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現存于泉州開元寺西塔附近的“萬山第一”碑,是一塊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石刻。其有一段不凡的來歷,其碑刻書法特點更是包含著特殊的寓意。櫻花盛開時,坐在其旁細細品味,別有一番情趣。</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萬山第一”碑原位于泉州東岳廟口的“大石坊”之上。(現此坊為2017年重建,正面仍嵌有仿刻的四字)</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據《重修東岳行宮山門記》載,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山門被颶風所圮,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重修東岳行宮時,石碑被嵌入露臺東壁間。1975年,被泉州文管會收藏于開元寺。</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據稱,“萬山第一”是清初福建晉江黃志遴仿米芾“第一山”三字,補“萬”字而題寫的。</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黃志遴(1621—1671年),字銓士,號鷗湄,明末清初晉江潘湖人,黃鳳翔曾孫。清順治三年丙戌(1646年)聯捷進士,清朝閩人通籍自黃志遴始,被譽為“清初泉州第一翰林”。</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萬山第一”碑上的四個字按其形態各具寓意:</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萬”字的寫法被稱為“觀音打坐”。</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字的寫法是“彌勒掀肚”。</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字是“洞賓背劍”。</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字則是“鯉魚吐珠”。</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匾兩面都有刻字,即前后四個字一模一樣,且由兩塊花崗巖拼接而成。</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底座雕有瑞鳥、祥云圖案。</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萬山第一”又有什么含義呢?據稱,此碑原位于東岳行宮,“萬山第一”之中的山應是“泰山”,其為五岳之首。其與“石敢當”有著相似作用,因清源山脈之鳳山陰氣較重,因而以陽氣之“泰山”之“萬山第一”用于協調與平衡。</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又另據稱,古時寺院被稱為“山”,而唐代始建的泉州開元寺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寺院之一,因而被稱為“萬山第一”,因此該碑刻現在仍被留置在開元寺。</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總之,“萬山第一”碑為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和宗教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完)</span></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陇南市|
乾安县|
桐柏县|
霍城县|
郑州市|
阜康市|
万安县|
浠水县|
景泰县|
通化市|
德保县|
西城区|
汶上县|
双柏县|
承德县|
黄平县|
双鸭山市|
随州市|
蓝山县|
乡城县|
清苑县|
邵阳市|
桂东县|
潜山县|
六安市|
松阳县|
云霄县|
巢湖市|
丰台区|
凯里市|
斗六市|
长岛县|
天台县|
嫩江县|
博白县|
靖西县|
穆棱市|
东丽区|
屏边|
额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