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月初春,與夫一起踏上天臺縣霞客古道,沿著唐詩之路漫步五個多小時,感受仙人足跡。霞客古道是一條充滿歷史韻味的道路,它不僅是徐霞客游歷江南的路徑,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詠山水、寄托情懷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繼續前行,一條公路在山腳下延伸開來,凸面鏡和藍色標志板反射出路邊景色,提醒駕駛員注意安全。光禿禿的樹干旁路燈柱上的標識雖已模糊不清,但并不影響這幅畫面所傳達的寧靜氛圍。此時此刻,我站在石階路上,手持拐杖,指著遠方山巒,仿佛與自然對話。陽光穿過樹葉間隙,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讓人陶醉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晨出發時,陽光透過斑駁樹葉灑在蜿蜒石階上,仿佛指引著我們前行。道路兩旁郁郁蔥蔥的樹木和巖石地形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右側指示牌上“磨詩之路 霞客古道”幾個大字提醒著這段旅程的文化底蘊。隨著腳步漸行漸遠,眼前的景色愈發迷人,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被云霧繚繞,宛如仙境一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過一段石板小徑,眼前出現一棵開滿潔白花朵的大樹。陽光下,白色小花如同雪花般點綴其間,令人賞心悅目。旁邊的灌木叢和裸露樹枝為這片美景增添了幾分層次感。不遠處,另一棵樹上掛滿了粉色和白色的櫻花花瓣,在柔和陽光照耀下顯得格外迷人。這些盛開的花朵不僅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也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氣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繼續深入森林,一條由石頭鋪就而成的小徑蜿蜒穿過茂密樹林。兩側參天古木和青苔斑駁的老墻構成了一幅寧靜而優美的畫面。陽光透過樹葉灑落下來,照亮了整條小路。我站在黃墻建筑前,手指指向墻上涂鴉的文字“霧、雨”,仿佛在訴說著什么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午后時分,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具有濃郁東方韻味的古建筑智者塔院。紅色調為主的建筑莊重而富有歷史氣息。門前兩側各有黃色圓牌匾對稱分布,屋檐下可見兩尊石獅雕像守衛左右。這座古廟散發出一種莊重而神秘的氣息,讓人不禁駐足欣賞。</span></p> <p class="ql-block">智者塔院,俗稱塔頭寺,位于浙江天臺縣城北金地嶺、銀地嶺交界處。隋開皇十七年(597年),智顗圓寂于新昌縣石城寺(今新昌大佛寺),智顗死后,遺體被送回天臺。</p><p class="ql-block">智者塔院,后人在天臺山佛壟建塔,其中有智顗的六角形肉身塔。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真覺寺。后廢。隆興(1163一1157年)間,僧真稔重興佛殿僧房。清咸豐、同治之交(1861一1862年),毀于戰火,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建。</p><p class="ql-block">智者塔院,因智顗是中國佛教天臺宗創始人,影響深遠,1982年6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名為智者塔院。</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的梅花已經在凋落了。花瓣在微風中飄然起舞,娉婷芊芊,柔柔弱弱。</p> <p class="ql-block">排隊等候齋飯。</p> <p class="ql-block">早春的使者—檫木開的正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連綿起伏的山巒被茂密樹木覆蓋,宛如一幅天然畫卷展示在面前。無論是青山綠水還是峭壁奇石都如詩如畫般呈現于眼前。近處坡地上綠植隨風搖曳,飄蕩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氣息。一條小徑若隱若現蜿蜒穿行,由遠及近延伸向綠色谷底。更遠處山間霧氣繚繞,夢幻般的景象籠罩著整副圖畫。</span></p> <p class="ql-block">高明寺,位于浙江省天臺縣城東北10公里的幽溪之旁。高明寺是中國佛教天臺宗創始人智者大師(538-597)親手創建(當時稱幽溪道場)。</p><p class="ql-block">高明寺,在佛教天臺宗的發展史上,具有顯著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唐朝正式建寺,昭宗天祐年間(904—907年),因寺處半山腰,又寺周青色蓮峰,頂銳而足闊,好像處于凹形鏡的聚集點,日月二光常照不散,故高而大明,取名高明寺。</p> <p class="ql-block">五代后唐天佑七年 (910)始稱高明寺,清泰三年(936)稱幽溪道院.</p><p class="ql-block">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復稱凈名寺.</p><p class="ql-block">明代初年復稱高明寺。嘉靖初期,高明寺尚未為盛剎 ;嘉靖中期,居僧失守,寺廢。留下可追跡之物僅那塊石經幢,造于天福年間(937 - 943) 。萬歷八年(1580)傳燈大師經高明舊址,見萬山聳秀,眾壑幽奇,十四年(1586 )大師籌資贖回寺產,直到明萬歷二十四年 (1596)方建成大殿。</p> <p class="ql-block">一株梅花靜靜的守護著這座寺院。</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黃色墻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斑駁幽靜。讓古老更顯得莊嚴肅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次旅行不僅讓我領略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更感受到了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的獨特魅力。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步都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相遇。未來某一天,希望能再次踏上這條通向秘境的小路,繼續探索那些未知的美好。</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海市|
安义县|
蓬安县|
泸州市|
深州市|
东丽区|
兰州市|
元氏县|
朝阳区|
崇文区|
来宾市|
浦城县|
上杭县|
麟游县|
荥阳市|
康定县|
崇明县|
镶黄旗|
通山县|
横山县|
弋阳县|
关岭|
重庆市|
桐乡市|
沙田区|
南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井研县|
皮山县|
阿尔山市|
延吉市|
惠安县|
抚州市|
宝丰县|
阳山县|
青海省|
文成县|
平和县|
太仆寺旗|
桦甸市|
商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