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閑逛清明上河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百多年前,張擇端從家鄉山東諸城前往汴京游學,因“本工其界畫,尤嗜于舟車市橋郭徑”,便不舍晝夜,用一年時間完成了史詩級的名畫清明上河圖。原以為這幅微微泛黃的絹本作為故宮的鎮館之寶,只是躺在玻璃柜里。沒想到,上個世紀末,一座占地六百畝的大型文化主題公園從畫中走出來,活化在開封城里,謂之清明上河園。此園以汴河為畫軸,以宋代社會的百業百態為畫心,完美地展現了中國民俗文化的精髓,成就了一座5A級景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上河園分為迎賓廣場、南苑景區和北苑景區。 走進園區,仿佛走進了昔日的汴京。街景、店鋪、館舍、河道、碼頭、船坊,清一色的仿古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數百年來,由于黃河河道的變遷,繁華似錦的大宋都城早已掩埋在土層下,如今能在清明上河園看到宋都的一角,除了要感謝畫壇巨匠張擇端,還要感謝一位叫李誡的建筑大師。李誡和張擇端是同一時代的人。他曾監掌皇家營繕事宜,主持修建了汴京所有的重要建筑,清明上河圖描摹的那些橋梁、屋舍,或許就出自李誡之手。他一生著述甚多,其《營造式法》周全細致地詮釋了中國古建的豐富內涵,在中國建筑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被日本、朝鮮視作瑰寶。清明上河園所有的中式建筑,從風格到工藝,無不體現了這位建筑祖師爺的影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園區處處透露著宋代的古風古韻。船工、藝人、販夫、役夫,都是宋時裝束。女的身著羅裙,高束發髻,男的身穿短衣長掛,頭戴方巾、幞頭。在充滿宋代元素的園區里,他們的裝束并不別扭,反倒是那些在食街經營攤食的女人,一身現代雜色衣服有些違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園區的商鋪盡顯宋代文化印跡,快遞叫“急腳遞”,飲品叫“飲子”。《水滸傳》寫的是宋朝的故事,書中一些為人熟知的文字符號便拿來做了酒店的名字。如“快活林”、“景陽崗”、“王婆酒家”、“三碗不過崗”。那些被風撥動的酒幌子好似梁山好漢在招手,讓人忍不住想進去喝一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詩人王安石曾在詩中描寫過北宋時期張貼楹聯的景象:“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集文學和書法為一體的楹聯是清明上河園的一景,僅僅是為了見識各種建筑物上的楹聯,就值得去一趟開封。看看下面這些楹聯多精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酒店:“進門皆是豪爽客,入座更顯江湖人”;汴繡店:“云霞分五色,錦繡累千絲”;斗雞館:“功成昂大羽,敗北抖雄風”;瓷器館:“三代夏商周,四詩風雅頌”;文具店:“馨墨一滴點秋水,寶池半云藏春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從西漢王朝的宮廷里掛起了第一盞紅燈籠,中國人的心目中就有了燈籠情結。燈籠象征著喜慶,太平盛世的燈籠最紅火。宋代文學家周邦彥在汴京出任官職時,寫過一篇盛贊汴京繁華的《汴都賦》,其中就有關于燈籠的描寫:“風銷焰蠟,露浥紅蓮,花市光相射”。紅蓮便是燈籠。如今,清明上河園又呈現出一派“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的景象,連美國人、歐洲人、日本人、韓國人也提著燈籠來參展。燈籠讓清明上河園的街道勾連成了紅色的河流,讓汴河、景龍湖閃動著迷人的光波,讓整個園區幻化成燈火綻放的公園。中國人又迎來一個太平盛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園區里有各種民間文化活動。如噴火、頂缸、柔術、盤鼓、高翹、摔跤、相撲、舞獅、變臉、幻術、斗雞、斗狗、占卜模擬、博彩游戲、皮影戲、木偶戲、河南墜子、宋詞小唱、汴繡、木板畫制作。幾個小型博物館還收藏著木雕、錢幣、古燈籠和人物造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隨著時代的變遷,勾欄瓦肆不復存在,許多有趣的民俗活動再難看到,讓人誤以為我們的民間文化土壤很貧瘠。來清明上河園一看,有這么多好聽、好看、好玩的玩藝兒,才知道中國是一個民間文化豐富的大國。清明上河園一年到頭,天天開園,重要節假日時,每天涌進上十萬游客,可見大家多么喜歡這里,多么喜愛中國民間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斗雞在其它地區少見,在開封卻有深厚的底蘊,常有一些人在公園和家里玩斗雞。開封斗雞隊在國內9次斗雞大賽中6次奪冠,在泰國國際斗雞比賽中成功登頂。清明上河園自然少不了斗雞比賽。斗雞是三只體格雄健的公雞在一個半米高的平臺上的較量,先是兩只雞PK,勝者進入下一輪。我的孫子也去看斗雞了。他花10元人民幣押注,押中了3號雞,獲到了10元紙質“園幣”的獎勵。“園幣”并不是真正的錢,孫子卻高興得不得了。孫女因為一心一意在兒童游樂場玩耍,沒有去看斗雞,可她很羨慕哥哥手中的“園幣”。哥哥便把“園幣”送給了妹妹,他覺得讓妹妹高興也很重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國北方一向有打鐵花的習俗。今年春節期間,北京有四處場所表演打鐵花,但都沒有清明上河園的壯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打鐵花在園區的湖邊進行,有兩處,同時進行。沿湖一周擠滿了不下萬余名觀眾。一表演者用柳木勺子將摻了黃銅、白鋁的鐵水一次次潑過來,另一表演者用長柄木板一次次將鐵水擊打出去,水上、水下頓時出現一座座金燦燦的山丘。加上岸邊城樓倒映的燈光和天空綻放的煙花,絢麗被演繹到極致。這還不算完,打鐵花進行到高潮時,一條金龍倏然劃破夜空,接著又飛來一只金鳳凰,引來觀眾驚呼連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景點都有一部反映本地區歷史和文化的大型劇目,有情節,有實景,我稱之為情景劇,但是它們都只有一部。而清明上河園的情景劇有六七部之多,并且每部劇每天都會上演。多數人都是看完上部劇就趕著去看下一部劇。我看了其中的三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岳飛槍挑小梁王》反映的是青年岳飛在武舉比賽中打敗權貴子弟柴桂的故事。劇中設計了飛箭、炮擊、戰車行進和人物對話等情景,最吸睛的是“馬術”表演。在一塊偌大的沙土場地上,在隆隆的戰鼓和叮叮咣咣的金屬碰撞聲中,戰馬忽爾揚蹄沖鋒,忽爾中箭倒地,人在飛奔的馬背上倒掛、橫臥、側翻、忽上忽下、單腳站立;在三馬、四馬、五馬策轡并行的同時,反復劈刺、格擋。一場表演下來,未見一人失手。表演讓人想起了草原那達慕。這些騎馬的漢子來自內蒙古吧?少林寺可是只訓練“步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東京保衛戰是北宋末年的一場關系國運的關健戰役,此戰失敗導致了北宋滅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東京保衛戰》的劇場設在九龍橋西南側水域。在煙霧、水幕、火炮等特效手段的模擬中,水軍廝殺、步兵攻城,戰斗甚是激烈。如果不了解東京保衛戰的背景,看看表演也就罷了,但知曉兩宋歷史的人看到此劇就會想起靖康之恥,想起岳飛的《滿江紅》,心情便有些沉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壓軸戲是《大宋?東京夢華》。劇目由七百多名青年演員傾情上演,亮點甚多,最讓人心醉的是宋詞的華麗現身。創作者將八首巔峰之作的宋詞揉進劇情里,讓觀眾同時從迷幻的舞臺、幕墻和婉約柔美的迴唱中領略宋詞的神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序章《虞美人》,光影變幻、菊花綻放,無數河燈在水面漂浮,“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幕《醉東風》,在亮麗的燈海中,雕車寶馬從湖面掠過,綠衣少女踏江而行。漕運繁忙,生意興隆,再現汴梁盛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幕《蝶戀花》,客船遠去,故人惜別。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字字入心。“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幕《齊天樂》,在周邦彥《少年游》的裊裊吟唱中,數十艘船只在湖面游弋、數百人拉纖, 一派萬國來朝,充滿異域風情的景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幕《破陣子》,以血色水面為舞臺,通過戰船、炮火、煙霧,結合高空威亞技術,營造出真實的戰場環境,表現了“沙場秋點兵”的恢弘場面和“了卻君王天下事”的家國情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五幕《滿江紅》,通過水戰、馬戰凸顯戰爭的慘烈和岳家軍“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英雄氣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劇尾《水調歌頭》,紅月投影,廊橋倒映,用抽象的物象解讀蘇軾對個體生命和宇宙的體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上河園每天有上百場民俗演出,門票價格卻親民得很,全價120元、半價60元,買了《大宋·東京夢華》演出票可免門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園區里有一條美食街,饑了渴了都不怕。開封得古都之利,有許多美食,不出園區就可以品嘗到一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園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一般都很好。如果向那些身穿宋服的人問路,必定會得到誠懇耐心的幫助,讓人對這些“新宋人”刮目相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想買一本與清明上河園有關的書,轉遍園區所有的書店、書攤都沒找到。第二天,要離園了,一位在園區工作的姑娘聽說我的訴求后說,你等等,我幫你找找。她走出大門,從她的領導那里找來一本我想要的書。姑娘說,這是送給你的,不要錢。我頓時覺得這位姑娘從面相到心靈都好純靜、好厚道。</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锦州市|
贵定县|
纳雍县|
鹤山市|
藁城市|
关岭|
宁陕县|
宁国市|
仁寿县|
巴里|
五常市|
新邵县|
荣昌县|
集安市|
阜阳市|
南雄市|
大新县|
榆中县|
城市|
宁城县|
盐边县|
安徽省|
江陵县|
石门县|
常宁市|
永州市|
明水县|
东港市|
富源县|
南溪县|
抚顺市|
西城区|
吴旗县|
江口县|
信宜市|
镇赉县|
孟村|
蓝田县|
醴陵市|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