql-block">虎丘山有著“前山美、后山幽”的說法,后山腳下清清河水環繞,河中水菱浮面、河旁古木參天,大量的古樹名木,樟、杉、柏、松、銀杏、玉蘭長勢茂盛。掩映在叢林中有分翠亭、玉蘭山房;攬月榭等景點。“平坐游覽遍天下,游之不厭惟虎丘”,就是人們對虎丘山最美好的贊嘆。</p> <p class="ql-block">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蘇州必去虎丘,否則真如蘇東坡所言:“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昂仁县|
海兴县|
新干县|
灵台县|
英德市|
鄢陵县|
涞水县|
洪泽县|
林州市|
陇南市|
怀远县|
深圳市|
石棉县|
阳泉市|
甘南县|
卓资县|
泗洪县|
南陵县|
南京市|
辽宁省|
桐梓县|
阿坝县|
宁阳县|
横峰县|
泰来县|
桑日县|
黄梅县|
金山区|
孙吴县|
阳江市|
常山县|
皮山县|
上林县|
柯坪县|
泗阳县|
石屏县|
蓬莱市|
金川县|
台北市|
舞钢市|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