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4日至9月22日,我們一車兩人開啟東北行。歷時30天,行程6600公里,途徑阜新、長春、哈爾濱、伊春、嘉蔭、佳木斯、同江、撫遠(yuǎn)、饒河、虎林、密山、雞西、綏芬河、牡丹江、海林、敦化、琿春、延吉、撫松、沈陽、北京,主要沿331國道中蘇邊境黑龍江、烏蘇里江行走,看沿途風(fēng)光、品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b>此行分為五篇記錄:</b></p><p class="ql-block">①東北行1-阜新、長春(長影、一汽)、哈爾濱(哈六廠、哈軍工)</p><p class="ql-block">②東北行2-伊春(湯旺河、茅蘭溝、恐龍園、嘉蔭縣、五營、金山鹿苑)、佳木斯</p><p class="ql-block">③東北行3-同江三江源口、撫遠(yuǎn)(東極閣、魚博館、黑瞎子島、東極廣場)</p><p class="ql-block">④東北行4-虎頭要塞、興凱湖、北大荒開發(fā)紀(jì)念館、雞西、綏芬河、牡丹江、海林(橫道河子、楊子榮紀(jì)念館)</p><p class="ql-block"><b>⑤東北行5-鏡泊湖、敦化(紀(jì)念館、六鼎山)、琿春防川、延吉、撫松、沈陽、北京。</b></p><p class="ql-block"> <b>此行印象最深的是中東鐵路、山河失色、抗日聯(lián)軍、伊春小興安嶺、北大荒、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詳見202409東北行1)</b></p> <p class="ql-block"> 本文是此行第五篇,也是最后一篇:</p><p class="ql-block"><b>D23:0915 牡丹江—敦化</b></p><p class="ql-block">游:鏡泊湖</p><p class="ql-block"><b>D24:0916 敦化</b></p><p class="ql-block">游:博物館、六鼎山、烈士陵園</p><p class="ql-block"><b>D25:0917 敦化—防川—琿春</b></p><p class="ql-block">游:圈河口岸、防川龍虎閣</p><p class="ql-block"><b>D26:0918 琿春—延吉</b></p><p class="ql-block">游:延邊博物館、朝鮮民俗村、</p><p class="ql-block"><b>D27:0919 延吉</b></p><p class="ql-block">游:俄羅斯進(jìn)口館、延吉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D28:0920 延吉—撫松</b></p><p class="ql-block">游:萬達(dá)度假村、蘑菇雞</p><p class="ql-block"><b>D29:0921 撫松—沈陽</b></p><p class="ql-block"><b>D30:0922 沈陽—北京</b></p> <p class="ql-block"><b>D23:0915:牡丹江-鏡泊湖-敦化</b></p><p class="ql-block"> 一早離開牡丹江,驅(qū)車90公里來到了鏡泊湖景區(qū)。鏡泊湖是黑龍江六個5A景區(qū)之一,是老牌的著名旅游區(qū)。在鏡泊湖看了吊腳樓瀑布、坐游船游了鏡泊湖、品嘗了鏡泊湖紅尾魚,然后150多公里到敦化,入住維也納國際酒店。</p><p class="ql-block"> <b>黑龍江的六個5A景區(qū):</b>哈爾濱太陽島、漠河北極村景區(qū)、五大連池景區(qū)、牡丹江市鏡泊湖景區(qū)、伊春湯旺河林海奇石景區(qū)、虎林虎頭風(fēng)景區(qū)。其中北極村和五大連池過去去過,其余四個這次走全了。</p> <p class="ql-block"> <b>鏡泊湖</b>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位于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境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距寧安市50公里,海拔351米,注入湖泊的河流除牡丹江干流外,還有大梨樹溝河、爾站西溝河等小河流,是著名旅游、避暑和療養(yǎng)勝地,全國文明風(fēng)景旅游區(qū)示范點(diǎn),國家重點(diǎn)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際生態(tài)旅游度假避暑勝地,世界地質(zhì)公園。</p> <p class="ql-block"> <b>吊水樓瀑布</b>,又稱鏡泊湖瀑布,在鏡泊湖之北端,<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世界最大的玄武巖瀑布。</span>瀑布幅寬約70余米,雨水量大時幅寬達(dá)300余米,落差20米 。下邊的水潭深60米 ,叫“黑龍?zhí)丁?。每逢雨季或汛期,水聲如雷,激流呼嘯飛瀉,水石相擊,白流滔滔,水霧蒸騰出繽紛的彩虹。</p> <p class="ql-block"> 運(yùn)氣很好!今年吊水樓的瀑布水量很大,有些年景水很小。</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著名景觀—老人瀑布跳水表演!</p> <p class="ql-block"> <b>紅羅女雕像</b>:紅羅女是鏡泊湖民間傳說中的美麗少女,她為保護(hù)湖水的純凈與邪惡勢力抗?fàn)帲蔀楫?dāng)?shù)氐奈幕笳鳌?lt;/p> <p class="ql-block"> 鏡泊湖游船~我們坐著這個船,游湖一圈。</p> <p class="ql-block"> 早些年修建的別墅~到了秋日,滿山金黃,風(fēng)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景觀~通常鏡泊湖的湖水很美,湛藍(lán)湛藍(lán)的~前幾天下雨了,湖水渾濁。</p> <p class="ql-block"> 在船上吃了一個烤紅尾魚,說是當(dāng)?shù)靥厣?lt;/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酒店附近的延京朝鮮族料理吃飯,味道很好!價(jià)廉物美!</p> <p class="ql-block"><b>D24:0916:敦化</b></p><p class="ql-block"> 解放戰(zhàn)爭期間,父親隨軍在敦化駐守兩年多,剿匪、作戰(zhàn)、接收日俘,這次在敦化專門多住了一天,想去博物館轉(zhuǎn)轉(zhuǎn),看看有沒有父輩當(dāng)年的蛛絲馬跡。沒想到,博物館閉館,好不容易聯(lián)系到有關(guān)負(fù)責(zé)人,專門讓我們看了看。很失望,只有渤海國展覽,沒有近代歷史的蛛絲馬跡。只好去看了附近的六鼎山大佛(5A)、滿族始祖展覽,最后還是冒雨去祭拜了一下革命英烈,了卻了尋找父輩足跡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敦化市隸屬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位于長白山西麓,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部。</p> <p class="ql-block"> 敦化市取自四書《中庸》“大德敦化”一語,含有“以德治理”之意。 清光緒七年(1881年),設(shè)置敦化縣。1958年敦化縣劃歸延邊朝鮮族自治州。1985年敦化縣改為縣級市,素有“千年古都百年縣”之稱。</p> <p class="ql-block"> 渤海文化、遼金文化、佛教文化匯聚于此,是唐渤海國都城。境內(nèi)有A級以上景區(qū)12個。圖中那個塔內(nèi)有敦化市博物館,介紹渤海文化。</p> <p class="ql-block">? 敦化是滿族發(fā)祥地。滿族傳說起源于長白山東北的布庫里山下,滿族的祖先布庫里雍順在這里出生并平定三姓之亂,創(chuàng)建了滿族政權(quán)。</p> <p class="ql-block"> 在六鼎山文化旅游區(qū)內(nèi),有一座清祖祠,包括始祖廟、天女宮和列祖館。始祖廟內(nèi)供奉著布庫里雍順的塑像和長達(dá)40米的愛新覺羅宗譜,兩側(cè)陳列著歷代滿清帝王的塑像,展示了從努爾哈赤到溥儀的十二位皇帝。清祖祠不僅是一個歷史遺跡,還融匯了薩滿祭祀等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每年冬季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滿清文化風(fēng)俗。</p><p class="ql-block">此外,敦化還有正覺寺,始建于清光緒年間</p> <p class="ql-block"> <b>始祖廟內(nèi)</b>供奉著布庫里雍順的塑像和長達(dá)40米的愛新覺羅宗譜,兩側(cè)陳列著歷代滿清帝王的塑像,展示了從努爾哈赤到溥儀的十二位皇帝。</p> <p class="ql-block"> <b>清祖祠</b>融匯了薩滿祭祀等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滿清文化風(fēng)俗。</p> <p class="ql-block"> <b>金鼎大佛</b>落座正覺寺后山頂端,坐北面南,背靠牡丹江,前擁正覺寺,遠(yuǎn)望長白山,與香港天壇大佛遙遙相對,實(shí)為一佛二體,分處南北,共佑中華大地,向五湖四海的信眾啟智、賜福。</p> <p class="ql-block"> 前面的寺是正覺寺。</p> <p class="ql-block"> 六鼎山金鼎大佛</p> <p class="ql-block"> 從六鼎山下來,我們又來到了<b>敦化市烈士陵園</b>。烈士陵園位于敦化市北山公園內(nèi),始建于1946年11月。1975年遷址于北山現(xiàn)址。陵園內(nèi)現(xiàn)有烈士墓、革命公墓、革命英烈榜、革命廣場、自然景觀五個區(qū)。</p> <p class="ql-block"> 革命烈士紀(jì)念塔</p> <p class="ql-block"> 陳翰章(1913年6月14日-1940年12月8日),吉林敦化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東北抗日聯(lián)軍后期領(lǐng)導(dǎo)人之一、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1940年,陳翰章率部與日軍作戰(zhàn),由于叛徒告密被敵人包圍最終犧牲,年僅27歲。犧牲后,日軍殘暴地將他的頭顱割下,浸泡在福爾馬林液中,保存在當(dāng)時偽滿州國首都新京(今長春市)的“大陸科學(xué)院”。日本戰(zhàn)敗投降后,陳翰章遺首被長春地下黨發(fā)現(xiàn)并設(shè)法偷出。2013年4月,陳翰章誕辰一百周年,烈士頭顱被迎回吉林省敦化故鄉(xiāng)身首合葬。</p> <p class="ql-block"> 晚上又來到酒店附近的延京朝鮮族料理,味道好極了!</p> <p class="ql-block"><b>D25:0917:敦化-琿春</b></p><p class="ql-block"> 早飯后,離開敦化的酒店一路向東,過延吉、琿春,奔向防川中、俄、朝的三國交匯處,這里是一眼看三國景區(qū)。一路上又看到很多稻田畫,路過中朝邊界的圈河口岸,下去看了看,然后直奔防川。多年前來防川,這里只有一個小小的邊境哨所,可以看到三國交匯地。這次來可不一樣了,一個巨大景區(qū),可看展覽、走棧道,玩兩個多小時。返回入住琿春,本來打算在琿春吃霸王蟹,結(jié)果太累了,在附近簡單吃了點(diǎn)飯就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稻田畫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 路過圈河口岸,下道看了看。圈河口岸為中朝國際客貨公路運(yùn)輸口岸,位于中國吉林省琿春市敬信鎮(zhèn)東南圖們江畔。</p> <p class="ql-block"> 圈河口岸</p> <p class="ql-block"> 海關(guān)大樓~</p> <p class="ql-block"> 界碑~</p> <p class="ql-block"> 圖們江上的公路大橋~</p> <p class="ql-block"> 上面那個大橋是通往朝鮮的公路大橋,下面這個是行人通道,游人可以走到橋的中部。</p> <p class="ql-block"> 又往前走了幾十公里,來到了防川的龍虎閣,這就是一眼望三國景區(qū)。導(dǎo)航一定要走到龍虎閣,路過一個很大的防川旅游景區(qū),那就是一個旅游點(diǎn),時間緊張沒進(jìn)去,不知道有些啥。</p> <p class="ql-block"> <b>龍虎閣的地理位置</b>:圖中那條河是圖們江,對岸是朝鮮,江這面是中國和俄羅斯,紅線里是中國,紅線外是俄羅斯。遠(yuǎn)處是日本海,那座橋是朝、俄之間的鐵路橋。黑龍江唯一的入海口,屬于俄羅斯和朝鮮!俄羅斯這邊的土地原本屬于中國!<span style="font-size:18px;">防川是近代中國領(lǐng)土縮水的歷史見證地,因《中俄北京條約》失去日本海出??凇:?lt;/span>龍江這些事說起來全是淚和恨!</p> <p class="ql-block"> 龍虎閣是一座高約50米的觀景塔,共13層,集觀光、展覽、文化體驗(yàn)于一體。游客可登頂俯瞰圖們江入??凇⑷毡竞#ň嚯x約15公里)及周邊三國風(fēng)光,感受獨(dú)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p> <p class="ql-block"> 吳大澂(1835年6月6日-1902年3月6日),江蘇吳縣人,祖籍安徽歙縣,中國清朝后期官員,同治七年進(jìn)士,授翰林編修。光緒六年(1880年),以三品卿銜隨吉林將軍銘安辦理東北邊防,知曉俄國侵占琿春土地,談判<span style="font-size:18px;">時據(jù)理力爭,迫使俄人重立土字碑,爭得中國船只在圖們江口的航行權(quán)。</span>又赴吉林與俄使勘界,爭回被侵占的琿春黑頂子地(今吉林敬信鎮(zhèn))。<span style="font-size:18px;">光緒二十八年,吳大澂病逝,享年六十八歲。</span></p> <p class="ql-block">? 龍虎閣三個字由吳大澂題寫。吳大澂在1886年與沙俄談判期間,在琿春書寫了“龍虎”二字,寓意“龍?bào)椿⒕帷保笳魇乃辣Pl(wèi)邊疆,是維護(hù)祖國尊嚴(yán)和領(lǐng)土完整的豐碑?。</p> <p class="ql-block"> 中俄邊界清勘界碑土字牌,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防川村中俄邊界的起點(diǎn)處,是中國與俄羅斯兩國界標(biāo)之一,也是中俄邊境線上第一座界碑。</p><p class="ql-block"> 清咸豐十年,沙俄以武力脅迫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此條約把烏蘇里江以東44萬平方千米的中國領(lǐng)土強(qiáng)行劃給沙俄,其中包括琿春轄境中的全部沿海地區(qū)及島嶼。作為界碑的“土字牌”本應(yīng)立在距圖們江口20華里處,但俄方將“土字牌”立于距圖們江口44華里的地方,侵占中國領(lǐng)土。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俄重勘琿春東部邊界時,清朝大臣吳大澂與沙俄據(jù)理力爭,將“土字牌”移至現(xiàn)址,并爭回中國從圖們江的出海權(quán)?!巴磷峙啤弊鳛橹腥A民族榮辱興衰史的見證者,既見證了近代中國忍受沙俄侵略的屈辱,又見證了中華民族頑強(qiáng)抵御外來侵略壓迫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俄、中、朝國旗</p> <p class="ql-block"> 防川邊防哨所。</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內(nèi)沿著圖們江中國境內(nèi)有棧道,可以徒步游覽。</p> <p class="ql-block"> 棧道景觀。</p> <p class="ql-block"> 棧道最遠(yuǎn)處,鐵絲網(wǎng)那邊是俄羅斯,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 琿春是我國的“帝王蟹之都”。帝王蟹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冰洋海域,常年生活在平均水溫為2℃~5℃的海區(qū),我國市場上的帝王蟹全部從國外進(jìn)口。近年來,在中俄貿(mào)易領(lǐng)域,帝王蟹的進(jìn)口量增長迅速,琿春是最大的帝王蟹進(jìn)口口岸。本來想到琿春吃一頓帝王蟹,可是沒想到防川景區(qū)太大了,玩得太累了,在附近簡單吃了一點(diǎn),就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b>D26:0918:琿春-延吉</b></p><p class="ql-block"> 延吉多次路過,但是沒有游覽過,這次專門留出時間到延吉看看。從琿春出來,很快來到了延邊博物館,參觀后又去看了延大網(wǎng)紅墻,然后去看了朝鮮民俗村。晚上入住延吉賓館。</p> <p class="ql-block"> 延吉市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轄縣級市、首府,地處吉林省東部、延邊州中部、長白山脈北麓,處于東北亞經(jīng)濟(jì)圈的腹地,常住人口67.10萬人。</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門前的雕塑—同心!</p> <p class="ql-block"> <b>延邊博物館</b>(延邊朝鮮族民俗博物館/延邊朝鮮族革命紀(jì)念館)隸屬于延邊州文化局,是社會科學(xué)類民族民俗專題博物館。2012年9月3日,延邊博物館新館正式啟用使用。截至2022年末,延邊博物館藏品有15570件/套,其中珍貴文物540件/套。</p> <p class="ql-block"> <b>博物館主題展覽—闖關(guān)越江、共建家園。</b>清朝初年,延吉被列為“龍??之地”?;首謇霞?、禁止外人進(jìn)入,因此十分荒涼??滴跄觊g有所松動,咸豐年間逐步放開,大量的內(nèi)地人闖關(guān)東和朝鮮人跨過鴨綠江來到這里,延邊逐步繁榮起來。</p> <p class="ql-block"> <b>闖關(guān)越江主題展覽</b>,展示了延邊的邊民主要來源于闖關(guān)東的內(nèi)地人和跨越鴨綠江的朝鮮人。</p> <p class="ql-block"> 從內(nèi)地闖關(guān)東來到這里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 從朝鮮越過鴨綠江來到這里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b>第一部分封禁纂嚴(yán)</b></p><p class="ql-block"> 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世居?xùn)|北的滿族人"從龍入關(guān)""盡族西遷"。滿族大遷徙歷經(jīng)數(shù)年,東北地區(qū)人口銳減,很多地方呈現(xiàn)荒涼衰敗景象。清政府為保護(hù)"龍興之地"和"滿洲風(fēng)俗",壟斷長白山一帶的人參、珍珠等特產(chǎn)資源,把東北作為八旗官兵的養(yǎng)生之地,逐步施行封禁東北政策。</p> <p class="ql-block"><b>第二部分邊關(guān)弛禁</b></p><p class="ql-block">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意識到對東北"拘泥封禁,殊為可惜"。咸豐十年(1860年),在黑龍江、吉林地區(qū)實(shí)行局部開禁,招民墾荒,逐步廢止封禁政策。光緒七年(1881年),清政府廢止了對圖們江以北區(qū)域的封禁,在今延邊地區(qū)設(shè)立招墾局,招徠各地百姓前來墾荒。由此,延邊逐漸成為各民族攜手開拓的共同開發(fā)。</p> <p class="ql-block"><b>第三部分保境安民</b></p><p class="ql-block"> 鴉片戰(zhàn)爭后,帝國主義列強(qiáng)以堅(jiān)船利炮逼迫清政府割地賠款,近代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東北邊疆包括延邊地區(qū),面臨沙皇俄國和日本帝國主義的覬覦和蠶食。以吳大徵、吳祿貞為代表的愛國官員,堅(jiān)守民族氣節(jié),與沙俄和日本帝國主義的武力入侵、非法管轄、密謀侵占等卑劣行徑進(jìn)行了堅(jiān)決的斗爭。</p> <p class="ql-block"><b>融入中華</b></p><p class="ql-block"> 由于朝鮮越墾流民逐年增多,難以全部"刷還",清政府對朝鮮墾民實(shí)施剃發(fā)易服、領(lǐng)照納租、編甲升科等歸化入籍政策。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清政府頒發(fā)《大清國籍條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國籍法,也為朝鮮墾民加入中國國籍提供了法律依據(jù)。金日成的祖父就是這樣來到了中國,他在敦化上了中學(xué)。</p> <p class="ql-block"><b>山河失色</b></p><p class="ql-block"> 近代以來,沙俄通過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吞了中國東北、西北大片領(lǐng)土。<b>咸豐八年(1858年)中俄簽訂《璦琿條約》</b>,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lǐng)土割讓給沙俄,同時將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lǐng)土劃"共管"之地。<b>咸豐十年(1860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b>強(qiáng)占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的"共管"之地。</p> <p class="ql-block"><b>寸土必爭 </b>吳大澂和土字碑</p> <p class="ql-block">老延吉</p> <p class="ql-block">朝鮮銅器~</p> <p class="ql-block">朝鮮族生活</p> <p class="ql-block">挖人參儀式~</p> <p class="ql-block"> 朝鮮美食~</p> <p class="ql-block"> 漢族抓周~</p> <p class="ql-block"><b>第三單元: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b></p><p class="ql-block"> 1933年,中共中央發(fā)出"一二六指示信",提出在東北建立反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方針。1934年3月底,中共東滿特委將延邊各縣游擊隊(duì)和山林隊(duì)編成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第一獨(dú)立師,標(biāo)志著延邊各縣反日游擊隊(duì)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由分散狀態(tài)成長為有統(tǒng)一指揮的人民革命隊(duì)伍。1935年5月30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部正式成立,全軍有1200余名指戰(zhàn)員。</p> <p class="ql-block"> 抗聯(lián)戰(zhàn)士群雕。</p> <p class="ql-block"><b> 東北抗日聯(lián)軍教導(dǎo)旅:</b>1940年10月末,東北抗聯(lián)部隊(duì)陸續(xù)轉(zhuǎn)移到蘇聯(lián)境內(nèi),進(jìn)行境外整頓,堅(jiān)持抗戰(zhàn)。1945年8月東北抗聯(lián)教導(dǎo)旅隨蘇聯(lián)紅軍回到東北。教導(dǎo)旅一營營長金日成。</p> <p class="ql-block"> 1947年8月18日,東北抗日聯(lián)軍十縱(47軍前身)在敦化組建。</p> <p class="ql-block"> 歷任延邊州州長、州委書記。</p> <p class="ql-block"> 從博物館出來,我們又來到了延邊大學(xué)網(wǎng)紅墻~就是一個廣告墻!很多搞直播的~</p> <p class="ql-block"> 這里原先是一座惡名遠(yuǎn)洋的日偽“模范監(jiān)獄”,1935年爆發(fā)過一起驚天動地的越獄事件,并作為抗戰(zhàn)時期東北唯一成功的一次越獄斗爭載入史冊。</p> <p class="ql-block"> 越越斗爭紀(jì)念碑。</p> <p class="ql-block"> 下午去了一個<b>朝鮮民俗村</b>,就是一個朝鮮民族服裝旅拍村,好多美女拍照,年輕真好!本來也想穿一套衣服,想想算了,破壞景觀。</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酒店附近延吉大酒店吃的自助~忘了拍照。</p> <p class="ql-block"><b>D27:0919:延吉</b></p><p class="ql-block"> 在延吉玩了一天感覺不錯,住的又好,就多住了一天。上午逛了<b>俄羅斯進(jìn)口商店,</b>下午去看了<b>延吉?dú)v史文化博物館</b>,晚上看了看<b>延吉夜景</b>??偟母杏X延吉還不錯,城市建設(shè)、文化建設(shè)、市容市貌、餐飲民俗很漂亮,也很繁榮。</p> <p class="ql-block"> 上午逛了城里俄羅斯進(jìn)口館。要回家了,買了點(diǎn)俄羅斯肉腸、面粉和食用油。</p> <p class="ql-block"> 旁邊有個賣人參的商場看了看,這種人參叫“林下參”,比人工種植的“園參”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 下午本來想去帽兒山(據(jù)說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被棄尸帽兒山),結(jié)果下小雨就沒去,看了看帽兒山下的“延吉?dú)v史文化博物館”,這是個收費(fèi)的館,人很少。</p> <p class="ql-block"> 主題展—東疆記憶。</p> <p class="ql-block"> 1941年,外省來的人員統(tǒng)計(jì),山東人占70%,闖關(guān)東的主要是山東人,也有河南、河北人~</p> <p class="ql-block"> <b>移民拓荒 </b>朝鮮先民大規(guī)模遷入中國東北,最早在明清之交。后金對明戰(zhàn)爭中,為了解除"后顧之患",擄掠大批朝鮮人。自康熙年起,清對東北實(shí)行封禁政策,但朝鮮邊民不顧生命危險(xiǎn),繼續(xù)犯禁遷入圖們江、鴨綠江以北挖參捕獵墾荒。至19世紀(jì)60年代,朝鮮北部頻發(fā)天災(zāi),朝鮮邊民又大量遷入中國境內(nèi)。朝鮮先民遷入中國東北基本是陸陸續(xù)續(xù)進(jìn)行的,時多時少,但從未間斷。</p> <p class="ql-block"> 國魂千秋—東北抗戰(zhàn)紀(jì)念</p> <p class="ql-block"> 東北地區(qū)淪陷時間</p> <p class="ql-block"> 陪同國民政府到東北的顧維鈞收到一封婉容要求幫她逃離滿州國的信件,他拒絕了。</p> <p class="ql-block"> 1936年至1941年的中共東南滿委員會,書記魏丞中,山西老鄉(xiāng),委員有金日成。</p> <p class="ql-block"> 東北抗聯(lián)編制表。</p> <p class="ql-block"> 抗聯(lián)五個軍的首任軍長:一軍楊靖宇,二軍楊德泰,三軍趙尚志,四軍李延祿,五軍周保中。</p> <p class="ql-block"> 抗聯(lián)戰(zhàn)士爬冰臥雪~</p> <p class="ql-block"> 晚上去看了延吉夜景~</p> <p class="ql-block">D28:0920 延吉—撫松</p><p class="ql-block"> 一早離開延吉,開往長白山下的撫松。路上下著細(xì)雨,在長白山西坡的萬達(dá)度假村吃了一頓好吃的人參蘑菇雞,晚上入住撫松了。</p> <p class="ql-block"> 延吉帽兒山。</p> <p class="ql-block"> 長白山萬達(dá)威斯丁酒店~</p> <p class="ql-block"> 人參蘑菇雞~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D29:0921 撫松—沈陽</p><p class="ql-block">D30:0922 沈陽—北京</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開了780公里,從沈陽回到北京,到家時晚霞滿天,結(jié)束了30天愉快的旅游,收獲滿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哈密市|
嘉兴市|
葵青区|
磐安县|
鄂托克前旗|
日照市|
启东市|
丹寨县|
华蓥市|
万山特区|
太谷县|
会昌县|
沐川县|
东辽县|
广昌县|
武汉市|
乡城县|
略阳县|
卓尼县|
云林县|
五大连池市|
遂昌县|
龙海市|
长乐市|
启东市|
浮山县|
北辰区|
宁夏|
铅山县|
临泉县|
承德市|
青河县|
黄冈市|
龙南县|
正定县|
聂荣县|
浦北县|
德化县|
镇江市|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