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以怨報怨,何如?</b></p><p class="ql-block"><b>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b></p><p class="ql-block"><b> 孔子的意思很明確,如果以德報怨,就沒有是非好壞之分了。以后還會有誰去做好事?當然,我們做好事是不求回報的。但對受到施恩之人來說,必須記住人家的恩德。這才有真善美和假惡臭之分。</b></p><p class="ql-block"><b> 當然,佛教講以身伺虎,人家打了你一個巴掌,你伸出另一邊臉給人家打。在老虎的眼里,我們人類和其它動物沒有兩樣。它為了生存,可以捕獵其它弱小的動物,這是天道法則。它是食肉動物,食草不能生存。但人類是經過漫長進化的高級智慧動物,形成了一套法律體系來約束人們的行為,也形成了一套道德標準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所以,人家打了我一巴掌,我還主動轉過另一邊臉去,以求得人家消氣。我畢竟不是佛教子弟,無法有這樣的境界,也不敢茍同這樣的想法。</b></p><p class="ql-block"><b> 但佛家和孔子一樣,都是不贊成以德報怨的。兩者都主張以直報怨。</b></p><p class="ql-block"><b> 但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佛家和孔子都沒有明確論述“以怨報怨,何如?”雖然,沒有提到以怨報怨,但既然他們都主張以直報怨,顯然是不贊成以怨報怨的了。</b></p><p class="ql-block"><b> 細細想想,?冤冤相報何時了?以怨報怨,只為使仇恨越結越深。本來是大不了的什么仇怨,過了幾年,相逢一笑泯恩仇。人家在背后搬弄是非,挑撥離間,造謠生事,原本大可當作沒有聽見,裝聾作啞,過不了多久,也許人家自知理虧,也就不再生事了,但你也要以其人之道,還以顏色,結果卻使得矛盾不斷升級,最后水火不容。</b></p><p class="ql-block"><b> 也許,有人會說,世上就有一些惡人、“小人”,本性難移,壞事做絕,不知悔改,我們必須以牙還牙,這才是正義的力量。但在你念念不忘仇恨,處心積慮想著打擊報復,弄得自己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生活一塌糊涂。也許由于憂郁而成疾。</b></p><p class="ql-block"><b> 所以,我們得學會放下,學會釋然,過好自己的生活,干好自己的事情。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都是修行路上必須經歷的磨練。正是在不斷的磨礪中,成長起來的。也許東方不亮西方亮,在你的事業由于別人的阻攔而難以有所作為的時候,在另一方面卻取得成就。保持自己身體健康,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幸福美滿,只就是最好的報復。</b></p><p class="ql-block"><b> 惡人自有惡人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本性作惡多端的人,會不斷地做盡壞事,到頭來自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這就是佛家所說的因果報應。雖然,我們沒有親自報復得來的快感,也就沒有以惡制惡,以暴制暴而種下的罪惡之因,避免了自己也成為了一個壞人惡人。不是嗎?在別人打你一巴掌的時候,你還以一巴掌,法律上這就構成了打架斗毆。而如果人家打了你一巴掌,你不還手,選擇報警,那他就構成了傷害罪。</b></p><p class="ql-block"><b> 本人畢竟不是佛家子弟,所以沒有大智慧,只是一派胡言。但愿我們人人每天都生活得開開心心。</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通榆县|
尼木县|
旬邑县|
黑河市|
无棣县|
城固县|
连山|
新邵县|
成都市|
大埔县|
云阳县|
获嘉县|
亳州市|
公主岭市|
华安县|
三明市|
崇明县|
榆树市|
南和县|
商南县|
秭归县|
方正县|
瓮安县|
山东省|
新闻|
望谟县|
青岛市|
禄丰县|
诏安县|
道真|
仪陇县|
高碑店市|
西藏|
麻城市|
和林格尔县|
金溪县|
天柱县|
柞水县|
军事|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