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打鐵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和當時的冶煉工業同步興起。它最初起源于民間金、銀、銅、鐵、錫五門工匠的祭祀活動,每年五門工匠開業之前會進行協商,在南搭一花棚,在北搭一神棚,選定吉日,先到本縣老君廟、火神廟中獻上祭祀物品,再由五門所有的工匠抬著本店供奉的老君神像,列隊吹吹打打、鳴放鞭炮而行,沿途所有工匠店鋪都要設香案供品迎送,直到隊伍抵達神棚,把老君神像安放在神棚之內,便舉行祭祀儀式,祈求老君爺、火神爺護佑。等到夜晚時工匠們要在神棚內跪拜、更衣,求神靈保佑安全,儀式完畢便開始打鐵花。五門工匠祭祀活動得到道士的支持與參與,舉行祭祀活動時道士們組織笙、簫、管、笛、絲竹、鑼鼓等樂器,為工匠們助興助威;打鐵花時道士們為五門工匠提供活動場地、或出錢出物。而道教在有盛大慶典時,則邀請工匠們來舉辦“打鐵花”;五門工匠們平時也會為道士們免費鑄造鐘、罄、云牌、香爐、火盆之類物品。</p><p class="ql-block"> 打鐵花起源于北宋時期古代先民祭祀天地神靈、祖宗的儀式,以及北宋以來中原道教和民間五門工匠共同祭祀太上老君及火神的儀式,具有道教神秘色彩和五金工匠的行業特點;北宋以后隨著人口遷移,打鐵花逐漸在全國流傳開來,并形成了不同的式樣;明清時期由于官府和社會各界支持,打鐵花達到鼎盛,并擴展到了還愿、升遷、嫁娶、高中、建宅、節日等一般性的喜慶活動,還融入了鞭炮、煙花、耍龍燈、打銅器、游社火等元素,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民間鐵花焰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天长市|
巴彦县|
襄汾县|
江油市|
黔西县|
电白县|
永定县|
宾阳县|
碌曲县|
胶南市|
舟山市|
来安县|
林芝县|
岢岚县|
工布江达县|
西贡区|
梅州市|
荃湾区|
新龙县|
远安县|
安新县|
休宁县|
永年县|
文山县|
巨鹿县|
安丘市|
鄄城县|
澄城县|
晋城|
贡山|
瑞昌市|
兰州市|
冷水江市|
海南省|
武功县|
来宾市|
台前县|
邯郸县|
三台县|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