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2025,我們一家去上海過年,九天八晚,溫馨、快樂,正月初四回到南京。期間,寫下七篇圖文游記,還有不少在上海拍下的照片、小視頻在手機里“睡覺”,棄之可惜。二月,本人又以“上海見聞”系列圖文形式,分享給喜歡的朋友,自己也留作紀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感謝各位朋友對“早安圖文”的關注和留言,讓我獲益多多。</b></p><p class="ql-block"><b><i>?</i></b></p><p class="ql-block"><b><i>?</i></b></p><p class="ql-block"><b><i>?早安吉祥!今日立春</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海見聞(1)</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欣賞旱地音樂噴泉</b></p><p class="ql-block">我們一家是1月24日下午來到上海的,住侄女家,第二天外孫女要上網課,夫人、女兒也各有各事,于是我獨自去上海博物館看看,從松江新城坐地鐵來到人民廣場,正巧在上博與市政府大樓中軸線上,有幸整點到看到了幾分鐘的人民廣場旱地音樂噴泉,很是享受!</p><p class="ql-block">其實,音樂噴泉并不上海獨有,但像上海將大型音樂噴泉建在寸土寸金的人民廣場,決策者沒有一點眼光和格局,怕下不了這個決心。聽執勤保安說,解放前,這里曾經是英租界跑馬廳,如今人民廣場成上海市民免費享受的休閑地,并成名負其實的“<b>城市綠肺”</b>,不能不讓人感慨和欣慰。</p><p class="ql-block">觀看音樂噴泉,有兩點印象特別深: 首先是水的靈動和變幻。時而沖天水柱如高聳的山峰直插云霄,氣勢磅礴;時而又像輕柔的花瓣緩緩飄落,盡顯溫柔與浪漫。噴泉通過對水流的精準控制,還能形成如幕布般的水簾,以及旋轉、跳躍等各種富有動感的造型,翩翩起舞,仿佛水也有了生命,不由想起《老子》里的“<b>上善若水”。</b></p><p class="ql-block">其次是旱地噴泉的“炫”。那天,有位市民自豪地介紹,這里夜晚更美。查看網上的照片,確實美倫美煥,斑斕的燈光,與音樂和噴泉組合在一起,更是一種享受,難怪有游客形容,人民廣場夜晚的旱地噴泉,猶如詩如畫的<b>視覺盛宴!</b></p><p class="ql-block"><b>2025.2.3</b></p><p class="ql-block"><b>(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 </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上海音樂噴泉,水柱隨著音樂旋律跳躍,似一群美少女,翩翩起舞,美輪美奐,引人入勝,無限遐想;謝謝記錄分享![合十][合十][合十][合十]</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拍攝的太美妙啦!點贊!</p><p class="ql-block"><b>留言3: </b>音樂噴泉若在晚上觀看,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耀眼、美麗。您對音樂噴泉的描寫,文筆流暢,充分展示了扎實的文字功底。</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p><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2)</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感嘆上海之大</b></p><p class="ql-block">上海之大,是我在上海乘坐地鐵時再次感知的。1月25日那天,我從松江新城坐9號線到徐家匯換乘,這里就有三條線轉乘,竟有19個出口,我從下車走到1號出口,用了將近10分鐘,一路走一路感嘆,上海就是上海,僅就我走過的徐家匯、人民廣場站地下的規模,用“地下城”來形容,一點不夸張。</p><p class="ql-block">我后來查了一下,<b>上海現有地鐵運營線路20條,站點508座,總里程超過830公里; 南京也不少,已建成通車有11條線,站點達200座,總里程484公里,</b>也不少了,而這些只是上海的58%,你說上海大不大,這是我在上海乘坐地鐵的一個突出感受。</p><p class="ql-block">一位朋友在看了我的“早安圖文”,留言對我說,1958年,國務院將嘉定、寶山、川沙、青浦、南匯、松江、奉賢、金山、崇明等10個縣從江蘇劃歸上海市,才形成了今天的大上海,否則上海發展成不了今天的樣子 。我又在“豆包”上查了一下,<b>50年代末,因區劃改變,上海面積由636平方公里增加到6340平方公里,擴大了10倍!</b></p><p class="ql-block">上海的這段歷史沿革變遷,讓我打內心深感黨中央的高瞻遠矚,正是當年這種劃歸決策,更有條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地理空間上使資源配置更優化,更增強一個沿海超大城市的輻射帶動力!這也是舉國體制的一個優勢啊,這是我春節在上海獲得的又一個感受。</p><p class="ql-block"><b>2025.2.5</b></p><p class="ql-block"><b>(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鄭建?你的觀察力真強[強]</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鄭建?:可見您的運動健康和樂觀向上思維方式真的不錯哦![強][強][強]</p><p class="ql-block"><b>留言3: </b>冠以上?!皣H大都市”特別是"國際"兩字的含義名副其實。</p><p class="ql-block"><b>留言4: </b>上海果然是大上海[強]</p><p class="ql-block"><b>留言5: </b>上海有地域的優勢,位于長江口,擁有巨大的腹地,也有國家政策的扶持,如江蘇劃十個縣給它。浙江成為她的農副大后方(所以計劃經濟時期,浙江的布票可以在上海使用)。改開后同意實行財政提留,1990年開發浦東等等。另外上海又是最早對外開放的受惠者,從1840年開始,它最早吸收了西方的現代思想、經濟、管理等等。</p><p class="ql-block"><b>留言6: </b>上海過年回來啦!體驗滿滿的,大上海就是大,而且人家規劃看長遠,大街小巷看起來很舒服感,南京雖可以,但跟上海無法比。</p><p class="ql-block"><b>留言7: </b>上海是中國最大城市、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在世界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八。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我在部隊第一次帶兵去的就是上海,呆了一個多月,我還是比較喜歡上海的。</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p><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3)</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未見《古埃及文明大展》</b></p><p class="ql-block">1月25日上午,沒有事先預約,僅憑退役軍人優待證,竟被允許進了上海博物館,自然十分開心,這時游人逐漸多,欲再進入<b>《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b>展廳,卻被攔住,這才知道,這個特展是必須提前預約并購票方能進入,無奈之下,正準備轉身去看其他特展,偶然發現大廳一側立有兩塊大展的“前言”,于是細讀并拍照記下,也算不虛此行。</p><p class="ql-block"><b>前言一(摘要)</b></p><p class="ql-block">壯麗的尼羅河流經千里沙漠,匯入地中海。在她滋養的廣袤黑土地上,<b>古埃及文明萌發壯大,成為地中海文明圈的中心和人類文明最早的源頭之一。</b></p><p class="ql-block"> 古埃及,總與“震撼”和“神秘”相連,在這里,<b>誕生了最早的文字、城市和國家,建立了古代最發達的來世信仰體系,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文明成就。</b></p><p class="ql-block"><b><i>(上海博物館博長 褚曉波)</i></b></p><p class="ql-block"><b>前言二(摘要)</b></p><p class="ql-block">“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所示藏品豐富多彩,代表了埃及文明的諸多方面。展品包括奧賽里斯、伊西斯、荷魯斯、普塔等埃及著名神靈的畫像。此外,還展示了來自不同朝代、各位法老的寶物。展覽還突出了官員、祭司等社會上層人物的塑像。這些名貴的文物,讓觀眾得以一窺古埃及文明的燦爛。</p><p class="ql-block"><b><i>(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穆罕默德·伊斯梅爾·哈利德)</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古埃及文明大展介紹</b></p><p class="ql-block">通過展覽折頁得知,這個大展辟有三個獨立展區,共匯集492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時期的珍貴文物,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最新考古發現。</p><p class="ql-block"><b>第一展廳“法老的國度”。</b>聚焦古埃及文明的地標——神廟與金字塔,探尋古埃及文明的底色,追溯埃及文明的軌跡。涵蓋古埃及社會制度、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等各方面。</p><p class="ql-block"><b>第二展廳“薩卡拉的秘密”。</b></p><p class="ql-block">薩卡拉是埃及最古老的都城孟菲斯最重要的墓區。2020年,薩卡拉的發現被列為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p><p class="ql-block"><b>第三展廳“圖坦卡蒙時代”</b>。解讀國王圖坦卡蒙傳奇的一生。圖坦卡蒙的金面具成為大眾最熟悉的埃及面孔。</p><p class="ql-block">當了解到這些,我已一半平復沒有進入“埃及文明大展”廳的遺憾,其實,我更好奇和感興趣的是,埃及如此燦爛、源流最早的古文明為何斷流,而中華文明則綿延數千年至今?埃及這段古文明對人類今天有哪些啟發和思考。</p><p class="ql-block"><b>注: 上博《埃及文明大展》持續到2025年8月17日閉展。</b></p><p class="ql-block"><b>2025.2.7</b></p><p class="ql-block"><b>?(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對于去過埃及的我來說,看到這些文字非常親切,這些文字對埃及文明進行了高度概括。</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個人感覺這個文明的消失,除了地緣政治、戰爭等等原因,還有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最主要是所有的發展最后都用來集權統治,社會的財力物力人力全部用來建造龐大的陵墓和權利象征的建筑,被奴役的人們沒有生存的空間,更不用說創造發展。所以他們的文字也就停留在記錄權貴宗教神祗內容,完全沒有普及到民眾的認識和書寫。</p><p class="ql-block">留言3: 中華文明的包容性更高吧,還是文化的力量。說實話我對國外那些打打殺殺的歷史不感興趣,生命短暫還是看些美好的。</p><p class="ql-block"><b>留言4: </b>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些文化曾經一度輝煌,但隨著不斷被外敵入侵,加之不可抗力,終究成了“消失的古文化”。中華文明的延續,顯然地大物博和人口眾多是一種原因,但我想應該也有刻在國人骨子里的“根”的觀念影響吧,無論在哪里,總要通過一種方式“尋根”。</p><p class="ql-block"><b>留言5: </b>埃及是世界古國中的古國,有著曠古悠久而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您的觀感,加深了我對古埃及歷史與文化的認識和了解。</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p><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4)</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你好,馬可·波羅</b></p><p class="ql-block">在上海,雖未看到《古埃及文明大展》,卻巧遇<b>《馬可波羅眼中的中國和世界——寰宇東西》</b>特展,有機會更多了解馬可·波羅和他那篇游記的影響力。最大收獲,人從史料中看到,早元朝中國已經與世界有著密切聯系,包括商業、科技、文化和外交。</p><p class="ql-block">估計沒人不知道《馬可·波羅游記》,她記載的是700多年前元朝四十多個城市和地區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狀況,正是<b>他的這本游記,激發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好奇和向往,引發了歐洲對中國商品的強烈需求,推動了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貿易的繁榮,使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大量出口歐洲,刺激了東西方貿易的發展。</b>也許,這正是馬克·波羅這位威尼斯商人、探險家的最大功績!</p><p class="ql-block">《寰宇東西》特展共有五個板塊,首先介紹馬可·波羅的家鄉威尼斯。這個城市,20年前我去過,堪稱世界上最浪漫城市之一,它由100多條水道縱橫交叉組成,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美譽。而這個特展介紹威尼斯時,重點放在商業之城上,沒錯,正是商業的迅速崛起,使得13-15世紀的威尼斯,成為世界貿易的主要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特展還有四個板塊,分別介紹元代的海外貿易; 大汗帝國的神秘魅力; 以揚州、杭州、泉州等地江南城市的興盛、多元和包容,以及作為遠行者馬可·波羅的歷史貢獻,內容豐富、詳實,知識含量大。</p><p class="ql-block">看完這個特展,就像一頓知識大餐,既有滿滿的飽腹感,又有點消化不良的感覺,但有一個印象清晰起來,這就是,<b>早在元代,因為這個游記,引發了歐洲對中國商品的強烈需求,</b>那時世界經濟已經全球化了,七、八百年延續至今,還能倒退到閉關鎖國嗎,我就在想,盡管現在地緣政治錯綜復雜,世界經濟一體化嚴重受挫,但應該絕不會、也很難改變全球化的歷史潮流,<b>“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b>”</p><p class="ql-block"><b>2025.2.10</b></p><p class="ql-block"><b>(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任何國家,閉關鎖國都是不現實的,動態發展中,政治因素最多應該也只是力量制衡的一個調節因素。</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分析的好????!</p><p class="ql-block"><b>留言3:</b> 謝謝分享馬可波羅特展的概況。一直說中華文明如何偉大、輝煌,當時歐洲還在愚昧、封建中,中國直到清朝晚期才衰落,中國落伍的原因有許多,工業發展緩慢等,最主要還是法制、國家集權限制。</p><p class="ql-block"><b>留言4:</b> [強][強]文化融合,共同發展是必然。</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元霄節快樂!</p><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5)</p><p class="ql-block">吳昌碩: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海上明月 藝術巨匠</b></p><p class="ql-block">春節期間,去了趟上海美術館,現在叫中華藝術宮,也是原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地址。那天下午,一口氣看了三個展,一個是《美術作品中的上?!?,都是大題材、大尺寸、大制作,看后長志氣、提精神; 一個是<b>《海上明月——紀念吳昌碩誕辰180周年藝術大展》</b>;再一個是<b>《星光云水——星云大師的筆墨情懷主題書法展》</b>。</p><p class="ql-block">先說說吳昌碩先生的藝術大展。2024年是吳昌碩先生誕辰180周年,大展在“前言”中評價,吳昌碩是“<b>一位中國二十世紀偉大的藝術巨匠</b>”。這讓我一下子跳轉至40年前,那個時候,我就知曉這位大師的名字,是位了不起的藝術家。</p><p class="ql-block">何以見得?1984年,吳昌碩誕辰140周年時,我那年就集有一套國家郵政局出版發行的《吳昌碩作品選》郵票,共8枚,1枚書法,1枚兩方篆刻印章,6枚繪畫,包括芙蓉、紫藤、牡丹、秋菊等畫作。</p><p class="ql-block">記得當年吳老先生的這套郵票我就非常喜歡,要不怎么舍得花錢將這套郵票購得,至今還珍藏在我的書柜郵集里。前兩天翻出來,拿著放大鏡細細端詳,有種<b>野逸、高古之氣,</b>還給人一種酣暢淋漓“<b>大寫意”</b>的感覺。吳昌碩能在書法、繪畫、篆刻等方面多才多能,獨樹一幟,確實了不起!</p><p class="ql-block">在上??催@個大展,才知道,吳昌碩曾經是一代海派書畫領袖。這位藝術大師,雖浙江人,早在<b>1912年明國元年就來到上海,開創了一種流派,成為一位藝界領袖,實現了中國書畫現代性的轉變,也成為上海城市化進程中重要的文化現象</b>。</p><p class="ql-block">《海上明月·紀念吳昌碩誕辰180周年藝術大展》,以歷史的維度和藝術的向度,首次聚焦于吳昌碩定居上海。一個人與一座城,是上海成就了吳昌碩,為他構建了藝術的大平臺與都市的大空間。而吳昌碩也以傳承開拓的理念、創新包容的意識、開宗立派的氣度,以及家國情懷,真正把海派書畫從高原推向了高峰。</p><p class="ql-block">完全可以說,吳昌碩從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到紅色文化,為海派大文化圈的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難怪上海在如此恢弘的中華藝術宮,舉辦吳昌碩誕辰180周年藝術大展!</p><p class="ql-block"><b>2025.2.12</b></p><p class="ql-block"><b>(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元宵節快樂??!您此次上海之行,收獲頗豐。通過您對吳老先生的介紹,了解了這位二十世紀藝術巨匠。您分享的很多所見所聞,令我增長了很多知識[合十]。</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幾枚小小的郵票,種下了小小的種子,一次次的看展,那種子慢慢地發芽長大,審美感知力也越來越強。</p><p class="ql-block"><b>留言3: </b>看了你的視頻,一是拓寬了視野,又增加了知識,二是感慨在大都市生活的優勢,見的多、看的多。</p><p class="ql-block"><b>留言4: </b>吳昌碩的詩書畫印都了得,并融為一體,有金石氣。尤其是他的石鼓文被書家視為學習篆書的重要范本,我學書法以來,從沒間斷過,把臨石鼓文當做書法創作的必要前奏之一。</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p><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6)</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觀大型油畫</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晨曦——上海解放》</b></p><p class="ql-block">外出旅游,如果時間允許,看看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之類,是個不錯的選擇,性價比絕對不差,這里相對人少、安靜,知識含量高,比到哪兒只是拍照打卡會收獲更多。今年春節在上海去了趟中華藝術宮,里面內容豐富,看了幾個大展,很是享受。</p><p class="ql-block">在中華藝術宮有一個《美術作品中的上?!烦TO展,內有三、四十幅大型中國畫,都是大題材、大制作,館藏作品,其中有一幅250×350厘米,名為<b>《晨曦——上海解放》</b>的畫作,讓我駐足凝視,怦然心動。畫幅通過描繪解放軍官兵入駐上海夜宿街頭的場景,突出了解放軍當年秋毫無犯、紀律嚴明的優良傳統。</p><p class="ql-block">細細品味,作品還生動反映了人民軍隊與人民之間的深厚情感,解放軍為了不打擾百姓,選擇在街頭露宿,正是這種無聲的愛民之舉,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也暗示著當年人民對新政權的支持與期待。</p><p class="ql-block">這幅美術作品,其實還烘托一座城市的新生:以1949年5月上海剛剛解放的第一個清晨為背景,通過對街頭場景和戰士們酣睡細節的刻畫,既表現出戰爭后的平靜與安寧,也象征著上海這座城市在經歷戰火后獲得了新生。這幅大型油畫確實感染人,看到不少游客在這幅畫前止步凝望。</p><p class="ql-block">我當過兵,家里四兄弟都當過兵,我們的父母也曾經是名老兵,我為曾經“當兵的人”而驕傲,更知道一輩子都應珍惜這個光榮稱號!</p><p class="ql-block"><b>2025.2.14</b></p><p class="ql-block"><b>(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解放軍是中華民族的定海神針。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留言2: 這</b>幅畫很有感染力,陳毅元帥是個了不起的革命家、軍事家,解放大上海,進入大城市,經受大染缸,遏制了在滬的各種牛鬼蛇神,穩定了政局,經濟發展,城市管理、居民生活等都得到了正常運轉,靠的就是智慧和韌勁,與人民同呼吸,以及發揮軍隊的大無畏精神和先鋒模范作用。</p><p class="ql-block"><b>留言3: </b>謝謝分享,二十八年的革命戰爭,主要是全心全意為人民的黨宗旨,軍隊的發展也靠人民,并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人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那時的黨群關系,軍民關系是魚水關系,非常值得回憶。</p><p class="ql-block"><b>留言4: </b>一切歸功于偉大領袖毛主席英名遠見制定了“黨永遠指揮槍“的宗旨。使得國基穩固,國泰民安。[憨笑]</p><p class="ql-block"><b>留言5: </b>畫作視角特別,相比歡慶場面更加打動人心。注意到觀眾里有幾位小學生,看來看展正在逐漸成為“習慣”和“日常”,社會真的在飛速進步著。</p><p class="ql-block"><b>留言6: </b>《晨曦一上海解放》油畫,是經典之作。通過細膩的手法和色彩,描繪了人民解放軍進駐上海,露宿街頭,秋毫無犯,紀律嚴明。充分展現了解放軍品格高尚,是正義之師、文明之師、仁義之師[強]</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p><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7)</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致敬星云大師(上)</b></p><p class="ql-block">在上海中華藝術宮,偶見《星光云水——星云大師的筆墨情懷主題書法展》,這純屬一次巧遇,也算是一種機緣吧。我不懂書法,看不出什么門道,但大師字里行間的真言,卻讓我感受到一種震撼。近日,再翻看這些照片和視頻,仍難以平靜,擬分三次與朋友分享。</p><p class="ql-block">星云法師?,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自號星云,江蘇江都人,2023年2月5日在臺灣圓寂,享年96歲。星云法師是臨濟宗第48代傳人,12歲時在南京棲霞寺梯度出家,1947年畢業于焦山佛學院,1949年遷居臺灣,1967年在高雄創立佛光山,致力于“人間佛教”的推廣和教育,<b>提倡“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b>。</p><p class="ql-block">星光大師這個書法展,主辦方評價: “星云大師數十年潛心臨池,晚年因眼疾獨創“一筆字”。他的“一筆字”用心揮就,醞釀無跡,不施雕飾,一筆而成,以傳播道德、智慧和正知正見為旨歸,搭建起兩岸文化交流的心靈橋梁?!?lt;/p><p class="ql-block">“大師的人生歷程,正如他筆下流淌的墨跡,<b>自由揮灑而不失法度,樸拙中寓圓融,</b>每一筆皆映射出心靈的澄凈與慈悲,最終凝聚成一種隨和且深邃的人生哲學?!边@一段概括的真好,“<b>澄凈與慈悲”</b>也是我在看大展中真切感受到的。</p><p class="ql-block"><b>2025.2.17</b></p><p class="ql-block"><b> (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很多年前讀過星云大師的書,那時經歷不多,感覺是“雞湯文”。隨著年歲漸長,再回頭讀,才悟出其中的深意。星云大師的豁達,在一筆書法里,也在書寫的內容中。</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書法大約只是修行的一種方法,不分高下,各自安好。</p><p class="ql-block"><b>留言3:</b> 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獨特符號,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星云大師的一筆字,給人有明顯的圓融個禪意。</p><p class="ql-block"><b>留言4:</b> 以“星光云水”作為大師行云流水般的書法展名,太貼切不過了</p><p class="ql-block"><b>留言5:</b> 星云法師面相和藹,書法如行云流水。他一生致力于弘揚佛教,建立兩岸橋梁,是維護兩岸統一的堅決維護者。</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p><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8)</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致敬星云大師(中)</b></p><p class="ql-block">《星光云水》以“一筆字”書法作品為主體,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境界和東方智慧,以及對真善美的追求。星云大師的“一筆字”是怎么形成的呢?</p><p class="ql-block"><b>大師一生活到96歲高齡,但他在60歲時因糖尿病并發癥逐漸出現眼疾,后來因糖尿病導致眼球鈣化并逐漸發展,以至全盲。</b></p><p class="ql-block">在視力受限的情況下,星云大師只能用心揣摩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一下筆、一沾墨,就要一筆寫成。他憑借著對書法的熱愛和深厚的修行功底,從心所欲地運筆,將心中的感悟和情感通過筆尖流淌于紙上,在樸拙中融入圓轉流動的氣息,充滿靈動的禪意。</p><p class="ql-block">星云大師常自謙,承蒙眾人不嫌棄,一筆字能登大雅之堂,個人實在愧不敢當,也經常對人說:“<b>你們不可以看我的字,但可以看我的心,因為我還有一點慈悲心,可以給你們看</b>?!?lt;/p><p class="ql-block"><b>2025.2.19</b></p><p class="ql-block"><b> (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臺灣星云大師,以書法和大眾結緣,將佛法智慧隱藏其中,給人信心、希望、歡喜和方便。</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星云大師將佛法生活化,包容、大度、慈悲,以一筆字成溝連兩岸的使者,讓人敬重。</p><p class="ql-block"><b>留言3:</b> 謝謝推薦分享,向星云大師致敬!向記錄星云大師“一筆字”,且給我們帶來不同凡響的感悟與啟迪的有心人點贊![強][強][強][強]</p><p class="ql-block">[合十][合十][合十][合十]</p><p class="ql-block"><b>留言4: </b>還真不知道他的“一筆字”是因為眼睛看不見了[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b>留言5: </b>“你們不可以看我的字,但可以看我的心,因為我還有一點慈悲心,可以給你們看。”一句話令人動容。</p><p class="ql-block"><b>留言6: </b>這種高僧的慈悲心,是中華民族各黨派、社會各階層都能接受的。</p><p class="ql-block"><b>留言7: </b>堅韌不拔,久久為功,大師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b>留言8:</b> 字由心生![強][強][強]</p><p class="ql-block"><b>留言9: </b>星云大師因眼疾而獨創“一筆字”,以心代眼,超越視覺極限。一筆字不僅是書法藝術,更是修行境界的體現[強][強][強]</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p><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9)</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致敬星云大師(下)</b></p><p class="ql-block">在上海中華藝術宮參觀《星光云水》展,既感受到大師一生致力于“人間佛教”的推廣,也領悟到他“一筆字”的獨特風格和禪意,其實更震撼我的,是大師書法作品里流淌著不凡的大智慧。</p><p class="ql-block">在展廳的一面墻上,有一幅星云大師“人生二十最”書法作品,看后就強烈感受到大師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感悟,特意抄錄下來,分享各位:</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無知</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錯誤是邪見</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失敗是驕慢</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煩惱是欲望</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無明是怨尤</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過失是侵犯</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困擾是是非</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勇氣是認錯</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擁有是感恩</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本錢是尊嚴</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歡喜是法樂</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發心是利眾</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富有是滿足</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收獲是圓滿</p><p class="ql-block"><b>退休十一年,我體會最深的是“最大的富有是滿足”,您對哪句感受最深,期待您的交流!</b></p><p class="ql-block"><b>2025.2.21</b></p><p class="ql-block"><b> (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感恩感謝 知足常樂</b></p><p class="ql-block">昨天,“早安圖文”分享后,有近40位朋友留言,真摯、實在,發自肺腑,給我一個極好學習機會,感謝感謝!現摘錄部分留言分享各位,末了,分享今早本人給一位朋友留言的回復。</p><p class="ql-block"><b>昨天朋友留言</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對我們這群享受了國家高速發展紅利的人來說,沒有什么不滿足的方面。</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這二十最,我亦是對‘’人生最大的富有是滿足‘’感受最深。對我們這幫老家伙來說,還可以叫:最大的富有是‘’放下‘’[呲牙]</p><p class="ql-block"><b>留言3: </b>我感受最深的是,人生最大希望是平安[微笑]</p><p class="ql-block"><b>留言4:</b> 知足,保持內心平衡,繼而三觀就端正,就充滿力量,幸福每一天[微笑]</p><p class="ql-block"><b>留言5: </b>人生最大的擁有是感恩。經常想到:我這么憨傻癡笨的人,能過成現在這個狀態,多么幸運!感恩遇到辣么多好人。也感恩所遇曲折坎坷,包括反面教員。[玫瑰]</p><p class="ql-block"><b>留言6: </b>每周一、三、五都在閱讀你分享的圖文,感觸頗多。佩服你的堅持,用文字記錄下來你所見所聞,以正能量的表述給同學、朋友,傳播積極向上的態度。也讓人仰慕你豐富多彩的生活,腳踏大地領略風光,既能飽覽大好河山,也能在陶冶情操中鍛煉了身體。贊同你的觀點“最大的富有是滿足”,因為在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中,總會有多多少少的不足,當我們身在其中,不時也會有觀點、有想法,這時沒有一個向上的心態,就會容易走偏,在滿足的心態下,很容易平和的看待一切。謝謝你的分享。</p><p class="ql-block"><b>留言7: </b>最大的擁有是感恩。</p><p class="ql-block"><b>留言8: </b>最大的修養是寬容。</p><p class="ql-block"><b>留言9: </b>萬事都半稱心,無純圓滿。</p><p class="ql-block"><b>留言10:</b> 最大困擾是是非。</p><p class="ql-block"><b>留言11: </b>滿足就快樂。</p><p class="ql-block"><b>留言12: </b>“最大的勇氣是認錯”,看了受用。有錯誤、有問題主動承認,放下面子,放下成見,放下障礙,化解矛盾。認錯便是放下,放下方能重生。</p><p class="ql-block"><b>留言13: </b>欲望越少煩惱就少。</p><p class="ql-block"><b>留言14: </b>最大的富有是滿足。</p><p class="ql-block"><b>留言15:</b> 我體會最深的是最大的休養是寬容。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聽到不同的聲音,尤其是有的還直接侵犯到自身利益。如果都去計較,那生活過得就很累。所以寬容了就輕松很多[呲牙][呲牙][呲牙]</p><p class="ql-block"><b>留言16: </b>大師的語言每句話都是道理,但是凡人要做到很難,做到部分是高人,做到大部分是神人,全部做到是神仙。我的退休生活奉行是——簡單。</p><p class="ql-block"><b>留言17: </b>1975年出差南通登狼山,記住山門楹聯“大佛(腹、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仰天長嘯(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寬容一直是我的座右銘,寬容社會、寬容萬事、寬容他人,寬容(放過)自己。</p><p class="ql-block"><b>留言18: </b>除了您說的這個,我還認為“最大的擁有就是感恩”,知感恩就會很知足,懂知足就能有好心態,心態好一切都會好![抱拳]</p><p class="ql-block"><b>留言19: </b>人有感恩心,才能正確對己,寬厚待人[抱拳]</p><p class="ql-block"><b>留言20:</b> 大師的第一句話似乎包含了下面所有的內容,由于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不同,任何人只要能客觀地面對社會,正確地認識自己,應該能夠不斷充實自己,消除煩惱怨尤、修煉意志品德,最終收獲圓滿。[微笑][微笑][微笑]</p><p class="ql-block"><b>留言21: </b>每個人的欲望不同,追求就不同。要理解別人,完善自己。</p><p class="ql-block"><b>留言22:</b> 最大的擁有是感恩[愉快]感恩就會覺得擁有很多,會快樂,會充滿動力。</p><p class="ql-block"><b>留言23: </b>上海之行真是收獲滿滿,實實在在精神富有,等老時拿出來看看,能換發起記憶力、想像力。</p><p class="ql-block"><b>留言24: </b>我體會最深的是,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p><p class="ql-block"><b>留言25:</b> 我對“滿足”這句話感觸也很深,曾經在解放軍報發表過相關內容的言論文章。</p><p class="ql-block">原聯勤部顧守成部長退休當天晚上,專門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他來到聯勤部工作將近4年,工作非常開心。唯一的遺憾,就是我這么優秀的政委沒能夠提升。我立即說,謝謝首長,我很滿足了。</p><p class="ql-block">我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官至正師,沒有找過一個人、沒有開過一次口、沒有送過一分錢。感謝組織的培養,感謝首長的關心。我當不了少將,但有大將的風度。我會站好最后一班崗,交好分部接力棒。[呲牙][抱拳]</p><p class="ql-block"><b>留言26:</b> [強][強]我體會最深刻的是“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心凈如水,與世無爭,容忍別人,求得心安,年齡愈增心愈靜。</p><p class="ql-block"><b>留言27: </b>[強][強][抱拳]真是大智慧,最大的擁有是感恩,感謝分享</p><p class="ql-block"><b>留言28: </b>佛門慈悲,寬人律己。所云“二十最”普渡眾生,亦成就了自己,糖尿病致盲后仍享高齡,乃身心合一教化示人。句句真言,但信無虞!</p><p class="ql-block"><b>留言29: </b>最大的愿望就是健康、平安、快樂,適應自然,適應社會。</p><p class="ql-block"><b>留言30:</b> 人要善良、寬厚,別跟自己、跟他人、跟社會過不去,一輩子快的很。</p><p class="ql-block"><b>留言31: </b>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進九我每天凌晨堅持平臺冬浴,(相當于冬泳)、每天跑步10公里、每天鍵身房擼鐵一個多小時,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的自我。[呲牙]</p><p class="ql-block"><b>留言32:</b> 后兩句我感受較深,即"滿足、圓滿"。您分享的星云大師"人生二十最"感悟透切,歸納總結的非常好,切合實際,看后很有收益,謝謝分享[微笑]!</p><p class="ql-block"><b>留言33(本人): </b>“人生二十最”既是星云大師致力推行“人間佛法”的生觀體察和感悟,具體、樸實、深刻,概括了人生當達到的境界。</p><p class="ql-block">比如“二十最”講到戰勝自我——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確實,人最大的毛病是自私,需要不斷戰勝自我的貪欲,克服自私心理,一生要不斷擴大自己的心量,既不要鄙視自己,也不能太高看自己,狂妄自大,其實人謙虛,平時吃點虧,對一生有利。</p><p class="ql-block">再比如,人要懂得知足——最大的富有是滿足。學會滿足才能收獲幸福,所謂知足常樂?!岸睢边€講到,最大的擁有是感恩。人能來到這個世界,確實要知恩感恩,懂得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純屬巧合、幸運和不易,這才會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的給予,才會懂得與社會和諧相處。</p><p class="ql-block">“二十最”還講到追求真知,講到修養品德,講管理情緒,講直面生死、講少犯過失,講勇于擔當,堅守信念,講尋求快樂,等等。這些為人品德和做人信條,都值得咀嚼、反思和努力去遵循。</p><p class="ql-block"><b>2025.2.22</b></p><p class="ql-block"><b>(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對世界充滿信心;一個知道滿足的人才會無欲而剛;一個有修為、有愛心、能寬容待人的人才會有格局、有尊嚴。這二十“最”是星云大師對人性的認知、歸納和總結。高人感悟,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雖然體會不同,但句句皆美好[愛心]</p><p class="ql-block"><b>留言3: </b>都是跟自己的生活經歷共情的,我就是[強][強][強]</p><p class="ql-block"><b>留言4: </b>知恩感恩,快樂生活![強][玫瑰][抱拳]</p><p class="ql-block"><b>留言5:</b> 感人肺腑之言啊!</p><p class="ql-block"><b>留言6: </b>富有哲理,寓人啟示。深入淺出,頗有滋味。[抱拳]</p> <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10)</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觀臨摹吳昌碩國畫</b></p><p class="ql-block">上海中華藝術宮(現在的上海美術館,原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建筑之宏大,給我的印象極深,內設的幾個特展,大氣、詳實,自不必多說,我卻有另一個觀察,想和朋友分享一下,就是不少市民對學習藝術的興趣和專注,給我留下很暖心的感受。</p><p class="ql-block">那天下午,我看完吳昌碩誕辰180周年藝術展下到一樓大廳,就遇見一個吳昌碩繪畫藝術工作坊系列活動——臨摹指導。熱愛繪畫藝術的市民(年輕女士、青少年居多)有30余人,坐在一個寬敞的大教室里,安靜地臨摹,輕聲地切磋,不時聽取老師的指點,作為臨時來這里參觀的我,身臨其境,卻感受到這些上海市民對大師作品的深愛,讓人心生暖意!</p><p class="ql-block"><b>2025.2.24</b></p><p class="ql-block"><b>(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這氛圍真好!走近藝術,不再是“看”,這就是“飛入尋常百姓家”吧。想起一句話,“藝術是人民的藝術”,陽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罷,人是欣賞者,也是藝術的創作者。每個人都可以是藝術家[愉快]</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人們都說上海是海派文化,具有開放、創新、多元特征,書畫展介紹,吳昌碩是近代開創海派文化領袖之一,而上海人喜歡吳昌碩的畫,也從一個側面看出上海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微笑]</p><p class="ql-block">留言</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p><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11)</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參觀上海余山天文臺</b></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二,豋上100多米的佘山山頂,不免心里嘀咕,這也叫“山”,且慢,俗話說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松江佘山還真挺有看頭。</p><p class="ql-block">佘山山頂有兩處景點得一看,一是天主教堂,也是中國天主教著名的圣母朝圣之地; 另一個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天文臺——松江佘山天文臺。今天先說說我在余山天文臺和上海天文博物館的所見所感。</p><p class="ql-block">上海天文臺為何放在佘山?主要是地理環境優越。佘山海拔100.8米,但這在一馬平川的上海地區,已經是高處了,這里視野開闊,光污染少,空氣透明度高,地處上海國家森林公園,是上海天文觀象的理想地點。</p><p class="ql-block">再就是佘山地質結構穩定,能夠承載40厘雙筒折射望遠鏡這樣的大型精密天文儀器。還有一條,就是歷史文化因素。1900年,佘山在徐家匯天文臺之后又新建了佘山天文臺,安裝了當時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此后這里就一直是重要的天文觀測和研究基地,后來又在這里建成了上海天文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在上海天文博物館,除了看到一些天文觀測設備和天圖外,還看到介紹一代又一代佘山天文臺臺長的圖板,這不禁讓我肅然起敬,正是他們帶領著天文工作者,在這百余年天問之旅, 探索宇宙本質,幫助人類深入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結構,他們這種耐得了寂寞,甘于探索和無私奉獻精神,該有多少故事??!</p><p class="ql-block"> <b>2025.2.26</b></p><p class="ql-block"><b>(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 <p class="ql-block">早安吉祥!</p><p class="ql-block">上海見聞(12)</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人要有信仰</b></p><p class="ql-block">初二登上海佘山,去了天文臺,還去了山上另一個景點——佘山天主大教堂,準確叫法是“佘山進教之佑圣母大殿”。這個教堂建于1873年,還修筑了苦路,大殿1925年又重建,前后花了十年時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歐洲旅游多次,見過大大小小教堂也不少,這次在上海過年,再去看教堂,一是對教堂建在佘山山頂有好奇,想見識一下這座遠東第一大教堂。其實也是想再感受一下基督教文化,感受一下信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在登山路上,在教堂門外,在大殿內廳,無論是游客還是當地信徒,特別是信徒那虔誠的神態,確實讓我深有感觸,甚至可以用“震撼”二字來表達。為什么宗教信仰給人的教化和慰藉如此之明顯、之強大、之眾多?又去問AI,歸納以下幾點:</p><p class="ql-block"><b>從心理層面講,</b>人類自古在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和困難時,宗教信仰常以超自然力量和永恒秩序的承諾,給信徒帶來安全感。如基督教的上帝、佛教的佛陀等,被視為能掌控和護佑一切的存在,讓信徒在無助時覺得有依靠。</p><p class="ql-block">人類還有對生命意義,以及生死等問題精神探索的需求。宗教通過教義、神話等給予解答,如伊斯蘭教對后世和天堂的描述,為信徒提供了精神寄托,使其獲得內心的滿足與安寧。</p><p class="ql-block"><b>從文化層面看,</b>宗教往往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和道德傳統,通過教義、儀式等傳承,引導信徒遵循,起到教化作用。信徒因共同信仰形成群體,獲得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如印度教在印度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使信教徒有強烈的文化認同。</p><p class="ql-block"><b>宗教還規范社會行為</b>。教義中的道德規范和戒律對信徒有約束作用,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如佛教的“五戒”、基督教的“十誡”等,為信徒的行為提供了規范和引導。</p><p class="ql-block">這些解釋,給我過去對宗教的零碎印象,有了較為理性的梳理,難怪聽到過“信仰能量巨大”的說法,最近在得到App還聽到“<b>愿力</b>”的說法。在佘山教堂,還想起小時候語文課本里,學過革命烈士夏明翰的詩句<b>:“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b>這不也是信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各位朋友,二月12篇“早安圖文”《上海見聞》系列,加上一月《2025: 在上海過年》系列,共19篇“早安圖文”到此結束,記錄了我和家人在上海過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感謝各位的關注和留言,讓我獲益多多。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擁抱新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5.2.28</b></p><p class="ql-block"><b>(每周一、三、五,圖文問早安。聊聊身邊事,生活加油站。)</b></p><p class="ql-block"><b>留言1: </b>信仰我以為就是價值觀。宗教信仰是信仰的一種。人性的需求推動了信仰的產生,人性的差異導致信仰的多樣性,人性的發展又促進的信仰演變。在現實社會中,宗教信仰似乎與普世價值觀相融,也承擔著抑制人性惡的一面任務,提高了人的道德底線。信仰的力量無處不在,信仰,人的力量之所在。</p><p class="ql-block"><b>留言2: </b>因為信仰才有共和國的解放與初期建設,因為信仰才會發自內心的幸福,大約也是人追求的意義[強][強]</p><p class="ql-block"><b>留言3: </b>你辛勤的筆耕給我們的靈魂輸送了全方位的營養。敬仰你的堅持!從你的開篇我一直在默默的跟隨著你,欣賞你所表述的所到之處的自然風光,人文環境,歷史文化,栩栩如生。很喜歡你求實求真的生活態度,每天都陽光正能量滿滿。有句話說:人生過了今天就再不會有第二個今天。你把今天變成了故事寫成為往事,讓第二個今天再現,是本事!</p><p class="ql-block"><b>留言4: </b>宗教的幾個作用,即心理作用,安全作用,文化作用,穩定作用是十分強大的。而且受眾十分廣泛,不僅在歐美、中東地區,在我國,宗教信仰者也相當多,八十年代的國安部門曾統計,僅基督教徒人數就超過共產黨員數,而且其號召力也相當,其原因也是上述幾個作用等方面。</p><p class="ql-block"><b>留言5: </b>沒想到上海有這么大的教堂,更沒想到有這么多的信徒,信仰的力量可以幫助人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困境中找到希望。</p><p class="ql-block"><b>留言6: </b>寫得真好!!以后我去魔都時也要去看看[耶]</p><p class="ql-block"><b>留言7: </b>你發了那么多篇“早安圖文”,應該也是某種信仰的力量?![強][強][強]</p><p class="ql-block"><b>留言8: </b>想起過年去江陰看的揚子江國際教堂,當時去沒什么人,倒是感覺更多了一份肅穆。平日里活潑好動的小朋友,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變得安靜甚至有些小心翼翼。信仰的力量吧。</p><p class="ql-block"><b>留言9: </b>愿力比能力重要"這句話切合人的本性。信仰一一是靈魂深處的一盞明燈,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指引,是一種精神寄托。人們對宗教的信仰、對主義的信仰等,是人們內心的愿力,其力量是巨大的。信仰之光,如同一束永不熄滅的火焰,指引著人們向美好的未來前行!</p><p class="ql-block"><b>留言10:</b> 人要有信仰,愿力勝于能力![抱拳]</p><p class="ql-block"><b>留言11: </b>溫馨的家庭,溫暖的生活,溫情的美篇[強][強][強]</p><p class="ql-block"><b>留言12:</b> 這一期知識點多,思想火花亮,歷史厚重感強![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凤城市|
襄汾县|
四川省|
丹阳市|
碌曲县|
鱼台县|
木兰县|
淮滨县|
凤凰县|
乐业县|
稻城县|
永清县|
体育|
大宁县|
江阴市|
金华市|
文成县|
平阳县|
健康|
曲周县|
于田县|
肥乡县|
聂拉木县|
巧家县|
白玉县|
宜丰县|
常熟市|
旅游|
云安县|
西华县|
遵化市|
祁东县|
寿光市|
阳城县|
岚皋县|
南召县|
无锡市|
麦盖提县|
阿克苏市|
平南县|