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春時節,駕車去廬山腳下的鄱陽湖閑逛,路過一個無人荒島,本地人把這種小島叫做“墩”,由于這個“墩”圓圓的矮矮的很像一坨牛屎,因此得名牛屎墩。以前我曾駕車路過牛屎墩,但那時正逢夏季豐水季,牛屎墩是在湖水中的島,眼巴巴看著過不去,這次不同了,枯水季節加上前段時間降雨少,導致湖底完全裸露,步行就可登島,機會難得,決意靠邊停車前去一探!</p><p class="ql-block"> 牛屎墩距離岸邊大約500米,要穿過一大片草海濕地才能過去,這片草海就是原來的湖底,期間有大量候鳥駐留的痕跡,靠近牛屎墩能看到一個古舊漁船的底板,粗大的船釘銹跡斑斑,何因沉沒在這里?而且呈倒扣狀態,不知經歷了什么。再往前走見一堆枯骨,不知什么動物的。島上伸手可及的樹枝上可見一些鳥窩,從窩的大小看應該是很小的雀鳥,說明這里人跡罕至。一塊大石頭上還有摩崖石刻,由于沒有引首沒有落款所以也不知從哪邊起讀,從左邊殘缺的刻字痕跡估計是落款位置,權且就從右向左讀,右起第二字辨認不出,估計是“映”字,讀作“日映斜川”,“日映”好理解,這大湖之上哪來的“斜川”?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圍著這座孤島邊走邊探尋慢慢走一圈,用時大約四十分鐘,但沒找到上到島頂的路,由于頂上怪石嶙峋荊棘密布,有很多帶刺的枝條阻擋,如無工具披荊斬棘無法深入探尋,硬鉆進去恐衣服難保,只好作罷。</p><p class="ql-block"> 總結這次牛屎墩探尋,覺得這孤島不但野趣十足而且還有些人文遺跡。這個島不大不小,恐怕只能是這個不冷不熱的季節來探尋比較合適,夏季豐水期變成水中孤島,登島困難,更何況這樣一個無人荒島到夏季料定是雜草荊棘叢生、蛇蟲出沒,光蚊子就受不了,早春來探,眼前就是草海沉舟、荒島亂石,沒有門票沒有游客只有自己,這是隨團旅游所感受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2025早春于九江市</p><p class="ql-block">后記</p><p class="ql-block"> 曾經以為鄱陽湖中孤島牛屎墩上摩崖石刻上的“斜川”是一條斜著的大江河(贛江?畢竟贛江穿鄱陽湖入長江)或者天上的銀河?(畢竟銀河是斜著的),但如果是銀河的話用“日映斜川”就不合適,到家我查了一下,原來“斜川”是個地名,牛屎墩上摩崖石刻所書寫的不是“日映斜川”而是“日暵斜川”,“ 暵”讀音與“漢”同,是太陽曬在斜川的意思,典出陶淵明《游斜川并序》:“辛酉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因陶淵明有《游斜川》詩,后人用斜川代稱隱士居住及游憩的地方。斜川在江西省星子、都昌二縣境內,臨鄱陽湖。例句:見斜川雞犬樂升平,繞屋桑麻翠煙生,杖藜無處不堪行。(張養浩〔中呂·十二日兼堯民歌〕)小令寫辭官歸隱,以斜川比喻家園。</p><p class="ql-block"> 原來斜川就是現在的牛屎墩,是陶淵明當年游玩過的島,陶淵明本就是九江柴桑人,來此歸隱游玩順理成章,如今不知誰給起名牛屎墩,連地圖標注的都是牛屎墩,其實延用斜川不是很好嗎?這改得也太草率、太隨意了吧,實在是今不如昔……[撇嘴][撇嘴][撇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峡江县|
鹤峰县|
永州市|
富锦市|
吴堡县|
桂林市|
灵璧县|
蒙山县|
噶尔县|
阜新|
景德镇市|
佛冈县|
普格县|
龙里县|
册亨县|
南投市|
台中市|
军事|
阿勒泰市|
墨玉县|
盐池县|
丘北县|
毕节市|
九寨沟县|
东阿县|
南城县|
海伦市|
同心县|
兴安县|
孙吴县|
民勤县|
日喀则市|
罗平县|
大方县|
六安市|
离岛区|
都江堰市|
宿松县|
临西县|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