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Wu</p><p class="ql-block">美篇號:2173697</p> <p class="ql-block"><b>佛光寺位于山西五臺縣的佛光山中,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距今已有超過1500年的歷史,</b><b style="font-size:18px;">被梁思成先生譽為唐代“國內最大的木構建筑”,也是中國乃至亞洲現存古代木構建筑中不可多得的標本!心心念念、仰慕已久,大年初九終于來到了佛光寺,一睹</b><b>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這“四絕”的真容。</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剛至寺前,一座青磚砌筑的紅底清代照壁便映入眼簾,“佛光寺”三個白色大字熠熠生輝。</span></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建筑風格獨特,東、南、北三面環山,坐落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間兩層臺階上</span>,依山而建的階梯式三層院落和后塔院,形成了坐東向西的朝向。</p> <p class="ql-block">穿過山門,整個院落豁然開朗。中心甬道旁,矗立著有著千年歷史的唐代經幢,一位寺院忠實的守望者。在經幢的束腰基座上,蓮瓣和壺門樂伎的雕刻清晰可見,仿佛在訴說著當年的繁華。</p> <p class="ql-block">幢身上密密麻麻的陀羅尼經,雖歷經千年風雨,字跡卻依舊清晰遒勁,讓人不禁感嘆歲月的力量與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內的建筑由唐、北齊、金、明、清等不同時期的建筑物組成,堪稱古建博物館。穿過清代天王殿山門,院落左側為金代文殊殿、右側為清代伽藍殿,正中近30度臺階上是唐代東大殿。</p> <p class="ql-block">東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由長安佛教女弟子寧公遇捐資建造,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體量最大且未經改動的殿堂式木構建筑,梁思成先生稱其為“中國第一國寶”!</p> <p class="ql-block">東大殿面闊七間,廣四間,采用了“四梁八柱”的構架方式,四根主梁支撐屋頂,八根柱子分布在四角和中間,保證了建筑的穩定性和持久性。這種結構不僅在技術上達到了當時的巔峰,也在美學和文化意義上展現了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東大殿的斗拱雄大,出檐深遠,斗拱斷面尺寸是晚清斗拱的十倍,殿檐探出達3.96米,這在宋以后的木結構建筑中極為罕見。</p> <p class="ql-block">東大殿的內外柱上總共采用了七種斗拱構件,能夠較好的分散和傳遞來自不同方向的力,對防震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大殿梁架最上端采用的三角形人字架,為全國現存木結構建筑中使用時間最早的。</p> <p class="ql-block">斗拱的構件之間采用榫卯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能夠起到緩沖和耗能的作用,也增強了建筑的抗震性能。</p> <p class="ql-block">東大殿采用單檐廡殿頂,不僅屋面平緩,挑檐深遠,而且正脊和檐口都有著生起的曲線,吻部用鷗尾裝飾,非常生動。</p> <p class="ql-block">檐角的龍,雄渾精巧。這種鴟吻在建筑中不僅用于保護木栓和防止漏水,還象征著尊貴。</p> <p class="ql-block">東大殿門外的“一鐘一匾六碑”,記錄著佛光寺明代以后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門上的“佛光真容禪寺”匾額是明代萬歷年間由隋寶嚴主持掛上的,匾額上萬歷四十二年(1618年)的重修題記,依然清晰可見。這被譽為古建筑“文化之眼”的匾額,不僅是建筑的標識、歷史的見證,</span>更是文化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東大殿外表樸素,柱、額、斗拱、門窗、墻壁,皆用土紅涂刷,未施彩繪。大殿的唐代板門,是我國最古老的木門,門釘一排十枚,古樸莊重,經千年每日開合,仍保存尚好,繼續見證著歷史的流轉。</p> <p class="ql-block">在東大殿前矗立著一座經幢,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基座為六邊形,刻有獅獸壺門及仰覆蓮瓣,幢身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等,華蓋之上有四個正面佛像,其雕刻工藝極為精美,反映了當時高超的石刻藝術水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東大殿前有兩棵歷經千年的油松,</span>樹影投映在東大殿的古門上,不僅增添了歷史韻味,也還曾保護了東大殿免受損壞?。</p> <p class="ql-block">?東大殿后有座祖師塔?,磚結構,平面六角形,式樣古樸。塔的建筑年代,并無任何銘刻記載,梁思成先生根據建筑風格推斷為建于北魏。<span style="font-size:18px;">塔的形制是國內僅見的孤例,也是全國僅存的兩座北魏石塔之一,是</span>佛光寺創建時的實物。</p> <p class="ql-block">站在東大殿的臺地上,俯瞰下面的風光,一種寧靜而莊重的美。遠山、紅色的文殊殿和寺院中的禪房,這自然風光、歷史底蘊和建筑藝術,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踏入了另一個世界?。</p> <p class="ql-block">站在東大殿前,撫摸著那古老的梁柱,感受著千年時光的流轉,仿佛聽到當年工匠們的斧鑿之聲,看到信徒們虔誠的身影。這座千年古剎不僅是建筑藝術的瑰寶,更是歷史文化的結晶,也讓人在喧囂的塵世中尋得一片心靈的凈土!</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口县|
台州市|
施秉县|
三台县|
安阳市|
罗江县|
无极县|
济宁市|
河南省|
五家渠市|
公主岭市|
屯留县|
克什克腾旗|
万山特区|
毕节市|
仲巴县|
温州市|
康马县|
库车县|
昌图县|
密云县|
南康市|
大渡口区|
云龙县|
河池市|
咸丰县|
盐池县|
吴川市|
察哈|
靖州|
乌拉特后旗|
云龙县|
九寨沟县|
鄂伦春自治旗|
彭阳县|
涟水县|
南召县|
平安县|
收藏|
仁化县|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