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翼城尋親記

風(fēng)中之林

<p class="ql-block">2024年金秋季節(jié),秋風(fēng)送爽,丹桂飄香,10月3日,我同虎山叔叔和建倉弟弟一行三人驅(qū)車赴山西翼城縣,探尋從未謀面的二曾祖的后人們。汽車疾馳在通往翼城的高速公路上,閉目中把我?guī)У搅嗽娓负妥娓干霸枋鲞^的上世紀(jì)30年代先祖?zhèn)兊纳钋榫啊?lt;/p> <p class="ql-block">三爺?shù)膬鹤訌V紅是唯一居住在遼寨河的郭氏后人</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jì)30年代,家鄉(xiāng)三井飽受帝國主義的鐵蹄蹂躪和國民黨的黑暗統(tǒng)治。高祖父秋元攜二個兒子及八個孫子等便生活在這個古村落里,如果加上女眷,這是個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了,曾祖父是承字輩,兩個兒子也起名叫承全、承貴。曾祖父承全育有四個兒子,祖父的這代人屬祖字輩,起名叫祖孝、祖悌、祖忠、祖信,二曾祖在分家前也育有四子,起名叫祖禮、祖義、祖廉、祖恥(后改名祖明),沒有文化的高祖父給子孫們起的名字道是頗有文化底蘊,是他本人而起,還是找有文化的人起名不得而知。在那個動亂而饑荒的年代,一大家人生活十分艱辛,十多口人住在二處不成院落的茅草房里。高祖父為了使兩個兒子家能有好的居所,省吃儉用,外出打工,拼命掙錢,終于買了一處像樣的四合院。盡管兩處院落差距很大,但其兩個兒子總能各分得一處院宅了。于是,某日高祖父把他的兩個兒子叫到跟前,商談分家之事。對此,兩個兒子沒有異議。按常規(guī),分家應(yīng)把房產(chǎn)、土地評估搭配一下,盡量公平,然后抓鬮決定。但是,高祖父可能覺得曾祖父的四個兒子中已三個成家,而二曾祖父四個兒子均未成家,往后的負(fù)擔(dān)會重些,更重要的是,高祖父本來就溺愛二兒子,心存天下老的偏小的的觀念,所以直接指定那處堂屋5間,東西南屋各三間瓦房的四合院分給了二曾祖父,而把那兩處不成院落的草房分給了曾祖父。對此,曾祖父頗有意見,但在那個“父為子綱”的年代也毫無辦法。為此,曾祖父后半生中對其父一直耿耿于懷。</p> <p class="ql-block">曾祖父承全和他的后人們</p> <p class="ql-block">高祖父同兩個兒子分家后,居住在二兒子家,輪流到兩個兒子家吃飯。后來,二曾祖父又生了一個小五,由于當(dāng)時兵荒馬亂,天災(zāi)人禍,再加之二曾祖家孩子多,勞動力少,又不善理家,所以本不富裕的家庭日漸衰落,最后難以糊口,靠賣地借債度日。在此情況下,二曾祖深感在家鄉(xiāng)實難生存下去,便萌發(fā)了舊社會貧苦的林縣人走過的逃荒上山西謀生的念頭。但礙于無法拋棄年過八旬,體弱多病,疼愛自己的老父親。于是,只到高祖父84歲高齡去世之后,二曾祖賣掉了那座分家時分得的四合院和所剩耕地,還清了外債,攜二曾祖母拖著四個十多歲的兒子和僅三四歲尚未起大名的小兒子小五弟兄五個,舉家七口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生養(yǎng)一家人的故土,走向了逃荒到山西之路。</p> <p class="ql-block">二曾祖承貴和他的后人們</p> <p class="ql-block">我聽曾祖父生前講,二曾祖逃荒到山西后,僅讓人捎回來全家在翼城的信息,具體何地沒說清楚。由于當(dāng)時交通不便,通信不暢,社會動亂,加之分家后二兄弟心存過節(jié),所以長久未有往來。直到1965年,年過六旬的二曾祖受鄉(xiāng)愁和兄弟情的感召,歷經(jīng)兩三日跋涉,返回了家鄉(xiāng)三井探親。兄弟倆見面,百感交集,熱淚盈眶,暢談了一整晚。二曾祖在三井住了半個多月,適逢紅旗渠通水慶典召開,老兄弟倆步行到距村十五華里的合澗紅英匯流觀看通水慶典。這一消息被在林縣報道通水慶典的河南日報社記者捕捉到。于是,在河南日報所刊登的紅旗渠通水慶典的長篇通訊報道中,有專門一段描寫郭承全和郭承貴弟兄倆參加慶典的情況。二曾祖在三井探親期間,正值我在林縣一中上初三備戰(zhàn)中考,所以數(shù)月沒有回過家,留下了我從出生起從未與二曾祖謀過面的遺憾。二曾祖返回翼城后的次年,70多歲的曾祖父奔波400多里赴翼城探親,在二曾祖父家住了近20天。之后林、翼兩地親人間多有書信往來。后來隨著曾祖和二曾祖相繼去世,雙方間的往來再次中斷了。</p> <p class="ql-block">二曾祖父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曾祖母照片</p> <p class="ql-block">2022年新冠疫情嚴(yán)重階段,上級要求居家不得隨意外出。那幾日,除做核酸檢查外,我天天宅在家里看書、看報、看電視、看手機、看電腦,整日心煩意亂。忽一日,我看電視時發(fā)現(xiàn)了有一檔尋親的欄目,內(nèi)容中有些是被人販子拐賣多年又得團圓的案例,由此萌發(fā)了我尋訪還在五服以內(nèi)的二曾祖的后人的念頭。聽說本村有個郭姓本家長輩東生叔于上世紀(jì)七十年代定居翼城,居住地同二曾祖的后人們不遠,且時有來往。于是我詢問居住在老家三井的東生叔的侄子,并向他要了東生之子紅玉的電話,抱著試探的心理撥通了紅玉的電話。一切進展順利,紅玉轉(zhuǎn)告了其父東生,東生叔又聯(lián)系上了我,我說出目的以后,東生叔隨即找到了我二曾祖的一位孫子廣文給我取得了聯(lián)系。之后我隔三差五總要和翼城的廣文叔通個電話,并約定疫情以后赴翼城尋親。疫情結(jié)束后,本想去年趕赴翼城,但因故未能成行。今年趁國慶長假總算如愿以償?shù)巧狭藢びH之路。正當(dāng)我沉浸在這無限的回憶中,駕車的建倉提醒道路旁的顯示牌已顯示進入翼城地界了。于是我要通了廣文叔的電話,讓他把所在位置圖發(fā)來,然后建倉導(dǎo)好航向目的地駛?cè)ァ?lt;/p> <p class="ql-block">二曾祖的子孫們留影</p> <p class="ql-block">進入翼城地界后,車行不到1個小時便到了翼城縣高速出口,駛出高速出口,行車約10分鐘便進入翼城縣主城區(qū)街道,車放慢速度朝著定位的唐興鎮(zhèn)韋溝村駛?cè)ィ中旭偭思s10分鐘便來到了韋溝村。該村位于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村莊道路寬敞,車緩慢行駛中,看到路邊站著五六個陌生人,可能看到了予E的牌照,一齊向我們招手,于是車拐向路邊停了下來。下車后,人群中一位八十歲左右老者首先開口道:還認(rèn)識我嗎?我仔細(xì)一看,原來是東生叔,雖30多年未見面,但面龐中還會清楚地辨別出來。相互做了介紹,來接我們的是二曾祖父的三個孫子和兩個重孫,雙方見面欣喜若狂,攜手步入了廣文叔家中。</p> <p class="ql-block">二曾祖父逃荒到山西翼城遼寨河村安家</p> <p class="ql-block">廣文叔叔是二曾祖父的孫子,即翼城大爺爺?shù)膬鹤樱痛髢鹤訒苑遄≡谝黄稹U河幸划€多地,堂屋五間兩層樓,東西屋各平房三間,南屋平房直通大門。在堂屋客廳的茶幾上,早擺滿了瓜果,我們坐在沙發(fā)上寒暄了一陣,便相互介紹了林、翼兩地郭氏族人的情況。廣文叔根據(jù)其爺爺和父親生前的回憶及他了解的情況,深情的講述了山西翼城一家人的歷史和現(xiàn)狀。</p> <p class="ql-block">相聚在二曾祖的孫子廣文家中</p> <p class="ql-block">大約是1938年春節(jié)后,二曾祖一家因生活所迫,走上了逃荒上山西之路。當(dāng)時,其大兒子即我的大爺爺十七八歲,和二曾祖一道用兩條扁擔(dān)挑著破被褥及衣物和做好的少許干糧,二曾祖母抱著剛學(xué)會走路的小五一家七口人離開故鄉(xiāng)三井,穿過河交溝,翻過太行山,歷經(jīng)半個多月,靠乞討為生到達了山西翼城。之所以要到離家400多里地的翼城縣,一因舊社會翼城在山西省屬糧倉,較為富庶,二因二曾母的一個遠方親戚已逃荒到翼城數(shù)年并安了家,翼城縣城周圍一馬平川,沃野數(shù)十里,但窮苦人難以落腳。二曾祖父一家穿越翼城縣城,抵達距縣城80多華里的遼寨河村。遼寨河村屬于翼城縣的一個偏遠山村,人少山地多,山頂部多見石頭,在半山腰以下乃至溝里,是土層較厚的耕地,有多處山泉可供飲水,二曾祖母的那位親戚數(shù)年前在遼寨河扎下了根。剛到遼寨河村時,二曾祖一家住在村口的一座破廟里,也就是在這座破廟里,一路顛波,貧病交加的小五離開了人世。隨后,在這位遠房親戚及先前逃荒抵達該村的林縣人的幫襯下,二曾祖一家住進了兩個土窯洞,開了幾處山坡荒地,算是安頓下來。二曾祖及已成年的大兒子靠祖?zhèn)鞯募堅呈炙嚰敖o富人家干活打苦工掙了些錢,又買了幾畝薄地,蓋了一處院落,生活雖清貧,但全家人好歹也能勉強度日。</p> <p class="ql-block">到南梁村看望二奶</p> <p class="ql-block">1945年,翼城全境解放,遼寨河村進行了土地改革。二曾祖父家作為村子里最貧困者之一,分得了房,分得了地。定為貧農(nóng)成分。二曾祖的四個兒子有的入了黨,有的成了村干部,政治上徹底翻了身,全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1948年,二曾祖的二兒子即我的二爺祖義應(yīng)征入伍,隨后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一員赴朝作戰(zhàn),成為連級干部。朝鮮停戰(zhàn)歸國后,先在青島海軍司令部工作,并和山東日照的一位女子結(jié)婚成家。上世紀(jì)70年代初,二爺轉(zhuǎn)業(yè)到翼城縣糧食部門,全家定居在縣城。二爺先后任翼城縣城關(guān)糧店主任、南梁公社糧店主任。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吃糧靠糧票供應(yīng),購糧需到糧店,所以在糧店工作可謂香餑餑。二爺作為糧店主任,辦事更方便些。二爺任城關(guān)糧店主任時,把其大哥一家從偏僻的遼寨河村,遷到了居縣城不到五六里地的韋溝村。后來二爺又調(diào)南梁公社糧店任主任。南梁村距縣城30華里左右,土地肥沃,屬平原地帶,又把其四弟即我的四爺祖明一家從遼寨河遷到了南梁村,因三爺祖廉不愿意離開故土,故一直生活在遼寨河村。他去世后,兩個兒子遷到了距南梁村不遠的一個村莊,一個兒子至今仍生活在遼寨河村。而今翼城叔輩叔伯弟兄十二人都已成家立業(yè),分別居住在翼城縣多地及臨汾和太原、北京等地。從廣文的口中得知,二曾祖父母故去后葬在遼寨河村,四個爺爺也先后故去,惟有二奶和四奶還健在,住在南梁村。于是便決定赴南梁村看望二奶和四奶,并到遼寨河為二曾祖父母掃墓。</p> <p class="ql-block">10月3日下午,我們一行三人在東生、廣文叔和二爺?shù)拈L子生旺等人的陪同下,驅(qū)車赴南梁村看望二奶和四奶。縣城通往南梁村的道路均為柏油路,路面寬敞平整,車行不到一個小時便抵達了南梁村。該村是鎮(zhèn)政府所在地,村子較大,街道較寬。我們首先到達二奶家,她住在一座堂屋5間的瓦房里,這是二爺任南梁糧店主任時蓋的房子,二奶今年已88歲高齡,精神矍鑠,身體尚好。二爺去世后,她多在臨汾和翼城縣兒子家輪流住。去年以來,老人執(zhí)意要回南梁村老屋居住,兒子只好把多年不住的老宅收拾了一下。目前在臨汾工作的次子生利在家照顧老人。屋子收拾的非常干凈,墻上的鏡框里裝滿了二爺和家人在不同時期的照片。二奶很豪爽,頗有山東人的性格。她深情地回憶了和二爺在山東結(jié)婚以來的往事。我們誠邀他抽時間回三井老家看看,老人家說二爺在世時曾多次想回林縣老家探親,但因故未能成行。現(xiàn)在你們來尋親了,此生只要身體許可,盡量回去,起碼讓孩子們回去看看,讓雙方走動起來。離開二奶家,我們便到了四奶家。兩家相距二三百米,四奶一家因長期生活在南梁,故她家的住宅略顯氣派,穿過臨街門面房,便進了四奶家。大院堂屋5間,兩層樓,外墻貼了瓷磚,室內(nèi)擺設(shè)一應(yīng)俱全,沙發(fā)較高檔。四奶82歲了,前幾年中風(fēng),身體不能自理。除晚上休息以外,多靠坐在輪椅上生活。他的兒子們常年在外打工,用了個護工照料他的飲食起居,平時女兒和兒媳也多在身邊。他言語不清晰,但腦子還行。我們同他斷斷續(xù)續(xù)地進行了交流,看出來她很激動,吐字時,雙眼噙滿了淚花,告別時更是握著我們的手不愿松開。</p> <p class="ql-block">到南梁村看望四奶</p> <p class="ql-block">10月3日晚,在廣文叔家用的晚餐。酒菜很豐盛,大家海闊天空,共敘衷暢。廣文叔本來安排我們晚宿翼城縣城一家酒店,但我們感覺在家住更有親近感,于是住在了廣文書的二兒子俊峰家,兩家距離很近。俊峰家宅院略小于其哥哥家,但建筑很氣派,廚房、洗臉間和衛(wèi)生間均貼著瓷磚,堂屋5間房子,我們當(dāng)晚住在東堂屋一廳二室的房間。客廳寬敞明亮,一套閃亮的榆木家具有序地擺放,靠西南角的窗戶擺放著一套茶具,茶桌上面放著四五種茶葉,西北角擺放著一套精美的沙發(fā),沙發(fā)的后面是一套橢圓形的桌子,桌子四周放著幾把椅子。看到如此擺設(shè),我和俊峰開玩笑道:這種豪華的擺設(shè)在城里家庭都少見。這是坐在沙發(fā)上開會研究問題,然后到茶桌上品茶,餓了到餐桌上吃點心配菜,小飲幾盅。大家聽后傳來了一陣笑聲。</p> <p class="ql-block">10月4日早餐后,東生叔和廣文叔帶我們到遼寨河墓地祭拜二曾祖父母。沿著縣道行駛,道路兩邊的田野里村民們正在收割玉米、谷子,還有很多田地里長著蘋果,有青色的、紅色的、黃色的,非常壯觀,使人垂涎欲滴。廣文叔講:翼城是山西省蘋果主要產(chǎn)地,每年銷往全國許多地方。車行約30多公里后,便進入了山區(qū),但道路還寬敞,忽然路邊有個遼寨河的指示牌,于是汽車左拐駛?cè)脒|寨河的方向。道路較窄,水泥鋪的路面顯得坑坑洼洼,可能是少有車輛往來,看出道路已年久失修了。從駛離縣道距離遼寨河村有六七里路。二山夾一峽的溝地和坡地上遍種玉米和谷子,有的已經(jīng)收割,有的正在收割。半山腰以上植被茂盛,長滿了各種樹木,一路少見行人。快到村口時,看到一位拄著拐杖的殘疾人站在路邊,于是廣文叔讓車停下并向我們介紹道:這是二曾祖父的三兒子祖廉的長子廣紅,目前就剩他和愛人二人住在遼寨河。聽說廣紅叔是幼年時不慎失去了一條腿,他胳膊窩上拄著一根長拐杖,另一只手拄著一根短拐杖,但走起路來很快,還能開三輪拖拉機。于是在廣紅叔的帶領(lǐng)下我們直奔二曾祖父母的墓地,墓地在村西北的西坡上,車行至山坡下我們下了車,然后攀爬過三道土岸,看見一塊較大的田地,地里長著玉米,還未收獲。廣紅叔指著在松柏掩映下的二個墓說:“這是我爺爺奶奶的墓,那是我爹娘的墓。整個大家族的親人們大都離村了,在所在地另立了墳塋,將來可能唯有我會陪著他們長眠于此處。”按照翼城縣政府規(guī)定,為防范火災(zāi),所有上墳者不得點燃冥幣和燃放鞭炮,遍地玉米又無法下跪叩頭,在虎山叔的指揮下,分別向二塊墓地三鞠躬,我口中念念有詞:“二曾祖父母、三爺三奶,老家三井親人來看望你們了,希望你們天國安好,護佑后代平安。”頗懂風(fēng)水的東生叔環(huán)視四周,感慨地講:“好地方,這是塊風(fēng)水寶地,定能護佑后代順利平安。”</p> <p class="ql-block">離開墓地,我們來到了廣紅叔的家中,這是五間老式堂屋,低梁高掛柱,沒有院墻,建于上世紀(jì)70年代,方格窗戶下部安了一塊玻璃,上部糊著綿紙。進到屋內(nèi),客廳中央放著一個火爐,靠北墻放著一個條桌,臥室放著二張床,屋內(nèi)收拾的非常干凈,一塵不染。嬸子因外出未見到,但從屋內(nèi)的布置和整潔程度看,嬸子一定是個干凈利索的女人。廣紅叔從小殘疾,所以成婚較晚,愛人的原配因故去世后帶著一雙兒女嫁給了他。一雙兒女均已成家,住在外地,對他們很孝順,常來探望。廣紅叔講了自己的生活狀況,他倆口子種了15畝地,每年能收入2萬多斤玉米二千斤谷子,除了留下口糧外,能賣3萬來塊錢,加上開拖拉機,也能賺1萬塊錢,年收入四五萬元。問他冬天不冷嗎?可到孩子家去過冬。他講,那兒也不愿去,冬天生好火爐,不缺柴和炭,室內(nèi)溫度要有十五六度以上。他又講,遼寨河村歷來是個養(yǎng)窮不養(yǎng)富的地方,只要肯出力,耕種后不用怎么管理,靜等收獲,所以對居住在村里人來說,生活無憂。當(dāng)然,有錢人是不愿來這個偏僻山村生活的,村里原來有1000多口人,現(xiàn)在青年和孩子都進城了,留在村里不到100口人,多是老人,好多地沒人種了,我原來種了20多畝地,年紀(jì)大了,腿腳也不方便,所以現(xiàn)在種了15畝地。聽了廣紅叔的一席話,我頓然明白了二曾祖父母當(dāng)年逃荒到此安家的原因。同時也佩服廣紅叔的能耐,一個只有一條腿,拄著雙拐的殘疾人,走起路來居然比我們快,攀起坡來居然比我們強,而且還能開拖拉機,還種十多畝地。年輕時若遇良師培養(yǎng),定然是個優(yōu)秀的殘疾人運動員。</p><p class="ql-block"> 離開遼寨河村,驅(qū)車返回了廣文叔家中,該辦的事已經(jīng)全辦了,且當(dāng)時正值三秋季節(jié),廣文叔一家甚忙,所以謝絕了廣文叔等的盛情挽留,決定返程。分別的時刻到了,林、翼兩地親人們的手緊緊握在一起,久久不愿松開。我們講:“你們一定要回老家三井看看。”他們答:“會去的,一定會去的。”他們講:“一定要再來翼城探親。”我們答:“會來的,交通很方便,一定要抽機會再來。”汽車徐徐開動了,雙方擺手致意。我們園滿結(jié)束了這次非常有意義的尋親之旅,相信今后林、翼兩地的親人們定會一波又一波的踏上探親之路。</p><p class="ql-block">圖文作者:郭懷生</p><p class="ql-block">編 輯:郭 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章丘市| 江孜县| 探索| 保山市| 宣威市| 高密市| 双鸭山市| 徐州市| 合江县| 彩票| 临夏市| 龙川县| 怀来县| 溧水县| 垫江县| 本溪| 淮安市| 醴陵市| 钦州市| 宜君县| 天津市| 含山县| 驻马店市| 三门峡市| 阿图什市| 宜良县| 凤山县| 铜川市| 水城县| 满城县| 崇左市| 临猗县| 迁安市| 体育| 泌阳县| 凤阳县| 府谷县| 高淳县| 凭祥市| 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