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般若苑?,原名?般若庵?,位于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風景區涌泉寺廨院,始建于明朝崇禎年間(1628年—1644年),距今已有370多年的歷史?,般若苑是鼓山涌泉寺的下院,不僅是尼眾修行的圣地,也是香客朝拜的熱門地點?。</p> <p class="ql-block">般若苑的建筑風格獨特,寺院坐北朝南,四面封火墻,土木結構,單進布局,雕梁畫棟的殿宇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1。苑內有放生荷池、九曲橋、“悲智雙塔”等景致。悲塔供奉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智塔供奉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兩塔各高十二丈、七層?。</p> <p class="ql-block">般若苑在明朝崇禎年間開始建設,康熙五年(1666年),監寺成源法師敬造了這座庵堂?。1966年,這里曾有僧人居住。1970年,知青占用此地,文革后野草叢生。1979年,般若苑歸還涌泉寺,成為涌泉寺的廨院之一。2007年,涌泉寺方丈普法法師帶領信眾歷時5年重修般若苑?。</p> <p class="ql-block">般若苑環境優美,樹木蔥郁,溪水潺潺,仿佛世外桃源。苑內還有散養的孔雀,為寺廟增添了生機和靈動之美?。這里不僅是修行者的圣地,也是游客感受自然美景和心靈寧靜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有可祈福許愿的“天界”,</p> <p class="ql-block">稱為“天空之境”,可俯瞰福州絕美城市風光。</p> <p class="ql-block">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初名華嚴寺。后梁乾化五年(915年),改名為鼓山白云峰涌泉禪院。明永樂五年(1407年)改稱涌泉寺。</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頒賜御書“涌泉寺”泥金匾額,高懸于天王殿寺門之上。</p> <p class="ql-block">千佛陶塔:寺門兩側有“莊嚴劫千佛寶塔”和“賢劫千佛寶塔”,建于宋元豐五年(1082年),塔高約7米,八角九層,用陶土燒制砌疊而成,塔身塑有佛像1038尊,是研究宋代建筑、制陶藝術的實物佐證。</p> <p class="ql-block">福州涌泉寺為“閩剎之冠”,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p> <p class="ql-block">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前為香爐峰,后倚白云峰,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奇特格局,與自然環境融合,營造出神秘寧靜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涌泉寺是禪宗名寺之一,在佛教禪宗發展傳承中地位重要,對福州乃至全國的禪宗文化影響深遠。</p> <p class="ql-block">臺灣佛教中小寺廟中約七成法緣來自鼓山,清代時,鼓山涌泉寺是福建省唯一官府指定的受戒道場,是兩岸佛教法脈相承的重要見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清新县|
界首市|
四川省|
高唐县|
乳山市|
康乐县|
谷城县|
类乌齐县|
汤原县|
吉隆县|
呼玛县|
梅州市|
南投市|
逊克县|
新蔡县|
包头市|
溧阳市|
重庆市|
南投市|
和田市|
中阳县|
鸡东县|
尉氏县|
正阳县|
遂平县|
吉安县|
聂荣县|
礼泉县|
富平县|
象州县|
福贡县|
札达县|
封开县|
新干县|
滦平县|
环江|
景宁|
澳门|
睢宁县|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