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為谷安兄畫作《題荷花圖》</p><p class="ql-block"> ?楊逸明</p><p class="ql-block">一張畫即一蓮池,掛向書齋伴四時。</p><p class="ql-block">葉自田田呈大氣,花皆灼灼展豐姿。</p><p class="ql-block">風清香遠堪為友,外直中通亦可師。</p><p class="ql-block">吾以降生荷月里,天然習性與詩宜。</p> <p class="ql-block"> 禪心墨韻 重智尚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毛勇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谷安先生八十歲了。祝賀其在這樣的年齡,以從容的心態,開自己的畫展,對自己的書畫人生作一個新的鋪墊。</p><p class="ql-block"> 我的教育與工作背景主要是金融,在銀行、信托、證券工作許多年,是新中國第一代投行從業人員及證券業務管理人員。因為職業的關系,我的朋友大都是金融界的。但有兩個人除外,一個是徐谷安,一個是楊逸明(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上海詩詞學會副會長)。他們不熟悉金融,卻是我二十幾年來最好的朋友之一。因為什么結識已經不太記得,但是超過20年的不間斷交往,足以說明有彼此欣賞的東西。我對書畫詩文心存向往,已成終生愛好,盡管我是業余的,但我還是覺得谷安先生的畫耐看,如果有他在邊上講講作畫時的心境與用意,那就更好了。</p><p class="ql-block">谷安先生畫的是上善若水,源遠流長;紅葉滿山,禪心墨韻; 清雋冷逸,秋荷池塘…….好似一個過盡千帆的行者,一切塵埃落定了,削盡了歲月的鋒芒,帶著深深的禪意,有著難得的清雋與干凈。沒有織錦繁華,只有高山流水,荷蓮秋池,綿延著禪意;明心見性,重智尚和,如邀明月,雅韻雋永。這就是禪的境界,始是有中無,終是無中有?個中空靈與虛無都在畫里了,蒼茫后面是一脈率真。“ 明窗高掛菩提日,凈蓮深栽濁世中。”素心淡如水,清涼而真切,這是一種隱忍是與修為。中國文化中蓮花是象征智慧的,高山是代表大仁的,其實畫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與生活態度的集中表現。</p><p class="ql-block"> 我年少谷安先生23歲,又與谷安先生相知23年,交情竟隨時代變遷更甚。我可以在夜深人靜時,造訪其寓所和畫室,釅茶兩簮,促膝而談,意味深濃。我曉得,一眼看上去很漂亮的畫,只是初級階段,就像我們年輕時,總是追求外在,而真美,大概是光陰把我們修煉成內心豐盈的時刻。《時在中春,陽和方起》題名引用的是司馬遷《史記》中的句意,四尺整輻的畫面上,飛瀑流處,滿山梨花,美麗而浪漫,未開發的山城甘苦自知,那是畫家對年輕時工作過的山城的濃濃的思念。《道一聲老伴多珍重,關西有人懸望中》這是一種人到黃昏時的凄美;《秋塘鴨戲,兩心常樂;此是禽事,且當書讀》一輻平常的秋塘鴨戲圖,經他這樣的題跋,立意頓然升華了起來。谷安先生的畫有智慧、有文學性,耐讀、耐看,中國畫的筆墨蘊藏著的豐富內涵,往往標志著一個畫家的學養品味和藝術格調,體味出畫家的審美情趣和風格愛好,作品正是畫家的心境和修養的彰顯。</p><p class="ql-block"> 谷安先生的人生狀態,那種顛覆年齡的精氣神,常常使我們驚訝。是中國書畫給他綿長的氣韻?還是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書畫悟透人生的情懷?他以幾十年對中國畫筆墨的不懈研究和深厚的學識修養,抒寫著天上人間生生不息的本質,禪心墨韻, 重智尚和,彌老愈堅,承接傳統之文脈,蘊涵逸格之神韻,持守文化之擔當,技道并進,即所謂“而所至之方,則未出門而先定者矣”,他一直在畫,也一直在學,他知道自己要的狀態,這種不忘初心的淡定,足以讓我們敬佩的;爭取而不強取,不就是中國文化無為而又有為的生生不息的人生智慧嗎?看谷安先生的畫,有這樣的體悟,實在是自己心靈的一次洗滌,很值!我相信,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畫家用生命濃縮的智慧,定會把他的藝術創作,推向更高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上海融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市值管理方略》《市值管理新論—從定性到定量》編著者)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甘南县|
青阳县|
曲水县|
中宁县|
潞城市|
滨州市|
抚松县|
昌都县|
伊宁县|
三原县|
乌拉特中旗|
诸城市|
济宁市|
沙田区|
景德镇市|
红安县|
板桥市|
抚顺市|
咸阳市|
阜平县|
上高县|
浦东新区|
新乐市|
襄樊市|
彩票|
辽宁省|
赣榆县|
桂阳县|
从化市|
信宜市|
砚山县|
黔西县|
巨鹿县|
彭水|
宁蒗|
海淀区|
宜兰县|
兴安县|
阳江市|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