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宋寶元元年(1038)正月二十五,曙色清泠,京城汴京在持續漫天大雪中漸漸蘇醒。早飯后,參知政事晏殊便匆匆離開宅第,向著開寶寺附近的“建州客店”趕去。近些年來,禮部貢院皆設在開寶寺,為圖便利,從閩北建安(建安縣治與建州州治設同一座城,這座城可喚建安,亦可喚建州,別稱芝城)趕赴汴京趕考的舉子們,大多會下榻在這家由建安人開辦的客店。距離禮部考試僅有四天之遙,晏殊心中牽掛,既想看看這些舉子們是否有需要幫助之處,也盼著能在考前為他們加油鼓勁,祈愿他們都能在考場上一展身手,得償所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晏殊,江南西路撫州臨川人,生于淳化二年(991)。他自幼聰慧過人,十四歲時便以神童入試,被賜進士出身。在北宋的政治與文壇,晏殊都是極為耀眼的存在,此時身為參知政事的他,已然位高權重,而四年之后,他更是登上了同平章事的高位,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許有人會疑惑,一位來自江南撫州的高官,與福建建州能有怎樣的淵源?原來,晏殊娶了建安人李虛己的大女兒李之珊為妻。按照建州俗語“女婿半點子”的說法,晏殊與建安的關系不可謂不緊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虛己,太平興國八年(983)進士,是北宋時期頗有名氣的詩人。淳化年間(990 - 994),他擔任遂州知州。當時,太宗皇帝勵精圖治,曾親筆書寫詔書,派遣使臣到各州,以“公勤潔己、奉法除奸、惠民臨民”為標準,考核官吏政績,選拔優秀者,每月發放獎金。在被選中的七人中,李虛己名列前茅。此后,他歷任屯田員外郎、洪州通判、侍御史、提點荊湖南路刑獄、淮南副轉運使、兵部郎中、龍圖閣待制判大理寺、右諫議大夫、河中知府、御史中丞、給事中、知洪州、工部侍郎等諸多要職,還著有《雅正集》二十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虛己之于晏殊,不僅是岳父,更是他事業上的引路人,二人還是惺惺相惜的文友。每當有機會相聚,翁婿二人便會興致勃勃地以詩詞唱和,氣氛融洽,其樂融融。李虛己十分賞識晏殊的人品與才華,便將大女兒李之珊許配給他。說是許配,倒不如說是欣然贊同這門親事更為貼切。李之珊天生麗質,年紀尚小,便已出落得楚楚動人,且承接了父親的文學天賦,擅長詩文。而晏殊年少聰慧,儀表堂堂,與李之珊同年出生,二人情投意合。李虛己見女兒與晏殊如此般配,自然應允。景德元年(1004),晏殊與李之珊訂婚。次年,十四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賜同進士出身,授秘書省正字。三年后,二人喜結連理,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婚后,二人如膠似漆,恩愛非常。然而,命運捉弄,禍福無常。二十五歲那年,李之珊不幸因病早逝。晏殊悲痛欲絕,肝腸寸斷,一首《玉樓春·春恨》將他心中無盡的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贝撕?,晏殊雖有再婚,但李之珊始終在他心中占據著無法取代的位置,那段恩愛情意,他從未忘懷。故而,每當有機會接觸到來京城的李之珊老家建州人,晏殊總會倍感親切,關懷備至,仿佛這樣便能從中尋得一絲慰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宋景祐四年(1037)八月,建州解試結束,九月初,合格的舉人名單公布。隨后,州府與轉運司協商,派出兵丁,統一護送舉子前往京城,參加第二年初的省試與殿試。出發前,舉子們皆領到“驛券”,憑借此券,他們可在沿途官府開辦的驛站免費住宿。從建州到汴京,路程約三千里,根據不同路況,或步行,或乘坐馬車,或乘船。他們從建州出發,途經建陽、崇安,進入今江西境內,再經鉛山、信州(今上饒)等地,沿著贛江北上,抵達江州(今九江)。從江州渡過長江,經過黃州、蘄州等地,進入河南境內,途經光州、信陽,歷經兩個多月的跋涉,終于在十一月中旬抵達汴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來,建安舉子來到汴京,都會選擇住在那家建州旅店。舉子們安頓下來后,晏殊總會自掏腰包,請來京城有名的先生,為他們輔導功課,助力他們更好地應對春節后的禮部試和殿試。這一年,建安舉子們剛到汴京,晏殊當晚便設宴款待,次日,請來的先生便開始為他們進行考前輔導。此后,晏殊還多次前往建州客店探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路上,晏殊滿心都是建州客店的舉子,腳步不自覺地加快了。約莫半個時辰,便來到了客店。他剛一踏入店門,店主便匆匆迎上來,神色慌張地說道:“不好了,從昨天開始,店里住的三十八人,全都得了怪病,發起高燒,神志不清。請了郎中,也喝了湯藥,可就是不見好。再過幾天就是禮部考試了,這可如何是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晏殊聽聞,心中一緊,趕忙前往間舍查看。眼見著舉子們的病情,他深知事態嚴重,一刻也不敢耽擱,急忙趕赴垂拱殿,向仁宗皇帝奏請,懇請派出御醫為生病的建安舉子診治。仁宗皇帝聽了晏殊的陳述,也意識到此事刻不容緩,若不及時醫治,定會影響考試,當即準許派出御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垂拱殿,晏殊立刻差人回自己宅第,通知家中能來的人,都前往建州客店,協助御醫救治建安舉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御醫很快趕到了建州客店。他先是神色專注地仔細觀察每一位舉子的面色、舌苔,同時認真把脈,又耐心地詳細詢問發病前的飲食起居情況。一番探查之后,心中已然有了判斷。原來是近日汴京城天氣極寒,南方人很難適應,兼之日夜苦讀,身體疲憊不堪,體力下降,這才受到了風寒濕邪的侵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診斷明確后,御醫有條不紊地開始施針用藥。他先吩咐助手準備好艾灸器具,點燃艾條,為病情較重的幾位舉子艾灸大椎、風門、肺俞等穴位,以此激發陽氣,驅散風寒。同時開出不同的方子,安排人前往藥鋪抓藥,熬制湯藥??偷昊镉嫼完淌饧业娜艘捕技娂娦袆悠饋?,燒水、煎藥,協助御醫悉心照顧。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第一天過去,大部分舉子的體溫有明顯下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御醫根據病情變化,調整了治療方案。他增加了針灸的穴位,著重疏通經絡,湯藥也進行了微調,加入了一些清熱的藥物。經過一整天的精心治療,舉子們的高燒終于全部退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天,御醫繼續為舉子們調養身體,開了一些溫和滋補的藥方,幫助他們恢復元氣。舉子們的精神也逐漸好了起來,對一直守在客店的晏殊以及御醫和眾人感激不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天,禮部試如期舉行。38位舉子順利走進考場,晏殊那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經禮部試、殿試,這一榜共錄取進士310人,建安的吳充、章岵、章佺、楊緯、阮適、阮邈、魏宏、黃升、黃師古、張為宜、陳鼎等11人榜上有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唱榜之后,考上和沒考上的38人一同來到晏殊宅第致謝,并提出想要宴請這位恩人。晏殊卻笑著說:“還是我來請你們吧,你們進京趕考,我理應盡地主之誼。這樣吧,你們每人作一首詩給我,詩就圍繞建州的歷史、城池、名勝、風土、習俗等內容來寫。我也會逐個和詩一首,回贈給你們?!?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場盛大而別具一格的詩詞唱和在晏殊的書齋里舉行。詩作完成后,晏殊留存一份,38人各自帶回一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光悠悠流轉,許多年過去了,晏殊還會不時從柜子里取出這些詩,細細品讀。每當此時,他與李之珊相處的點點滴滴,以及他們幾次前往建州的美好情景,便會如同一幅幅畫卷,在他眼前徐徐展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怀柔区|
确山县|
广安市|
辉县市|
利辛县|
湘潭市|
甘孜|
秭归县|
灯塔市|
彝良县|
论坛|
原阳县|
息烽县|
新巴尔虎左旗|
赤城县|
封开县|
手游|
如皋市|
泸州市|
温泉县|
南雄市|
刚察县|
江山市|
望谟县|
平山县|
桐庐县|
中方县|
山阳县|
高尔夫|
嘉义市|
女性|
饶阳县|
资讯
|
定安县|
新晃|
绥芬河市|
兴义市|
宝兴县|
商南县|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