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故事說道,廣西人有著分辨田螺雌雄的本領。在廣西的一個小山村里,老岑是十里八鄉的“田螺王”,據說他總能輕松區分田螺的雌雄。外地人小李聽說老岑的本事,便特地前來請教。老岑端上一盤酸筍炒田螺,笑著對小王說:“你慢慢學,我這本事可不是隨便學得來的喔。”說完,他拿起幾顆田螺,輕輕一嗦,說:“這幾顆都是公的。”小王看了半天,嗦光整盤田螺,還是沒弄明白。無奈之下,他再次請教老岑。老岑笑了笑,淡定地說:“這有什么難的,你嗦田螺,沒肉的就是公的。”小王恍然大悟,原來“公的”就是“空的”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口音,甚至“十里不同音”。因為口音問題,在1979年自衛還擊的戰場上就發生過一些對口令的危險情況。比如,鄂州籍一名戰士深夜去換崗,當晚口令是“解放”。按規定,交接崗必須準確對口令,否則后果嚴重。這名戰士由于口音未改,將“解”念成了“改”。哨兵一聽口令不對,急忙打開槍的保險,戰士再答時依舊不對,緊接著“叭”的一聲,子彈從他耳旁飛過。幸好,誤會及時解開,他才得以無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靖逸村擔架隊也碰到過口音不準確的情況。夜晚,擔架隊奉命前往八姑嶺陣地運送炮彈,天黑不見五指,大家心情緊張。接近陣地時,哨兵突然喊道:“開什么車?!”領頭民兵緊張地答:“開貨車!”隨即聽到陣地里子彈上膛的聲音。經驗豐富的哨兵再次問:“什么車?”領頭民兵深吸一口氣,緩緩答道:“開火車!”原來,當地口音常把“火”和“貨”混淆。</p> <div><br></div> 口令有助于辨別身份或驗證對方的可信度,能避免敵人偽裝或混入。由于某些語言或音素在特定地區或民族中難以發音,敵人如果嘗試模仿時,往往會因口音不準確而暴露身份。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thunder(雷鳴)”口令,由于包含德語中不存在的“th”音,德軍士兵很難正確發音,這樣盟軍可以通過對方的發音錯誤來識別敵人。<br><br>在戰場上,數字承載著重要的信息,如坐標和方位等,必須準確無誤地傳達。因此,部隊的數字發音有特別的規定,以避免混淆。在粵語中,數字2發音為“乙”,與普通話中的1發音相近。漢語中的“i”是半張口發音,相比之下,大張口的“a”聲音更大,所以1、2、7、9、0這五個數字發音較小,在戰場的嘈雜環境中容易聽不清。1、2、7、9、0這幾個數字,會根據其特點進行特殊發音:1讀作“幺”,表示最小;2讀作“兩”;0、7、9結合數字形象化來發音,分別讀作“洞”、“拐”和“勾”。北約的音標字母也是類似情況,比如用Alfa代表 A,Bravo代表 B。<br><br>可見,在自衛還擊時,即便知道口令,但是不少人的普通話都比較“漏野(不標準、差)”,在高度緊張的環境下造成誤會。自衛還擊期間的口令還有許多,比如“山茶-海棠”“登記-清楚”“前-進”“革-命”“解放”“開火車”等,這些詞用您的家鄉話都是如何發音的,大家有什么辦法避免誤解呢?<br><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丹东市|
水富县|
金塔县|
麻栗坡县|
南澳县|
达尔|
泸西县|
金阳县|
宁城县|
澳门|
平潭县|
洪湖市|
于都县|
灵台县|
雷州市|
二手房|
孝感市|
九龙城区|
耒阳市|
新营市|
长岭县|
五指山市|
广汉市|
弥渡县|
乌兰浩特市|
嘉禾县|
井陉县|
门源|
徐州市|
铁力市|
苗栗市|
梅州市|
莲花县|
三河市|
门源|
湘潭市|
昌都县|
晋江市|
务川|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