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昆明翠湖賓館北側,有一座幽靜的庭院,名“盧公館”,是盧漢先生的私宅,亦是他發動云南和平起義的策劃地。1949年12月9日,盧漢以宴請為名,將國民黨在云南的高級將領悉數召來此地,強行扣留,一網打盡。之后發出通電,宣布云南起義。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始,盧公館閉門謝客,幾十年來未曾開啟,成為市民不能涉足的神秘之地。八年前,此地經過文物部門修整,向公眾開放,展示云南和平起義的珍貴史料,引起市民的濃厚興趣。</p><p class="ql-block"> 盧公館主樓是一幢兩層別墅,既有法式建筑的浪漫,也有中式建筑的風韻,中西合璧,頗具特色。別墅的前廳內擺有盧漢的半身塑像,并用文字和圖片展示了云南和平起義的大致經過。大廳右轉進入側廳,赫然入目的是與真人一般大小的蠟像群。蠟像均穿著軍裝,或坐或立,表情各異。講解員介紹,內有國民黨第8軍軍長李彌、第26軍軍長余程萬,空軍第五路副司令沈延世、憲兵副司令李楚藩、師長石補天,以及保密局云南站站長沈醉等人。這些當年威風一時的 軍政大員,彼時猶如關在籠中的困獸,緘默無語,滿臉都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的落寞和無奈,給參觀者留下強烈的歷史滄桑感。</p> <p class="ql-block"> 沿扶梯登上別墅二樓,另一組蠟像群映入參觀者的眼簾。與一樓的蠟像群迥然不同,這組蠟像塑造了當年云南和平起義組織者和策劃者的形象。側廳墻壁上懸掛孫中山先生的大幅照片。照片的右側,盧漢身著戎裝坐在辦公桌旁;桌子對面的沙發上坐著龍澤匯和余建勛兩位將軍。站立在畫像前的是一位身著中山裝的政治家,這便是曾任云南省政府代主席的楊文清先生。盧漢公館內的十幾尊蠟像多為軍人,只有楊文清先生一人身著便裝。這是怎樣一位歷史人物呢?</p> <p class="ql-block"> 楊文清,字鏡涵,祥云縣人,云南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云南和平起義成功后,被毛澤東主席委任為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被周恩來總理委任為首任云南省交通廳廳長。楊文清先生心系桑梓,平生善舉無數,最值得紀念的是在抗日戰爭的關鍵時刻,主持并具體組織修建滇緬公路,為修建這條抗戰大動脈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當年先生受命之后,夙夜憂慮,恐托付不效,貽誤戎機,于是不辭辛勞,長期奔走于滇西的山山水水間。那個年代缺乏必要的施工機械,筑路全憑人工完成。楊文清先生組織浩浩蕩蕩的筑路大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跨過瀾滄江和怒江,向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挺進。滇緬公路是數十萬三迤兒女用汗水、鮮血乃至生命鋪就,他們用血肉之軀創造了人類筑路史上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 1939年,滇緬公路全線通車,這條全長959公里的公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國總統羅斯福電令駐華大使詹森回國述職前,務必去滇緬公路沿線視察。詹森回國后向羅斯福報告:“滇緬公路選線恰當,工程艱巨浩大。在沒有機械施工、全憑人力修筑的情況下,實屬不易,可與巴拿馬運河工程相比美” 。</p><p class="ql-block"> 滇緬公路通車后,楊文清先生繼續策劃昆洛公路、滇越公路及云南公路八大支線的建設,初步建成以昆明為中心的云南公路交通網。楊文清先生對桑梓的建設,功莫大焉。</p><p class="ql-block"> 1950年,楊文清先生患胃疾去世,下葬于昆明碧雞山麓的海源寺后山。周恩來、鄧小平、劉伯承、賀龍等致電悼唁。當時主持云南工作的陳賡、宋任窮撰挽聯:“參贊云南解放浩氣長存,匡助國防建設功勛永著”。盧漢撰挽聯:“革命君能尊正義,論交我不負初心”。這些挽聯鐫刻在楊文清先生的墓地,今尚存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南召县|
达日县|
金平|
阜康市|
蓬莱市|
永胜县|
富阳市|
肥城市|
保靖县|
宁强县|
中牟县|
绵竹市|
沁水县|
区。|
汕头市|
曲周县|
鹤山市|
塔河县|
滕州市|
乌兰县|
马关县|
金山区|
镇沅|
安化县|
长宁县|
崇文区|
黄石市|
三河市|
平原县|
新干县|
同德县|
涡阳县|
焦作市|
南皮县|
获嘉县|
东光县|
诸城市|
玉山县|
昌吉市|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